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招人引起的轟動
張自強的到來,並沒有讓雙水灣出現太多的變化,他自從來了以後,就居住在沙老爺子家中,儘管之前在火車站的時候,沙老爺子一副不歡迎的架勢,但還是貼心的為張自強這個師弟準備好一切。
畢竟很早以前,就是他一直在照顧著張自強,從戰場上,從生活上,各個方面。
只是後來因為某些事情……
但兩人的那種感情,卻毋庸置疑的。
來到雙水灣以後,張自強最喜歡的就是遛彎,這看看,那看看,總想搭把手。
而雙水灣的人也都知道張自強的身份,張家棟,也是蘇副縣的爺爺,沙老爺子的師弟,孫向陽的師叔,就算不提他身邊的警衛,光是這些身份,就足以讓他在雙水灣備受歡迎。
沙宏成大部分時間都在鞍前馬後的伺候,小爺的師弟,還是要叫小爺。
對於雙水灣來說,最近值得轟動的大事就是煤礦即將擴建。
孫向陽回來後第二天,就見到了礦務局的人,雙方經過『友好』商談,確定了對煤礦的援助建設,這次就連搭建礦井,也由礦務局派遣專業的隊伍,各種設備,也全部提供。
甚至還對煤礦進行了一次詳細,周密的勘探,最後勘探的結果是,雖然這個煤礦只是個小型煤礦,但儲量卻比較集中,豐富,礦脈清晰。
最後經過商討,決定再搭建一個大型的礦井,初步估計,一旦搭建成功,雙水灣煤礦的產量將提升三倍以上。
這個消息,頓時在雙水灣引起了轟動。
產量提升三倍?
先不說一年下來賺多少錢,到時候肯定要繼續招人,一些以前沒有被選中的,這會也想方設法的進煤礦。
哪怕現在雙水灣分工明確,不管是磚窯,還是建築隊,每天掙的積分也不少,但綜合下來,煤礦這邊的收入無疑是最多的。
因為煤礦要下井工作,危險比較大,待遇自然要更好。
而且,煤礦這邊三班倒,每天只要工作八個小時就可以了,而別的工作,基本都在十二個小時左右,相當於少工作四個小時,掙的還更多。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那就是現在煤礦仍舊歸孫向陽管轄。
這次能夠去大學借讀的幾人,也全都是煤礦這邊選出來的。
沒有人是傻子,單單從這份重視程度,就知道煤礦在雙水灣,在孫向陽心目中的地位。
他們去了煤礦,哪怕沒有機會去大學借讀,可只要有孫向陽在,今後有什麼好事,就肯定少不了他們的。
所以,對雙水灣的青壯勞力來說,沒有什麼比進煤礦更好的選擇了。
至於說剪紙畫,那是婦女專屬,沒有哪個大老爺們動這份心思,甚至會被人恥笑。
隱隱的,在雙水灣有一個說法,真正的爺們,就應該去煤礦上班。
甚至這種說法還傳到孫向陽的耳朵里,對此,他卻不知道該說什麼好。
煤礦的待遇為什麼這麼好?
本來就是他一力提起來的,因為煤礦工作危險不說,對身體傷害也比較大,哪怕現在看不出什麼來,可十年,二十年,幾十年以後呢?
所以就想著儘量多彌補一些。
更何況,煤礦自從改革以後,所有人都憋著一股勁,死命的幹活,讓產量直接提升了一大截,這固然跟通電有關,但根本原因,還是待遇提升的緣故。
按照之前訂製的多勞多得,如今煤礦這邊,一天八個小時下來,哪怕最少的,也能掙三十個工分,比起當初預想的二十個工分,可多不少。
相比而言,也只有剪紙畫小組的少數人,才能達到這種程度。
但不要忘了,剪紙畫小組每天工作的時間卻要長的多,晚上基本都要加班。
而煤礦,只工作八個小時就可以了,還沒什麼技術含量,只要有一把子力氣,就能賺錢。
雙水灣的人窮慣了,以往只能守著那莊稼,勒緊褲腰帶,都要經常吃不上飯,現在好不容易有了機會,沒人會放棄,更別提偷懶了。
青壯勞力每天賺三十個工分,再加上雙水灣整體收入提升,每個日值的價格也會提升不少,綜合下來,相當於往年四倍,五倍之多的收入。
別說在公社,就算在全縣,全地區,都是獨一份。
這也是為什麼這次煤礦擴建,會引起轟動的原因。
因為擴建,就有資格加入煤礦。
為此,老支書家幾乎都快被踏破門檻了。
他們之所以去老支書家,卻不是找老支書,而是找他兒子,孫恩光,煤礦的副隊長。
畢竟這種招人的事情,孫向陽根本就不會管,全部推到孫恩光的身上。
於是,孫恩光一下子變成了雙水灣最忙碌的人,直至被老支書訓斥一番,把登門的人都給趕出去,才算暫時剎住。
但緊隨其後,煤礦那些原有的人,各個小組長那邊登門的就多了,總之,有點無孔不入的架勢。
對此,孫恩光又高興,又痛苦。
煤礦擴建,可不是一件小事情,之前不是沒想過,但因為拿出來的太多,再加上之前雙水灣發展,欠下了不少錢,所以就算有心想要擴建,也沒錢,只能等過幾年,攢下點家底再說。
現在礦務局那邊直接援助,等於天上掉餡餅,所以高興的合不攏嘴。
但痛苦則是因為人不夠。
按照計劃,接下來煤礦這邊就算再招兩百個青壯勞力都不算什麼,可問題是,一下子招這麼多青壯勞力,等於將磚窯,建築隊,還有各個生產小隊的青壯勞力一網打盡,那別的工作還要不要做了?
誰來燒磚,誰來干建築?
總不能讓那些老幼病殘上陣吧?
畢竟不管磚窯,還是建築隊,都有一定的專業性。
無奈之下,孫恩光只能找到孫向陽。
而對此,孫向陽也早就想好了,人,可以在雙水灣挑選三五十人,剩下的全部從周圍幾個生產大隊招。
孫恩光聽後,明顯有些不情願。
這種好事,憑什麼便宜給外人?
除非對方加入雙水灣,或者待遇減少一些。
不過還是被孫向陽給否決了,因為沒必要。
雖然他也很想那些人都加入雙水灣,讓雙水灣的人再增加一些,但這樣肯定會得罪周圍那些生產大隊,他們也堅決不會放人,更是會禁止他們的人到雙水灣工作。
像青壯勞力,不管哪個生產隊都缺,都跑你這邊來了,那自家生產隊還干不幹活了?
尤其是那些人賺的錢,又不會分給大隊,幾乎全都是自己的。
任憑哪個生產大隊都不會同意這種事情。
所以孫向陽還打算拿出幾個剪紙畫的名額當成誘餌,相比煤礦,相比那些社員賺多少錢,可能那些大隊長,支書都不會在意,但如果是賺外匯的機會,就不一樣了。
今後不管走到哪,都可以抬頭挺胸,驕傲的說,我們生產隊給國家賺外匯了,這是多麼光榮的事情?
也正因為如此,所以上次為了感謝大家幫忙修路,老支書拿出了一些名額,才讓對方上趕著修路。
不過上次只是一錘子買賣,修路結束後,就沒了。
但這次,可是長期的。
只要能一直擁有這種賺外匯的榮譽,那些生產大隊,每個咬咬牙拿出三五十個青壯勞力來,還是沒問題的。
而且從長遠來看,哪怕現在這些進入煤礦的人不能加入雙水灣,可等過幾年,等生產隊模式消失,在分田到戶的誘惑下,那些人,就算全家搬遷到雙水灣,都沒問題。
生產隊人少了,剩下的人分的地只會更多。
至於說雙水灣這邊,地肯定是不夠分的,但未來的雙水灣,肯定不會靠種地,等糧食寬裕了以後,可以從外面隨便買,那些種地的人,也會慢慢消失。
哪怕只找兩百個人,到時候他們全家搬來,輕輕鬆鬆也能為雙水灣增加五六百固定人口。
而他們願不願意搬來,孫向陽從來不會懷疑。
因為他相信,到了那時,雙水灣早就取消了工分,直接發錢,大家能夠賺到的錢,將遠遠超過別的生產隊全家種地的收入,一個人在煤礦,養活全家輕輕鬆鬆。
而且那個時候,剪紙畫的規模也會擴大,青壯勞力的家庭中,妻子的年齡通常不會太大,完全可以加入剪紙畫小組。
同時,孩子的教育問題,也是這些人關注的重點。
隨著高考恢復,哪怕農村人,對子女的教育問題,也會不斷的重視。
恰好雙水灣就有一家小學,每年還免學費。
再加上雙水灣種種待遇,他們只會求著搬遷,落戶到雙水灣。
到時候,少說五六百,多點上千,等於讓雙水灣的規模人口再度擴大一倍。
不過這個計劃,孫向陽並沒有透露,畢竟不管生產隊的消失,還是分田,亦或是工分的消失,全都是沒影的事情,這些東西,也都沒法解釋。
好在,孫向陽開口之後,孫恩光便立即同意下來,壓根就沒有問為什麼。
在他心裡,聽孫向陽的,肯定不會有問題。
這幾乎已經成為一種共識,一種盲目的信任。
尤其是,孫向陽每次去京城回來,好像雙水灣都會使勁往前邁一大步。
第一次,帶回來了剪紙畫。
這一次,直接擴大了煤礦的規模,而且還不用雙水灣掏錢。
這麼好的事情,讓他恨不能孫向陽多去幾次。
原本,雙水灣煤礦擴建的事情,只限於雙水灣這邊,可隨著孫恩光去社裡其他生產隊轉了一圈後,徹底轟動了。
尤其是金家溝那邊,原本就有煤礦,只是那邊的待遇遠遠沒法跟雙水灣相比,畢竟金家溝那邊既沒有通電,也買不起那些礦車之類的,開採過程仍舊很原始。
在知道雙水灣煤礦擴建,嚴重缺人,打算從周圍生產隊招人後,幾乎全都跑去大隊長或者支書家堵門,一副你們敢不同意,別怪老子不客氣的模樣。
至於說什麼支書,大隊長的威信,在能夠去雙水灣煤礦工作的機會面前,實在不值一提。
雙水灣煤礦改革以後,每天少說二三十個工分的事情,誰不知道,誰不羨慕?
但那是雙水灣的事情,誰讓他們沒有出生在雙水灣了?
也只有羨慕嫉妒的份。
可現在,機會有了,誰不心動,誰不想去?
而不管是金家溝,還是其餘生產大隊的幹部,也紛紛頭疼不已。
如果孫恩光沒有開出剪紙畫名額的事情,任憑他說的天花亂墜,那些生產隊幹部也不會同意,甚至堅決反對,這可是青壯勞力,而且不是三五個,是三五十個。
對於任何生產大隊來說,都是傷筋動骨的事情。
可剪紙畫名額,賺外匯,卻直接撓到他們的心裡。
而且,這些幹部也都是有親人的,就算他們不去,可家裡有哥哥弟弟家的孩子,甚至自家的孩子,總不能不考慮吧?
畢竟雙水灣煤礦的待遇,連他們都眼紅。
所以很快,這些生產大隊便鬧騰起來,甚至比雙水灣這邊,引起的轟動還要大的多。
不能當下一個沙坪壩,可只要加入雙水灣煤礦,也等於享受到了沙坪壩的部分待遇,之所以說部分,是因為只能自己到煤礦賺錢,而沙坪壩那邊,可是全部,全家都加入了雙水灣,青壯勞力可以進入煤礦,子女可以免費上學,媳婦可以進剪紙畫小組,或者做別的工作,反正自從雙水灣改革之後,就已經是所有人都羨慕,憧憬的對象。
可惜,他們的生產大隊,壓根就沒法跟雙水灣比,就算大隊提高大家掙的工分,每天也拿二三十個都沒用。
因為基礎擺在那裡,盤子就那麼大,十個工分,跟三十個工分掙得一樣多,有什麼用?
但雙水灣不同,每個工分都是實打實的,社員們賺的多,而雙水灣賺的更多,相當於總盤子不斷擴大,只是拿出部分來,獎勵給全體社員。
而除了各個生產大隊,就連公社那邊,也引起了騷動,但相比而言,真正有動靜的,還是公社的那些幹部。
上次,劉春花來雙水灣,孫向陽就敏銳的察覺到公社那邊有變故,經過這麼長時間的醞釀,藉助雙水灣煤礦這次擴建,終於爆發。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