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事兒,你得問我母親啊!」
「母親剛為我們姐妹幾個操辦完婚事,這汴京城裡,哪家還有好姑娘,母親最清楚了。」
王舅母將視線看向王若弗。
王若弗伸伸脖子,擺擺譜兒,:「回京這麼多年,這我倒是知道一些。」
隨即王若弗就和王舅母說了起來,可是說了好幾家,不是王舅母覺得身份太高,自家配不上,就是身份低了,也不相配。
「這婚事一時半會兒的也確實定不下來,我出門的時候,二嬸嬸還在為她女兒的婚事煩惱呢,求我婆母給推薦呢!」
這話倒是吸引了王舅母的注意,「二嬸嬸?」
如蘭點點頭,:「是英國公家的二房的嬸娘。」
「英國公家除了我小姑子張桂芬已經說好了,剩下二房、三房、四房都有要說親的姑娘。」
「你仔細說說這些姑娘?」
王舅母對這些姑娘家很是感興趣。
「這家裡諸位叔叔都是武將,在軍營裡頭,三叔是嫡出,二叔和四叔都是庶出。」
「三嬸嬸出身文官,沒有嫡女,家裡待嫁的只有一位庶女,二嬸嬸是勳爵人家的女兒,待嫁一嫡一庶兩位女兒,四嬸嬸出身曹家旁支,家裡一個嫡女待嫁。」
「家裡的所有兒郎們都是從軍的,倒是二叔家裡有個嫡子考了個秀才。」
王若弗補充,:「那孩子是家裡老二,如今只才十二三歲,這秀才考的也有很多年了,聽說讀書很好的。」
這一說,王舅母就更是感興趣了,有讀書人好啊,自己家丈夫、兒子都不善讀書,她現在對人家家裡有讀書天賦的孩子都喜歡。
「你再說說這二房一家,她家姑娘怎麼樣啊?」
「舅母怎麼光對這二叔一家感興趣,竟都不聽聽別的?」
王舅母笑笑開口,:「當年離開京城的時候,這英國公府家裡的事兒也知道一些,都說你家三房大娘子人賢惠,我自小認識她,還不清楚她,她為人並沒有什麼問題,只是自幼就不喜歡那些庶出的,但也不出手,無視瞧不上的多些。 」
「所以,她家的庶出女兒,不行。」
「四房是曹家的旁支,也見過,她的性子和平寧郡主一樣,那眼只朝上看,而且曹家是武將,又是大娘娘家,他們家不會輕易和文官結親。」
如蘭聽了舅母的話,點點頭:「三房四房的情況確實如舅母所說。」
「三房總共有三位庶女,但全都是溫順的性子,就比余家大姑娘強一點,四房只有嫡出,妾室和通房也有幾個,可是庶出的子女一個都沒有,四嬸嬸給自己女兒相看的全都是武將家。」
「天爺啊!誰能想到竟連英國公府家裡都是這樣的!她們沒有為難你吧!」
王若弗聽到如蘭贊同的話,頓時一陣難受。
「母親,沒有人為難我,我上頭可是坐著婆母,有婆母在,哪裡有她們為難我的地方。」
王若弗這才放下心來,:「那就好,那就好。」
「再仔細說這二房,二嬸嬸是庶出,但出身勳爵人家,性子爽利,和我婆母很合得來,家裡有四個孩子,嫡長子從軍,嫡次子從文,嫡女性子隨了她母親,不是扭捏的人,也會些詩文,庶女雖然沒有嫡女這般出色,但也是能拿得出手的。」
王舅母,:「那這位嫡女是不錯了?」
如蘭點點頭,:「這姑娘人確實不錯,只是合不合適表哥,倒要兩人親自相看一番了。」
王舅母有些高興,若是能親自見見這位姑娘就好了。
王瑾佑一直聽著幾人的對話,說實話,自己對元兒表妹實在是沒有別的心思,加上姨母每次一回家都和母親吵鬧一番,他心裡其實很不喜歡,能不和元兒表妹結親那是最好了。
但緊接著就又被提及相看別的姑娘,王瑾佑自己實在是有些害羞,紅了臉。
王舅母看著自己這個兒子也是無奈,孝順也是孝順,可是...
還能怎麼辦呢,總歸是自己親生的,但有時候她是真想把他塞回肚子裡回爐重造啊!
王舅母和如蘭說了不少話,拜託她和對方通個氣,約個時間兩家私下見見。
如蘭想著今日回來時二嬸嬸的感興趣,覺得相見的問題倒不大,而且王家馬上就回京了,女兒倒也不必遠嫁,也是個好處。
解決了自己母親和王舅母之間的針鋒相對,如蘭就回了英國公府,試探婆母的心思了。
英國公夫人面色柔和,:「你這滑頭,想必早上你二嬸嬸話里的意思,你是早就看明白了。」
「你想讓我去與你二嬸嬸說好話,也要先介紹介紹這位哥兒的情況啊!」
如蘭笑笑,:「咱們都是一家人,我也就實話實說了,我那表哥和我舅舅不愧是父子倆,性子是一模一樣的。」
「說的好聽是本分踏實,不好聽是老實木訥。」
「禍不敢闖,也有孝心,也沒有什麼花花腸子,但是大本事估計也是沒有的。」
英國公夫人點點頭,:「你一說和他父親一樣,我就知道情況了。」
「他這性子也是有利有弊,就看怎麼選了。」
「若想過平淡的日子,這孩子就不錯。」
如蘭應和,:「確實如此,這次調令,我舅舅也會回京久居,兩家若實在有意,日後相看都方便。」
「這倒是個好事。不知你這舅母性子如何啊?」
「我這舅母性子不錯,凡事都能容忍幾分,絕不是個咋呼,狠毒的。」
「不過,百聞不如一見,可以先找個日子,讓我舅母和二嬸嬸自己聊聊。」
英國公夫人倒也贊同,百聞不如一見,其實英國公夫人不是沒見過年輕時候的王舅母,可是,到底許久不見,她也不敢保證這人是否還是當初的性情。
「那我明日先給你二嬸嬸說說,找個時間,讓兩方先見見。」
如蘭點頭,:「這相見的地方,不如就在清園吧,這園子也修好了,也該進去轉轉,看看風景。」
英國公夫人點頭,這個藉口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