第153章 月入十萬的快遞員
劉華,是一名普通的快遞員。
以前在杭城工作,白天送外賣,晚上送快遞,平均每天工作十二個小時,一天到晚的,跑在馬路之上。
即便如此,他的收入,也不是非常的高,多的時候1萬6、1萬8,少的時候1萬出頭。
而且他幹這行的時間越長,工作量不斷的增加,收入卻沒有太大的變化,反而有所減少。
一方面,是加入這個行業的人多了,搶走了部分的訂單,導致這行不是很好幹了,收入難以增加。
另一方面,則是平台的抽成比例,越來越高了。
剛開始外賣大戰的時候,各種補貼滿天飛,給快遞員的抽成也高,月入過萬輕輕鬆鬆,有一些比較厲害的,一天就能賺八百,上千塊,可謂十分的瘋狂。
然而外賣行業的寡頭格局形成後,收網宰豬的時候到了,抽成比例越來越高,甚至達到了恐怖的三成,不僅餐飲店的收入被大大壓縮,外賣員的抽成,也是越來越低,到最後只能賺個辛苦錢。
劉華便發現,不管他怎麼辛苦的工作,想要月入過萬,是變的非常非常難了,如同一層無法突破的天花板,成了那個很難突破的極限,不管他如何的努力。
慢慢的,劉華麻木了。
心灰意冷了。
對於杭城那座紮根了七八年的城市,也逐漸失去了感情,心裡只有無盡的冰涼。
他知道,想要在這座城市落戶,是不可能了。
他終究是屬於外來者。
不管他多麼的努力,都不可能實現融入這裡的夢想。
而他的生命的全部,不可能是處於永遠送外賣快遞的路上。
他也得找對象。
也得成家立業。
也需要有屬於自己的生活與娛樂。
既然一天12小時工作都實現不了夢想,只能離開杭城,回到六江老家,拿出積攢的存款,娶個媳婦,成家立業,也讓父母停下他們的嘮叨。
剛回到六江,只能繼續從事外賣快遞方面的工作。
頓時輕鬆了很多,每天只要工作八小時左右,便能回到家中,偶爾還能休息一兩天。
收入的話,肯定比不了杭城那邊,但每個月也有五六千,不算很少,完全夠用,還能攢下不少,總體而言,活的比較輕鬆瀟灑。
此外也找了個不錯的對象,結婚後,很快就有了孩子,過的還算快樂幸福。
他本以為,這輩子,大概就是這樣了,平平穩穩,平平淡淡,沒有大起大落,直到退休、衰老、死亡。
沒有大富大貴。
但也不算拮据落魄。
比上不足比下有餘。
就這麼過完這平平凡凡的一生。
然而。
劉華萬萬沒有想到,就端端三四年的功夫,老家六江市,竟然會發生那麼巨大的變化。
變的讓他難以置信。
也變的讓他激動萬分,精彩紛呈。
不說別的方面,就拿他的工作來說,現在的他,已經是月入十萬的高收入階層,是名副其實的中產階級。
他如今住上了屬於自己的三層半別墅,開上了近百萬一輛的高檔電動橋車,平時過得,更是追求品質的高消費生活,擁有了一個非常幸福、成功的人生。
但他的工作,仍然只是一位外賣員/快遞員。
他始終從事的,都是這項職業,並沒有跳槽轉行,也沒有遇到貴人,升職加薪之類的,而是凡是干他這個行業的,月入十萬都是非常尋常,不值得大驚小怪,哪怕是乾的比較差的新人,月入也有三四萬,熟練之後,至少能得到五六萬、七八萬。
話說,這怎麼可能?
送外賣快遞的,月入十萬,堪比高級金領,這是開什麼玩笑,是在夢裡看到的場景麼?
然而,這確實是現實。
還是以劉華為例。
他現在送外賣或者快遞,不再是自己騎著電驢,全城各個地方的跑,現在用的,全都是載重量達到30公斤的六旋翼無人機,除非是特別笨重巨大的包裹,才需要他親自開車送貨,超過90%的包裹,都是採用無人機配送。
而無人機的飛行速度,比電驢快的多。
不需要等紅綠燈。
不需要拐彎,走直線即可。
故而藉助無人機,他送快遞的效率,至少增加了三倍,相當於過去三個自己。
這意味著他的收入,也增加了三倍以上,就以他過去的月入六千算,乘以三,意味著在不增加工作時間的情況下,他的月收入,就至少是1萬8,接近2萬。
另一方面,這三四年時間裡,六江市發展迅速,工業產值增加了數百倍,農業產值也增加了十幾倍,電力免費使用,老百姓的收入,普遍暴增了十倍、二十倍、
自然而然,服務業也增長了十倍以上,意味著許多方面的費用,都出現了大幅的提高。
尤其是人工方面,需要用到的人工越多,價格越發昂貴。
哪怕是餐廳里一個普通的人類服務員,如果沒有2萬以上的最低工資,根本就招不到人。
找師傅上門修個鎖,裝個電視,通個馬桶,最少是五百起步。
找個保姆,要質量高一點的,最少3萬。
包括老師、公務員的工資水平,也都是月入5萬以上,否則招不到高素質人才。
故而作為快遞員的劉華,他如今每完成一個訂單,能夠獲得的收入分成,也從過去的一兩塊、三五塊,增加到了十塊以上,哪怕是送瓶2塊的礦泉水,快遞費也至少是10塊,沒有降低的可能。
複雜、豪華一點的快遞,快遞費標準為20塊、30塊。
若是不能磕不能碰的珍貴物品、特殊物品,則需要加錢到50、100一單。
還有優先加急快遞,也得額外收費。
某些大型包裹,如家用電器,需要劉華親自送貨上門,且得保證不能損壞的物品,普遍要收200塊以上,還得當面驗收是否存在問題,如果有問題需要當面退貨的,他得直接把東西帶走。
對於這些特殊的包裹,有時會耽誤劉華半個多小時,甚至一兩個小時,如果還是只收200的話,他這單肯定是虧了,但客戶看他如此盡職盡責的情況下,往往會給他一定的小費。
沒錯。
如今的六江市,已經興起了小費的概念,並且出現在了各種的消費場合,許多百姓,甚至養成了在外消費,不得不給點小費的習慣。
話說小費這種本該屬於西方發達社會的陋習,怎會出現在六江?
難道是消費者們的素質提高了,還是店家制定了必須給小費的強制或半強制規定?
只能說倉廩實而知禮儀,以前的華國,根本沒有什么小費的概念,只有消費者是上帝的概念,故而顧客普遍強勢,商家較為劣勢,別說索要小費了,服務上若是有什麼不周到的地方,會被挑剔的消費者給刁難死,折騰的你哭都沒有用。
但現在是不行了。
時代變了。
尤其在六江這個地方,要想體驗到有溫度的服務,而不想面對冰冷的機器人服務員的話,必須得對人類服務員態度好點。
一方面,人類服務員,不見得非常缺點,很多服務員家裡,都是開廠的,或者在楊家的企業上班,收入極高,根本就不缺錢,出來工作,也許只是為了社交的需要,不一定是為了賺了,如果幹的不爽了,甩手就可以辭職,受了委屈,當場就可以選擇不伺候,不需要將就任何顧客。
所謂無欲則剛。
廣大的打工人們,翅膀硬了,脊梁骨直了,身份地位上跟顧客是平等的,不存在誰將就誰的問題。
所以現在要想獲得較好的服務體驗,怎麼辦?只能是給小費。
你小費給的多了,是對打工人的服務表示滿意,這也讓打工人有動力拿出更好的服務,從而獲得更多的小費。
你小費給的少了,打工人會尋找自己身上的不足,彌補自身的一些缺陷,改進自己,為拿到更多的小費而奮鬥。
於是如今的六江,許多的服務業從業人員,他們的收入構成中,工資收入不再是占據大頭,畢竟兩三萬的死工資,根本就不算什麼,反而小費成了大頭,出現了許多小費收入,每月破五萬、十萬乃至更多的優秀服務員。
而劉華這位快遞員,他如今也能經常收到小費。
比如他把快遞,親自送到行動不變的老人家中,為了表示感謝,老人一般會給他三十、五十的感謝費用,如果不給,他也不會說些什麼,只是不會給這類老人提供上門服務。
又比如送午餐外賣,他會親自監督餐飲店的外賣製作情況,查看份量,包裝,食材的情況,幫點單的消費者,把好食品安全關,若出現問題立刻舉報,並且藉助無人機,在十分鐘內,將熱乎乎的外賣,送到消費者的面前,讓消費者吃到乾淨衛生、熱乎乎香噴噴的飯菜,感到滿意的消費者,對他這位外賣員,往往也會打賞十塊、二十塊的小費。
而這樣全新的服務方式,讓餐飲店得到了監督,消費者感到了放心,其實也利於外賣訂單的增加,為圖方便,讓不少的家庭,習慣性的用點外賣解決吃飯問題,做飯的越來越少。
久而久之,劉華的工作就越發的忙碌起來。
實現了各方面的共贏。
綜上。
劉華這位普通的快遞員,月入十萬的秘密,就此得到了揭曉。
1、藉助無人機,實現了三倍以上的工作效率。
2、每個訂單的送單費用,普遍增加了兩倍以上。
3、小費收入大大增加,能占到總收入的三成以上。
如此,答案就順利的揭曉了。
六千的三倍再乘以兩倍多,再加上占比超過三成的額外小費收入。
月入十萬的快遞員劉華,就這麼華麗的誕生了。
而這幾乎是快遞員的巔峰形態,換作國內的其他城市,哪怕也有無人機,也出現了消費者給小費的現象,但收入的上限,最多最多只有五六萬的樣子,想要達到十萬,真的很難很難。
此外六江市中。
自從這兩年,楊首富覺得自己錢太多不好,搞了個均貧富福利後,劉華自己,加上兩個孩子,自己老婆,以及父母和岳父,全家九口,可以拿到180萬的均貧富福利,這筆額外的收入,簡直讓全家都樂的眯上了眼,對楊首富十分的感激。
尤其劉華的妻子,本是臨省的外地人,有著七分的顏值,不錯的身材,原先有些看不太上他這個快遞員,但現在呢,天天炫耀自己嫁到了六江,成了六江人的媳婦,自此鯉魚躍龍門,實現了階層跨越,經常在閨蜜圈裡炫耀,十分的囂張嘚瑟。
這類的情況,其實並不算少數。
有不少的權威數據統計,國內許多頗有知名度的女明星、女模特、女知識分子、不少的豪門千金,很多都嫁到了六江,甚至是嫁給了很普通的六江男人,便是不少的女拳師,對六江男人,都是極力的稱讚,毫不吝嗇褒揚之詞。
比如說六江男人老實,顧家,有愛心,尊重女性等等。
且她們最看重的,就是六江男人老實,不會出軌亂搞,遠遠強於其他男人,嫁給六江男人,就是嫁給了愛情之類的。
廣大的網友,則是忍不住譏諷「我也特別的老實,為什麼就是不嫁給我?」、「並不是看在老實,其實是看在錢上的份上啊」、「哎,只恨自己不是楊首富的老鄉。」
扯遠了。
劉華的例子說明,只要踏實努力,在六江市,想要月入十萬,並不是非常的困難,而是相當的輕鬆簡單。
且不知是快遞員這一個職業。
比如計程車司機。
比如農民工、裝修工。
比如從事文藝工作的人員。.zhaohyanco
比如擺攤的小商小販。
甚至是街邊賣唱的小哥。
從事洗車服務的洗車工。
在六江發展的各行各業的服務人員,能夠拿到月入十萬收入的,並不算少,即便做不到月入十萬,賺個五六萬、七八萬,依然是大有人在,十分常見。
也幸虧六江市內,不允許乞討流浪人員的存在,否則他們的收入,可能還要更加誇張。
於是這座城市,是打工人們,最為喜歡嚮往的城市,冒出了許多跟這座城市相關的段子。
也奈何這座城市允許容納的人口,已經達到了某個上限,最多就容納個五六百萬人,再多就難以承受,否則不知會湧入多少的打工人,迅速讓這座城市,變為新的一線城市。
但沒有這個必要,也不能過於高調,加之國內的其他大城市,也在飛速的發展,可謂遍地的風口和機遇,故而這座城市的安寧平靜,也算是保留了下來,少了很多的擁堵與浮躁,幸福指數非常之高。
()69s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