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3章 【和怡和講數】
6月,中環希爾頓酒店。
吳光耀、吳顯朔、馬世民代表吳氏家族,紐壁堅、鮑富達、西門·凱瑟克代表怡和與置地,正在一包間密談。
紐壁堅身兼怡和、置地兩公司的董事會主席,鮑富達為置地總經理;
西門·凱瑟克是去年(1982年)從澳洲來到港島,目前是怡和的執行董事,負責該集團的國際事務。
這次密談,是吳光耀主動發起邀請,打算試探一下關於置地出售的問題。
此時,怡和集團內部正是激流暗涌的時候,凱瑟克家族正在逼迫紐壁堅下台;
早在1981年,凱瑟克家族與紐壁堅的權利爭鬥,已經表面化;
當年董事會上,就曾醞釀讓紐壁堅倒台的暗潮,不過其後雙方妥協,紐壁堅得以繼續連任四年;
不過現在置地出現如此嚴重的問題,凱瑟克家族當即要求紐壁堅提前離任。
吳光耀首先開口說道:「這次邀請三位來,我是想詢問一下,怡和可否將置地出售於我?」
絲毫沒有拖泥帶水,吳光耀直接道明了來意。
作為怡和、置地的大班,紐壁堅沒有說話,反而將目光望向西門·凱瑟克;
從這一點來看,紐壁堅也深知自己無法在怡和立足了,下台只是時間問題了。
西門·凱瑟克聞言,也沒有憤怒,略帶平靜的語氣說道:「吳先生打算以什麼價格,收購我們手中的置地股份?」
見西門·凱瑟克如此冷靜,吳光耀並無意外,曾經大學時代的西門·凱瑟克是一位中二青年、一位憤世嫉俗的現代嬉皮士;他在大學只讀了一年,便叫同學把他裝在棺材裡,然後抬出校園;氣得老凱瑟克大發雷霆,罵他『孺子不可教也』。
往往這種不走尋常路的小孩,最終更能取得成績,如今的西門·凱瑟克做事,怕是比他哥哥更勝一籌。
吳光耀笑著說道:「就以股市暴跌前的置地最高市值80億港幣計算,我們再溢價30%如何?」
西門·凱瑟克說道:「吳先生倒是很誠心,不過市值可不能體現公司的實際價值;不然,由我們怡和按照260億港幣的價格,購買長江實業如何?」
吳光耀自然不會答應,凱瑟克家族未必拿的出,但吳氏家族在英國有個仇人,誰知道會不會參與此事。
吳光耀笑著說道:「怡和不虧是百年集團公司,實力不容小窺!其實,我並不是因為怡和和置地落難了,才來和你們講數;而是我覺得你們對大陸不夠信任,英國又有意退出香港,我才來和你們講數。」
英國有意退出香港,並不是什麼秘密,只不過英國喜歡講點條件而已!
但恰恰是那些條件,大陸不可能接受。
西門·凱瑟克說道:「吳先生可真喜歡道聽途說,我們怡和任看好香港的發展。」
馬世民見吳光耀好言相勸,西門反而油鹽不進,於是裝起了惡人;
「各位,據我們所知置地的債務高達130億港幣,光每年需要支付的利息就能買一幢樓。不僅如此,置地和怡和因為是『連環船』,如今置地發生財務危機勢必會連累怡和,將怡和的利潤吞噬的乾乾淨淨;進一步來說,置地和怡和的連環船並不是毫無破綻,反而『兩極必反』『一損俱損,一傷俱傷』」
西門·凱瑟克皺皺眉頭,對面一個唱紅臉,一個唱黑臉,顯然有些勢在必得!
而置地和怡和的連環船看似牢靠,確實也有破綻;
收購戰爆發時,收購方可以向收購及合併委員會申請禁令,禁止被收購方行駛所持互控方股權的投票權;這樣,等於解除『連環船』間的鐵鏈,一對一進行收購與反收購;
若收購方申請獲得通過,怡和、置地互控優勢將消失殆盡。
還有,置地的市值是高於怡和的,置地現在60億港幣,而怡和僅為25億港幣;
倘若,吳光耀直接去私有化怡和,豈不是只需用少量的資金,就能控制兩家公司。
如今,怡和和置地發生財務危機,完全沒有能力抵抗吳氏家族的財力;
不過吳光耀現在喜歡上『將烽火消弭於杯酒之間』的戰略,故不會惡意收購。
西門·凱瑟克沉聲的說道:「怡和經歷了百年,我們在全球擁有大量的資產,僅香港一地投資失敗又算得上什麼,困難只是短暫的。如果吳先生喜歡惡意收購,儘管放馬過來。」
吳光耀笑著說道:「凱瑟克先生誤會我們的意思了,我們的意思是置地連累了怡和,還不如高價出售。」
西門·凱瑟克說道:「股市永遠不能反映一個公司的真正價值,置地在我們心中是旗艦公司,吳先生如果真想要,那麼作價200億港幣,也許我們可以考慮一下。」
吳光耀很想當場答應,想想決定還是再緩一緩;
雖然價格很心動,但是過程走的很不爽。
200億港幣加上130億港幣的債務,吳光耀不是拿不出,而是不喜歡這種收購方式。
港島突然傳出吳光耀有意收購置地公司,一時間竟然讓股市足足上漲了3%,置地的股票更是暴漲10%。
西門·凱瑟克甚至接受了記者的採訪,言語之間總是強調置地的市值低於置地的實際價格,然後又顯得很有誠意的說道:
「大門總是敞開的!」
「問題在於價格!」
西門此舉無疑是想抬高置地的價格,以此來防衛置地;
當然,凱瑟克家族有一個很大的弱點,那就是『恐G』;
所以,只要價格合適,置地也不是非賣品。
市場上還傳著吳氏家族收購置地的新聞,大漲華人威風;
而怡和和置地卻發生了一件大事,頓時在港島再掀起一股風波。
身兼怡和、置地的大班紐壁堅在董事局宣布辭去兩間公司主席職務,僅保留董事一職;
凱瑟克家族,捲土重來了!
紐壁堅在接受媒體採訪的時候,無比傷感的說道:
「我只是一名打工者!」
「整個香港的形勢都變了,英國準備拋棄香港,華商從60年代就越來越強大;這就像當年美國扶持日本一樣,突然有一天發現,原來懷抱的嬰兒是一隻老虎。」
「我愛香港,我永遠熱愛香港!」
紐壁堅雖然沒有明說,但言語之間依然有對凱瑟克家族一些不滿;
怡和在六七十年代實行『發展在香港,投資在海外』的策略,完全是凱瑟克家族執行的策略,而紐壁堅不過是一個執行者;
正是因為六七十年代錯失了香港發展的機遇,也才導致八十年代重回香港的投資實際錯誤。
傳媒們紛紛開始撰寫新聞,當年吳光耀先生從凱瑟克家族手中拿下九龍倉,讓怡和失去了一翼;
如今凱瑟克家族再次掌權,又面對吳光耀先生的來勢洶洶,此時身兼怡和和置地兩大班的西門·凱瑟克,他是否又比他哥哥亨利·凱瑟克高明呢?
媒體用『對於怡和新大班來說,戰役才開始!』
什麼樣的成就,能讓西門·凱瑟克顯得比較高明呢?
很多傳媒分析道,保置地不失並不是唯一的證明,將置地賣出高價也是一個證明。
置地成為香港的債王,留在手裡反而會害苦怡和,加上凱瑟克家族有『恐供症』;
所以,就算怡和高價出售了置地,也算是一個高明的政策!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