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9章 夏威遠揚歷三朝,國積沉疴降人才
大夏升龍六年五月
準備充足的夏軍又準備啟動戰爭機器。
以西州回鶻上貢物品質量太差,心不誠為由,兵出甘肅。
夏軍以極快的速度擊潰了西州回鶻在伊州的三萬騎兵。
六月
夏軍圍攻西州回鶻都城高昌,銳利的火炮僅僅用了半日,便轟塌了高昌城牆。
高昌城陷,西州回鶻可汗等一行君臣被押解入京。
夏皇白牧賜封黑心侯,著軟禁開封府邸,與違命侯李煜比鄰。
九月
還未班師的夏軍以喀喇汗國侵占本屬於夏國領土于闐為由,繼續西進,大敗喀喇軍於拔達嶺山口。
喀喇軍恐懼夏軍,北撤至北疆,並急忙遣使往夏營投降。
這時候,安南路、漠南路轄內的番人不滿夏廷統治,起兵造反,昆寧路治下本來歸順的土司,在東南亞諸國的共同挑唆支持下,相互兼併攻伐。
甚至於漠北的契丹人蠢蠢欲動,又有遠東女真人不斷南下劫掠。
鑑於此四方不穩的情況,白牧同意了喀喇汗國的請降。
冊封喀喇汗王為回鶻可汗。
夏廷於是在南疆置安西路,治所疏勒城,並設安西都督府,留下三千駐軍後,大軍班師平叛。
大夏升龍八年
夏廷終於平定完境內番人之亂,斬殺安南偽主李佛三,蕩平女真五個部落。
並強勢出兵將原本一體的三個昆寧大土司,分成十三個小土司。
大夏升龍十年
夏廷再次出兵西域,徹底將喀喇汗國趕至中洲,占領天山以北。
大夏再次設安西北路,治所八剌沙袞;安西南路,治所疏勒。
並置安西行省,轄安西南北兩路,置安西都督府,駐兵五千,選派宗王鎮高昌城,又設安西司,管理治下番人,以此安定西域。
並且,在大夏不斷出擊漠北的情況下,契丹人被完全趕了出去,與回鶻人一樣,往中洲方向逃遁。
大夏再次設漠北路,改漠南行省為安北行省,轄漠南東西路、漠北路。
又置漠北都督府,與漠南都督府共同管理草原。
改漠南宣撫司為『安北宣撫司』,轄漠南司、漠北司。
於是在大夏政治、軍事、宗教三管齊下,安西、安北兩地稍微安穩下來,被納入大夏版圖。
大夏升龍二十三年五月
夏皇白牧去世,享年七十七歲,上諡號「明威睿文敬孝皇帝」,廟號「康宗」,葬「永平陵」。
五十八歲皇太子白楓登基,秦王白汝被冊立為太子,太子妃錢氏。
廷議定年號「康樂」。
大夏康樂十三年十月
康樂帝白楓病逝,龍齡七十一歲。
太子白汝即皇帝位,秦王白岳成為太子,秦王妃楊氏被冊立為太子妃,定年號「泰寧」。
白楓諡號「盛德憲文宣孝皇帝」,廟號「真宗」,葬「永康陵」。
康樂帝在位十三年,大夏沒有主動發動一場對外戰爭,卻占領了安南南部的占婆、遼東的大興安嶺以北,乃至庫頁島。
甚至還在海外擁有了麻逸、巨港、大洋、南爪哇、阿布五個總督府。
如此一來,大夏治下的人口猛增至八千萬,已經相當於唐朝的鼎峰時期。
算起來,大夏已經立國八十年。
從平定天下開始算,也已經有了五十多年。
之所以大夏沒有主動對外發動一場國家戰爭,卻增加了近百萬平方公里的土地。
原因就在於大都督府下轄的邊地都督數十個,鞭長莫及加上還要管理中央五十萬禁軍。
以至於邊疆都督府貪圖軍功,貿然挑起邊境爭端,大夏國土由此被動擴張。
因此雖然大夏國土面積在增加,朝貢國卻在不斷減少,以至於阿拉、天竺、黑非地區的諸國都不願意派使者與大夏交流。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康樂帝重用文官,重置總理院,準備將地方都督府納入總理院之下,以文官制衡武官。
誰知邊疆都督反應劇烈。
幾乎同時間四邊皆反,只有昆寧有黔王府鎮壓,相對好些。
好在中央兵力夠強,禁軍中的神機軍也編練了近五萬人,大炮數百門。
於是在中央派遣禁軍平叛之下,叛軍沒了後勤支撐,僅用了一年半,便將所有叛亂都壓制了下來。
被誅殺的高級武官多達十數人,中低級武官上百。
甚至其中還有宗王被牽扯進去,被削去爵位的宗親六人,都是郡王以上。
最終,康樂帝廢除邊地都督府管理本地轄區內衛所兵的權限。
所有衛所兵統一歸兵部調遣,都督府僅負責防區內的城防,並改由接受樞密院的管理。
大都督府變成專門管理中央的五十萬禁軍。
如此一來,樞密院的權重上升,兵部的權重也上升了。
並且,由於此戰中新式火器軍隊戰力突出,康樂帝在步軍司、馬軍司、水軍司、殿前司之外,設新軍司,置新軍都督,管轄一應火器軍隊。
新軍下轄軍號有左右神機軍、左右雷捷軍、左右崩山軍六軍。
與步軍六軍、馬軍六軍,合稱為『中央六軍』。
大都督府也別稱為「六軍都督府」。
解決完邊軍問題,還不等康樂帝白楓休息,又有一個棘手的問題擺在他面前。
便是隨著國土面積增加,自然出現了兵力數量增加,水軍戰船增加,官僚人數增加,也就是治理成本直線上升。
更別說遠東地區與安北、安西、安南、昆寧等地幾乎都是吃糧大戶,又沒什麼收入。
而因為得罪了西洋諸國,大夏對外貿易遭到針對,收入驟減。
尤其是中洲阿拉伯帝國瓦解,陷入四分五裂,大夏的陸上絲綢之路遭到重創。
一邊是成本猛增,一邊是收入驟減。
哪怕是大夏經過數十年的發展,也陷入了缺錢少糧的窘境。
若不是有遍布全國的大夏錢莊中的積蓄,夏廷早就面臨財政破產了。
更要命的是,沒等白楓著手解決,自己便撒手人寰了。
大夏泰寧三年
五十歲的泰寧帝白汝,相較於歷代先帝來說,還是比較稍顯年輕的。
他一上台,便著手準備解決財政崩盤的困境。
他清楚,要想解決這個問題,必要先選一個能人,光靠他自己,是不行的。
三月
深知泰寧帝心意的宰相文彥博,向白汝推薦了度支司判官王安石。
經過繡衣衛走訪調查,白汝知道了王安石的過往。
王安石,江南西路撫州人,年少便隨父入京,以文結識大儒歐陽修,獲得其讚賞。
後來參加會試,考中進士,名列榜眼。
及第後,被授為淮南路布政使七品判官。
任滿後,他放棄了京試入館閣的機會,調為鄞縣知縣。
任職期間興修水利、擴辦學校,初顯政績,後升任舒州通判,人民稱頌,政績斐然。
後歷任都察院御史、群牧判官、杭州知州、度支判官。
白汝查看完檔案後,很是滿意,著人召王安石入京述職,實為奏對。
而得到文彥博提前通氣的王安石,入京後便上疏《臣安石斗膽試言國事書》。
書中以自己多年的地方官經歷為出發點,指出了當今國家積弱積貧的現實:
經濟困窘、社會風氣敗壞、奢靡之風大行其道、國際環境堪憂、兵員冗餘、衙門重複。
他認為癥結的根源在於制度繁雜、用人不明、地方法令不審、士紳代替豪強、大肆發放高利貸。
並提出了自己的人才政策和方案設想,建議朝廷改革取士、整編軍隊、革新財政。
白汝聽罷大喜,但礙於王安石職位太低,不好驟然提拔高位,以免朝野議論。
隨即召他入任翰林學士兼侍講。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