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軍事> 帶著倉庫到大宋> 第1100章《尋蹤論古》(二)

第1100章《尋蹤論古》(二)

2024-08-22 05:03:10 作者: 路人家
  「探尋前朝古物,縱論歷史滄桑。各位觀眾大家好,歡迎收看新一季的《尋蹤論古》節目,我是主持人小蔡。

  「這一季的尋蹤論古我們不光有前往各處古蹟原址進行探訪發掘,也將前往全國各大博物館,帶領大家去近距離地感受那幾百上千年的古董的美妙,以及深藏在這一件件古董背後的動人故事。

  「今天我們要去的,就是位於首都的國家博物館,在這裡,我們又將看到哪些深藏歷史韻味的古董呢,請各位隨著我的腳步一點點去揭曉它們的面目吧。」

  隨著一段開場白說完,畫面已迅速轉切,進入到了古色古香環境的國家博物館中,在一段長鏡頭展示這一全國最大博物館各藏館的面貌後,鏡頭終於是對準了幾幅藏於玻璃櫃內的,美輪美奐的書畫上頭,而後鏡頭又迅速聚焦,不但讓上面的畫面和字體以最清晰的形式呈現出來,同時更有玻璃柜上標籤特寫——越.趙佶書畫。

  幾秒鐘後,畫面重新回到主持人這邊,而此時他身邊已經多了一個五十多歲,頭髮半稀,戴了金絲眼鏡的男子:「我身邊這位想必只要是經常關注我們節目的觀眾就一定能第一眼認出他來,沒錯,他就是宋遼歷史學者,梅慈仁梅教授。梅教授,先跟觀眾網友們打個招呼吧。」

  「觀眾朋友們好,我是梅慈仁,很高興又和大家見面了。」梅慈仁也是這一節目的老嘉賓了,所以表現得頗為隨意,笑呵呵說著話,同時還揮了下手。

  「要說今天我們要鑑賞討論的古物,就是這幾幅古畫了,而且這還是梅教授之前向欄目組建議的,卻不知這幾幅畫有什麼特別的意義嗎?」

  「那我就要考考小蔡你了,你可知道這些書畫的作者趙佶是什麼人嗎?」

  「越人趙佶嗎?呵呵,雖然我不是什麼專門研究歷史的人,但這位宋朝最後一個皇帝我還是知道的,只是為什麼這裡不是寫著宋,趙佶,而是寫越呢?」

  「看來你還是很熟悉宋遼以及之後的越朝歷史的嘛。至於為什麼這麼寫,自然是因為這幾幅作品都是趙佶在被奪去皇帝之位,成為越國宋獻公後所寫所畫了,所以從歷史學角度來說,就不能再用宋.趙佶來作出介紹,這一點博物館的工作人員還是作得很用心的。」

  「原來如此,這可算是漲了見識了。」

  「另外還有一個辨別趙佶真跡的小技巧我可以在這裡教給大家,畢竟這幾年裡書畫市場可是收藏界的大熱門,像趙佶這樣的古代大書畫家,還曾有過皇帝身份,就更不得了了。那就是他後期的花鳥和瘦金體書法我們可以關注最下方的落款及用印,要是上面題的是天下一人,那就一定是假的。因為那是他還在皇帝位上才會用的印鈐,等到後期,就只能用獻字印,或是臣佶印了。這一點之前總被人弄混淆了,所以可以鑑別出許多的假字畫來。」

  「原來如此,看來等某天我有五百萬買下他的書畫後,就能用上了。」小蔡又笑呵呵地說道,同時引來了梅慈仁的大笑。

  「好了,言歸正傳,接下來就請梅教授為我們講述一下這些古畫背後的歷史故事吧。」

  「好的。」梅慈仁一點頭後,鏡頭再切,卻是已經把幾幅書畫從柜子里取了出來,他手裡也戴上了潔白的手套。只見他不斷指著那幾幅書畫,慢慢細說著這些書畫的藝術價值,半晌後,才又評述道:「可以說,這幾幅趙佶後期的書畫都是極上等的國寶,只從這些書畫,就能看出他的藝術造詣在當時已達到了登峰造極的高度。

  「而且據說,趙佶的藝術天分還不光只在書畫上,他對金石篆刻,林園建設,甚至是音律舞蹈都有著重大貢獻,到現在,還有幾段古舞是從他那裡傳下來的。如果只用一個藝術家來評價他的話,那就是一個足以光耀後世,讓無數後人只能望其項背的存在。」


  「但顯然,他不只是一個藝術家。」小蔡適時地道。

  「是的,他不只是一個藝術家,在早中期,他更是一個國家的皇帝,是整個國家的最高決策者。甚至可以這麼說,皇帝才是他的正經職業,而藝術家就只能是個人愛好了。可他卻把更多的精力都投到了業餘愛好上,至於對於皇帝這個本職工作,卻是相當不當回事,所以無論他在藝術上有多少造詣,至少在歷史上,就永遠要被打上一個昏君的印記,而且這個印記只會比藝術家的稱號要大得多,真正的遺臭萬年。」

  「是啊,所以他才會在大宋明明已經沒有了外敵的情況下被臣子脅迫著禪讓皇位,從此過上了軟禁幽閉的生活。」小蔡也深以為然地說道。

  「是的,不過也正是因為有了這樣的人生大起落,才讓他趙佶在藝術上有了全新的突破,就跟南唐後主李煜那樣,因為國破家亡,身為俘虜,才作出了多首膾炙人口,流傳千年的詩詞名篇。

  「這放在如今這個時代,自然是值得我們卻欣賞感懷的,但是,如果我們是生活在他們統治的那個年代,是他們治下的百姓,就絕不會希望有這樣的君王了,因為這樣的君王只會給天下黎民帶來無盡的苦難。而不是所有古代百姓都能像宋朝百姓那麼幸運,不但逃過外族侵擾,還遇到了接連兩場皇朝更迭卻沒怎麼流血戰爭的。」

  「梅教授要說的應該就是越太祖孫途發起的那兩場禪讓吧?」

  梅慈仁點頭笑道:「是啊,只要是提到宋朝晚期,就不可能繞過孫途,他雖為宋臣,卻不像其他那些人一樣得過且過,而是通過自己的不斷努力,不但救了這個國家,也救了千千萬萬的天下蒼生。」

  「這話可有些誇張了吧?」

  「一點也不誇張。其實我們許多研究這段歷史的人都做過相似的推演,要是沒有孫途這麼個英雄人物出現的話,宋朝歷史的走向將會如何?結果所有人都得出一個結論,到最後,北方的遼國,更北的金人,都可能出兵南侵,那樣一來,一向重文輕武的宋朝就不可能守得住他們江山了。最好的結果就是退到南方,靠著長江天險來擋下北方遊牧民族的騎兵。只是這麼一來,在北方的無數百姓可就遭殃了……」

  主持人仔細想想,也不禁點頭:「或許梅教授你說的是對的,但畢竟歷史沒有假設,現在總歸有了孫途的出現。不過,有一點是我,也是廣大網友觀眾無法理解的,那就是孫途明明在宋朝末期已經掌握了朝廷大權,就跟漢末的曹操,曹魏後期的司馬家一樣,完全可以廢立皇帝後自己取而代之,又為什麼非要多此一舉地先來個柴周,然後再過幾年才當上皇帝,建立越朝呢?」

  「這就是孫途比曹丕司馬炎之流要高明的地方了。我來問你,提起這兩個人,你的第一印象是什麼?」

  「額,篡位?梟雄?」

  「嗯,這兩個用詞本身就代表了他們在大家心目中不是什麼好人了,而這還是二十一世紀的價值觀下,我們可從來沒有說什麼忠君是一個人必備的良好道德。而古代就完全不一樣了,那時候的人,無論是讀書人,還是連大字都不識的鄉野老農,他們都有最樸素的價值觀,也就是分忠奸好壞。像曹丕司馬炎這樣篡奪自己君主皇位的傢伙,那是要被所有人唾棄的。所以曹魏才會在幾十年後就迅速被司馬家給篡了國,而司馬家所立的晉朝,更是早早就內亂不止,成為華夏五千年裡最混亂的一個時代。而這一切的根源,就在於他們的得位不正,從而給了後人以仿效的機會。」

  「這就是所謂的上樑不正下樑歪了?」

  「差不多意思吧。而孫途就不同了,可以說,直到今日,歷史上對他的評價一直都是相當正面的。當然,這除了因為他所建立的越朝確實國祚夠長,讓後人能夠更多地吹捧他外,他得位的方式也是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原因。」

  「就因為他先立了柴遜當了個周讓帝?」

  「對的,雖然讓現在的人看來,他這麼做似乎真有些多此一舉,反正都是搶奪皇位嘛,可擺在那時候卻完全不同。這兩年的緩衝,讓他的聲望再度達到頂峰,同時,之前孫途是宋臣,所以如果他取趙佶而代之那就是亂臣賊子。可到了末周,就完全不同了,因為那個周讓帝都是由他保上的皇位,而且一直以來朝中大小事務都是由他來作定奪的,他雖不是皇帝,卻也和皇帝差不多,所以雙方也就沒有君臣名分了,這讓他在之後接受周讓帝的禪讓就變得理所當然,沒有人會再行反對。」

  「原來如此,這麼看來,這個孫途不但是歷史上數得著的名將,還是個政治家了。」

  「那是當然,作為越朝的開創者,要說孫途不是政治家,還有誰能擔得起這個稱號?而且,他在政治上的智慧可不光只體現在奪取皇位上頭,更體現在立國之後的種種舉措上呢……」說話間,梅教授的眼鏡閃過一絲光芒,似乎是想到了一些什麼。

  &&&&&

  本月最後一天,也是本書最後一天,最後求下票票啊,有木有啊各位,啥票都要啊啊啊。。。。


關閉
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