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米級電磁加速管道,已經完成建設工作。」
「隨時可以開始首次實驗。」
電磁加速管道大模型的負責人袁星,興奮地和張星揚說道。
電磁加速管道的建設,對於基建狂魔來說並不困難。
建設過程之中,最大的難點就是如何讓長達百米的電磁加速管道保持筆直。
毫米級別的誤差都不允許。
初始管道一毫米的誤差。
在管道末端就能夠出現超過1厘米的誤差。
而如果將加速物體的飛行距離,延長到一萬公里。
偏差能夠達到數十公里。
如果將要用這樣的加速管道將物資運輸到月球上。
那麼登月之後的物資補給,將會變得無比隨機。
可能上一份物資補給還在降落點北方100公里。
下一次就能夠飛到降落點東方80公里的位置。
「電磁加速軌道,現在的出口偏差是多少?」
張星揚問了一個關鍵性問題。
如果偏差過大,那麼現在就不是進行試驗的良好時機。
最少需要對軌道偏差度進行大規模的改善之後。
才能夠重新開始試驗。
「我們在加速軌道的末端,增設了一段姿態調整軌道,力求在末端將飛行物的軌跡調整居中。」
袁星講出了他們在電磁加速軌道方面的獨特設計。
超長的電磁軌道,意味著物體在管道內加速一段時間之後。
必然會出現一定程度的偏差。
這是無論如何都無法清除掉的。
首先電磁加速軌道就無法完全保持筆直狀態。
其次電磁軌道不同段之間電流的細微變化。
都會讓飛行物受力出現不平衡,從而導致偏差。
而袁星他們,則是不在過程之中解決這個問題。
直接考慮結果。
在飛行物末端來對飛行姿態進行調整。
只要末端能夠重新將飛行姿態對齊,那麼不管之前它在管道內亂飛。
那都沒有問題。
「我們對剛剛完成的百米級電磁加速管道,有著足夠的信心。」
袁星向張星揚保證道。
冬日的平原地區,還非常寒冷。
試驗區不遠處的農田裡,麥苗葉片上還掛著白色的霜花。
很難想像,一座用於太空建設的重要實驗所,就建立在這片不起眼的鄉土之中。
張星揚搓了搓自己的雙手。
他昨天還在溫暖如春的海南文昌發射基地。
身體還不是很適應這樣寒冷的天氣。
電磁加速管道並沒有專門接一條高壓電纜進行供電。
而是直接在廠房內部安裝了一部大功率空間電站接收器。
直接從太空之中的發電衛星上,接收電能。
經歷了又一年的發展,星河電力的裝機量相比較於上一年翻了好幾番。
已經有能力為一些重大科研項目,進行短期供電。
電磁加速管道也不是時時刻刻都需要大量的電能。
只有在實驗的時候,才需要電力供應。
袁星只需要提前數天,將所需要使用的時長、地點、功率等信息。
在星河電力的內部網站上進行申報。
接下來只需要等待就行了。
至於平日裡的用電,還是從附近的居民區接過來的高壓線。
張星揚一行人走進廠房之內。
長達數百米的廠房之內,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長達一百多米的電磁加速管道。
數根粗大的電纜,從數十米外的無線輸電接收站接過來,規整地固定在地面之上。
向著電磁加速管道的出口一端看去。
靠近出口端的一整面牆,都被升起來。
而在廠房之外,則是豎立著一面巨大無比的靶子。
用來測試電磁加速裝置的精確度。
「標靶我們分別設立在100米,200米,500米處。」
袁星指了指遠處看起來只有一部轎車大小的標靶說道。
這只是站在超過兩百米外看的感覺。
實際上標靶近乎有三米高。
至於更遠一些的標靶,都不太能看得清楚。
「太空衛星馬上就要到達我們的上空了,隨時可以開始向電磁加速軌道供電。」
袁星看了看自己手機上的衛星運行軌跡後說道。
如今,龍國每時每刻都有數萬顆衛星在太空之中運行。
因此開發出了一整套衛星監控系統,對衛星運行軌跡進行檢測。
以防他們在運行過程之中,出現軌道重疊,進而相撞的問題。
甚至這套衛星監控系統,還配備有數台國內最為先進的超算系統,來實時驗算各個衛星的軌道。
電力衛星作為衛星中體型最為龐大的一類。
自然也是受到極為嚴格的監控。
以它們的體量,即使是和百噸重的空間站相撞,都能夠給空間站撞壞。
「它們來了!」
袁星看著手機上的提示說道。
沒有驚天動地的聲音,也沒有出現任何光線變化。
微波在瞬息之間,已經跨越數百公里的空間距離。
從太空之中,來到了地面接收站範圍之內。
澎湃的電能,瞬間順著電纜湧向電磁加速軌道。
「加速過程開始了!」
袁星放下手機,看向管道兩側逐漸亮起的蔚藍色燈光。
電磁加速本身沒有任何聲光特效。
燈光是為了讓電磁管道兩側的工作人員,能夠清晰地認識到管道內部的磁場開始越來越強大。
管道內部的自動裝載機,將一枚硬幣大小的物塊迅速裝填入內。
磁場產生的強大推力,開始給質量並不大的物塊一個極大的加速度。
雖然電磁加速管道的外觀看上去極為科幻。
但是它的實際原理卻極為簡單。
只是F=ma的簡單應用。
在力不變的情況下,物體質量越小,物體加速度越大。
一開始物塊的速度提升,因為表面磨擦等因素還比較慢。
地面之上很難消除摩擦力的影響。
這一點在太空之中反而更加容易做到。
袁星有些緊張地攥緊自己手中的手機說道。
「電磁加速軌道的加速度非常大,很快就能完成加速過程,馬上就要開始了。」
袁星話還沒有說完,就只見到一道高速飛行和空氣摩擦出現微紅的金屬塊,飛出了管道。
發電衛星在一瞬間就將上萬度電傳輸到了地面。
隨後這些電能就轉換為電磁加速管道之內的安倍力,推動著物塊在管道內部高速飛行。
整個過程不過是電光火石之間就完成了。
張星揚只不過是眨了眨眼睛,整個加速過程就結束了。
甚至有些懷疑末端的姿態調整系統,到底有沒有發揮作用。
因為這麼短的時間,到底能不能將飛行物重新調整回正確軌道,是一件值得懷疑的事情。(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