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清水洗歷史> 第39章 :王莽和今人,外戚與外圍

第39章 :王莽和今人,外戚與外圍

2024-09-14 17:40:35 作者: 作家伊君
  清水洗歷史,櫻桃小果上桌:

  王莽和今人,外戚與外圍

  作者:伊君

  退一步海闊天空,退一步視野廣闊。

  王莽有權,有權的王莽雖然生在漢朝,但是他並不是王室的成員。

  外戚也就是外戚,因為姑姑是皇后,後來是皇太后的關係,他進入到了權力階層。

  王政君沒有孩子,王莽輔政的也是別人所生的兒子。

  別人的兒子,自然和自己的不同,不同的似乎也有王莽,王莽自然也是王室的外戚。和他扶持的小皇帝,還就是隔了太多的層面。

  這個層面還就是沒法逾越。

  外戚自然也可以認為是王室的外人,王莽永遠都是王室成員之外的或者是小皇帝的外戚之外的之外的外人。

  外的基本上都沒有了任何的血緣關係了。

  王莽不管是前期的容忍還是後期的鋒芒畢露,視角都可以站在王室旁觀者的立場。

  是王太后的侄子,應該也是長期被王室其他成員所排斥。

  在外戚和外戚爭鬥的過程中,王莽也應該從別人的身上看到了自己的處境。

  其他外戚的失敗,似乎也印證了外戚,永遠都是王室外人的角色。

  一個和自己沒有任何血緣關係的小皇帝,即便是扶持,也決不是從內心希望他好。

  互相利用,似乎還比較準確。

  王室需要傀儡,也需要有人扶持傀儡。這就是當時的情況。

  王莽自然知道別人是傀儡,別人自然也知道他是和自己的外戚都不沾邊的外人。

  要改變,就必須自己是王,制定一個適合自己的制度。

  小皇帝的家人知道,王莽更知道。

  王莽沒有穿越,現代人自然也不可能屬於古代。但是生活在漢朝的王莽的有些想法,似乎還就是接近於了現代人。

  其實現代人,也是剛結束一個封建帝制。

  從視角上看,王莽和現代人也可以站在同一個視角看問題。

  秦王嬴政自稱是秦始皇,後來的漢朝還就是繼承了他的帝制。

  秦王朝在統一六國之後,也就堅持了十四年,秦朝到新朝的距離也就二百年左右。自然影響王莽最多的似乎還就是周朝。周朝八百年的基業,自然對後人的影響不小。

  漢朝是劉邦建立的王朝,劉邦雖然選擇了帝制,但是他依然延續著周時的文化。

  王莽把新朝稱之為「周」,似乎也自然。

  但是王莽的新朝似乎還就是比秦嬴政的秦朝還長了兩年,人家堅持了十六年。

  十六年似乎也不算短。

  秦始皇大動干戈,人家王莽沒有,只是逼了一下自己的姑姑交出傳國玉璽。

  作為王室之外的人,王莽似乎還就是感覺到了自己的不太適應,尋找起了自己的要適應。

  他的要適應也就是直接拿掉了小皇帝自己來。

  自己來似乎也是最乾脆。

  道具也就是道具,沒有了道具,就屬於直面出演。

  王莽還就是出演了一場自己,或者是屬於自己自編自導自演的戲。

  新朝也是朝,新周也是周,王莽的皇帝當的似乎還就是有了自我。

  現代人已經遠離了皇帝,遠離皇帝的距離,似乎還沒有新朝距離周朝遠。

  也就是說,用現代人的視角看封建王朝,和當年王莽看帝制,看皇室,其實也並沒有什麼太大的差距。

  只是王莽後來也是皇帝,也繼承了帝制。

  王莽沒有跳出圈子,而現代人絕對屬於是置身在圈子之外的人。

  王莽似乎和現代人都屬於圈子邊緣的人,就是一個還在裡面,一個已經跳出了圈外。

  清朝結束的時間,其實距離現代人似乎也並不遠。

  作為外戚的王莽看秦漢,似乎也如同我們看清朝。

  清朝給現代人的感覺就是封建王朝。

  現代沒有了王室,也沒有了外戚,大家都成了封建王朝的旁觀者了。

  但是王莽也還是不同。王莽也依然屬於親歷。


  王莽應該是在自覺不自覺中表現出了自己的不適應,但是作為現代人的今人,絕對可以對封建王朝高喊自己的不適應。

  給他們挑錯,說他們落後。

  新朝和周朝隔了個秦,半個漢。總共也就二百來年。今人和周朝的距離,其實也就是隔了一個封建帝制,自然這個封建帝制的長度,比王莽感覺的時段要長。

  一個是短距離的觀看,一個是長距離的瞭望,目光的交織點都可以在一處。

  比如觀看周朝。

  王莽看到的周朝和今人看到的周朝,也完全可以一樣。

  周朝已經過去,過去了的就屬於一定。

  不一定的就是各自的觀念。

  王莽和今人在某些觀點上能夠達成一致,似乎也屬於自然。

  站在更遠的角度來看,其實也就是一個時間長短的距離。

  就如同你們村到縣城十里地,別人家到縣城一百里路。

  在十里之外到縣城,和從一百里之外去縣城,對縣城的感覺都可以差不多一樣。

  王莽從十里地那塊去縣城,和今人從一百里地那塊去縣城,完全可以同時,都從一個門裡進入。

  看到的東西差不多,感官上似乎也就容易被認同。

  不能說王莽有沒有穿越,也不能說今人是不是做到了重複。

  完全的重複似乎也不太可能,因為王莽即便是把新朝稱之為了「周」,但是它依然是王朝。王莽自稱的也是皇帝。

  不管漢王室認可不認可,王莽還就是給改了,給篡位了。

  漢朝的小皇帝他也不輔政了,直接就自立為皇了。

  皇是皇,但是王莽的皇帝,還就是想和秦始皇和劉邦的皇帝不一樣。

  視角不同,自然看到的東西也會不一樣。

  他推行了周禮,以及周時的制度,周朝自然沒有皇帝,人家的稱謂是「天子」。

  「天子」和「皇帝」不同,所表示的體制也有差異。

  王莽沒有放棄皇帝的稱呼,卻選擇了周朝的管理制度,這似乎也是一個創舉。

  比如漢朝繼承了周時的文化,卻取了秦嬴政的皇帝稱號一樣。

  後來的北周,武則天推行的武周,南北朝出現的後周等也都有效仿。即便是把清兵放入關內的吳三桂,後來也成立了「桂周」。「桂周」的目的就是要把清兵趕出去,自己成立政權,當皇帝。

  吳三桂距離今人似乎比較近,比較近的吳三桂依然當起了皇帝。

  當上皇帝的吳三桂還依然沒有把清兵趕出去。

  清朝也選擇了帝王制度,而且一進來,還統治了很久。

  很久以後就屬於了民國,民國出了一個孫中山,孫中山當的是總統。

  總統和皇帝就有了本質的區分。

  王莽改了新朝自己依然是皇帝,新朝存活了十六年,十六年自然比秦王朝還多,但是顛覆新朝的還依然是漢王室的家人。

  劉秀自己說自己是劉邦的後人,但是這位後人,靠的可是自己的起義。

  王莽的新朝似乎還就是成了漢王朝中間的一個插曲。

  插曲自然可以被忽略。

  即便是被忽略了,但是他依然存在過。

  劉秀結束的也就是王莽,不管他的王朝是新還是舊,不允許他的存在,也是一定。

  王莽和新朝成了曇花一現,但是曇花一現了也依然是曇花。

  一代女皇武則天即便是給自己起了個「曌」的名字,但是在後來,她還是還政給了李氏。

  李氏王朝是李世民建立,武則天雖然在中間換了個周,但是「武周」的時間,相對於整個的大唐來說,還是短的多。

  似乎也如同了王莽,如同了新朝,但是武則天所開的已經就不屬於是曇花了,她是女皇,而且還是唯一,她所釋放的亮度,似乎也如同了她的那個專有名「曌」。

  「曌」是自己創造,自己創造的還就是可以長久。

  武則天把武周治理的,似乎也治理出了一個高度。

  周朝的跨度成了歷史之最,後來的幾個跟隨著來的王朝,似乎還就是沒有超越出去。


  想用周時的制度,卻割捨不下「皇帝」的尊貴,其實也就是效仿了王莽,走的是王莽同樣的道路。

  即便女皇是女皇,武周也屬於唐王朝中間插進去的一段曲。

  也就是王莽距離周朝差不多二百年,其他人也就是五百年,一千年,一千多年,兩千年等。

  今人距離周朝自然最遠,可是距離封建帝制並不遠。

  甚至更近於王莽之於周朝。

  王莽和周朝隔的是封建王朝,現代人和周朝隔的自然是封建王朝。

  只是王莽和其他人還屬於夾在封建帝制中,現代人完全是跳出來局外。成了真正的局外人。

  旁觀者,旁觀者的視野自然廣闊。

  寬廣的可以看到夏商周,也可以看清整個的封建王朝。

  封建王朝和夏商周都屬於今人的歷史,今人的過去。

  過去里自然也包括王莽,武則天等。

  真正的局外人再看整個的封建帝制,自然看的就更為清楚。

  至少是比王莽,比吳三桂要視野又開闊了一些。

  選自己的所用,開拓自己的開拓。

  王莽和周朝隔了兩百來年,宇文覺多點,武則天再多點。

  一個一個距離遠點,再遠點。

  一百米之外看山是山,五百米之外看山也依然是山,一千米,兩千米之外,看的不一定有一百米之外清楚,但是要看全景,還就是需要在一定的視野之外。


關閉
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