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軍事> 家父李景隆,逍遙小國公> 第882章 人才強國戰略

第882章 人才強國戰略

2024-09-05 20:01:31 作者: 豬兒夢蟲
  免費教育?

  免你個頭!

  群臣忍不住在心中吐槽。

  事實上,大明王朝的教育體系已經很是完備了。

  經過洪武朝不斷地完善舉制,現在永樂朝的貢舉制十已經分完備。

  鄉野間設立學舍,每三十五家辦一「社學」,生員沒有定額,為稚子幼童啟蒙;地方上有縣學、州學、府學,每天供應生員飲食,給天下學子開闢出一道求學之路。

  府、州、縣學府所招收的學子,以官員子弟及普通百姓子弟之優秀者、年十五歲以上、讀過「四書」的為合格。

  每月有小考,大考三年一次,成績優秀者,先送到行省,再選拔最優者送至京師,入國子監進學修德,妻子可隨行,朝廷負責一切費用。

  學成後由天子召見,分科擢用,其任用之職務有御史、知州、知縣、教官、經歷、縣丞、部院書吏奏差、五府掾史等。

  至於鄉里學舍之教師,由郡守縣令選擇有學行者擔任之,鄉學同樣三年一大考,師生均有升級制度,十分完備。

  大明辦學之盛況,遠遠超過了唐宋時期,誠可謂是「四海之內,學校如林,庠序盈門」。

  不過太祖爺朱元璋起初並不重視科舉,按照他的計劃,參加科舉的必須是學校的生員,但學校生員做官則不一定非要經過科舉,如國子監學子考核通過後便可出任官員。

  大明也因此施行學校與科舉交錯的取士政策,「科舉必由學校,而學校起家可不由科舉」。

  也就是說,要參加科舉必須先入學校進學,學校中的佼佼者不經科舉也可以給官。

  只是不同時期,歷代帝王對科舉和學校的重視程度不一樣。

  比如永樂皇帝陛下,明顯更加重視科舉大考。

  畢竟科舉大考是國家公平選拔人才的重要制度,是國家的柱石和根基。

  在大明朝,想要做官,容易,也不容易。

  科考按流程分院試、鄉試、會試和殿試四級,而參加院試前必須先參加各府縣由地方學政主考的府試和縣試,通過後取得童生身份,才能參加各州由地方學政主考的院試,如此而言實際上是五級。

  通過院試後取得秀才身份,又稱為生員、茂才,第一名稱之為案首。

  考中秀才的學子便獲得了一定的特權,比如免除賦稅、徭役,可以向縣官提出建議等。

  並且秀才相當於「潛力股」,進能參加鄉試考取舉人,退能開設私塾,收受束脩(弟子學費)。

  雖然秀才不至於大富大貴,但憑藉這些收入與特權,也能保證一輩子衣食無憂,因此考中秀才是讀書人科考的第一步。

  而生員便能入縣學繼續學業,經歲科二考合格後,便準備入省城參加鄉試。

  鄉試每三年舉行一次,且都在每年的九月進行,因此稱為秋闈大考。

  發榜之時,正值桂花飄香,所以稱鄉榜為桂榜。

  鄉試的主考官均由皇帝欽派,通過後便取得舉人身份,第一名稱之為解元。

  學子中舉意味著正式擺脫了平民身份,進入了士大夫階層,舉人便具備了去吏部求官的資格,從此進入仕途。

  中了舉人後稱之為「發解」、「發達」,人稱「舉人老爺」,與縣官相當,地位從此大大不同。

  而且舉人永遠具有繼續赴京參加會試的資格,這就意味著舉人老爺們永遠都有一步登天的機會,難怪范進中舉之後會高興得瘋了。

  會試由禮部主持,在應天帝都的貢院舉行,主考官均是進士出身的副都御史以上的朝堂重臣,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因考試在春天,所以稱為「春闈大考」,又因發榜時正值杏花開放,所以稱之為杏榜。

  通過會試便是貢士了,第一名稱之為「會元」。

  貢士實際上就是進士,殿試不過是為了對他們進行合格的區分,選拔出官員等第,賜給他們一個出身罷了。

  取得貢士業位,基本上意味著一步登天了,只需等待殿試,百尺竿頭更進一步,便能實現終極目標—入仕做官了。

  殿試則只考策問,且只考一天,日暮交卷。

  殿試又分三甲,一甲僅三人,就是熟知的狀元,榜眼和探花,賜進士及第並且立即授職,狀元授翰林修撰,榜眼和探花授翰林編修。


  二甲第一稱為傳臚,賜進士出身;三甲賜同進士出身。二甲、三甲進士欲授官必須再經朝考次,擇優選為庶吉士,余者分發六部任主事或者分派外地任職。

  經過這一級級的科考篩選之後,成功金榜題名之人,必定都是身懷真才實學的才子俊彥,他們將會被授予官職正式踏上官場。

  可即便如此,肅王李弘壁還是覺得不夠,他還要擴大鄉野之間的辦學規模,或者說給天下寒門子弟開闢一條求學之路。

  夏元吉聞言心中一動,直接開始叫起了苦。

  「肅王啊,這免費辦學,投入太大了啊!」

  「先不說那些孩童入學堂讀書,讀書的費用誰來出,就說如果每個州縣鄉鎮都設立幾個免費學堂,那這些學堂誰出錢來建造?這些學堂的先生又從哪裡找?先生的束修俸祿又由誰來出?」

  「這錢如果全都讓朝廷來出,讓戶部來撥款,朝廷哪能承擔得起啊!」

  「這不是一兩個學堂的事情,而是真真正正的一筆天文數字啊!」

  李弘壁聽後無動於衷。

  朱棣臉色一黑,明顯不太高興。

  夏原吉深吸了一口氣,硬著頭皮繼續開了口。

  「就比如一縣之地,村鎮少說也有幾十上百個,而因為宗族群居的原因,這些村鎮之間大多互不往來,而且對於孩童學子而言距離也比較遠,總不能就設立那麼一個免費學堂吧?」

  「哪怕退一萬步來說,這上百個村落都只建設一個免費學堂,那一個學堂至少要有二三十個先生執教,一縣之地一個免費學堂,二三十個執教先生,我大明共有一千五百餘個縣,那就意味著至少也要五六萬名負責執教的先生,這還只是一縣百里之地只建設一個學堂的數據,要是按照一個村鎮建設一個,那這數量還得翻上百倍!」

  「咱們且不說這些先生從哪裡找,就說這些先生的月俸誰來出?這些執教先生水平肯定不能低了,最少都得是個秀才吧?現如今朝廷又正在推行攤丁入畝的新政,廢除讀書人的功名,讓他們一體當差一體納糧,這些秀才舉人本就因此對朝廷感到不滿,他們又豈會在此刻響應朝廷號召,去執教那什麼免費學堂?」

  「再者俸祿給執教先生開低了,自然就沒人願意前去執教吃這份苦受這份罪,而俸祿開得開了那對朝廷而言又是一個沉重的負擔,百萬名執教先生每月的俸祿,都快要趕上國朝官僚的數量了,可想而知這是一個何等恐怖的數字!」

  「肅王,錢不是這麼花的啊!」


關閉
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