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康朝堂為吳明徹酬功,本是以其為江州刺史,又擔心他坐大,於是命潯陽郡王蕭大心出鎮。
可蕭綱已經是五十年紀,又恐將來太子登基,有強藩皇子,國家再度陷入內戰而分裂,才有了吳明徹與蕭大心的軍政搭配。
吳明徹向建康請求索括江州,沒收士族豪強侵占的土地,將隱戶編為稅戶,雖是高澄幕後主使,但對建康的國庫也不無裨益。
蕭綱立即應允,但當然不可能讓兒子蕭大心在士族面前來當這個惡人。
既然是吳明徹倡議,便也順水推舟,由他主導,原本所謂的軍政分治,卻成了吳明徹因主持人口、土地清查,最終獨攬江州軍政大權,蕭大心這個江州刺史來到潯陽,只是虛有名位,並無實權。
而柳仲禮,連著幾年灰頭土臉之後,這一次終於以先鋒大將的身份在西征江州的戰事中立下功勳,又重新收穫了蕭綱在能力上的信任,率領大軍押解降卒入京後,以都督京畿軍事之任,駐守朱雀航。
隨著蕭繹自焚身亡,段韶也回兵京口,蕭綱特意命人邀請段韶往建康赴宴,酬謝其在江州戰事期間,為自己逼退陳霸先的軍事威脅。
只是段韶另外接到消息,不曾往建康城去。👹☝ 6❾丂ℍù𝔵.ᶜỖ𝓜 🐧🍮
原來蕭綱眼見江州重歸版圖,便有心振作,除去段韶這個所謂駐梁齊軍的統帥,將齊人趕回江北,而設下了這場鴻門宴。
但架不住江南通齊之人太多,見請不動段韶,蕭綱也終於歇了心思,把注意力重新放在了江州。
江州已經亂了,吳明徹手段太狠,所謂清查士族戶口、田地,完全就是衝著抄家去的,也逼反了江州士族,紛紛武力反抗。
可吳明徹麾下實實在在三萬精兵,豈是豪族奴僕、部曲所能抗衡,偏偏武力反抗又授人以柄,吳明徹再無顧忌,殺得江州士族噤若寒蟬。
建康漁民時常都能看見上游漂浮下來的屍首,連段韶都在暗地裡向吳明徹抱怨,殺人之後棄屍長江確實便捷,但也要考慮下游之人的感受。
吳明徹於是改水葬為火葬,但他殺伐太過凌厲,無數人往建康鳴冤,蕭綱三令五申讓吳明徹控制清查的規模與力度,吳明徹始終置若罔聞。
「陛下,吳明徹不尊上令,其人假借清查,打擊不從,臣以為其心或有反意。」
韋粲的一席話,深得蕭綱認同,吳明徹自獨掌江州大權後,聽調不聽宣,行事越發張揚大膽,本以為只是又一次土斷,沒想到卻是對江州士族揮起的屠刀。
才出牧,便有如此行為,真要讓他久鎮地方那還了得。
蕭綱隨即下旨,試圖將吳明徹調回江東,以韋粲替代。
然而朝廷使者卻被吳明徹趕回建康,吳明徹也隨即向洛陽報信。
高澄接連得知蕭綱欲圖段韶,又想實控江州,泥人也有三分火氣,更何況小高王。
「得讓蕭綱明白,江南是誰的天下。」
高澄凝眉與韋孝寬冷哼道。
不久,建康城中流言四起,皆是對韋粲的構陷之詞,中傷之言,不堪入耳,而群臣紛紛上表彈劾,彷若親眼見聞。
所謂眾口鑠金,韋粲難證清白,蕭綱不得已將其逐離建康。
韋粲才離開建康,蕭綱又遣人追上車馬,帶去言語,希望他留待有用之身,再圖將來。
蕭綱與韋粲主臣多年,素知其為人,又怎會相信那些流言,所謂貶謫,不過是群臣逼迫太甚,不得已而為之。
韋粲注視著使者離去,將目光移向滔滔江水,面上泛現一絲苦笑。
哪還有將來。
自己之所有有今日,皆是為天子出謀劃策,試圖擺脫北齊的操控。
但如今的際遇已經讓他明白,無論是外鎮的吳明徹,還是建康朝臣,暗地裡通齊之人不知有多少。
更讓他絕望的是柳仲禮也在彈劾的大臣之中。
這是一個危險的信號,柳仲禮當然也可以狡辯自己錯聽人言,這才附表彈劾,但韋粲更相信他也是受幕後之人主使。
在禁軍之外,柳仲禮與吳明徹分掌江東兵馬,若二人皆以背梁事齊,則國事再無挽回的餘地。
蕭梁天子的使者剛走,京口又來人,為韋孝寬送信。
韋粲與韋孝寬皆是出自京兆韋氏,也算同族,只是血緣關係就遠得很了。
這並非是一封招攬韋粲的書信,相反,韋孝寬在信中直言不諱,就是自己向他潑的髒水,並表示蕭梁將亡,齊主不會虧待了蕭綱一家,希望韋粲莫要再生是非,使蕭綱與高澄翁婿失和,將來不僅害死蕭綱一家,連他韋粲自家子侄都要遭受牽連。
韋粲看罷,心如死灰,原來北齊對江東的操控比自己想的更深。
為蕭綱謀劃再多,到頭來都是在將君王往死路上逼。
韋粲又回頭望了一眼建康城,當場寫下一封辭呈,由其子韋尼送往宮城,自己則背著罵名與他人潑來的污水,狼狽歸鄉。
而蕭綱如何肯收下這份辭呈,他對韋粲之子韋尼動容道:
「社稷所寄,惟在韋公,不過一時失意,怎能棄我而去。」
韋尼也知道二人的交情,可是韋粲去意已決,也不是他能左右,只得堅持韋粲棄職,並非怨恨君上,只是遊宦多年,白了鬢髮,改了鄉音,如今心力交瘁,便有心不問國事,寄情山水。
蕭綱也知道韋粲受的委屈,最終同意了辭呈,卻還是讓韋尼帶話,韋粲若厭倦了山水,朝堂的大門始終向他敞開。
此番韋粲遭受朝臣群起而攻,更讓蕭綱看明白了手底下的那群大臣,原來早就姓了高,再聯繫此前他們鼓勵自己振作,更覺得面目可憎。
蕭綱根本就不相信柳仲禮所謂被人蒙蔽,才彈劾韋粲的說法。
二人都是自己親隨出身,彼此知根知底,怎麼可能輕信那些構陷之詞。
而柳仲禮在上表之後,便將家卷接往朱雀航大營,行跡一如當年蕭正德,哪怕是蕭綱派遣其父柳津相召,也不曾離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