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底,李星洲派侍衛親軍馬軍指揮使趙光華率嶺捷軍左廂北上。
按軍制,每軍兩廂,為左右廂,每廂兩萬五千人。
但嶺捷軍是主力騎兵軍,每廂總兵力只有一萬人左右,主戰力五千,剩下五千是輔兵,負責後勤補給,養馬餵馬,必要時候襲擾敵人,掩護主力的。
李星洲派趙光華北上,除了帶給楊洪昭的書信,還讓他們護送零四式新步槍兩千支,淘汰的舊遂發槍兩千支,彈藥兩百車。
到達之後,嶺捷軍左廂也歸楊洪昭調度。
嶺捷軍是禁軍中的精銳,派他們去遼西,歸楊洪昭指揮,加強太行山以西防禦。
另一方面,讓新軍,嶺捷軍右廂,神武軍,整軍備戰,加強訓練。
神武軍是步兵,左右兩廂主力軍就有五萬人。
隨著新軍不斷推進換裝,淘汰下來的遂發槍就有幾萬支,這些都可以裝備到神武軍去。
李星洲讓參林負責,挑選軍中好手,負責教神武軍使用火槍。
在神武軍中先訓練二十營,一萬人的火槍手,使用新軍淘汰的遂發槍,訓練五個營的炮兵,使用新軍淘汰的舊式炮。
這些新訓練的火槍手,炮兵,共二十五營,一萬兩千五百人,全編在神武軍左廂。
經過眾人商議,李星洲力主,神武軍由原新軍陸軍第四師師長范寄里出任指揮使。
嶺捷軍除去被趙光華帶領北上左廂一萬人,嶺捷軍右廂指揮使由耶律大石擔任,統帥剩餘的一萬人,包括五千精銳騎兵和五千輔兵。
李星洲和皇上商議之後,也親自開始整肅禁軍,處理吃空餉,剋扣軍餉的,禁軍高層幾乎清理一半。
清理武官在景國可比清理文官輕鬆太多了,隨後,李星洲將新軍中培養出來的骨幹派到神武軍中,補充高層空缺,如此,禁軍新軍,都完全在他控制之中。
接下來的時間內,大戰略既定,沿海改革推行順利,李星洲開始全力改整禁軍。
除去神武軍左廂改造,還有提高高層將領品級,不至於隨意被文官宰割。
此舉與新改的「彰武」年號相輔相成,朝中百官都明白他的意圖,加之如今李星州威望,只有禮部的老頭還說了幾句,其他人都沒意見。
至此,武將散官最高官階提到與文官相同的正一品,將武職樞密使,三衙高官也往上提半品,並提出往後武人專職武事,樞密使由武官擔任。
不過即便如此,也只是一定幅度提高武人地位,別的不說,武將一品官只有一個散官驃騎大將軍,而太師、太傅、太保、少師、少傅、少保都是正一品。
但種種舉動讓他大得軍心,禁軍戰鬥力高昂。
隨後就是整改武德司,李星洲將武德司四個營訓練為遂發槍隊,一個營訓練為炮兵營,將老炮推上城頭,保衛京師。
眾多改革都是逐漸進行的,一直持續到年底,此乃後話。
九月末,何芊和蒲察伶向後為他生下兩個孩子。
何芊的女兒李思蕊,蒲察伶的兒子李思寧,一下子,家裡就有了四個小傢伙。
這也成了景國的一件大事。
而且九月初,耶律雅里也懷上了,讓耶律大石十分高興,藉此機會,還真在京城娶了個漂亮寡婦,是湯家人,在李星洲看來,他很可能就是找個藉口而已。
不過倒是藉此機會在京城有了些根基,耶律大石雖有個遼王的虛號,但實際官職只是侍衛親軍嶺捷軍右廂都指揮使,可遠比不上湯舟為這個三司使。
隨著時間推移,到入東時節,北方的消息不斷傳來。
十月,趙光華率領的嶺捷軍左廂已經到達中興府,與楊洪昭交接。
也是十月,蒙古人南面部隊繞過烏沙堡最後的堡壘,進入上京,蒙古十萬大軍合圍上京,周邊城池盡數陷落,被蒙古人掃蕩一空。
到十月下旬,蒙古大軍圍攻上京久攻不下已經超過兩個月,雖然周邊城池盡數攻陷,蒙軍甚至向東掃蕩一千多里,到達宋瓦江畔,還與東面的金軍完顏宗弼部交手,雙方在宋瓦江畔林泉地交手。
雙方各有損傷,蒙古軍因後無援軍不敢冒進。
但自西起烏沙堡,東到宋瓦江畔,東西橫跨一千六百里的廣大金國地域上,金人已經無法抵禦蒙古人了。
到十一月初,鐵木真留下他的愛將木華黎繼續圍困金國上京,自己則率大軍返回草原。
所有奏報送到案頭後,李星洲對著地圖看了半天,再根據描述,大概得出個結論,蒙古人已經向東打到後世的長春,哈爾濱一帶,先頭小部隊甚至到達松花江邊,與完顏宗弼的人交手。
還有木華黎,也是大名鼎鼎,鐵木真最信任的人之一。
東面局勢開始明朗,鐵木真撤軍說明他對上京已經採取一种放任態度,或者說聽之任之,他對攻下上京也沒有太大決心了。
後世蒙古和金國的戰爭打了二十多年,蒙古人在大量獲得中原的工匠和技術之前攻城手段是十分有限的。
和金國人打二十多年主要原因就是難以用打硬仗的方式攻城,大多數時候靠游擊,出其不意的用兵奪城,所以他們難以像景國那樣快速攻占金國。
這是個大好消息。
蒙古人不能迅速打下,他就有時間!
.......
彰武元年,是李星洲得勢之後的六七年中,景國難得沒有對外用兵,也沒有對內用兵的一年。
皇太孫所有精力用在國內的改革,上半年對南方沿海諸州縣實行稅收改革,下半年著力于禁軍改革。
兩次大改革建立在這麼多年南征北戰積累起來的威望之上。
兩件大事,前一次遏制土地兼併,為南方發展打下堅實良好的基礎。
第二次則完全改變禁軍樣貌,創造出一支二十五營,共一萬二千五百人的新式軍隊。
禁軍士氣大震,李星洲軍中威望更高。
到冬月下旬,彰武元年的最後一件大事也擺在李星洲面前。
王府新火力艦原型艦已經完成,與趙四、秋兒為首的方案,和以鐵牛、關仲、祝融為首的方案艦都已經造完,在王府造船廠下水,已經可以開始實際測試。
李星洲對此事十分重視,甚至推開朝中所有大小事,叫上新軍將領五十多人,準備親自去看看兩種原型艦測試,比較性能,也讓軍方快速選出合適方案,投入生產。
一切為西線戰事做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