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現代都市> 從牧野之戰開始的千年世家> 第932章 四衙門宣武軍議,數家當兵出武寧

第932章 四衙門宣武軍議,數家當兵出武寧

2024-09-08 12:29:59 作者: 君子以懿文德
  第932章 四衙門宣武軍議,數家當兵出武寧

  文德元年六月

  汴州城,東北城區,宣武軍府,一場軍事會議正在召開。

  整個汴州有四個衙門,都是白奕身上頭銜的衍生,四套班子全部都盤踞在汴州城東北部,由原白氏在汴州的別院擴建而成。

  其中分別為總管一切軍事的「宣武軍府」位於北面。

  負責汴宋等六州行政的「觀察使衙門」位於西面。

  管理一切財政、府庫的「宋國公府」位於南面。

  黃河以南諸白氏家族最高機構「東院使節府」位於東面。

  「時武寧派人來,拒絕我軍借道宿、濠,諸君如何看。」

  主位上,白奕當仁不讓,其下各級官員將領依次落座。

  參加這次會議的除了宣武軍府文武,還有觀察使府一部分高級官員。

  其中宣武軍府以軍司白邦翰、副節度使郭慧龍、守備將軍原從武為首,居右。

  觀察使府以政司田維義、營田使鄺文增、汴州刺史齊仁全為首。

  「使君,這是我們的絕佳機會啊,您現在身兼蔡州四面行營招討使,完全可以藉口時博養寇自重,消極剿匪。」

  「且他身為蔡州四面行營副都統,拒絕我軍借道剿賊,疑似與蔡賊合流,大義在我,出兵征討正當適時。以擴展我軍勢力」

  軍司白邦翰身為軍方第一智囊,也是白奕心腹,打破冰點,當先發言。

  緊隨其後的便是副使郭慧龍:「是啊,使君,如今天讓我們取武寧,西面的朱全忠攻打秦宗權,雙方鏖戰蔡州,短時間無法決出勝負,無暇東顧。」

  「北面魏博軍又生內亂,魏博牙軍驅逐節度使樂彥禎之子樂從訓,自己被逼迫出家為僧,樂從訓不忿起相州三萬人攻打魏州,戰亂不休。」

  「東面天平軍節度使朱瑄正親自領兵助戰朱全忠,群龍無首。」

  「加之其堂弟朱瑾,以迎娶泰寧軍節度使齊克讓之女為幌子,伏擊並驅逐了齊克讓,接管泰寧軍,局勢未穩,豈敢輕易出兵。」

  「南面就不用說了,潁州以南便是淮水,我軍重兵把守,焉有威脅。」

  「如上所述,末將請戰。」

  白奕點點頭,不置可否說道:

  「軍旅之事,從不是僅僅拼戰略戰術就可以的,經濟、民心、後勤、兵員、局勢等等,缺一不可,你們如今能夠看到這一步,本使很欣慰。」

  隨即看向守備將軍原從武問道:「軍士們軍心、士氣如何?」

  「回使君話,因為秦宗權才圍困汴州不久,又加上滑州戰役,宣武所部兩萬餘將士十分疲憊,但宋毫潁等地的宣仁、宣義、宣德諸軍沒有動過,可以一戰。」

  「只是滑州軍初建,戰鬥力還不足以與宣義、潁州諸軍相比。」

  「糧草軍備如何?」

  政司田維義出列道:「雖說這幾年大戰不斷,但多賴前幾代使君的積累,汴州附近的糧、財、武庫還十分充足,足夠支撐三次十萬人次大規模的戰役。」

  「善,滑州衛堡兵安置怎麼樣?」

  營田使鄺文增回道:


  「幸得使君親自頒發命令,又有白留後領滑州軍坐鎮,度田置衛一事進展的很是順利。」

  各方準備充足,白奕也不再猶豫,站起身來大聲道:「如今天時地利都在我們這邊,討伐武寧就在今天。」

  「傳本使的命令,以郭慧龍為主將,袁清、白廣成、陳大牛為副將,領宣德、宣義、宣仁三部,共計三萬軍士,組成東路征討軍,征討武寧鎮。」

  「命令,以軍司白邦翰為東路軍總後勤官,調度大軍糧草。」

  「命令,毫州留後蘇善元,潁州軍使陳有道領本部毫州、潁州兩軍,合一萬人,緊守毫、潁,謹防武寧軍偷襲。」

  「其餘各軍不動,嚴守城池,不得有誤。」

  「另本使決定,擇日移營宋州,親自督戰。」

  隨著白奕一聲令下,整個宣武鎮下轄的州縣開始動作起來。

  原本駐守各地的軍士們紛紛聽命拔營,開往預定地點集合,官吏們從倉庫中搬出各種物資,放到車上,運往宋州以及前線糧站。

  七月

  僅僅一個月,三萬宣武軍便在宋城東面的碭山集結完畢,除了三萬軍士外,還有十餘萬堡兵,充當輔兵為大軍運送糧草。

  七月二十七日

  宣武軍在郭慧龍的指揮下,正式踏入徐州境內,宣布雙方正式進入戰爭狀態。

  消息傳至各方反應不一。

  新君李曄立足未穩,且大權旁落,將其棄之如履。

  王重榮、李克用等大鎮強藩,離得太遠,鞭長莫及。

  只有身處蔡州前線的朱全忠異常重視,召集手下心腹商議討論。

  「今宣武白奕兵出武寧,二十萬大軍浩浩蕩蕩,這時博恐怕不好阻擋啊。」朱全忠心腹大將朱珍擔憂的說道。

  他倒不是擔憂時博的生死,而是擔心宣武軍吞併武寧軍後坐大,己方身處洛陽地區,與宣武軍比鄰,處境堪憂。

  「節帥,不如我們藉口時博乃副都統,召集其餘諸鎮共同出兵攻打汴州。」

  「正好我們大軍都在蔡州,北上通過陳州,便可直達汴州,路程僅需十數日而已。」將領胡真提議道。

  「不可。」另一心腹將領龐師古出言反對:

  「節帥,且不說白奕仍為招討使,乃朝廷欽命總管蔡州招討,節帥的上官,雖說僅派了李克讓一部外便沒有動作。」

  「但以下克上的名聲傳出去畢竟不好聽。」

  「再者節帥在此的目的,是為了攻滅秦宗權,若因為白奕、時博二人的關係,導致秦宗權復燃,我們再將他們壓制在蔡州城內便不好辦了。」

  「算起來,秦宗權才是節帥的當務之急,白奕只是節帥的未來之敵,輕重緩急,不可不察。」

  朱全忠知道龐師古說得對,但自己就是不甘心就這樣坐看白奕壯大:「難道就沒有別的辦法了嗎?」

  龐師古再次拱手說道:「既然無法阻止宣武軍攻打時博,為何不將這件事情對我方利益最大化。」

  「哦?何以教我?」

  「事實上秦宗權之所以能夠被我軍壓制蔡州,其最大的功勞還在宣武軍的汴州一役。」

  「因此朝廷將白奕任命為招討使,負責一切。」

  「如今蔡州賊窮途末路,眼看就要被剿滅,若白奕仍舊擔任招討使一職,其功勞必定要分潤給他。」

  「何不就此向朝廷上書彈劾二人不思剿賊,反倒兵戈相向,奪去二人的招討使、副都統一職。」

  「等到秦賊滅亡,這最大的功勞不就是節帥您的?聖人焉能不依重於您,有了朝廷作背書,一切都行事便都方便。」

  「而且雖然我們不能出兵,但可以以此事向朱瑄、楊行密、時博等組建起反宣武聯盟。」

  「以節帥統領剿賊大軍的身份,如何不能當這聯盟之主?」

  (本章完)


關閉
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