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麼……貴國準備如何調停我帝國與美國、中國、蘇俄之間的戰爭呢?」
大島浩沉默了半晌,知道德日同盟已經無法挽回之後,開始詢問起德國調停的辦法了。
「關於和平,」赫斯曼說,「我們同正在歐洲訪問的中國總理兼外交部長周同志進行了開誠布公地討論。」
德意志帝國其實是世界上最早承認中國革命政府的兩個國家之一,早在1928年雙方就建立了外交關係。而且因為當時的南方政府實行的也是社會主義,同國家社會主義算是同宗,因此在蘇德蜜月期開始後,中德雙方的領導人都已同志相稱。
而這一稱呼,哪怕在蘇德反目開戰後,也沒有任何改變。因為當時德國希望中國能夠調停蘇德之間的戰爭,所以仍然把中國當成朋友,直到後來在戰場上遇到了許多中國國際主義戰士,兩邊的關係才趨於冷淡。
不過隨著日本在東亞大陸戰敗成為定局,中德關係又開始改善。這是因為中國和歐洲共同體雖然實際上夠不著,但是在地圖上可是鄰國。在歐洲共同體的地圖上,蘇聯這個國家是不存在的,俄羅斯的東部和中國是接壤的!所以在中蘇聯軍擊敗了日本陸軍,保住了東亞大陸支配權之後,德國必須給中國劃道紅線——中國和蘇俄可以同志加兄弟,但是絕對不能合併!而且中國人也不能大量進入蘇俄遼闊的土地去支援蘇聯的GC主義建設。
要不然等未來俄羅斯帝國實現了統一,俄國東部地區突然多了好幾億中國人!這可就頭大了……對現在的德國和歐洲共同體而言,中國人最好能用糧食養活蘇俄的斯拉夫老爺,別讓蘇俄過早垮台,同時又不能有數以億計的中國人跑去蘇俄控制的俄國領土。
至於不惜代價援助日本打敗中蘇的選項,則是沒有一點可行性的。且不說日本會不會在細菌武器戰爭中統統死光——這種可能性比較大——即便德國不惜代價幫著日本打贏了。日本拿下東亞大陸必然強橫,而蘇俄沒有中國的支援肯定存活不下去。到時候歐洲共同體又得增加好幾千萬甚至一個億的斯拉夫大老爺,這完全是自討苦吃!
所以中國國家領導人就在不久前收到了歐洲共同體熱情地邀請。現在中國總理兼外交部長正在歐洲訪問,而且還被德國政府親切地稱為了「同志」。
聽到赫斯曼稱中國總理為「同志」,大島浩臉色鐵青得都快變成黑色的了。他知道這意味著德國實際上有求於中國,而日本現在又有求於德國……
赫斯曼接著說:「中國人認為,1895年簽署的《日清馬關條約》現在可以作廢了。」
「這不可能!」大島浩吼了起來。《馬關條約》不僅涉及到2.3億兩白銀的賠款,而且涉及到朝鮮半島和台灣島(及其附屬島嶼)的歸屬權。
如果這個條約作廢,那麼日本就需要向中國支付2.3億兩白銀,而且還要交還台灣島及其附屬島嶼。另外,日本對朝鮮的統治也會出現巨大的爭議——因為正是《馬關條約》給予朝鮮「獨立」地位,可以說《馬關條約》是《日韓合併條約》的基礎。
赫斯曼抬起手腕,裝模作樣的看了一下時間,然後說:「那麼24個小時後,將會有300架裝滿了鼠疫跳蚤和炭疽孢子還有凝固******的B-17和B-29光臨日本的各大工業城市……這一次,至少會扔下1000噸細菌武器!」
「日本帝國會採取同樣的報復手段!」大島浩顫抖的說。
赫斯曼搖搖頭:「中國人說他們不怕打細菌戰……這次他們準備死1億人!大島君,在細菌武器的時代,人口就是戰鬥力啊!而現在用來攻擊日本的細菌武器,好像還是你們自己發明的,而且你們還首先對美國人和中國人使用了細菌武器,他們現在的報復行動是完全合理合法的!」
細菌武器被後世稱為窮國的原子彈不是沒有道理的!它的生產成本比核武器低得多,而效果嘛……其實就是拼人口和拼決心!如果中國用1億人的死亡換取日本7000萬的死亡,那麼中國還有5億多人,而日本已經沒有一個人了。
而且「死1億」什麼的只是表明決心的話,以中國如今的人口分布情況,如果一定要和日本拼細菌戰,日本人死得肯定比中國人還多!大約中國人口的一個零頭,就能把日本人兌沒兩次了。
「可是……」大島浩的嘴也硬不起來了,日本人再嘴硬,也就是一億總玉碎,實際上他們根本沒一億人。而中國領袖表示他們死了一億還有五億好幾千萬,那可是真有人啊!
要拼細菌武器,日本絕對是完敗!而且……這些該死細菌武器還是日本人自己發明,自己最先使用的!
「大島先生,」阿道夫.希特勒同情地說,「我們是不會眼睜睜看著日本在細菌武器的攻擊下滅亡的,所以……只要你們願意在廢除《日清馬關條約》並且撤出俄國的薩哈林島(庫頁島)的基礎上實現停火,同意歸還2.3億兩白銀和朝鮮、台灣的主權的大原則,具體問題還是可以通過正式的和談,找出一個解決辦法的。
只有雙方先停火,才有可能討論這些問題啊!要不然細菌武器扔來扔去,要不然多久,日本本土上可就沒有人類存在了。」
「是啊,」赫斯曼也在一旁幫腔,「就算廢除了條約,也不等於中國人可以馬上收回台灣的治權和賠款,他們沒有海軍,根本不可能渡海攻台,最多派幾個警察(或者幾萬警察)進入台灣。至于歸還賠款……你們沒有錢,他們能怎麼辦?」
他沒有提及朝鮮半島,因為日本關東軍現在根本擋不住潮水一樣的紅軍,朝鮮半島馬上就要落入中蘇聯軍之手了。
而且,赫斯曼也不認為日本和中蘇可以通過和平談判談成什麼——無非就是停火以後繼續軍事對峙,和歷史上的朝鮮半島一樣。
「中國人同意了?」大島浩沉默了一會兒,知道日本現在也沒啥辦法了。
「原則上同意了,」赫斯曼說,「不過他們還提出了2個附加條件,一是在停火期間,中國的一切對外貿易和運輸不受日方干擾;二是在停火期間朝鮮半島、台灣島就應該自治及非軍事化。」
「自治和非軍事化?」大島浩皺著眉頭追問,「自治是完全的自主嗎?」
「當然不是,」赫斯曼一笑,「自治並非取得獨立。而且非軍事化也僅僅限於正規軍不得進入,非軍事警察和民兵仍然可以存在。」
理論上,《馬關條約》廢除後,台灣及其附屬島嶼主權應該歸還中國,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但是朝鮮半島的歸屬卻存在《國際法》上的障礙。因為朝鮮王國在《馬關條約》前是大清帝國的藩屬,並不是大清帝國的領土。而且日本吞併朝鮮的法律依據是《日韓合併條約》,這個條約不是大清和日本簽署的,所以中國也無權提出廢止。
當然了,在絕對的武力面前,條約和國際法都是廢紙。可是中日現在除了拼細菌武器這種極端的辦法,都沒有絕對的武力可以壓服對方。
所以現在只能實現中蘇和日本停火,朝鮮半島和台灣的治權歸屬必須通過之後談判進行。在這種情況下,朝鮮半島馬上獨立建國是不可能的,只能由中蘇進行託管,自治只能是託管下的自治。
台灣島的情況也差不多,雖然那裡的主權沒有爭議,但是治權卻是有爭議的。因為中蘇沒有強大的海軍,打不過去嘛!最多派幾萬個人民警察和黨代表過去......
而中蘇和日本因為台灣、朝鮮半島問題陷入長期對峙和馬拉松式的談判,則是德國最樂見的局面。
這意味著大東亞文明的兩大巨頭,將會長期互相敵視,而無法團結起來共同振興屬於他們的文明。
此外,美國在未來也會面臨在中日之間選邊的難題。如果美國繼續現在的親中路線,日本就會抱緊歐洲的大腿充當太平洋上惡犬。在軍事上隔絕中蘇美澳。反之,美國親日,那麼中國就會投入歐洲的懷抱。到時候世界島大團結,要碾碎美日澳同盟還不是輕而易舉?
「另外,我們還打算調停美日之間的戰爭。」阿道夫.希特勒轉換了話題——他知道日本現在根本沒有資本忤逆德國,德國對於東亞的安排,日本只能接受。
希特勒說:「美日必須停火!因為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在《歐共體-美國和平條約》中限制美國的海軍實力。」
正在討論的《歐共體-美國和平條約》不僅會迫使美國賠錢,而且還要限制美國的軍事實力特別是海軍實力。
「哦,貴國打算如何限制美國的海軍軍備?」大島浩馬上來了興趣,他雖然是個日本陸軍大馬鹿,但是限制海軍軍備的問題,對他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為日本帝國就這倆錢,都拿去造軍艦了,陸軍就只能縮減開銷了。
德國國防部長施萊徹爾接過問題,回答說:「我們計劃在《歐共體-美國和平條約》中附加一個軍備限制條約,不僅要限制美國發展海軍,還要限制美國發展噴氣式戰鬥機和原子武器……美國在1955年前,不得開發噴氣式飛機,同時也不得開發原子彈。
「至於海軍,」赫斯曼接著往下說,「美國的水面艦隊作戰艦艇總噸位不能超過50萬噸,並且不允許擁有排水量15000噸以上的大型艦艇,不許擁有航空母艦、載機戰列艦、載機巡洋艦和戰列艦。」
這個限制其實還是很寬鬆的。因為以赫斯曼為首的德國大總參謀部認為大型水面艦艇稱霸海洋的時代實際上已經過去了。不是說大型水面艦艇沒有用,只是它們不能作為大國決戰的利器,只能用來欺負弱國。
大國之爭,未來還是要依靠核武器的!一個航母戰隊再強大,有一顆20萬噸當量的核彈在水下爆炸也就滅掉了。
所以彈道飛彈打航母是完全沒有問題的,問題只是用什麼彈頭?
因此德國人(歐洲合眾國)自己其實也不打算投入太多的資源去搞一支過於龐大的海軍水面艦隊了。只要能有10個左右的航母戰鬥群擺擺樣子,嚇唬一下小國就可以了。
「那麼……貴國,哦,應該是未來的歐洲合眾國,準備擁有多少萬噸的海軍水面艦艇呢?」大島浩試探著問。
雖然希特勒和赫斯曼等人還沒有提及,但是他已經預料到會有一個全球性的《限制海軍軍備條約》出台,以控制各國海軍的實力,讓歐洲合眾國可以用較低的成本保持霸權。
「150萬噸,」赫斯曼回答說,「和平條約簽署後,歐洲共同體海軍就會進行削減和整理,會淘汰掉絕大部分無法適應飛彈時代作戰的老式艦艇。並且重新建造一批以飛彈和艦載噴氣式飛機為主要武器的新式艦艇。」
老式艦艇淘汰,新式艦艇要重建,這對日本這個傳統海上強國而言,可不是什麼好消息啊!
「所以,」赫斯曼看了一眼臉色再次難看起來的大島浩,接著說,「我們打算稍後再簽訂一個全世界各個主要國家都參加的海軍軍備條約。對各國的海軍軍備都進行一定的限制……當然了,除了美國之外,其餘各國需要被限制的僅僅是以飛彈為主要作戰手段的飛彈艦艇和航空母艦、載機巡洋艦和載機戰列艦。大部分的老式艦艇沒有實戰價值,因此不需要限制。」
這就沒有價值了?大島浩心想:這下山本五十六可又有理由給不知恥的海軍換裝備了!德國人有了150萬噸「新式海軍艦艇」,大日本帝國怎麼都要造上100萬噸吧?而且這些還不是傳統的火炮型艦艇,而是飛彈艦,光是研發費用就是天文數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