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李世民精神抖擻地走出李治的寢宮,長孫皇后跟在後面。
李世民抬頭望著天空,心中暗想:「這下總該結束了吧」?
天幕卻非常給面子的繼續播著
【唐隆政變後,唐朝如歷經風雨的大船進入了風平浪靜的港灣,迎來了一段來之不易的平靜時光】
【李隆基在幾番推辭後,成為了太子】
【然而,太平公主在支持李隆基政變後,權勢變得如中天之日,熾盛耀眼】
【每當宰相們奏事時,李旦都會先問:「這件事可曾與太平公主商議」?接著再問:「可曾與三郎商議」】
【得到肯定的答覆後,李旦才會同意宰相們的意見】
【太平公主所允之事,李旦無有不允】
【朝中官員的仕途起伏,皆由她一言而決,就連她的兒子也都受封為王】
秦朝
秦始皇說:「政變啊,又該政變了,唐朝在這方面,真是一無是處啊」!
李斯說:「陛下,說到底還是李世民帶了個壞頭,玄武門之變雖然讓他成功了,卻也留下了隱患。所以開國君主的行為很關鍵」。
說完,李斯飽含深意地看著秦始皇。
秦始皇凝視著李斯的眼神,嘴角泛起一抹笑容:「你如此與朕說話,難道就不怕朕取你性命嗎」?
扶蘇在旁驚得渾身一顫。
李斯卻不以為意,淡然說道:「我已死過一回,還有何懼」!
秦始皇聞言哈哈大笑。
【起初,太平公主對年輕的太子李隆基不以為意】
【但為了鞏固自己的權力地位,她開始畏懼李隆基的睿智英明,欲換一個懦弱之人為太子】
【為此,她散布流言,稱「李隆基非嫡長子,不當為太子」】
【公元 710 年,李旦下詔書,警告臣民,平息流言。太平公主仍不死心,在李隆基身邊安插眾多眼線】
【她甚至公然攔住宰相,暗示他們另立太子,令宰相們惶恐不已】
【李隆基為此焦慮不安】
【公元 712 年,太平公主遣一位通曉天文的人士向李旦進言:「彗星現世,乃除舊迎新之兆,且天市垣內的帝座和心前星皆有異變,此乃皇太子登位之先兆啊」】
明朝
朱棣笑著一拜手說,「這種知道結局的感覺真爽,太平公主打錯了主意,李顯,李旦都是那種無為的人,可惜了,李隆基,年輕時候還是不錯的,朕都有點迫不及待想看看唐老二那時候的表情了,天幕,能不能播放一下唐老二的表情」?
天幕繼續播放著,沒有回應,連個VIP都不是的,誰理他,是吧?
【李旦回應道:「朕欲傳位予有德之人,以避災禍」】
【太平公主等人竭力勸阻,李旦卻道:「中宗皇帝在位時,一群奸佞小人專擅朝政,上天屢次用災異來表示警告。朕當時請求中宗選擇賢明的兒子立為皇帝以避免災禍,但中宗很不高興,朕也因此而擔憂恐懼以至於幾天吃不下飯。朕怎麼能夠對中宗可以勸他禪位,對自己卻不能做到這一點呢」】
【遂於八月將皇位傳予李隆基,自為太上皇,改年號為先天】
【公元 713 年,太平公主倚仗太上皇之勢,在朝堂上肆意妄為,與李隆基的矛盾愈發尖銳】
【朝中七位宰相,竟有五位乃其黨羽,文臣武將亦多半歸附於她】
【她不僅欲廢黜李隆基,更甚者,竟欲在李隆基的天麻粉中下毒】
唐朝,李世民面色僵硬,心中不由得湧起一陣怒火,不由得一個腿軟。
一旁的長孫皇后眼疾手快,趕緊扶住了李世民,並得到了無事的回答。
李世民做了幾個深呼吸,平復著內心的波濤,心中暗自思量,是否應當限制一下女子的地位呢?
「那是必然之舉啊」!宋朝,某界面
朱熹凝視著面前的楊萬里,說道,「若不如此,陰陽顛倒,天下必將陷入混亂。老夫當立即求見官家,身先士卒」!
未等楊萬里回應,朱熹便已拂袖而去。
唐朝,李世民的腦海中迅速閃過魏徵的身影。
心想,倘若玄成知悉此事,那後果……
李世民情不自禁地想起魏徵那如利劍般的「毒嘴」。
不禁渾身戰慄。不不不,問題似乎出在朕的身上啊!
一念及此,李世民的面色如死灰般蒼白,毫無血色。
長孫皇后察覺到異樣,急忙問道:「陛下,您這是怎麼了」?
李世民有氣無力地回應道:「觀音婢,莫非是朕未能樹立良好的榜樣」?
他的聲音充滿了沮喪,仿佛天空中飄蕩的悲鳴,令人心碎。
【李隆基的屬下嗅到了異樣的氣息,紛紛趕來規勸他】
【不僅如此,魏知古檢舉太平公主要謀反,李隆基當機立斷,決定先發制人】
【初三這天,李隆基命令王毛仲調集閒廄中的駿馬和三百多名禁兵,將太平公主的黨羽一網打盡】
【李旦聞訊後,急忙爬上承天門門樓。郭元振向李旦解釋道:「皇帝不過是謹遵太上皇的旨意,誅殺竇懷貞等亂臣賊子而已,並無他事」】
【李隆基也趕到門樓,李旦隨即下旨羅列竇懷貞等人的罪狀,並大赦天下】
【太平公主倉皇逃竄至寺廟中,三天後才敢現身,最終被李隆基下詔賜死家中,她的兒子及黨羽也有數十人慘遭殺戮】
武周,御書房
武曌正想和武三思聊聊天,誰知天幕突然開始播放了。
武曌的目光瞬間被吸引,看得津津有味,仿佛這一切與她沒有任何關係。
一旁的武三思數次欲言,卻又如鯁在喉。
然而,當他瞥見天幕上的內容時,腦海中突然靈光一閃,如獲至寶。
「陛下,您瞧,太平公主竟也落得如此下場。您也得未雨綢繆啊」!
武曌微微一笑,頷首稱讚:「還是梁王考慮周全啊」!
言罷,她轉頭吩咐上官婉兒:「婉兒,去查查李隆基」。
上官婉兒盈盈一禮,便悄然退下。
武三思未曾料到事情如此順遂,一時走神,下意識地答道:「沒有了」。
待他回過神來,懊悔已晚,只得悻悻告退。
望著他離去的背影,武曌自言自語道:「狄仁傑說得沒錯」。
她的眼中閃過一絲智慧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