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真乃書生之見

2024-08-05 16:12:48 作者: 落寞的花生
  第23章 真乃書生之見

  「多虧了你提醒,咱差點鑄成大錯!」朱元璋恍然大悟,「得馬上派人保護他的安全,至於賞賜金銀什麼的,等以後再說。」

  說到這裡低頭沉思起來,思考著派誰去合適。

  派什麼人去,也是一門學問。首先是不能暴露身份,其次必須是自己完全信得過的人。

  他首先想到的是自己秘密建立的錦衣衛……

  「陛下,劉御史和李相到了。」這時一名太監進門道。

  「讓他們進來。」朱元璋道,馬皇后見皇帝要處理國家大事了,悄悄從後門退了出去。

  「臣劉伯溫,臣李善長參見陛下。」二人進門行跪拜禮。

  「平身,賜座。」朱元璋道,「伯溫,善長,咱有道題想考考你們。」

  有道題要考?

  二人聞言,心中不由得『咯噔』一下。要是換做以前二人絕對是信心滿滿毫不在乎,畢竟朱元璋讀書不多很容易忽悠過去,朱元璋還會對他們以師禮相待。但自從經過上次的朝會之後,二人的想法一下就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現在的朱皇帝已經不是以前的朱皇帝了。

  上次朝會朱元璋給他們出了一道送命題,差點把他們給送走。他展現出來的學問震驚了所有人,駁斥得朝堂上所有大儒都啞口無言。

  脫胎換骨的朱皇帝,他們沒法拿捏了。

  所以這次聽到朱元璋要考他們,二人都感到心裡發虛。

  「請皇上示下。」李善長忐忑不安的道。

  「有一個村子,四面環山,交通閉塞,畝產糧食只有三斗。」朱元璋道,「假如你們是當地縣令,如何做才能讓這個村子的村民都吃得飽飯,甚至是致富?」

  「伱們都是咱的肱股之臣,朝廷大員,不會連一個小村子都治理不好吧?」

  「此題並非是咱隨便出的,大明建國之初,還有很多州縣的百姓都吃不飽飯,災民遍地流離失所。治理一個村等同治理所有州縣,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

  原來不是送命題,二人聽了心中鬆了一口氣。

  「稟陛下,想讓村民吃得飽飯,首先要鼓勵農耕,讓村民開墾更多的土地種糧食。」李善長道,「其次就是在政策上要輕徭薄賦甚至免除數年賦稅,減輕農民的負擔。」

  李善長在內政上是一把好手,因此回答這個問題的時候是章口就來。

  「你的回答看似句句在理,實際上卻是沒有任何實際作用。」朱元璋道,「咱之前就說了,那個村子之所以貧窮最大原因是土地產量低,畝產才區區三斗。和土地多少沒太大關係,糧食產量低就算把耕地開墾到了山頂,也是照樣吃不飽飯。」

  「其次,你說輕徭薄賦。」

  「我大明建國初期,到處都需要用到銀子。如果每個地方都輕徭薄賦,甚至減免賦稅,朝廷的收入從哪裡來?沒有銀子朝廷拿什麼給你們發俸祿,拿什麼去搞建設,拿什麼給地方撥款給災區賑災?還要派兵剿滅各地草寇,他們不需要銀子?」

  「陛下,臣……」李善長啞口無言。從古至今朝廷讓地方休養生息的方法都是輕徭薄賦鼓勵農耕,然而在朱元璋面前卻顯得不切實際。

  「陛下,臣認為土地糧食產量低,最大的原因是因為沒有風不調雨不順。」劉伯溫道,「臣如果是當地縣令,就會清除久積冤案,建立法制防止濫殺。只要實行仁政,自然就會風調雨順。一旦風調雨順了,糧食產量自然就會上來村民也會吃得飽。」


  劉伯溫曾任司天監的太史令,這個官職他當的最久,也卓有成效,他在觀天象方面是一把好手。在朱元璋還沒有當皇帝的時候有一次遇到大旱,他建議朱元璋下罪己詔,清除冤案。

  朱元璋也照做了,結果後來大雨還真從天而降。

  還有一次朱元璋想要殺掉所有囚犯,晚上做了一個夢,劉伯溫給他解夢說能獲得疆土,但必須放掉囚犯,結果後來海寧歸降,朱元璋也放掉了囚犯。

  不得不說,劉伯溫在夜觀天象上面是一把好手。

  「你說的也有那麼一點道理。」朱元璋道,「但把治理地方完全寄託給上天,還是有點不靠譜。萬一縣令清除了所有冤獄,還是沒有風調雨順呢?」

  「那只能證明,縣令實行仁政做的不到位,要繼續查漏補缺。」劉伯溫道,「如果真的都做完了還不行,縣令就要帶領百姓,一起向上天祈雨。」

  在古代縣令帶領百姓祈雨的事情,是很常見的事情。

  「停停停。」朱元璋聽不下去了,施行仁政之後風調雨順就是施行仁政的功勞,沒有風調雨順就是做的夠,橫豎他都立於不敗之地。

  難不成你劉伯溫還真能呼風喚雨了?

  「咱就知道一人,他不用朝廷減免賦稅,不用祈雨,就能讓這個村子吃得飽飯,甚至富裕起來。和此人相比,你們不覺得慚愧嗎?」

  「請問陛下,那人是誰?」李善長道,「如果他真能做到,那絕對是罕見的幹吏,能吏了。」

  「陛下,臣不信有這樣的能人。」劉伯溫道。

  「你們不信,那只能證明你們的能力不行。」朱元璋道,「行了,退下吧。」

  看到二人走後,朱元璋也是一臉愁容。

  要讓百姓吃飽飯,大明興盛,首先需要的就是錢。

  而現在的朝廷,太缺錢了。

  剛剛新建了應天府皇宮,徐達北伐討元歸來,這兩件大事都把朝廷的積蓄給掏空了……而且還要給一些州縣撥款恢復生產,還要清繳草寇,天下大亂之時百姓活不下去紛紛落草為寇至今未下山。就連之前的繁華之地揚州,現在都只有幾十戶人家。

  揚州都是如此,就更不用說其他偏遠地區了。

  不給他們撥款,就建設不起來。建設不起來朝廷就沒有稅收,形成惡性循環。

  朱元璋是農民出生,不像李世民那樣,一開始就有太原李家的龐大家底。要不是因為李家原本就是大門閥,唐太宗想要做到貞觀之治絕對辦不到。

  而在這種情況下,李善長居然還建議免稅……真是書生之見。

  (本章完)


關閉
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