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學明立即道:
「陛下,我覺得這個主意甚好,在國內開展醫療事業,有助於挽救子民的性命。」
彼得點點頭,微笑不語。
實際上他已經決定了,詢問黃學明只不過給他個面子而已,畢竟是唯一的黃種人。
至於翻譯,翻譯是從俄國和清朝的邊界,恰克圖那個繁盛的通商之地找的,彼得也就是做個樣子。
對彼得來說,醫療事業現在開展的重要性非常大。
因為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徹底結束了,但七年戰爭的苗頭越來越大,而且彼得感覺,歷史的車輪在加速邁向前。
他的判斷標準是一位叫漢伯里-威廉的爵士。
在彼得的記憶中,漢伯里爵士是在1755年才出使俄國的,他出使俄國的目的是為了英國保衛選帝侯國漢諾瓦的政治需要。
可漢伯里現在的出使時間變成了今年。
18世紀中葉,英國的外交和軍事策略存在著兩個恆定的決定因素。
一是和法國長期以來的敵對關係,即兩個國家究竟處在交戰狀態,還是短暫的和平時期;
二是防禦北德意志選帝侯國的需要。
北德意志選帝侯國的存在是由於英國國王同時兼具了漢諾瓦選帝侯的身份。
1714年,54歲的老選帝侯喬治·路易在國會的遊說下接受了英國王位,由此新教在不列顛這個島國確立了霸權地位。
喬治成為大英帝國的國王喬治一世,同時還保留著原先德意志選帝侯的頭銜和對選區的管轄權,英國這個島國與位於歐洲內陸的選帝侯國通過同一位君主建立了連接,而這種連接對喬治國王來說並不容易。
喬治一世和兒子喬治二世更傾向於他們那個小小的選帝侯國,75萬臣民全都笑容可掬,畢恭畢敬,也不存在直言不諱好管閒事的議會。
此外,喬治一世始終沒能學會英語,他和兒子經常重返故土漢諾瓦,在那裡一待就是好長一段時間。
在歐洲大陸上的各個鄰國眼中選帝侯國一直都是唾手可得的獵物,英國很難防禦漢諾瓦周圍那些躍躍欲試的國家對漢諾瓦的覬覦。
英國擁有強大的海上力量,但它缺少大規模的陸軍。
大部分英國人都深信漢諾瓦就是套在英國脖子上的一個重擔,為了這個選帝侯國的利益大英帝國不斷地犧牲更大的利益。
然而,英國卻無法擺脫這個負擔,它必須承擔起保護漢諾瓦的職責。
由於必須憑藉大陸盟友的陸軍力量才可以實現這個目標,英國就和奧地利及俄國締結了盟約。
幾十年來,三國之間的聯盟一直維持著效力。
但隨著普魯士窮兵黷武的傾向日趨嚴重,喬治二世深感不安。
他擔心自己的外甥,也就是普魯士的腓特烈二世會在他人的慫恿下入侵漢諾瓦,畢竟在這之前腓特烈就已經入侵了歐洲中部,奧地利的西里西亞。
為了阻止普魯士來犯,英國就提議和俄國擬定新的協定,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查爾斯·漢伯里-威廉爵士前來聖彼得堡進行談判。
1755年9月,別斯杜捷夫終於在英俄協定上簽署了自己的名字,漢伯里-威廉爵士欣喜若狂。
可是,事情並沒那麼簡單。
英國同俄國將要簽署新協定的消息讓腓特烈警覺了起來,腓特烈對俄國非常擔心。
一想到在面對特蕾莎時,俄國將有5.5萬人從北向南大軍壓境,腓特烈就感到膽戰心驚。
實際上在同俄國進行磋商之前,為了保全漢諾瓦,英國曾經試圖直接同普魯士進行媾和。
腓特烈拒絕了英方的提議,然而現在他又反悔了,把意願傳到英國,兩國立即撇開了俄國,進行單獨媾和。
1756年1月16日,大不列顛王國和普魯士相互作出了承諾,保證互不侵犯對方的領土,也不做任何有損於對方領土的舉動。
而且,一旦有任何人侵擾到「德意志平靜的現狀」——「德意志」這個術語內涵十分模糊,完全可以同時囊括漢諾瓦與普魯士,兩國就將聯手共同對付入侵者。
有可能對普魯士構成入侵的就是法國、俄國和奧地利。
這個協定在外交界引發了一場地震。
同普魯士的結盟讓英國失去了奧地利這個盟國,同時導致它同俄國新簽署的協定也失效了。
1756年2月,盎格魯-普魯士協定成功簽定的消息傳到凡爾賽,法國立即宣布結束同普魯士的結盟關係,這為法國掃清了同宿敵奧地利重歸於好的道路。
5月1日,奧地利和法國外交人員簽定《凡爾賽條約》,法國承諾在奧地利受到攻擊時對奧地利提供支援。
放在6個月之前這種逆轉完全是不可想像的,可卻成為了現實。
腓特烈顛覆了自己在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中的聯盟陣線,使其他兩大強國也不得不重新制定結盟策略。
新的聯盟一經建立,整個歐洲的外交版圖徹底改頭換面,腓特烈也更加蠢蠢欲動。
同年8月30日,腓特烈手下訓練有素,裝備精良的普魯士軍隊長驅直入薩克森,將這位鄰居打了個措手不及,隨之薩克森的軍隊完全被整編進普魯士的軍隊中。
薩克森一直追隨著奧地利,法奧協定墨跡未乾普魯士就做出如此的舉動,路易十五毫不遲疑地向特蕾莎伸出了援手。
隨著俄國的長期盟友奧地利被捲入戰爭,伊莉莎白女皇也加入到同奧地利和法國聯合對抗普魯士的陣線中。
英國本來的目的是保證漢諾瓦的安全,然而在逃脫了普魯士的控制之後這個選帝侯國又開始面臨著法國和奧地利的威脅。
因為英國的背叛,別斯杜捷夫向英國大使館發出照會,告知漢伯里-威廉爵士俄方將對新建立的反普魯士聯盟,即法奧聯盟保持統一陣線。
聽到這個消息,英國大使目瞪口呆,由別斯杜捷夫伯爵為代表同他商定,並最終簽訂的英俄協議雖然絕對不會被正式宣布作廢,但已經形同虛設。
漢伯里發現自己身陷一團亂麻之中,倫敦方面希望他能擴大英國新盟友——普魯士的腓特烈——的利益,而最初他被派遣到俄國的時候他的使命恰好相反。
歐洲各大強國在聯盟結構上的大變動在漢伯里身上得到了體現。
這也正是彼得因為漢伯里的到來預感到七年戰爭陰雲的原因。
同時是如今的大背景。
在這樣的情況下,一些事情就要加快腳步了。
醫療機構正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項,不僅關係民生,更關係軍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