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現代都市> 大明鎮海王> 第2277章 ,封建與新時代的對立

第2277章 ,封建與新時代的對立

2024-08-23 01:04:09 作者: 中華田園牛
  第2277章 ,封建與新時代的對立

  大明的武將勛貴集團在劉晉的帶領下其實早早的就已經轉變為了新興的資產階級,一個個麾下都擁有大量的產業。

  這些工廠、商行等等都是新興的資本家、企業家所掌控,這些封建勛貴只不過是披著封建勛貴外皮的新興資本家而已。

  傳統的封建勛貴們,他們所賴以生存的土壤是傳統封建的分封制度,依靠自己家族所獲得分封的土地產出來生存,再加上適當的做一些小買賣之類的。

  這樣的一種制度下,這些勛貴集團們雖然可以過著不錯的日子,但其所掌握的財富和能量是遠遠不如資本家的。

  土地的產出是有限的,尤其是在傳統的耕種之下,僅僅只是產出的那點糧食,布匹、茶葉什麼的,放在封建社會來說,還是可以讓這些貴族們過上不錯的生活。

  可是在迅猛的時代,資本橫行,科技迅猛發展的年代,這點產出就顯得微不足道了。

  工廠和商行就不一樣了,工廠的機器一開動,銀子就如同雪花一般的滾滾而來,隨便一座工廠一年能夠產生的收益都要高於以前緊靠土地所獲得的收益。

  大明的這些勛貴,雖然還是勛貴,但本質上早已經脫離了原先的封建貴族的基礎,是新興資產階級的代表。

  既然是資產階級,那就自然而然會有著自己的利益述求,會要求整個社會制度能夠更好的契合資本主義時代的發展。

  簡單的來說,那就是會要求朝廷這邊能夠更好的服務自己,服務資本主義時代。

  很簡單的一點,資本主義時代和工業時代需要大量的原材料和市場。

  這就會要求大明帝國始終對外保持強大的姿態,因為只有強大的大明帝國才能夠順利的打開其它國家的市場大明,同時將其它國家捲入到滾滾的資本主義時代之中,讓全世界都成為資本家的原材料產地和產品銷售市場。

  這一點來說,以前劉晉和王守仁在的時候都做的很好。

  不斷的對外擴張,獲得更多的土地來種植棉花、養殖綿羊,這是原材料的來源,同時也是利用大明帝國強大的武力逼迫奧斯曼帝國簽署貿易協議,讓大明帝國的商品可以傾銷到奧斯曼帝國,且不增加任何的關稅等等。

  這些說到底都是在為資本主義的發展而服務的,為資本家尋找原材料產地和產品銷售地,讓大明帝國的產品可以銷往全球,同時也是從全球各地獲取原材料。

  為此劉晉甚至於還使用糧食來衝擊全世界的主要糧食產區,讓歐洲、奧斯曼帝國、波斯、中等等地區放棄自己種植糧食,轉而去種植棉花、養殖綿羊,這樣就可以獲得更多的原材料。

  這也是大明紡織行業出現危機的很重要的原因,因為有著足夠的原材料供應之下,紡織行業的機器全部開動之下,產能暴漲,全球根本就消化不了那麼多的衣服、鞋子。

  可是到永盛朝的時候,永盛皇帝開始重用其那傳統的守舊派文官來,這些守舊派的文官,他們的主張就和資產階級的利益訴求背道而馳。

  很簡單的一點,守舊派的文官們大多數都總是嚷嚷著古制、古制什麼的,他們習慣於以前傳統的當官方式,高高在上,百姓愚昧而無知,隨便他們這些當官的怎麼去揉捏,他們只需要喝喝茶看看報紙,審案子就可以了。

  這樣當官,自然是非常的舒服,每天需要做的事情很少。


  可是對於新時代的資本家而言,他們的要求就很多了,比如資本家要建工廠,那自然是要求修建好的公路、鐵路、港口等等,這樣才便於原材料和商品的運輸。

  同時新興的資本家也會要求可以更好、更輕鬆的招募到足夠的工人、足夠優秀的工人,這就需要人口的自由流動,也需要這些工人能夠獲得一定基礎性的教育。

  最起碼來說,工人們如果認識字,知道度量衡,會算術等等,這些才能夠勝任工廠裡面的工作。

  尤其是在一些技術類的工廠,新興的需要技術的領域內,對於工人的要求就更高了,不僅僅要認識字,會算術,還要懂更多的科學知識、機械知道等等。

  只有在這樣的基礎上,這些資本家們才能夠辦其技術含量更高、附加值更高的工廠、商行來。

  像汽車製造業來說,你以為隨隨便便的一個人都可以去汽車廠裡面打螺絲嗎?

  汽車製造是一個技術活,工廠裡面的員工基本上都是有著學歷的要求,即便是再後世,至少來說也是會要求有專科以上的學歷。

  因為只有有一定的學歷基礎才能夠適用和勝任相關的工作,沒有文化、懂的東西太少的話,那是很難勝任這個工作的。

  後世的教育為什麼可以發展起來,並不是因為那些精英真正的在為普通人著想,而是因為資本主義的發展需要,他們需要更多的人才,更多受過教育的人才,所以他們才會興建更多的學校。

  同時也是會通過官府這邊去發展義務教育,普及高等教育,以此來培育各種各樣的專業性人才為自己服務。

  如果是在封建社會,以土地來束縛百姓,百姓只需要會種地就可以了,別的都不需要懂太多。

  這自然而然是不需要給普通百姓普及什麼教育了,種地不需要多少的文化,甚至於連字都不需要認識。

  被牢牢束縛在土地上的這些百姓,他們活動的範圍一般都不會超出自己的縣城,很多人甚至於一輩子連自己所在的鎮都沒有出去過。

  他們不需要認識字,更不需要有什麼文化知識,而且沒有知識和文化的情況下,也更有利於封建社會的統治和穩定。

  所以在封建社會,知識永遠都是掌握在極少數的讀書人手中,比例非常的低,往往一個縣可能都沒有多少人認識字,而讀書的成本也是極其的昂貴,以此來將普通的百姓排擠之外。

  事實上現在的這一套在後世的歐美依然是存在的。

  後世的歐美人所推崇的什麼快樂教育,本質上就是放任自如,讓普通人的孩子在快樂著廢掉,永遠都不可能擁有躋身上流社會的可能性。

  而真正的精英,他們的孩子所接受的教育是非常嚴格的,上的都是私立學校,從小的學業都極其的繁重。

  而上私立學校的學費極其的昂貴,一般的家庭根本就承受不住,但私立學校可以直通好的大學,是未來立足社會中上游的基礎。

  依靠這樣的辦法,將社會分成了普通大眾和精英階層,精英階層牢牢的把控著所有的一切,而普通大眾則相對於顯得有些愚昧而無知,甚至於很多來基礎性的二分之一加三分之一等於多少都算不出來。

  守舊派官員們的治國理念和新興資產階級的利益訴求是完全背道而馳的。

  新興的資產階級會要求官府這邊為自己服務,自己的工廠需要便捷的交通、水電等等,同時要有高素質的工人之類的。


  這就要求官府這邊要積極的去服務好社會,籌集資金完善基礎設施,同時更好的去規範和管理市場,普通基礎的教育,培育更多的合格產業工人等等。

  更重要的是資產階級會要求相對更加公平的競爭環境,而封建社會的傳統就是依靠封建特權豎立起壁壘。

  比如以前的鹽,因為鹽鐵專營的制度,這鹽是掌握在朝廷的手中,鹽場的灶戶日夜不停的煮鹽生產出來的鹽。

  按理說應該是按照朝廷的制度來進行分配,分給那些商人,然後再賣給全國各地的百姓。

  然而事實上因為這種鹽鐵專營的制度,這些鹽最終全部都掌握到了掌握權力的這些官員手中,然而再流到了與自己有關的商人手裡面。

  因為鹽鐵的專營,故而這些鹽商可以肆無忌憚的太高鹽價,這鹽不吃也得吃,賣的再貴,也是要買的。

  依靠這樣的政策壁壘,鹽商們富甲天下,成為最有錢的人,而大明朝廷和百姓卻是兩頭都沒有得到任何的好處。

  這就是屬於典型的依靠政策豎立起壁壘的例子,靠著這種不公平的政策大獲其利。

  後來伴隨著逐步的取消鹽鐵專營,開放鹽業,不僅僅大明朝廷這邊在鹽這方面獲得了更多的稅收,而且老百姓也是吃到了越來越便宜,質量更好的鹽。

  這也就是典型的打破壁壘之後的現象了,市場有競爭才會有服務,才會有更好的品質和價值。

  傳統的封建制度,所以靠的往往的就是這種政策的壁壘,通過各種各樣的法律或者是特權來樹立這方面的利益。

  而資本家相對來說則是更希望能夠獲得公平的競爭環境,大家都可以參與,各憑本事來吃飯。

  除此之外,資產階級更希望官府能夠有更快速的反應速度,一旦出現什麼問題或者是麻煩之類的,能夠快速的去解決。

  而傳統的封建制度和官僚顯然是無法做到這一點的,他們覺得他們才是這個社會的老頭,是資本家服務自己,而不是自己去服務資本家。

  歸根結底的來說,其實就是話語權的爭奪。

  資本家想要發展的更好,那就必須要掌握權力和話語權,這樣才能夠更好的為資產階級的發展、壯大而服務。

  但傳統的封建制度和官僚體系顯然是無法適應這一點的。

  以前的時候劉晉和王守仁很輕鬆的意識到這一點,所以也是一直在做各個方面的努力,但是到了現在。

  永盛皇帝朱載城開始重用這些封建的守舊派官員,他們不僅僅沒有做這方面的努力,甚至於開始倒行逆施,出台一些不利於資本主義發展的制度出來。

  比如他們認為新學是傳播公家派思想和其它新思潮的根源,應該要嚴厲的禁止新學,禁止新學學校的開設。

  轉而應該重視傳統的儒家教育,大力創辦更多的私塾、書院等等,傳播儒家的教育和思想。

  僅僅只是這一點就徹底的激怒了資產階級,也是觸怒了全大明的普通百姓。

  對於普通的百姓來說,他們當然是希望自己的子女可以接受教育,獲得知識,因為只有這樣才可以改變自己的命運。

  新學的存在讓無數的大明人獲得了知識,掌握了知識,也是改變了自己的命運,無數的大明人由傳統的農民子弟轉變為城市裡面的產業工人、商行管理、教師、醫生、工程師等等。


  他們獲得了更高的收入,也過上了與祖輩完全不一樣的生活,他們是現在大明的主流和主力軍。

  他們當然不希望失去自己的工作,失去自己的生活,更不希望和祖輩一樣是文盲,什麼都不懂,也什麼都不會。

  新學就是基礎,禁止新學,這是動了他們的根基和基礎,自然而然會遭到他們的強烈反對。

  也幸虧是永盛皇帝還清醒,並沒有真正的聽從這些守舊派官員們的意見,否則的話,現在的大明早就已經亂了起來。

  劉晉看著報紙,看著報紙上報導的一件件事情,整個人的腦海中也是飛速的思索著。

  永盛皇帝是幸運的也是悲哀的。

  幸運的是接管了一個大好局面的大明王朝,悲哀的是伴隨著時代的發展,封建時代正在不斷的掩埋,新興資產階級的發展,對於他這個天子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如果他不能適應這個時代。

  反而還想要以前那種帝王時代的話,他的未來將會充滿了各種各樣的變化。

  現在的資產階級可不是幾十年前了,他們已經占據了大明的主流,也是同樣擁有著極其龐大的力量。

  聯合起來要推翻朱家王朝也並不是什麼難事,也並非不可能。

  並且現在資產階級也已經有自己的思想指導,也有了南非殖民地、西洋聯合商行給大家做出來的示範。

  公天下並非是不可行的,事實上公天下比家天下還要做的更好。

  如果永盛皇帝再這樣下去的話,資產階級革命必然會發生。

  PS:求票票~~

  (本章完)


關閉
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