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還有些什麼不見義勇為就罰錢這些奇葩法律一大堆就不一一例舉了。
秦朝律法本身就只適合戰爭時期擴張的時候使用,如果和平時期,那對百姓來說就是一場災難。
反正你要知道你在秦朝想要不違法最好的方式就是死了。
所以才會有劉邦進城約法三章以後糾糾老秦,喜迎沛公的典故,百姓苦秦已久了。
對了,還有你說的尊重女性,支持男女平等。這就是營銷號斷章取義的結果。
原本的意思是,如果男子出軌已婚婦女,那麼任何人見到都可以將其直接打死且不視為違法行為。
然而,有些人卻錯誤地理解成只要男子出軌就可以被直接打死,並藉此誇讚秦始皇多麼尊重女性。
但實際上,這裡所說的是出軌對象必須是已婚狀態,相當於偷走他人妻子,才會受到這樣的懲罰;
如果出軌對象未婚,則不會有任何事情發生
嬴政確實平等對待每個男人和女人,因為他們把這些人都不當人,都當牲口。
還有你剛剛提及的「不怒而自威,王霸之氣圍繞,冷什麼?哦冷顏銀眸,什麼網絡名詞啊,」等描述,其中帥氣無法得到證實,不過他帥不帥都不影響他做的事。而所謂的王霸氣就存在著一定水分。
暫且不提前面所提到的張良敢於刺殺他以及眾人皆知的荊軻刺秦等典故,單說連長信侯這樣的新貴族都敢當他的乾爹,而他在得知此事後竟然需要密謀數年才敢反抗。
由此可見,當時並沒有多少人真正把他放在眼裡。
最後我們聊一聊他的文治武功
文治:統一度量衡,實行車同軌,書同文。這方面確實不錯,但是其餘政策不怎麼樣了,僅僅大一統後在位十一年,就導致整個帝國狼煙四起。他的內政能力真的很難讓人恭維。
郡縣制實行時期,是他自己一意孤行要並軍功制通行的。
這導致大量底層士兵無法晉升,嚴重影響士氣和軍隊戰鬥力。同時也導致地方無可用基層官員,朝廷在中央談空中樓閣,而地方上根本施行不了
由於廢除了分封制,地方官員缺乏足夠的權力和資源來維護地方穩定,使得社會矛盾日益尖銳。
如果他當時在採用郡縣制度的時候,既然廢除了分封制,但凡有一個正常的官員選拔制度,而不是非要搞沿襲軍功制。導致地方基礎完全斷檔,也不至於會讓秦朝的基本盤崩得那麼快。
其次秦始皇對於國內生產力壓根沒有基本了解,這充分說明了他對國內實際情況根本不了解。不了解自己帝國的實際能力。
前期依靠呂不韋,呂不韋被他弄死以後,秦朝本身就處在炸藥桶之上了。
呂不韋的政策雖然也有一些問題,但至少還能夠維持國家的運轉。
而呂不韋死後秦始皇的政策則徹底破壞了秦國的經濟體系,導致民不聊生、百姓入不敷出。
幸好後期出了個李斯,但是李斯有能力,可架不住老闆剛愎自用啊。
秦始皇的性格缺陷導致他無法聽取他人意見,只相信自己的判斷。但是他有高瞻遠矚的政治目光也行啊,可惜,這一點他並沒有。他既沒有大局觀的眼光,也沒有抓細節的細膩,兩樣都不占。
這種情況下作為一個統治者獨斷專行那基本就會導致秦朝滅亡。
武功:
首先要提起的就是大一統功勞,然而文盲們對此壓根就不了解,他們認為在誰手裡一統天下,就是誰的能力,然而並不是。
對於大一統的功勞,不能簡單地歸功於某一個人或一代人。
實際上,從秦孝公到秦莊襄王的六位君主以及漢朝的前七個皇帝共同完成的大一統,直到漢武帝時期,才全面完成大一統的事跡。這些文盲從來不翻開歷史上,歷史上記載漢武帝的第一篇就是,漢武帝時期全面完成華夏大一統。
其中,秦昭襄王、秦始皇、漢高祖劉邦和漢武帝劉徹是最為重要的人物。
秦昭襄王在位時間長,為秦國清除了統一路上的諸多障礙,他在位時期就基本可完成國土上大一統了,嬴政則是完成收尾工作;
漢高祖劉邦建立了西漢,並通過一系列政策鞏固了政權;漢武帝劉徹進一步加強了中央集權,拓展了疆土。
這些人的努力和成就共同推動了歷史的發展,使得華夏逐漸走向統一。
而劉邦,就這麼說吧,當初歐洲出了一大堆嬴政,唯獨沒有出劉邦,所以歐洲是分裂的,華夏是大一統的。
劉邦等到以後我專門給你介紹一下他。
在我的內心深處,古代的帝王們都是一群盜賊,他們盜取天下百姓的血肉來滋養自己。
然而,也有一些人確實令人欽佩,劉邦便是其中之一。
所以,大一統並不是嬴政一個人的,提出大一統計劃的不是他。結束的也不是他。他只是在大一統這環節中的一環。
至於嬴政在書同文、車同軌以及統一度量衡方面確實功不可沒。
儘管周朝一直在推行這些措施,但卻未能像嬴政那樣做到盡善盡美。
秦始皇嬴政在用人方面存在一些問題。在他執政後的第一次硬仗——滅楚之戰中,他沒有選擇經驗豐富的王翦,而是啟用了李信和蒙恬,導致幾十萬大軍幾乎全軍覆沒。
後來,他任命趙佗開拓南方,不但在戰爭進展不順,而且趙佗還自立為王。
如果不是秦昭襄王時期已經奠定了強大的基礎,秦朝恐怕早就滅亡了。
因此,可以說秦始皇在用人方面的眼光並不出色。
我一直認為嬴政的能力並不出眾,只是運氣好而已。
而且你知道嗎,他最幸運的事是什麼?他最幸運的是早早離世,如果他多活十年,秦朝必定會在他手中滅亡,那就如同王莽一樣,一世而亡。
胡亥替他背負了巨大的黑鍋。
系統我給你講個故事,如果你從小就被當人質丟到別國,然後從小在國外被霸凌。
稍微長大一點以後,又發現母親在外面養小三,還給你生了幾個弟弟,得不到母愛。在大一點你好不容易獲得至高無上的權力。
就是那種不被節制的權力,你覺得你會是個仁君麼?你這種情況能有什麼所謂的王霸之氣?
無非就是一個懦弱的人,獲得了不被節制的權力,所以想要我行我素的干一些大事,讓自己看起來沒那麼懦弱。
強壯只是他自卑的偽裝而已。
就他同時代的臣子最了解他吧,王翦、尉蓼等人對他的評價高度統一:喜怒無常,行為善變,無容人之量。
主要是因為大一統的功績太過偉大,即使他不能獨占全部功勞,他的歷史地位也會不斷上升。
他的運勢有時令人不得不佩服。
人人皆知秦朝實際上因他而亡,但他已去世,所以無人能夠將這個罪名真正歸咎於他。真是運氣啊!
「那宿主,為什麼會有劉邦抹黑秦始皇的謠言呢?」
聽完這些,系統大概了解嬴政是什麼樣的人了。但是他不理解為什麼後世之人會覺得是劉邦抹黑贏政的。
「因為要吹捧嬴政,就必須證明歷史是假的,那就隨便找個人背鍋,說他抹黑嬴政,再加上以前有部大漢天子的電視劇把劉邦演的像個流氓一樣,所以很多靠電視劇,看營銷號學歷史的文盲就腦補出劉邦抹黑嬴政著話了。確實劉邦其實對始皇帝不錯
首先,站在劉邦所處的歷史背景來看,秦始皇時期的華夏,烽火四起,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秦的暴政導致民怨沸騰,眾多英雄豪傑紛紛起義,除暴安良的氛圍異常濃厚。
在這樣的情況下,劉邦作為屠龍者,若是選擇將秦始皇揚了骨灰都沒問題,並且毫無疑問,這樣的行為將獲得老百姓的熱烈歡迎,甚至被讚譽為正義之舉。
然而,劉邦表示我不。
劉邦不僅對秦王子嬰沒下手,反而他計劃任命子嬰為宰相,並且劉邦還特意為嬴政和胡亥留下了祭祀香火的空間。
然而,就算是這樣還有一大堆人說劉邦黑嬴政。
營銷號博主為了流量瘋狂引導,所以我們那個時代出現了一大堆嬴政的孝子孝女。
就以上而言,就劉邦對待嬴政及其遺族的態度上,嬴政要是還活著,都應該給劉邦磕一個了。
還有,人家劉邦壓根就沒給秦修史,哪來的黑人家呢。
都說當朝黑前朝吧,那多少都是因為當朝幫前朝修史的結果。
但是漢朝壓根沒給秦修史呢。
都不存在什麼秦書,或者秦史,拿什麼黑他。
秦的歷史基本以出土的秦簡為主,借鑑一部分史記。
但你要知道史記作者是誰?
司馬遷啊,這個人對老劉家可沒什麼好感,那可都是滿滿的惡意,他在史記指責其劉邦和漢武帝上面可一點都沒有手軟啊,你指望他幫劉家人黑前朝的歷史,那估計比殺了他都難。」
「那宿主,秦朝時期老百姓的生活呢?聽宿主說秦國百姓應該是苦不堪言才對,那為什麼後世之人不都是喊嬴政為迷人老祖宗啊。他們自己祖先在秦國應該是水深火熱才對啊。」
聽了雲凡說了這麼多,系統不太理解為什麼那麼多人喊迷人的老祖宗。
呵呵,迷人老祖宗,這些人真是認賊作父的大孝子了。
嬴政壓根沒有後人,他哪來的這麼多孝子孝孫啊。
這些人的老祖宗估計在那時候估計不是在修長城,就是在修皇陵,再不濟估計在修阿房宮吧。都這樣了還在跪舔嬴政,他們真正老祖宗要是知道了,估計都能氣的從墳里跳起來狂扇他們大耳巴子。
秦朝007建築有限公司:,修皇陵,修棧道,修直道,修長城,修阿房宮,總有他們老祖宗在這裡面當同事的。
其實那個時代的百姓就一句話可以形容:天下苦秦已久。民不聊生,水深火熱這些形容詞都不為過了。
真以為陳勝吳廣一句「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就能起到那麼大的煽動作用啊?全國到處都爆發起義。
說白了就是天下苦秦久已,天下苦暴秦久已,天下苦秦律久已。
地獄空蕩蕩,惡魔在人間啊,人間煉獄不為過。易子而食,天下百姓皆為牲口。這些都是秦簡出土的內容。
借用論心論跡之說
論心:秦始皇做的一切只是為了他自己和贏氏族人的利益,修長城抵禦邊荒你真以為是為了老百姓啊。
都是為了保護自己財產不被外族搶了。
而那時候的百姓都只是他嬴政眼中的財產或者是牛羊而已。
阿房宮,皇陵這些也確實沒有什麼黑他的點。畢竟天下都是他家財產,打了一輩子仗好好享受下怎麼了,雖然這都是建立在老百姓的血肉之上的享受。
當時糧食產量,本身養活自己家人都很困難,然後還要被層層剝削,體力精神上多層剝削啊。
論跡:這個還需要說麼?天下分崩離析,百姓流離失所。
「那宿主,難道嬴政就不在意老百姓生死麼?畢竟是他的子民」
統子啊,你想什麼呢?皇帝在意百姓,這放在古代封建社會那就是最大的一個笑話。
嬴政和他的臣下把人民當作工具,就像農民對待他們的牛羊一樣。
你會在乎你養的牲口過得好不好嗎?
這些牲口無疑是對你有用的,然而當你把它們與人類相比時,事情就顯得有些不合適了
對於養殖者,他關心的或許不只是自家的牛羊能否健康成長,而是它們能否為他帶來豐厚的收益。
同樣,在一些古代統治者的眼裡,百姓的存在更多地是為了充實自己的統治基礎,而非出於同情或對他們生活狀況的關心。
在他們看來,治理國家的官員,那自然是「人」,儘管是他的下屬、職員,但至少是具備一定地位和價值的人。
相比之下,那些底層的百姓則被看作是工具,是社會運轉的基礎,卻又是最不值得關注的部分。
瀰漫在古代社會中的等級觀念,使得很多統治者把老百姓視作無足輕重的存在,甚至不配被稱為「人」。我們那時代的人自比自己是牲口,是比喻句。而對嬴政而言老百姓是真正意義上牲口,可殺之食其肉而沒有罪惡感的那種。在生理心理上完全和普通老百姓形成了種族隔離。
不然也不會到了唐太宗時期才說出那句水能載舟 亦能覆舟這句話了
在五胡亂華時期,部分統治者對待漢人如同兩腳羊,任意屠戮、剝削。
我們或許可以認為這種現象是極端的歷史偶然,但其實在當時的皇帝眼中,對於平民的忽視與非人道待遇,在他們看來不過是治理國事中必不可少的常態。
總的來說,嬴政這一系統的統治風格與絕大數君主的看法並無二致。
對於他們而言,統治的目的遠大於個人的情感,老百姓的水深火熱則無情地被拋諸腦後。
「宿主最後一個問題,都說始皇帝罪在當代,功在千秋」
聽完這些,系統差不多也明白了,就還剩下最後一個問題,這也是他掃描後代最多的一個問題。
系統,其實我很不喜歡這個詞語,就好像「正義也許會遲到,但是不會缺席」這句話。遲到的正義算哪門子正義了。而罪在當代,功在千秋,這到底怎麼把功勞算給他的?一個時代做一個時代的事情,沒有人可以給那個時代的累累白骨輕飄飄的原諒他們的仇人。
打個比方,後世結婚的人越來越少,生小孩的人也越來越少。如果長此以往,到了沒人生小孩的時候,人類面臨種族危機,他們難道要對那些「弓雖女干犯」他們當時的行為罪在當代,功在千秋啊?
一個時代有自己這個時代的規則,既然違反了規則做了罪人,那就別拿別的時代的規則套在這個時代人身上。如果這樣套,那基本所有壞人在不同時代都能找出兩三件罪在當代,功在千秋的事。
古代賣國賊可恨不?那為什麼我們那個時代沒人誇他們,畢竟他們也促進了民族大融合啊。
所以這說法,不過他們的藉口而已。說著雲凡收拾碗筷向廚房走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