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群人在那個時代也是風流人物,幾乎皆為科舉出身,或為國子臨學員,有一定的水平。
尤其是曹棟樑,吳岫燦等之流,皆是科考入士的,又入皇家最高學府深造,且公派留洋,東渡日本,西進歐美,中西結合,有著一肚子墨水。
這個郝望爵文字功底更深了,不出蒲松齡,但比吳昊天,那是他的幾個帽頭還要多,但比讀書量,要和甄鴻儒比仲伯之間了。
對於詩詞歌賦那是個蒙學,小兒科了,童子功。拈手就來,出口成詩,不就那個平仄對仗押韻而已。
有道是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會謅。何他們就在那個語言環境中,潛移默化的,自然是有個之乎者也。
不言怎麼叫吟酒作詩做對是那個斯文快事,李白斗酒詩百篇,曹植能成七步詩。
更有那個飛花令,猜迷詩,接對聯,行酒令等等,在文字遊戲中有那個萬花筒,精彩紛呈了。
你看那個滕王閣序,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是那王勃的慶宴隨筆揮就,千古奇文,天下絕才。
當然這幾個人,沒有那個錦繡文章,但斯文著,即興發揮而已,遊目騁懷,視聽之娛,放浪形骸了。
不妨隨其信可樂也,再轉呈幾首,以惠贈讀者,暢敘幽情吧!
其七律詩三:
野池蘆草日高標,
綠葉青竿風向搖。
代謝新陳老朽去,
優勝劣汰嫩枝昭。
枯榮只有隨天意,
衰盛須知應色嬈。
一切由緣因果事,
自然法則物華調。
此詩乃是曹棟樑所寫,意境富有哲理,寓意何在?小小年紀,有著老氣橫秋,感情複雜了。
郝望爵以《揚州慢·漁夫》填詞一首:
一湖煙雨,
滿目黃昏,
春色連波暗渡。
晚來思歸舟,
帆去愁行路。
影無蹤,
居無定所,
篷帆高舉,
浪里檣櫓。
問蒼茫:
水天浩淼,
一葉孤旅。
人生行船,
飄蕩在、萬里風雨。
浪淘逐逝波,
風流竟得,
零星花絮。
水載舟覆恆古,
有道是:
誰主沉浮?
生來做漁夫,
扁舟散發何需?
夫子更有情致那懷才不遇了。那個派來的隨員以《酹江月》詞牌:
韓信悲憫,
誰賦漢宮闕?
遺存殘缺。
平王未齊削作侯,
韓祠記得舊事?
胯辱橋損,
饈母池淺,
劣境凝將台。
胸韜百萬,
謀略力轉乾坤。
楚河漢界壁壘,
張蕭識英才,
追來封將帥。
揮劍逼得垓下歌,
贏來雲兮飛揚。
位高震主,
疑反構陷,
不見天地戮。
亂世劍雄,
何必血濺長虹!
他們的詩詞太平鋪直敘,有的粗俗平庸,有的無病呻吟了。
總沒有宋詞大家之筆力,氣象宏大,意境高遠;引經據典,博古通今;遣詞造句,辭藻華麗。
沒有大家蘇軾那首《飲湖上初晴後雨》:水光瀲灩晴方好,…。把西湖與美人聯到一塊了。
感嘆文字之美的,如詠春似勞飛燕,花團錦簇色一片,煙柳粉黛繪綠屏。
如詠夏似綠水滿池塘,蜻蜓點水驚魚鷹。如吟秋似桃李三春雖可羨,鶯來燕去亂芳心。如吟冬似千樹萬樹梨花開。
筆下自有萬物復甦的春天,花開滿園的夏季,香飄大地的秋時,瑞雪紛飛的冬日。
然而,幾個臭皮匠,也難湊成諸葛亮。主要的是對區域文化的不了解,自己的認知又狹隘,沒觸及靈魂,感悟不深刻,有了切膚之痛,才能情景交融。
更何況他們身居高堂,處江湖之遠,誰能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呢?養尊處優,哪有含荼茹毒,何談含菁咀華爾?
此乃拼湊文字了,話說他們過洪澤湖時,聽說有湖匪出沒,心情大為緊張。
往日被劫,記憶猶新,心有餘悸。因前有徐州快馬傳信到清安府,江浙道府聽得吳昊天的意見,說過洪澤湖匪事,最好派官兵戰艦接應,以防湖匪偷襲。
上次李蓮英大人派來的船,都被劫了,就連漕運總督大人甄鴻儒之子甄苗苗都被劫殺了。
江浙道府一聽就批評道:汝等應早作安排,速派官船迎接,確保欽差大人萬無一失。
要知道,欽差來是察看防務的,卻地方流寇四起,盜匪橫行,爾等守土之責何在?大有瀆職之嫌,不作為了,應嚴加懲辦。
若欽差有個閃失,定拿爾等是問,先斬後奏,決不輕饒。
諾!諾!現就派人去,馬上到位,定保大人平安無事!
吳昊天本是提醒的話,卻引來訓斥,唾沫往自己肚裡咽,內外不是人了,叫不說也招罪,說了更招罪。
聽送信官來報,欽差們在山東已遭過不測,被水泊梁山湖匪劫過,大為光火,若在洪澤湖再遭一劫,爾等烏紗帽可要易主了。
不得已,吳昊天釜底抽薪,將官兵分成兩撥人馬,一隊派官船去迎接郝望爵。
那是一隊荷槍實彈的警員,坐上快艇有三十條,從水路去迎接,一條龍似的,有著聲勢。
一隊繼續組織市民對清安城進行市景整肅,防範警務,精心打造,設置看點,扮靚城市。
又在清浦碼頭,搭起了迎接欽差大人的彩門,高九丈,上有道府在錫紙上親書的魏碑字體,「熱烈歡迎欽差大人蒞臨指導」幾個鎏金大字。
邊上插上上百面五彩旗,也準備了吹鼓手、秧歌隊、獅子舞、市民歡迎牌。屆時夾路相迎,以表盛情。
經過數日的打造,清安城街道乾淨整潔有序,商貿繁華喧囂,城牆粉刷一新。
時值春夏之交,萬物生輝,氣象萬千,生機盎然。
再加上氛圍營造,城牆上彩旗飄飄,護城河上芙蓉映日,穿城而過南來北往的船隻,汽笛聲聲,有了一種人與自然的和諧,安居樂業的景象。
這支迎接欽差的隊伍,大有十艘戰船,沿運河北上,過洪澤湖時,湖光瀲灩,山色盡美。
在那水天相連的西邊,渺渺見一支船隊,白帆從天際出,但不知何許人也?
接人官兵,為造聲勢,將火炮火槍對天鳴示,目的是既能引起欽差大人的注意,又能起到隔山敲鑼震虎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