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軍事> 三國:謀治天下> 第1章 東漢末年之前天下的形勢

第1章 東漢末年之前天下的形勢

2024-08-22 02:33:18 作者: 絕妙好辭
  古時候,大一統的王朝是隨著歷史的發展,逐步建立起來的。

  早在上古時代,華夏大地上,沒有那麼多的人口,為了抵禦野獸的侵襲,壯大自己的族群,形成了部落。

  各部落間相對獨立的發展,過著採集與狩獵的生活。有些部落擅長捕獵,有些部落則擅長耕殖,有些部落擅長製作工具,彼此之間以物易物互通有無。隨著農業的發展,人口開始增加,各部落為了發展更多的人口,開始拓荒各自的領地。隨著開荒範圍的擴大,部落與部落之間的領地開始接壤。

  一開始並沒有什麼大的戰事,隨著氣候愈加的乾旱,各部落就會遷徙到適合種植土地上。這就無法避免兩個部落看中同一塊土地,展開彼此間的爭奪。而炎帝與黃帝最先接觸,戰於阪泉。

  炎帝兵敗,黃帝沒有殺害他,逼退炎帝於山嶺之間,準備圍而不攻,打算勸服炎帝。一開始炎帝並不甘心失敗,便住於山嶺之中,靜觀其變。久之,炎帝部落便被黃帝說服,不再反抗。炎帝見大勢已去,誠服於黃帝。形成了超越血緣與親屬關係的大聯盟。

  後來,蚩尤率領九黎諸部由西向東進軍中原,首當其衝的便是炎帝的部落。由於蚩尤所部生產力水平較高,出現了大量精美的青銅製品。武器製作精良,並且蚩尤所部作戰勇猛,不久炎帝便敗退,領地盡失,求救於黃帝,引發了涿鹿之戰。

  逐鹿之戰曠日持久,黃帝於不利的戰局中逐漸取得主動。這不僅是他擅兵法、多智謀,善於發明各種器材挽回不利的局面,更兼他以德服人,善於教化,逐步瓦解了九黎聯盟,並取得了最終的勝利。

  從此神州大地上,各部懾於黃帝威嚴,各族安分守己,不敢輕易地發動戰爭,四方趨於安定。各部族活動的地盤便固定下來,使得農耕文明進一步發展。

  後來,人口激增,各部族便不得不開墾更多的土地,以養活更多的人口。便與其周邊部落發生戰爭,從敵方部落俘獲而來的俘虜變成了奴隸。奴隸沒有人身自由,被各部族視為財產。為了發展生產,便會讓奴隸從事生產工作。為了防止其反抗,會給予其落後的生產工具,收取其大部分的勞動成果。一開始奴隸並不會被隨意殺害,而是讓他們繁衍下去,成為部族的「生產者」。

  而後隨著奴隸數量的增加,矛盾便顯現出來。一方面是大量青銅製品隨裝了軍隊,也為了防止奴隸叛亂,配給奴隸的生產工具比較落後,導致了生產力低下。另一方面就是大量的奴隸需要大量的糧食來養活,形成了矛盾。後來奴隸便被賜予貴族,大部落不再直接管理奴隸的生死。

  貴族在發展中不斷地壯大,夏后氏在這些氏族中處於領導地位。隨著氣候的變化,各地發生大洪水。部落便派鯀治理洪水,鯀治水失敗被殺。鯀的兒子禹告訴奴隸們根據治水的功勞,可以取消其奴隸的身份,合法合理的加入部族。

  因此奴隸積極響應禹的號召,投身於疏通河道與連接水系的工作之中,後來禹成功治理了洪水。因為這個功勞,接受帝舜的禪讓,繼承為諸部最高領導者。後來又有討伐三苗之功,鞏固了他在各族之間的地位。

  禹臨終前傳位於協同治水有功的伯益,逝者為大,當時也沒人站出來反對。按照部落傳統,繼承者與禹子同為禹掛孝守喪三年。實際上各族表現出對伯益的反對與不服,伯益並沒有得到真正的權力與地位,三年期滿後伯益被迫把大位「讓」給了禹的兒子啟。

  隨著時代的發展,生產結構跟不上發展的要求。生產力已不能滿足貴族,軍隊和祭祀的要求,開始形成更加複雜的社會結構。君主負責統治,軍隊負責保衛,部落中有威信的且掌握一定話語權的人負責祭祀與占卜。大量的奴隸從事更加繁重的生產工作以供養貴族、軍隊等。

  國之大事在祀與戎,奴隸甚至會淪為貴族祭祀與殉葬的工具。啟從法禮上肯定了奴隸是各族的私有財產,不可侵犯。得到了各族的擁戴,成功的締造了奴隸制王朝。

  隨著各氏族之間領地的確立,為了穩定內部,到了商代就開始出現分封諸侯的現象,稱為侯或者伯。分封就是天子分賞土地、原住民與奴隸給王室子弟和有功之臣,進行分區管理,共同輔佐王室。

  商朝時,奴隸和平民在井田上,三人一組協同耕作,糧食產量提高。為了獲得更多的糧食,開墾出更多的土地,配給奴隸的骨耜和陶耜已經不能適應生產發展,就讓一部分較為精壯的且服從管理的奴隸成為平民,並給他們配給較好的生產工具如石耜或銅耜等。當然,生產達不到要求的人,也會被返回奴籍。

  西周滅商後,開始大規模地分封諸侯。為了防止一方坐大,根據功勞的大小賜爵,要求被封的諸侯向下繼續分封。根據領地的大小逐漸形成公國、侯國、伯國、子國、男國。各分國在領地內夯起土牆,在道路兩旁栽種樹木來確立自己的地盤。其在封地內享有統治權,確立嚴格的等級制度:天子-諸侯-卿大夫-士族-平民-奴隸,下級必須服從上級命令,通過定期繳納貢物,提供軍賦和力役來保衛上級,共同拱衛王室。

  由於生產力繼續發展,大量墾荒等人為因素以及自然災害等非人力因素影響,分封制、宗法制和井田制,並沒有從根本上確立「土地王有」。

  一方面,國有的井田是用來交賦的,不允許買賣。另一方面拓荒開墾出來的土地,變成了私田,成為了真正的私有資產。

  西周晚期鐵犁牛耕開始出現,用以開發石耜和銅犁難以開墾的荒地。擁有耕地越多的諸侯,就可以生產更多的糧食,養活更多的兵士,獲得更多的軍賦,來獲得土地兼併的更大優勢。

  另一方面,他們也抗拒周天子對封地甚至是私田的干預。周幽王烽火戲諸侯之後,犬戎殺死周幽王,西周滅亡。諸侯們擁立廢太子姬宜臼為王,史稱周平王,東遷洛邑,史稱東周。

  東周時期,諸侯爭相稱霸,是為春秋時代。春秋時期從楚王問鼎中原開始,各諸侯國已不滿足於一國之土地與一方之賦稅了,後來甚至發展到了晉大夫郤至公然與周王室爭田的地步。

  公元前453年韓、趙、魏三家分晉,各諸侯國相互征伐,稱為戰國時代。戰爭會產生奴隸,因此奴隸制還存在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

  到了戰國時期,為了生產發展,諸侯配給奴隸大量鐵器讓奴隸成為了有地的農民。狹義上來說,奴隸已不復存在,土地王有制也形同虛設。土地私有逐漸成為主流,並且允許買賣與交易,但是必須繳納田賦。秦國改革晚於其餘六國,為了增強秦國實力,在諸侯國的爭霸中處於有利地位且不被他國吞併,秦孝公引進人才變法圖強,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開始變法。實際上形成了一種軍隊與貴族共同建立的地主階級,先前擁有土地的農民,分田進一步縮小。

  秦始皇一統天下後,確立了中央集權制度。統一全國的貨幣以及度量衡,重新測量天下的土地,並接受李斯的建議,施行郡縣制,使得地方處於朝廷的管轄之下。這是官僚政治取代先前的按血緣親疏形成的分封制度,削弱了地方貴族的權力,防止出現割據勢力,維護了秦朝的統一。

  到了西漢時,又分封同姓諸侯立國,形成了郡國兩制並行的局面。就是在諸侯國上形成王-士大夫-平民的劃分,變相的削弱了士大夫的分地。漢武帝時期,董仲舒提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地方上施行察舉制。看似維護了封建統治秩序,神化了專制王權,形成了專制大一統的局面。

  廢除了諸子百家在朝廷以及地方的影響,再加上後來推恩令的實施,實際上使得士大夫階級的權力得到了加強。並通過考察舉薦形成地方勢力,逐漸形成大家族,平民的上升通道也基本堵死。

  西漢後期,朝廷的賦稅勞役日趨嚴重,便放開了土地買賣,鼓勵競價,只是短暫增加了國庫收入。卻造成土地兼併和奴婢、流民的數量惡性膨脹。地主階級多畜奴婢,田宅無限,奢侈揮霍,弄得民窮國虛,成為當時嚴重的社會問題。階級矛盾和統治階級內部矛盾日趨尖銳,各地起義不斷。

  王莽接受劉嬰的禪讓後稱帝,改國號為「新」。即位後的王莽在這種情況下,便意圖通過改制來緩和社會矛盾,從而樹立自己的威信,鞏固自己的統治。他需要士大夫治理國家,並沒有推翻現有的政治體系。因此無法制止士族和豪強為首的利益集團,瘋狂掠奪國家的財富。

  土地收為國有,既觸動了豪強地主、富商大賈乃至一部分士大夫的既得利益。同時廣大的底層平民和奴婢也會隨著地方豪強失地,而被進一步盤剝。大量失地流民此起彼伏的反抗,而後劉秀又聯合了士族大家和地方豪強建立了東漢王朝,標誌著皇權與地方產生了貌合神離的合作。

  可是「好景不長」,每逢亂世,必是英雄輩出之時。東漢末年這段英雄紛爭的時代,就此拉開了帷幕!


關閉
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