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高文六歲,入門網球。
那一年,萊頓-休伊特(Lleyton-Hewitt)在美國網球公開賽上擊敗皮特-桑普拉斯(Peter-Sampras)首次贏得大滿貫冠軍,並且在同年十月,以年僅二十歲零八個月的姿態成為有史以來最年輕的世界第一。
當時,啟蒙教練就認為,哪怕正手力量不足,高文也能夠以休伊特為模版成長起來。
2008年,高文小學畢業。
那一年,男子職業網壇的年終第一則是拉斐爾-納達爾(Rafael-Nadal),正手力量和防守反擊是標誌性的代表。
此時,高文的母親和教練都意識到,天賦想要兌現成為職業生涯,高文還有無比漫長的道路需要前行。
一方面,高文需要更加專業的培訓,中小城市的教練資源相對短缺;另一方面,網球專業訓練的高昂費用也讓高文家難以負擔。
經過深思熟慮,高文母親選擇了美國高中、大學的這條路線,也就是青少年網球聯賽和NCAA。
NCAA,美國大學聯賽,包括籃球、橄欖球、網球等等,擁有完整的聯賽體系,以此為踏板向職業聯盟源源不斷地輸送無數人才;同時,大學對聯賽的重視也讓他們願意提供專項獎學金來幫助學生訓練。
NCAA和職業網球學校的區別就在於,NCAA認為,不是所有運動員都能夠轉入職業領域的,他們需要確保這些學生運動員的未來——
先是學生、然後才是運動員,與職業選手區分開來。
如此一來,即使畢業之後無法轉入職業聯賽,也依舊能夠獲得一紙文憑。
所以,NCAA對所有球員都有最低學分要求,否則就直接禁賽。
對於高文母親來說,NCAA無疑是最佳選擇——
高文身體條件的短板,在未來可能帶來更多限制,未必就能夠轉職業,那麼,在家庭無法給予有效經濟支持的情況下,進入NCAA接受專業培訓的同時,又能夠確保學業,為未來的發展做好兩手準備,這就是最好選擇。
高文,也足夠努力足夠爭氣,一路拿著網球獎學金,同時還有學術獎學金,從高中到大學,乘風破浪。
遺憾的是,高文母親的擔憂終究還是發生了,傷病捆綁住了繼續前進的腳步。
於是,大學畢業之後,他進入一家公關公司成為一名上班族。
曾經,高文不止一次想過,如果自己沒有遭遇傷病,如果自己能夠繼續接受訓練,那麼會是什麼結果?
現在,第二次機會真的出現了,那麼,自己又應該如何做呢?
視線,再次落在屬性面板上。
即使重來一次,問題也依舊存在,重點就在於,如何面對問題、又如何解決問題,當二月十五日再次來臨的時候,是否會重蹈覆轍?
也許,他能夠在這個系統里找到答案。
想到這裡,視線就落在右下角的第四個板塊上。
等級稱號:進階者
成長潛力:36.01%
嗯?這些又代表什麼意思?
眉宇微蹙,視線焦點落在「進階者」之上,自然而然就出現了一段說明文字:
「進階者,學習網球的高級階段,具備強力對抗的競技水平,代表非職業選手之中的頂級水平以及即將轉入職業的青少年高級水平。」
原來如此!
說明文字的下方,還可以看到兩個頁面,往下翻就能夠看到更多說明。
「初學者,學習網球的初級階段,代表能力的快速提升水平。」
「中級者,學習網球的中級階段,業餘競技水平,代表青少年的更高水平和成年人的中級水平。」
也就是說,從初學者到中級者再到進階者,這些全部都是非職業選手的範圍,距離職業水準還差點意思。
進階者應該就是非職業選手的最頂級階段,高文已經贏得了初學者、中級者兩個稱號,現在是第三階段。
NCAA是一個競技聯盟,但客觀來說,他們的確不是職業水準。
如果前往職業比賽的話,往往都是低級別的希望賽、挑戰賽,競爭對手都是世界排名五百名開外的球員,很難在ATP、WTA級別的職業比賽里拿出更多競爭力。
至少,普遍平均水準是如此。
卻不知道,從進階者到職業水準還有多遠。
那麼,「成長潛力」呢?
「通過基礎訓練、日常訓練以及比賽能夠獲得成長潛力值,具體數值的多寡,將根據訓練或比賽的內容、強度、難度以及方式的不同而出現差異。」
整個解釋相對書面化且相對籠統含糊,沒有進一步的詳細知道,但不難理解。
就相當於遊戲一樣,領取任務、擊殺怪物,收穫經驗;然後,根據任務難度、怪物級別來決定經驗值。
如此說來,剛剛出現的「成長潛力+0.01%」,應該就是因為他和麥克唐納德的追逐?
不對,更加準確來說,應該是奔跑。
想到這裡,高文就直接在衛生間裡開始原地高抬腿訓練。
如果是平時,高文絕對不會如此魯莽衝動,衛生間顯然不適合訓練;但才經歷一連串不可思議的事件,似乎又找回些許少年心氣,雀躍與激動的情緒無法控制,迫不及待就想要嘗試看看,有種衝動。
於是……他就這樣做了。
踏踏踏。
踏踏踏。
「成長潛力+0.01%」
「成長潛力+0.01%」
一串一串藍色字體就順著視網膜往上刷新,那種肉眼可見的增長,讓腎上腺素頓時爆發,心情也跟著雀躍起來,停止了高抬腿動作之後依舊在原地輕盈地跳躍著:
這是否意味著,只要堅持不懈地訓練,就能夠提升?
還有,成長潛力達到100%的話,會發生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