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軍事> 金堤永固> 第224章 加官晉爵

第224章 加官晉爵

2024-09-30 20:59:29 作者: 安瀾志
  吳昊天這次如此賣力,是有兩重意願,一是展示自己的政績,將今年來的所作所為讓上司來評說。

  他是對的,合乎聖意,是系天下安危的真正的有能力有擔當的人,更是有先見之明的人,那真是高屋建瓴,高瞻遠矚,是有將帥之才的能人。

  事實勝於雄辯,你著這個金湯之固,能不讓人心動,那是一座豐碑,我吳昊天就是那個基石,陰刻著永垂不朽。

  俺的功勞大不大,爾等自見分曉,俺不藉此升官發財,還要什麼更比如此業績。

  當然了這也是給兒子鋪就坦途的,有個升遷的台階,那是九層之塔,可登雲天。是之有其父,必有其子了,老子英雄兒好漢,將門出虎子嗎!

  吳昊天給大家道了萬福,道府不知欽差大人有其兒,驚訝中又對吳昊天說。

  此次不知公子為欽差,多有唐突不周,望海涵!但為皇差,定念蒼生為重了。

  此次欽差前來,一路鞍馬勞頓,時勢所逼,吾輩定當全力以赴,共襄國事,不辱使命。

  謙和而又堂皇,大有軟硬兼施之腔調。

  此話有話,郝望爵聽得弦外之音,接茬道:俺等受命皇差,皆為國事,食君俸祿,忠君之事,這是本份。

  地方安危全系諸位,君臣團結,眾志成城,一定能打造鐵桶江山。

  這次一路看來,清安城首屈一指,固若金湯。清安府官員城防意識濃,勞苦功高。

  比俺上次來查看,舊貌變新顏,一夜新城。其決策者大有先見之明,決策英明正確。雖曾波瀾起伏,針砭不一。

  但與國事安危,可謂小巫見大巫,最終符合主流,合乎聖意。此一城之說明江浙官員識時務,取重心,干實事,成績斐然。

  俺定向老佛爺及李首輔為爾等請功受賞,加官晉爵。此言一出,道府及吳昊天如釋重負。

  因自欽差欲來,道府親自督辦,要求完美,發現問題就對吳昊天橫加指責,訓呵一通。

  弄得吳昊天沒鼻子灰,窩了一肚子火,但又不敢發泄,官大一級壓死人。

  想想自己為創此偉業,嘔心瀝血,殫精竭慮,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從來都是頤指氣使別人的,翻手為雲,覆手為雨,清安地盤俺就是老大,坐地王,一方侯,誰敢與俺爭高下,老子天子一號。

  但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土匪龍文閣。剛才聽得道府施軟,又聽得欽差讚許,心中積淤的一口濃痰,終於吐了出來,百病全無,看著兒子,又有了底氣。

  但在接待上依然高規格,絲毫不敢懈怠,無微不至了。

  此次既要為自己鋪就飛黃騰達的路子,更要為兒子仕途通達傾其所有。請上座,請品茶,請訓導。

  大有鞭撻貪官的十字令的寫照:一副奴才相,兩手往下垂,三角眼奸詐,四楞臉諂媚,五官不周正,六神透陰氣,七寸長脖子,八兩小腦袋,九根黃鬍子,十分不像人!

  然而他們標榜自己始終是另一副道貌岸然的:一心為民,兩袖清風,三思而行,四方太平,五穀豐登,六欲有節,七表有度,八方兼顧,久居德政,十分廉明。

  其實是:十年寒窗,九載苦熬,八進科場,七品到手,六親不認,五穀不分,四體不勤,三飽酒肉,二流子貨,一心撈錢。


  卻似清人梁章矩《歸田瑣記》中的「寶塔」十字令:紅,圓通,路路通,認識古董,不怕大虧空,圍棋馬釣中中,梨園子弟殷勤奉,衣服整齊語言從容,主恩寵德滿口好稱頌,座上客常滿杯中酒不空!

  恰似照妖鏡;為官貪不貪,照照原形現!

  此令意思是:提拔高升、飛黃騰達,見風使舵、趨炎附勢,拉幫結派、八面玲瓏,故弄風雅、受賄成風,橫徵暴斂、魚肉人民,消遣娛樂、麻將嗜賭,包養名伶、尋歡作樂,穿戴名牌、道貌岸然,曲意奉承、吹牛拍馬,公款吃喝、醉生夢死。

  吳昊天自有他的處事哲學,本身是捐科出身,士大夫的那儒子清高,當然不會讀懂謙謙君子之道了,且不探究。

  因為在此綱紀廢馳,國之堪亂中,禮義廉恥,已經是寡廉鮮恥了,文明古國,禮儀之邦的高尚的道德準則、完整的禮儀規範和優秀的傳統美德,難以苟存,已無尊嚴之道,國格民權何在乎?

  但聞他們對國事的破解。道府問:京城近況如何?

  郝望爵心情沉重地說:兄台莫談國事,自甲午戰敗以來,國事令人堪憂,算是內憂外患了。

  日本獲利,得割地賠款,又讓侵華諸國紅了眼,都在叫囂在華利益重新分配,大有蠶食鯨吞俺大清帝國。

  此事皆是義和拳所致,打著扶清滅洋的口號,觸怒了八國列強。

  現在多有照會,提出抗議,虎視眈眈,以武威脅,火拼中華。幸得首輔李大人有先見之明,落實防戰要務,以抗來犯之敵。

  吳昊天接話說:俺可備戰已久,城防堅壁,敵敢來犯,定拒之千里,城池固守。

  先不知皇都安然?光緒爺和老佛爺二位爺可好?聽說與日主戰,是光緒爺力排眾議,寡行獨斷,獨攬乾坤。

  戰敗後被老佛爺軟禁了,可否是真?聽說他又不思已過,又策動什麼變法?又被策反新派袁世凱大人給告發了。

  一國之君,怎麼這麼不惜國計民生呢?應該為老佛爺分憂才是。

  爾等只是道聽途說,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了。老佛爺遵徇皇制,太守舊了;光緒爺接納西洋,太激進了。

  母子倆政見不一,自然是道不同不相為謀了。這可是皇家內部的事,不是臣子所能明辨是非的,唯有臣服,忠君是事。

  光緒爺欲以《海國圖志》師夷之長技以制夷革新變舊,以振興中華。啟用了一批秀才來變法,視若兒戲了。

  然而老佛爺堅守舊制,務實時勢,本以義和拳之民賊,來以毒攻毒,不曾想放縱了賊逆,而裂變之危局,熊皮未除驚猛虎,把個賊人得了勢。

  今是騎虎難下了。郝望爵當了時事評論家。


關閉
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