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現代都市> 射鵰英雄傳> 關於「全真教」

關於「全真教」

2024-08-21 11:14:04 作者: 金庸
  道教開始於漢代的「太平道」與「五斗米道」。

  先秦的道家是哲學上的學派,到了漢代才成為宗教。

  六朝時有「干君道」(即太平道)、「天師道」(即五斗米道)、「皇家道」等。

  宋金以後,煉養派分南宗、北宗;符?科教派分為「龍虎」(即天師道,又稱正一教)、門皂、茅山三宗。

  道教煉養派注重修仙長生之術,所煉的丹分為外丹、內丹。

  外丹是黃白術,末流演變為點金術,成為化學的前身,中外相同。

  內丹是鍊氣,化為內功與內家拳術,以及醫學上針灸、經脈與穴道的研究,末流演變為**。

  道教末流所吹噓的本事,是世俗人生的理想,既能財富無窮、長生不老、性能力特強,又能召仙降妖、招魂捉鬼,所以掌握了世俗最高權力的帝王也大感興趣。

  北宋之末,徽宗皇帝對道教尤其著迷,命道教的領導人冊封他為「教主道君皇帝」。

  金兵占領中國北方後,北方百姓流離失所,慘受欺壓,陝西、山東、河北一帶興起了三個新的道教教派,稱為「全真教」、「大道教」、「太一教」,結納平民,隱然和異族的統治者對抗,其中尤以全真教聲勢最盛。

  全真教不尚符?燒煉,而以苦己利人為宗,所以大得百姓的尊敬。

  全真教屬於道教中的北宗。

  元朝虞集《道園學古錄》一書中說:「昔者汴宋之將亡,而道士家之說,詭幻益盛,乃有豪傑之士,佯狂玩世,志之所存,則求返其真而已,謂之全真。

  士有識變亂之機者,往往從之,門戶頗寬弘,雜出乎期間者不可勝紀。

  而澗飲穀食,耐辛苦寒暑,堅忍人之所不能堪,力行人之所不能守,以自致於道,亦頗有所述於世。」

  全真教的教祖是王?礎?p>(這「?礎弊忠燦行醋魅?觥凹?弊種氐?模?礁鱟值納?粢庖宥己汀罷堋弊窒嗤?#?p>關於他的生平,終南山重陽宮有一大碑,上刻劉祖謙所撰的《重陽仙跡記》,其中說:「師咸陽人,姓王氏,名?矗?種?鰨?匱羝浜擰佬臏祝?砍び誑冢?沃士?埃?紋?孟潰?俁潦椋?笛Ъ至ッ?溲煬斐醯?圓菩巰繢鎩笥諛鮮貝寰虻匚?恚?飧呤?擼?裨唬骸?釧廊四埂?!蠖ǘ『ハ模?倨渚櫻?蘇?熬齲?ζ牌盼櫨諢鴇擼?易鞲枰約?狻?┒?醯?4錟?#?諄崧瞘謨阝?賢ぁ硪噯辶髦瀉瀾苷擼?肫浼胰慫鍤暇闃吹蘢永瘛值錳反恕⒘醮?⑶鶇⑼醮弧⒑麓笸ǖ繞呷耍?怕碓壞ぱ簟⑻吩懷ふ妗⒘踉懷ど?⑶鷦懷ご骸⑼踉揮裱簟⒑略還隳?⑺鐫磺寰簧⑷恕嗥涑鏨袢朊巍⒅郎⊥豆凇⑻諏杳鵜恢?攏?雲淙ㄖ牽?鞘χ?窘蹋?д咂諼糯蟮潰?弈纈詵郊伎梢印!?p>金密國公金源鑄撰有《全真教祖碑》,其中說:「先生美須髯,大目,身長六尺余寸,氣豪言辯,以此得眾。</p

  家業豐厚,以粟貸貧人……有譚玉者,患大風疾垂死,乞為弟子,先生以滌面余水賜之,盥竟,眉發儼然如舊,頓親道氣蕭灑,訓名處端,號長真子。

  又有登州棲霞縣丘哥者,幼亡父母,未嘗讀書,來禮,先生使掌文翰,自後日記千餘言,亦善吟詠,訓名處機,號長春子者是也。

  後願禮師者雲集,先生誚罵捶楚以磨鍊之,往往散去,得先生道者,馬譚丘而已。

  八年三月,鑿洞崑崙山,於嶺上採石為用,不意有巨石飛落,人皆悚栗,先生振威大喝,其石屹然而止。

  山間樵蘇者歡呼作禮,遠近服其神變。

  又或餐瓦石,或現二首坐庵中。

  ……九年己丑四月,寧海周伯通者,邀先生住庵,榜曰金蓮堂,夜有神光照耀如晝,人以為火災,近之,見先生行光明中。

  ……至登州,游蓬萊閣下觀海,忽發颶風,人見先生隨風吹入海中,驚訝間,有頃復躍出,唯遺失簪冠而已,移時,卻見逐水波泛泛而出。

  或言先生目秀者,即示以病眸;或夸先生無漏者,即於州衙前登溷。

  凡為變異,人不可測者,皆此類也。

  ……於寧海途中,先生擲油傘於空,傘乘風而起,至查山王處一庵,其傘始墮,至擲處已二百餘里也。

  ……與眾別曰:『我將歸矣!』眾乞留頌。

  先生曰:『我於長安欒村呂道人庵壁上書矣。

  』枕左肱而逝。

  眾皆號慟。


  先生復起曰:『何哭乎?』於是呼馬公附身密語。

  ……銘之曰:咸陽之屬,曰大魏村,山川溫麗,實生異人。

  幼之發秀,長而不群,工乎談笑,妙於斯文。

  又善騎射,健勇絕倫。

  以文非時,復意於武,勘定禍亂,志欲斯舉。

  文武二進,天不我與……」碑文中敘述王重陽許多希奇古怪的事跡,自然不可盡信,喝斥飛岩、口嚼瓦石、墮海不溺、擲傘飛行等等,或許是他顯示一些武功,而傳聞者加以誇大。</p

  人家說他內功深厚,不必大小便,他即刻在官府衙門前大小便,作風十分幽默。

  清末廣東東莞陳友珊著有《長春道教源流》八卷,考證王重陽曾起兵與金兵相抗,其中說:「王重陽,有宋之忠義也……據此則重陽不惟忠憤,且實曾糾眾與金兵抗矣。

  金時碑記,有所忌憚,不敢顯言。」

  全真七子都名顯當世,他們的事跡在碑文或書籍記載中流傳下來。

  碑文和書籍都很多,重要的書籍有《歷世真仙體道通鑑》、《七真年譜》、《終南山祖庭仙真內傳》、《甘水仙源錄》、《金蓮正宗記》、《金蓮正宗仙源像傳》等。

  元王利用《無為真人馬宗師道行碑》:「馬師鈺,字玄寶,號丹陽子……山東寧海州人……中元後,重陽祖師造其席,與之瓜,即從蒂而食,詢其故,曰:『甘從苦中來。

  』問:『奚自?』曰:『終南。

  不遠三千里,特來扶醉人。

  』……遂心服而師事之。

  祖師感化非一,師悟……頭分三髻,三髻者,三『吉』字,祖師諱也。

  十四年秋,與三道友言志於秦渡鎮,師曰:『斗貧。

  』譚曰:『斗是。

  』劉曰:『鬥志。

  』丘曰:『斗閒。

  』師曰:『夫道以無心為體,忘言為用,柔弱為本,清淨為基。

  節飲食,絕思慮,靜坐以調息,安寢以養氣。

  心不馳則性定,形不勞則精至,神不擾則丹結,然後滅情於虛,寧神於極,不出戶庭而妙道得矣。」

  金密國公鑄《譚真人仙跡碑銘》:「譚公處端,字通正,號長真子,初名玉,寧海州人,其父即*鐐之工,每里己生資濟貧窘……往執弟子禮,重陽使宿庵中。

  時嚴冬飛雪,藉海藻而寐,重陽展足令抱之,少頃,汗流被體,如罩身炊甑中,拂曉以盥余水使滌面,月余,疾頓愈,由是推心敬事。」</p

  王重陽伸腳令譚處端抱住,譚感全身發熱,當是王重陽以內功為他治病,盥余水中可能含有藥物,滌面月余而風疾痊癒,這說法自比「全真教祖碑」中簡單的敘述更能入信。

  金秦志安《長生真人劉宗師道行碑》:「劉先生處玄,字通妙,號長生子,東萊之武官莊人……承安丁巳,章宗召問至道之要。

  先生對曰:『寡嗜欲則身安,薄賦斂則國泰。

  』」《元史丘處機傳》:「丘處機,登州棲霞人,自號長春子……金宋之季,俱遣使來召,不赴。

  歲己卯,太祖自乃蠻命近臣徹伯爾劉仲祿持詔求之……處機乃與弟子十有八人同往見焉……經數十國,為地萬有餘里……既見,太祖大悅,賜食,設廬帳甚飭。

  太祖時方西征,日事攻戰。

  處機每言:『欲一天下者,必在乎不嗜殺人。

  』及問為治之方,則

  敬天愛民為本。

  問長生久視之道,則告以清心寡欲為要。

  太祖深契其言,曰:『天賜仙翁,以悟朕志。

  』命左右書之,且以訓諸子焉。

  於是錫之虎符,副以璽書,不斥其名,惟曰『神仙』……時國兵踐蹂中原,河南北尤盛,民罹俘戮,無所逃命。

  處機還燕,使其徒持牒招求於戰伐之餘,於是為人奴者得復為良,與濱死而得更生者,毋慮二三萬人,中州人至今稱道之。」

  元姚燧《王宗師道行碑銘》:「玉陽體玄廣度真人王處一,寧海東牟人……嘗俯大壑,一足?立,觀者目瞬毛豎,舌撟然不能下,稱為『鐵腳仙』。


  洞居九年,制鍊形魄。

  長春頌以詩,有『九夏迎陽立,三冬抱雪眠』語。

  出遊齊魯間,大肆其術,度人逐鬼、踣盜碎石……或以為善幻誣民,因召飲可鴆。

  真人出門,戒其徒先鑿池灌水,撓而濁之,往則持杯盡飲,曰:『吾貧人也,未嘗從人丐取。</p

  今幸見招,願丐餘杯,以盡君歡。

  』與之,又盡飲,歸,解衣浴池中,有頃,池木沸涸,以故不死。

  ……或讒其善幻,世宗試而鴆之,見不可殺,悔怒,逐讒者。」

  元徐琰《郝宗師道德碑》:「郝師大通,字太古,號廣寧子,寧海人……研精於易,因通陰陽律歷之術,性不樂仕進,慕司馬季主、嚴君平之為人,以卜筮自晦……乃棄家禮重陽於煙霞洞,求為弟子,重陽……解納衣,去其袖而與之,曰:『勿患無袖,汝當自成』,蓋傳法之意也。」

  《續文獻通考》:「廣寧坐趙州橋下,兒童戲累石為塔於其頂,囑以勿壞,頭竟不側,河水溢,不動,亦不傷。」

  據《續文獻通考》及《登州府志》:「孫仙姑不二,號清淨散人,寧海縣忠顯幼女……父以配馬丹陽,生三子。

  丹陽既棄家從道,重陽祖師畫骷髏勸化之,又畫天堂一軸示之。

  姑棄三子詣金蓮堂祈度。

  重陽贈以詩,改今名,遂授以道要。」

  丘處機遠赴西域去見成吉思汗的事跡,隨行弟子李志常著有《長春真人西遊記》(有王國維校注本)一書,詳述經過及旅途見聞。

  《長春真人西遊記》載有丘處機旅途中的一首長詩:「金山東畔陰山西,千岩萬壑攢深溪。

  溪邊亂石當道臥,古今不許道輪蹄。

  前年軍興二太子(即察合台),修道架橋徹溪水。

  今年吾道欲西行,車馬喧闐復經此。

  銀山鐵壁千萬重,爭頭競角夸清雄。

  日出下觀滄海近,月明上與天河通。

  參天松如筆管直,森森動有百餘尺。

  萬株相倚郁蒼蒼,一鳥不鳴空寂寂,羊腸孟門壓太行,比斯大略猶尋常。

  雙車上下苦敦顛,百騎前後多驚惶。

  天池海在山頭上,百里鏡空含萬象。

  縣車束馬西下山,四十八橋低萬丈。</p

  河南海北山無窮,千變萬化規模同。

  未若茲山太奇絕,磊落峭拔加神功。

  我來時當八九月,半山已上皆為雪。

  山前草木曉如春,山後衣衾冷如鐵。」

  丘處機、李志常一行,在西行途中見到成吉思汗攻破花剌子模諸城後屠戮之慘,《長春真人西遊記》中有云:「方算端(即蘇丹,回教國王)之未敗也,城中常十餘萬戶,國破而來,存者四之一。」

  近代史家新會陳垣先生著《南宋初河北新道教考》對全真教甚為推重,書中說:「自永嘉以來,河北淪於左衽者屢矣,然卒能用夏變夷,遠而必復,中國疆土乃愈拓而愈廣,人民愈生而愈眾,何哉?此固先民千百年之心力艱苦培植而成,非幸致也。

  三教祖之所為

  ,亦先民表現之一端耳。」

  後記中又說:「……覺此所謂道家者類皆抗節不仕之遺民,豈可以其為道教而忽之也……諸人所以值得表揚者,不僅消極方面有不甘事敵之操,其積極方面復有濟人利物之行,固與明季遺民之逃禪者異曲同工也。」

  據陳垣先生考證,全真教歷任掌教,自王?匆院螅?來撾?瞘凇⑻反恕⒘醮?⑶鶇⒁?酒健⒗鈧境!⒄胖揪礎⑼踔咎埂⑵鈧境稀⒄胖鞠傘⒚緄酪弧⑺鐧祿頡⒗兜澇?⑺鉳牡饋⒚緄酪唬ǘ?謂尤危?⑼暄盞旅鰲渲刑反嗽?謂討鰨酒絞僦漣聳輳?渡淶瘛貳ⅰ渡竦瘛妨絞櫓行此?竊縊潰?⒎歉?菔肥怠?嫫咦雍鴕院罄?謂套嫖幢囟薊嵛涔Γ橇鍍?尷澳詮Γ?饕?牆∩砣床≈?酢?p>在《神鵰俠侶》書中出現的耶律楚材,是成吉思汗的近臣(「蒙古」兩字的漢譯,據說是耶律楚材所創),當丘處機會見成吉思汗時,耶律楚材和他時相往來,作詩唱和。

  但耶律楚材信奉佛教,對於丘處機得到成吉思汗的優待(命丘處機通管天下僧尼,豁免道士賦稅差役,但僧人不能豁免)十分不滿,在他所著的《西遊錄》中對丘處機大肆攻擊。</p


  今人姚從吾先生著有《耶律楚材西遊錄足本校注》專文,詳加分析,認為耶律楚材的攻擊都是從宗教的偏見出發,不能成立。

  《列仙全傳》是明朝萬曆年間刊行的一部有文有圖的道家傳說故事書。

  中國的神仙傳記,以題名漢劉向撰的二卷《列仙傳》為最早,陶弘景、葛洪、孫夷中、杜光庭、沈汾等相繼有所編撰。

  最大部頭的是北宋初年樂史所撰的《總仙記》,共一百三十卷,相信傳說中的全部仙人都已包括在內,但已失傳。

  《列仙全傳》九卷,敘述了五百八十一位仙人的故事,起自老子、木公、西王母,一直敘至明朝成化、弘治年間。

  其中許多並不是仙人,只是會幻術或得到皇帝封號的道士。

  在現存的這類書籍中,這是內容最豐富的了。

  這書號稱是王世貞編輯,又有李攀龍序,但多半是刊行此書的汪雲鵬所偽托。

  汪雲鵬是徽州「玩虎軒」書鋪的主人,曾刊行許多附有精美插圖的書籍和戲曲本子。

  「射鵰」第四集中所附王?礎⒙瞘凇⑻反恕⑶鶇⒑麓笸ā⑼醮壞攘?說耐枷穸汲鯰詿聳欏!讀邢扇分幸燦辛醮?腖鋝歡?餃說墓適攏揮型肌賈興?嬡?娼塘?渙煨淶墓適攏?記康魃窆址?賈型踔匱羰種刑崽?蓿?蛩崽?奩蚴場?行磯嗵亓⒁煨校?艘暈欠枳櫻?興?巴鹺紜保?繽?瑁?闖撲巴醴枳印薄瞘謔攀濫且惶歟?悅湃慫擔骸敖袢盞庇蟹淺?病!輩瘓錳?每罩杏幸衾稚黽?曬貿嗽貧?賞?衽檔記昂螅?月瞘謁擔骸拔頤竅熱ヅ畹旱饒恪!鋇幣孤瞘讜詿蠓繢字腥ナ饋反嗽詬嚀葡匭戳恕骯晟摺倍?炙透?韞葜魅宋飭夤以誆韞堇錚?罄戳諫崾Щ穡?由丈豕悖?揮形飭?牟韞薟輝獠?啊酉楣葜杏鋅蓴幣恢輳?鶇哉熱貧?髦鵲潰骸盎筆鞲瓷?被筆髦兩袢倜?:麓笸ㄍ賈興?媸撬?謖災萸瘧咄范プ┦?∷?墓適隆醮煌賈興?媸峭踔匱舴繕《?倮鋃櫚墓適隆?p>《射鵰英雄傳》中所說的黃裳真有其人。</p

  近人陳國符先生《道藏源流考》中考證宋徽宗訪求天下道教遺書刻板的經過頗詳。

  徽宗於政和三年下詔天下訪求道教仙經,所獲甚眾。

  政和五年設經局,敕道士校定,送福州閩縣,由郡守黃裳役工鏤板。

  所刊道藏稱為《政和萬壽道藏》,共五百四十函,五千四百八十一卷。

  黃裳,字晟仲,人稱演山先生,福建延平人,高宗建炎三年卒,年八十七。

  《演山先生神道碑》中說他:「頗從事於延年養生之術。

  博覽道家之書,往往深解,而參諸日用。」

  黃裳刊印道藏的名氣很響,後來明教刊印經書,也借用他的名字。

  陸游《渭南文集卷五條對狀》:「明教偽經妖像,至於刻版流布。

  假借政和中道官程若清為校勘、福州知州黃裳為監雕。」</


關閉
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