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現代都市> 開局薩爾滸,翻盤難度有點大> 第236章 千年老省回歸(求追訂月票)

第236章 千年老省回歸(求追訂月票)

2024-08-20 23:01:41 作者: 吳地書生
  第236章 千年老省回歸(求追訂月票)

  西班牙人到達馬尼拉的時候,發現這座布滿叢林的島嶼上居然擁有大量的金礦及銅礦。💥👺  🎉👻

  儘管他們在島上開發了好幾十年,不過依然有大量的金礦沒有被他們發掘出來。

  李獻忠憑藉著前世的記憶,以及從遼東調來的最有經驗的礦探,終於在馬尼拉東北38里發現了一處大型的金礦。

  當馬尼拉附近盛產黃金的消息傳回華夏時,整個華夏沸騰了。

  那些沒趕上第一波投資的商人,立刻攜帶著銀子抵達馬尼拉,很快就掀起了一股「馬尼拉淘金熱」。

  他們的到來也加速了馬尼拉城的繁榮。

  一船一船的水泥不斷地從華夏運抵馬尼拉。

  馬尼拉的港口實在是無法滿足船隻停泊的需求,很快又在老港的附近修建了新的棧橋,開始規劃新港。

  另一個結果則是呂宋島上的土著不夠用了。

  於是島上出現了一個新的職業,賞金獵人。

  這些人受到那些投資客的僱傭,去呂宋島深處的叢林以及其他島嶼抓捕土著作為礦工。

  當然土著的技術不行,只能從事簡單的礦石採挖搬運工作,於是大批來自華夏國內的礦工也來到了馬尼拉。

  尤其是那些月俸相對便宜的朝鮮礦工成為了香餑餑。

  華夏的法律規定,礦山的所有權屬於朝廷,礦主只擁有礦場的使用權,稅率往往高達3成以上。

  大型礦場必須是官營的,中型的礦場也必須是官私合營,且官方占股不低於50%;只有一些小型的礦場允許完全私營,但是朝廷也會派礦監不斷監察礦區的規模,產量以及礦工的待遇。

  在馬尼拉為了鼓勵民間資本投資,大型的礦場允許民間資本占股3成,中型的礦場甚至可以占股6成。

  如果是私人礦主發現的新礦,可以在前3年享受減免3成礦稅的優惠。

  加上勞動力成本很低,馬尼拉吸引了大量商人。

  朝廷的投入無需戶部撥銀,發現新礦後,遼東銀行會為朝廷放貸投款。

  畢竟有礦場作為抵押,遼東銀行不怕放出去的銀子收不回來。

  民間資本投入馬尼拉也向遼東銀行大量借款。

  一個結果就是為了爭取更多的存款,遼東銀行首次提高了存款年利率。

  將一年期的存款年利率提升到了6%,三年期為7%,五年期為8%,十年期為10%。

  單單是收繳西班牙人的財產就已經還掉了本次出征馬尼拉的200萬兩貸款,馬尼拉總督府通過售賣出租馬尼拉周邊的房產,土地更是獲得了大量銀子作為開發馬尼拉的資金。

  根據鄭芝龍估計,馬尼拉一年的礦稅以及商稅很可能突破500萬兩。

  這還不算朝廷在礦場中按占股分得的金子。

  鄭芝龍相信華夏只需要半年的投入就可以遠遠超過西班牙人在菲律賓幾十年的成果。

  不久後鄭芝龍又派人占領了西班牙人的關島,徹底將他們驅逐出了遠東。

  跟隨李獻忠南征的2萬禁軍主力經過了幾個月後,也已經完全適應了這種熱帶雨林生活。

  畢竟相較於六七年前,華夏對於青蒿的運用更加成熟了。

  原本李獻忠還準備派人去南美,沒想到西班牙人已經從南美將金雞納樹移植到了馬尼拉。

  他們很輕易的就得到了金雞納霜,這樣一來有了雙重保險。

  極少數青蒿無法治癒的瘧疾,便可以用金雞納霜來進行治療。

  這一切準備就緒之後,李獻忠自然要進行下一步行動了。

  雖然馬尼拉有黃金,單單一個馬尼拉還不值得他率領2萬禁軍主力南下。

  李獻忠下一個的目標是安南。

  秦始皇統一了六國之後,就派遣軍隊一路南下,先後將廣西、廣東掌控,納入到中原版圖中。

  在平定了嶺南的大業後,將整個嶺南劃入了秦朝的版圖,其中的嶺南就包括兩廣的西部以及安南的中北部。

  分別在此地設置了三個郡為南海郡、桂林郡以及象郡。

  但自從秦朝二世亡後,當時在南海郡的趙佗眼看中原開始大亂,就趁機起兵隔絕了五嶺通往中原的道路。


  並且攻占了象郡和桂林郡,自稱南越武王,實行郡縣制,在那裡建立了南越國。

  但是此時的安南雖然建立了南越南國,但還是屬於南越的藩屬國。

  到了漢武帝時期,南越國被滅,安南再一次被納入了漢朝的統治。

  漢武帝將南越舊地設為交州,並且設置了九個郡縣制進行統一管理,直到隋唐時期,南越一直在中國的統治管理下。

  直到五代十國時期,中原開始發生動盪,他們才趁機謀求自立脫離。

  南漢與交趾爆發了「白藤江之戰」,此戰南漢戰敗。

  吳權打敗了南漢後,在公元939年,利用五代十國大亂之勢脫離中原王朝的管轄便自立為王。

  到了公元968年,交趾的軍閥頂部首領除掉了南越王並且自稱為帝,史稱丁朝。

  無論是從南越國算起還是從漢武帝設立交州算起,安南作為中原的領土都已經超過了一千年。

  客觀地說,安南的確不是在北宋手上獨立出去的。

  但是北宋在公元971年消滅南漢後,居然沒有趁勢收復交趾。

  才是導致安南最終獨立出去的罪魁禍首。

  當時的「丁朝」立國只有幾年,國內人心不穩。

  而且交趾當時獨立出去的時間很短,根本就沒有形成強烈的國家意識,北宋作為中原王朝要收復那裡輕而易舉。

  但是北宋卻沒有對趁勢收復交趾,而是默認了它的獨立。

  南漢作為一個地方政權雖然對於交趾當時的獨立負有直接責任,但是北宋這個中原王朝的默認才是根本原因。

  更加可氣的是北宋熙寧8年(1075),交趾居然擁兵八萬攻入廣西,甚至一度攻陷了南寧,大肆屠殺了廣西近二十萬軍民。

  我大宋打不過大遼,也奈何不了西夏,面對小小交趾的入侵,居然也是無力懲戒。攻入了交趾後便無力突破,在第二次白藤江之戰中戰敗,最終只得草草議和。

  明初安南又開始在邊境搞小動作。

  永樂大帝朱棣自然是不會再慣著小小的安南。

  利用安南剛剛篡位的時機,強行護送前朝的陳氏回國繼位。

  黎氏派兵突襲護送陳氏回國的明軍,並且將陳氏凌遲。

  朱棣大怒,派總兵官朱能加封「征夷將軍」,配印信。

  後來在行軍時病卒,由副將張輔代替、左副將軍沐晟、左參將李彬、右參將陳旭等領兵,號八十萬,實際不到三十萬。

  明軍一路勢如破竹,僅僅五個月的時間便殲滅了十多萬敵軍征服了安南。

  原本明軍是打著助陳氏復國的旗號,占領安南的,不過由於找不到陳氏的後代,明朝進行了直接統治。

  明朝在安南重新設立行政區劃,設十五府、三十六州、一百八十一縣;設太原、宣化、嘉興、歸化、廣威五州,直隸布政司,分轄二十九縣;又於要地設十一衛、三所、一市舶司,並將雞陵關改名為鎮夷關,「大體上仍保持舊的組織而只稍加損益」。

  如此,明朝將安南納入版圖,成為明朝直接統治的郡縣地區。同時,明朝將安南納入明朝的驛站系統,「開永安、萬寧水路,設置遞運水驛,直至欽州。又設馬驛,直至橫州」。

  但畢竟安南已經獨立400多年了,形成了一個主體民族(京族)。

  大明的十多萬駐軍每年消耗白銀300多萬兩,而收入最高的時候只有7萬兩。

  可以說連底褲都賠掉了。

  最終占領了安南二十年後,不得不放棄了這裡。

  明代以前征服安南最大的困難是軍事,無論是北宋還是忽必烈對於安南軍事上的進攻都失利了。

  大明的失敗,告訴李獻忠根本原因還是經濟,大明賠不起了。

  如今的安南名義上是一個統一的王朝,實際上處於南北分裂時期。

  萬曆二十年(1592),後黎朝滅莫朝,名義上統一全國,但越南繼續分裂。

  北部由鄭氏家族控制,南部則由阮氏家族控制,兩大家族不斷發生戰爭,史稱「鄭阮紛爭」。

  而名義上的共主—後黎朝皇帝則完全是傀儡,處於鄭氏控制之下。

  這便為李獻忠的出兵提供了便利條件。


  幾年前情報司就已經在安南布局了,傀儡皇帝黎維祺不甘心一直被鄭氏控制,他唯一能夠依靠的就只有中原王朝了。

  歷史上這個時候的大明早就自顧不暇了,自然不會搭理黎維祺的請求。

  此時的華夏新朝李過讓黎維祺又看到了希望。

  首先商人梁三向控制安南北部的鄭氏推銷鳥銃。

  越南還是使用弓弩為主,鄭氏在得到了鳥銃之後,感到自己的軍隊戰力大漲,一心想要消滅南部的阮氏集團。

  此時的阮氏也同樣得到了東琉球公司出售的鳥銃。

  他們在花費重金購買了這些武器後,自然是要統一安南。

  其實此前雙方已經爆發了多次大戰,不過誰都奈何不了對方。

  乾熙元年三月二十日,雙方越南中部的廣平省爆發了大戰。

  由於雙方都使用了大量鳥銃,使得傷亡劇增,一連打了三個月不分勝負。

  鄭主鄭梉為了徹底擊潰對面的阮氏軍隊,連忙從北部調集大量人馬南下,致使安南北部的兵力空虛。

  孫傳廷看準機會率領2萬華夏軍攻入安南。

  華夏軍打著「擁立黎氏」的旗號,一路上的安南軍幾乎是望風而降。

  很快他們便攻克了安南北部的重鎮諒山。

  諒山不僅是越北的交通樞紐,更是首都龍昇府的屏障門戶。

  諒山市周圍被扣馬山、巴外山等山嶺及一系列高地所環抱,地形十分險峻。

  如果要在越北用兵,諒山正是鎖鑰之地。

  守住它,可將來敵擋在越北山地;拿下它,便一馬平川,直取龍昇府。

  自古以來,中原王朝南取交趾,此處是必經之地,然後便可傳檄而定。

  此時留守的鄭軍使出了自己的殺手鐧,戰象部隊。

  在冷兵器時代,戰象的確是十分有威懾力的。

  但如今已經進入了火器時代,戰象就顯得十分雞肋了。

  一陣炮火輸出後,安南的戰象受驚四初亂竄,反倒是踩死了不少安南士兵。

  華夏軍趁勢殺出一舉擊潰了鄭氏主力。

  此戰之後鄭氏留在越北的人馬幾乎損失殆盡。

  孫傳庭順勢攻入了安南的首都龍昇府。

  在前線的鄭梉聽聞華夏軍占領了龍昇府後大驚,趕緊同阮氏求和,答應將廣平省全部讓給阮氏。

  東琉球公司早就將華夏軍攻入安南北部的消息告知了阮氏家主。

  阮主假意同意鄭梉的議和,在鄭軍撤退後趁勢發動進攻。

  鄭軍大敗,連鄭梉本人也死在了亂軍之中。

  正當阮主意氣奮發,準備率領大軍北上一舉拿下龍昇府的時候,卻得知自己的老巢嘉定府已經被華夏軍給端了。

  李獻忠親自率領2萬禁軍在金蘭灣登陸,攻占了嘉定府。

  而後華夏軍又利用強大的火力一舉擊潰了南下的阮氏主力。

  至7月2日安南全境都被華夏軍掌控了。

  安南皇帝黎維祺萬萬沒有想到華夏的皇帝李獻忠居然會親征安南。

  此時的他即便是再傻也知道「請神容易送神難」的道理。

  黎維祺自請去除帝號,以安南國王自居。

  並在龍昇府向李獻忠行了跪拜之禮。

  李獻忠也明白此時這個傀儡王還是有用的。

  他正式下詔冊封黎維祺安南國王。

  不過他甩手交給了黎維祺一堆帳單。

  上面記錄著本次華夏軍本次助他復位的一切開銷。

  居然高達白銀500萬兩。

  安南可沒有菲律賓那麼多的金礦,若是五十萬兩興許還能湊湊。

  五百萬兩怕是一年的收入還不夠還利息的。

  還不出錢沒關係,那麼就拿安南的稅收,港口做抵押了。

  很快黎維祺就簽署了一大堆的不平等條約。

  華夏不但取得了安南的駐軍權,還控制了安南的海關,稅收等一大堆的權利。


  還暫時接管了紅河以北的大片土地。

  而且不久後華夏便在這些地區大量的移民。

  僅僅三個月後,就有來自福建,兩廣以及其他地方的50萬百姓在這些地方定居。

  根據條約規定,只要安南沒有還清華夏的欠款,華夏居民便在這些地區有永久居住權。

  而且這些地區實行治外法權,哪怕是華夏居民殺了安南人,安南也沒有權利審問這些華夏人,只能交由華夏來審判。

  通常也就是罰一點銀子了事。

  這樣一來整個安南便對黎朝相當不滿。

  各地爆發了大規模的農民起義,要求推翻黎朝。

  不過黎朝的軍隊在華夏軍的幫助下很快就將安南各地的起義給鎮壓了下去。

  但安南的人口卻在極度的減少,乾熙元年初安南有將近700萬人,到年末時只剩下了400多萬了。

  有黎朝偽軍的幫助,安南只需要駐軍三萬即可,即便是虧些銀子也不會太多。

  李獻忠相信再折騰兩年後,安南基本就失去了抵抗華夏統治的能力。

  那個時候才是安南這個曾經的「千年老省」真正回歸華夏的時刻!

  感謝各位書友月票、推薦票、追訂支持!

  (本章完)


關閉
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