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晉王送信回來了,大約是上回母后接連給他安排,把他嚇壞了,怕嚇跑了他的意中人吧!」這些話,同未婚的小姑娘是不好說的,但兩個已婚婦人之間就沒什麼問題了,「也不知是什麼樣的姑娘,讓一向只想自由自在滿世界跑的晉王,都下決心成婚了。」
「晉王兄沒說是什麼樣的人嗎?」靜柔公主也好奇,心中更是納悶,晉王這回還是往海外去的,船上也沒個年輕姑娘,難不成是外邦人?這些年隨著海上的往來多了,大周見到外邦人的機會也多了,瞧著與中土不大相同的模樣也不會再大驚小怪,但總還是覺得中原人更好看些。
這個宋懿蘭還真不知道,晉王是從港口送的信,大約是想著不用多久人就到了,信上並沒有說太多。
姑嫂兩個好奇了一回,瞧著時間不早了,靜柔公主從宋懿蘭這裡離開,回府去了。中秋節宮中會辦家宴,部分的宗室子弟都會受邀前來,但靜柔公主年前才出嫁,第一個中秋還是得在衛家過的,這才在中秋前進宮探望。
小柚兒滿月之後,宋懿蘭迎來的第一件差事,就是跟吳皇后一起籌備晉王的婚禮。吳皇后從來沒有打壓宋懿蘭的心思,作為為皇家、為兒女操了不少心的皇后娘娘,對於兒子娶媳婦,最大的期望就是新媳婦過門之後,能分擔一些她的辛苦。
宋懿蘭嫁入東宮之後,沒來得及幫上忙,就跟高辰南下去了,等回來了,才剛剛上手吧,宋懿蘭查出了身孕,接著便是養胎生子,吳皇后只得接著自己忙活。如今,總算等到孩子滿月了,吳皇后將事情丟給宋懿蘭,自己抱著孩子在旁邊看著,也就是宋懿蘭拿不準的地方,幫著拿個主意。
如今的後宮不算龐大,今上原本就不大看重這個,去年的一場變故又牽連了一些,如今宮中的人也不算多。年初有官員提出選秀,被身體基本恢復,但還是留下了後遺症的景隆帝一頓好罵,也就沒人敢再提這個。宋懿蘭翻看著手裡的冊子,一面跟吳皇后討論,一面道:「宮中人不多,年初時又有一批宮人進宮,如今快到年紀的宮人也有不少了。」
提到這個,吳皇后也點頭,道:「前兩日太后還提起,宮中主子不多,宮人卻不少,也有差不多到了年紀的。眼下晉王要辦喜事,雖不在宮裡操辦,但要準備的也多,用到的人手也多,等晉王婚後,差不多柚兒滿百日了,正好放一批宮人出宮。」
放宮女出宮算是一件好事,吳皇后這麼說,雖只是借著柚兒百日的由頭,但也有為孫兒積攢福氣和民心的意思。積福氣倒也罷了,至於別的,宋懿蘭覺得孩子太小,「母后,這不大妥當吧,柚兒還小呢!」
「柚兒是阿辰的嫡長子,如今皇上瞧著好全了,可到底落下了病根,太過勞神便要頭痛,記性也遠不如前了,朝上的事,大多都交給阿辰去做,若非念著柚兒太小,就直接冊封皇太孫了。」吳皇后覺得沒什麼不妥,吳王出了家,現在還不知在哪裡修行,晉王也是個待不住的,其他的皇子年紀還小,今上又倚重高辰,高辰的嫡長子就是板上釘釘的皇太孫,身份自是尊貴的。
皇后這麼說,自是代表了皇上的意思,宋懿蘭再反對,倒是不知好歹了。左右嫁入皇家做了太子妃,宋懿蘭就知道自己要面對的是什麼,於她和孩子而言,高辰的地位穩固,孩子受皇家重視,是最好的事。
這事基本定下來,接下來就是擬定名冊,總不能等事到臨頭,再臨時去安排,宋懿蘭將事情在紙上記下來,又去看其他的。
跟吳皇后在鳳儀宮忙了大半天,宋懿蘭正要帶著柚兒告辭,外頭通報太子駕到。高辰進來,向吳皇后行了禮,逗了逗吳皇后懷裡的孩子,又站直了身子,道:「勞母后替兒臣看著柚兒,兒臣有些事,要帶懿蘭出門一趟。」
除了晉王大婚,最近還真沒什麼別的大事,吳皇后不用問,就知道高辰是要帶宋懿蘭出去玩。想到朝中大小事基本是長子在忙,宮裡的事也是宋懿蘭在忙,偶爾出門走走,散散心也不算什麼,當下點頭,道:「行,柚兒放在我這裡就是,小柚兒乖,也好帶。」
宋懿蘭倒是沒想到高辰有這個安排,跟著高辰出了宮門,道:「咱們要去哪裡?你怎麼沒跟我說過?」
「提前跟你說,還有什麼意思?」高辰笑著,出了宮門,便牽著宋懿蘭下了馬車。過了一年多,京城早已恢復了曾經的繁華熱鬧,加上近兩年大周與西域和海外都多了往來,街上不同於中原的外邦人面孔也多了。高辰領著宋懿蘭往前走,不多時便走到一家店鋪外面,招牌上還掛著紅綢,旁邊又是掛好的鞭炮,正準備開業的模樣。
宋懿蘭正想著誰家那麼大面子,開業還請得到高辰來,便瞧見晉王從裡頭出來,在人群中一眼就找到了高辰夫婦。見高辰夫婦都換了平民裝束,晉王自然而然的改口叫大哥大嫂,引著宋懿蘭兩個往裡走,走進門,便瞧見一位皮膚微黑,一身酒紅色勁裝的姑娘指揮著店裡的夥計忙前忙後。
宋懿蘭認得這姑娘,正是晉王即將過門的新媳婦,姓趙,閨名韻雅,是惠通錢莊趙家的庶出女兒。宋懿蘭先前就聽說過,趙家這一輩上,最出彩的除了少東家,便是這位庶出的七姑娘,趙家當然不會叫一個庶出的姑娘參與趙家的生意,這位姑娘硬是說通了長兄,自己出門闖出了一番成就來。
至於這位姑娘怎麼跟晉王看對眼的,宋懿蘭不清楚,但瞧著晉王的目光都追著趙韻雅走,便知兩人情義深厚。
見晉王帶著高辰和宋懿蘭進門,趙韻雅福了福身行了個禮,道:「樓上的寒梅雅間!」
晉王點點頭,引著高辰兩人上樓。樓上都是雅間,最裡邊一間掛了個寒梅的牌子,推開門進去,只見一人穿著僧衣,一臉沉靜的坐在那裡,不是吳王又是誰。
高辰微微驚訝,被晉王往裡推,道:「你們先坐,我跟韻雅稍後就到。」
從前不覺得,如今見到吳王穿著僧衣的模樣,宋懿蘭想到早前吳王說他與佛有緣的話,大約不是假話。見過吳王追著姚卿月跑,也見過他在母族兄弟情義間的艱難掙扎,再見他如今寧和平靜的模樣,宋懿蘭覺得,或許,出家為僧對吳王真的是最好的歸宿。
出家之後,吳王只覺得萬千煩惱都淡了,但見到自小親厚的兄弟還是高興的,同高辰問候了幾句,雅間裡便開始上菜。各色菜品一一端上來,按照中原菜品的習俗,上頭擺的卻是不少稀奇的東西,烤好的麵包、切好的牛排,油炸的雞排,讓宋懿蘭有一種回到前世的錯覺,只是看了眼吳王,默默地將拌好的沙拉挪到他面前。
吳王本就脾氣好,出家之後更是心態平和,桌子上大多是葷菜他也不覺得有什麼不妥,本就是遊歷到京城,來看看兄弟,至於吃的什麼,他還真不在意。但瞧著昔日的表妹已經很有長嫂的風範照顧自己,吳王微笑道:「多謝大嫂!」
要說這裡的東西,跟前世的西餐還是不同的,宋懿蘭聽著高辰跟吳王閒聊,只偶爾答一兩句話,大多數時間都在品嘗眼前平時見不到的美食上。能看得出來,趙韻雅並沒有照搬海外的食物,而是根據中原的飲食習慣,調整過口味,使之更適合中原人的口味。
噼噼啪啪的鞭炮想過,店裡正式開業,晉王也同趙韻雅一道過來,坐下一面吃東西,一面閒聊。
高辰和宋懿蘭不能在外面待太久,在店裡坐了一段時間,吃過一頓飯,便告辭離開。晉王和趙韻雅還要忙店裡的事,吳王送高辰和宋懿蘭到門前。
既然吳王的心意是出家,如今也過得很好,高辰也沒再勸他還俗,只道:「淑妃娘娘已經過世了,去年生下一個妹妹,父皇取名叫靜心,如今養在母后那裡,你可要去看看她?」
提到淑妃,吳王微微垂眸,終究嘆息一聲,道:「我知道的,不過不必了,我知道父皇和母后都會好好照顧她的。」
「那你以後有什麼打算?」到底是一向親厚的弟弟,雖然不強求他還俗回來做王爺,但偶爾見一見,敘敘話還是可以的。
「現在隨師父遊歷,師父醫術很好,一路也盡力救治有需要的人,將來我也想做師父一樣的人。」從前見到吳王,他眼中總有些化不開的憂鬱,如今卻是淡然舒朗得多。
從晉王新開的小店離開,天已經黑了。京城的宵禁並不嚴格,華燈初上時街上依然熱熱鬧鬧的有人走動,高辰借著夜色拉著宋懿蘭的手,走在人群中,就像一對尋常的小夫妻。路過賣花的小姑娘,高辰挑了一束,遞給宋懿蘭,道:「懿蘭,等春天,我們去莊子上看花吧!」
【如果您喜歡本小說,希望您動動小手分享到臉書Facebook,作者感激不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