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4章 廣而告之

2024-08-23 07:06:40 作者: 流浪之袋鼠
  第414章 廣而告之

  棒梗不愧是影視劇中的主二代啊,當李建華看到這本郵冊以後不由的感慨了一句,不知道幾年十幾年後棒梗會不會後悔死。

  李建華盤算了一下,這東西放到後世的價值估計比他這些年幫襯賈家的價值都要高了,當然帳可不是這麼算的,在你困難的時候你更願意要吃的喝的,而不是這本不能換錢的郵冊。

  這種價值的比較只不過是李建華的一種惡趣味罷了,他也是閒的,這邊和秦淮茹約著會,那邊想著讓棒梗當司機,關鍵人家還得感謝他,還給他送來禮物了,你說奇怪不奇怪。

  確實是好東西,理兒從小也喜歡集郵,李建華也幫她收集了好多,李建華習慣了多吃多占,不知不覺他那也有好幾本了,棒梗這本確實不錯,有些他都沒有,也不知道這傢伙是從哪倒騰的。

  集郵似乎也不錯,這倒是給李建華又開拓了一條思路,之前就提到過他為了以後的幸福生活一直在提前做人設,他的那點愛好就連二大爺都知道了,伱說單位上的人能不知道嘛!

  不過文人嘛,現在上面又換了人,李建華這點愛好本身就符合上面人的口味,他這又屬於工作之餘的愛好,自然不會有問題了。

  對了,現在又加了一條,那就是集郵,李建華為了讓自己的資金合理化,自然得賣出一些東西,他收藏的那些老物件可都屬於精品,其它的一些零零散散的玩意價格可沒那種震撼性。

  再說他也確實有些捨不得,別看李建華平時挺大方,但對於這些老物件來說,李建華就跟三大爺一個德行,屬於貔貅,只進不出的玩意。

  相對來說這郵票就沒啥了,這玩意是有收藏價值,但更多是被一些人給炒起來的,尤其是那個猴子票,等發行的時候多弄一些等價格上來了也挺有震撼力的。

  不過現在李建華最需要解決的就是三觀問題,倒不是說他三觀不對,是之前給劉光奇調工作的時候就說過,現在對他們這些人考核最嚴格的就是三觀問題,上面可不想再來一個那些年了。

  李建華因為機緣巧合在去年的時候得到了單位大領導的認可,但他終究是從那個時期的既得利益者過來的,要想以後得到重視,必須得擺脫之前的影子。

  這個事李建華和他姑父王志遠早就討論過了,可一直沒有太好的辦法,不過最近李建華突然想到了一個方法,算是不錯的轉機吧!

  其實也不是什麼太複雜的東西,既然涉及到三觀的問題,這個時候就別藏著掖著了,那你得展現出來才能讓人知道吧,最好是讓大家都認可你,覺得你的三觀正,這麼一來廣而告之的效果不就展現出來了嘛!

  那怎麼個廣而告之法,說透了真的很簡單,不是什麼特別的謀劃,李建華天天看的報紙不就是最好體現你三觀的地方嘛!所以李建華最近就忙碌起來了,但寫文章的事可不是你一拍腦袋就能寫出來的。

  李建華畢竟是穿越而來的,就算在這個時代生活了不少年但依舊會受到後世思想的影響。

  就說前世考試時常出現的那個問題,當前的矛盾是人們日益增長的~想想這個都多少年了,李建華在老師的教育下一直到現在都是張口就來,但這種話到了現在可不能說。

  再說了李建華做了這麼多年的後勤主任,你問他後勤上的事他樣樣門清,可寫這種表達三觀的文章,還得是能登的上檯面的文章他能寫出來才怪。

  可見真正的文人並不是那麼好當的,沽名釣譽的在雜七雜八上還能說兩句,但到了正經地方你想都不要想。


  好在李建華有金手指,他那個倉庫里不是有個懷舊倉庫嗎,裡面可不僅僅是各種懷舊小吃電器啥的,還有一捆捆的舊報紙以及有各種各樣的舊雜誌舊小說之類的。

  李建華本以為這些東西是倉庫裡面最沒用的,沒想到現在竟然成了寶貝,不得不說,知識真的是無價的,書到用時方恨少,沒事了還是看看書的好,最起碼把這書留下來。

  就這樣李建華很無恥的當了一回文抄公,他也不傻,很多思想是有一定時效性和遞增性的,李建華可不敢造次,儘量找距離現在這個時段最近的文章,還得是能夠吸引眼球代表以後新思想的。

  既然這些東西當時能上報紙,那思想和審核上自然就沒啥問題了,李建華認真的選了好幾篇稿子,再三審查以後,稍作改動,覺得沒啥問題了就悄悄的把稿子寄了出去。

  李建華不要面子的啊,萬一因為他這個小蝴蝶的影響沒被選用咋鬧,別最後沒展現出三觀來倒是讓大家跌破三觀了,漏了底可就丟人了。

  李建華為了名聲給報紙這種正規途徑的自然是用的真名了,除了報紙李建華還做了另一手準備,或者說是帶了一點小惡趣味,為了增加自己的名頭,還給一些有名的雜誌也寄了幾篇。

  反正有現成的東西,為了自己的人設無恥點就無恥點吧,不過他寄給雜誌的幾篇稿子用的是筆名,袋鼠就算了,這個諢號實在是上不了台面,最後他給自己起了個筆名叫一代人,主要是他投稿的第一個作品就是朦朧詩的鼻祖。一代人。

  黑夜給了你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尋找光明。

  聽聽,這句話在後世誰人不知誰人不曉,光是念上這麼一句就挺來感的。

  「老顧,兄弟實在是對不住了,先借你這詩打個名頭。」李建華寄信的時候嘀咕了一句。

  其實李建華並不太喜歡現代詩,尤其是朦朧詩,跟唐詩比起來缺少了那麼點韻味,倒不是說朦朧詩不好,只是能膾炙人口的並不多,更多的是被人宣傳出去的。

  有些聽起來是那麼的不知所云,很多還有些頹然的味道,不知道是文學造就了性格還是性格造就了文學,反正這個時期的文人和後世的娛樂圈的藝人一樣動不動就想不開了。

  不說這個了,還是那句各人有各人的看法,反正李建華是撈著了,因為站在了前人的肩膀上,其實就是文抄公,他那幾篇文章很快便上了報紙,這下李建華的文人之名確確實實落地了。

  關鍵是三觀,瞧瞧人家在哪登的,這三觀能不正嘛!

  不用李建華宣傳,別忘了作家可是有稿費的,李建華的收信地址自然寫到了單位,門房信件一收,沒一會兒的功夫單位的人就全知道了。

  不過最火的還是李建華在雜誌上發表的那幾首詩歌和散文,通常年輕人更喜歡這些,受眾面自然更廣一點。

  李建華可不傻,這些的地址是家裡,所以他是一代人的事家裡人自然也知道了,幾個孩子現在看他的眼神都變了,那叫一個崇拜。

  (本章完)


關閉
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