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9章 山海經第七點想法:塵埃所無法掩蓋的鯀禹治水
大禹,姓姒,傳言為顓頊後裔,鯀(gun)的兒子。
史記說鯀是顓頊的兒子,鯀生禹。
但是我們以山海經為準,《山海經》說:「黃帝生駱明,駱明生白馬,白馬是為鯀。」
如果你們把這個『生』,當做生孩子,那麼鯀比顓頊還大一輩,這顯然很離譜。
我說過,生不一定是孩子,它也可能是指衍生出的部族,這句話本身也表達了這層意思。
黃帝後裔的一支,衍生出了駱明一族,駱明又衍生出了白馬一族,白馬可能是那個部族的圖騰。
具體什麼樣,我也不知道,總之名為白馬。我猜啊……可能是龍裔圖騰。古代白馬是龍的化身。身高八尺的白馬,被認為是龍裔。
總之,鯀就是白馬一族領袖。
從記述者的角度來翻譯,意思就是『白馬一族,是現在的鯀族』。
我是以山海經為準的,所以鯀不是顓頊兒子。
不過史記可能也非空穴來風,有一種說法是,顓頊的兒子之一是鯀曾,鯀曾生了鯀祖,鯀祖生了鯀父,鯀父生了鯀,鯀生了禹。
這麼算的話,顓頊是禹的六世祖。
鯀可能是個諡號、尊號之類的,白馬一族的領袖,世代都叫『鯀』。
因為世代都叫鯀,所以如何區分這幾代鯀呢?於是就把最後一代叫做鯀,上一代叫鯀父,上上代叫鯀祖(祖父),上上上代叫鯀曾(曾祖父)。
是顓頊兒子的,乃是鯀曾。司馬遷可能沒梳理清楚,直接記述為鯀,於是認為禹是顓頊的孫子。
無論是哪種說法,不管鯀和禹,是黃帝分化的一支後裔,還是顓頊分化出去的一支後裔。
他們都是根正苗紅的黃帝一系血脈。
然後問題來了,他們不姓姬,姓姒。
不姓姬,明顯他祖上也不是嫡子,被外封了。
看過了我之前番外的,應該都懂。
黃帝分封了十四個兒子,其中十二個姓:姬、酉、祁、己、滕、葴、任、荀、僖、姞、儇、衣。
姬毫無疑問是嫡系,十四個兒子,十二個姓,還有倆呢?還有倆也都姓姬。顓頊和帝嚳分別繼承。
所以『黃帝生駱明』,裡面的駱明一族,應該是這十二個姓里其他的某個姓,比如姞(我猜的)。
之後駱明一族,又分封了某個庶子一脈,分化出了另一族白馬。分化出去肯定得有別的姓啊,所以姓姒。
再之後,宗家一脈單傳,部落式微,一直也沒有更多的土地分封,所以白馬一族再也沒有分化別的氏族。
所以才黃帝生駱明,駱明生白馬,白馬直接就是鯀了。
如果是指個人,那這輩分短得離譜了。
所以這一定是部落分化,分化就必須封新的姓。鯀禹姓姒,姒卻不是黃帝分封的十二個姓,所以中間一定分化過一次。
那一次,就是駱明生白馬。如此便正好對上了。
只分化過這一次,所以從黃帝到鯀,才如此的『短』。
從世系就能看得出來。
姬姓極度強勢,一代代瘋狂開枝散葉,而白馬一族,鯀之一系,卻始終困在一隅,歷代都沒有能出人頭地的大人物,以至於連續很多代,都沒有擴充支脈,始終是宗家一姓單傳。
從第一代鯀開始,一直都姓姒,一直都是鯀這個鯀那個,直到出了禹,成為了帝,還獲得了『大禹』這樣的美諡。
大禹不是名字。
他姓姒,名叫姒文命。沒有別的說法,他從小就叫姒文命。
在我們看來,這名字可以說是取得極好了。文命,多美的一個名字。
但這其實,側面表達了大禹小時候的地位……雙字名,屬於賤名。
自古以來,單字為尊,雙字為賤。
這種情況直到魏晉五胡亂華之前,都是傳統。越往古代,越是如此。
比如帝嚳,就叫『夋』,夏啟就叫『啟』,大羿就叫『羿』,周人的祖先后稷,就叫『稷』,初代商王成湯,就叫『湯』。
殷商甲骨文里祭祀的高祖王亥,並不叫王亥,而叫『振』。
周公名『旦』,孔子名『丘』,秦始皇名『政』,漢高祖名『季』,漢文帝名『恆』,漢武帝名『徹』。
你們可能要說,漢宣帝不是叫劉病已嗎?
對,原名劉病已。還是襁褓,沒有名字之時,就因為被巫蠱之禍牽連,被漢武帝下獄。四歲時大赦,送到祖母史家撫養。
劉病已從小就在長安街頭過著市井生活,原本皇位跟他沒關係,取得是賤名。
哪知道天命在他,昭帝死後,霍光扶植劉賀登基,結果他太昏君了,在位二十七天,做了一千一百二十七件壞事……
大臣們受不了了,霍光果斷把皇帝廢了,即海昏侯。
之後找來找去,最後把在街頭長大的劉病已,接回皇宮扶植為帝。
劉病已登基後第一件事……就是改名字為劉詢……
你們可能要說,顓頊不是倆字嗎?
顓頊並不是黑帝的名字,這個我說過,同樣堯、舜,這也都不是名。
舜是諡號,堯是諡號,大禹也是諡號。
注意,『大禹』是諡號,禹只是簡稱。他是第一個用兩個字來表達諡號的人,諡號這東西,字越多越好,先秦基本都是一個字諡號,漢以後偶爾會有兩個字的諡號。唐宋開始不要臉了,七八個、十幾個字的諡號,清朝最不要臉,二十多個字的諡號都有……
但名字,晉朝以前,一個字為貴。
顓頊到底叫什麼,我不知道,看過我前面解讀的,應該還記得,我駁斥顓頊叫乾荒的說法。這裡補充一下,當時我並沒有提雙名為賤的事,其實這也算是理由之一,顓頊名叫乾荒就離譜。
同理,舜的名字,也沒有記載。
以舜小時候的落魄卑微地位,我估計是個特別賤的名,比如叫姚二狗子之類的,大概這意思,所以沒有流傳。
至於堯……按照尚書的說法,堯名為『放勛』。
『放勛』可能就相當於現代的『大強』、『鐵根』這種名字吧。
只是我們現代人,get不到上古的點。非要說有什麼寓意,那就只能字面理解,『放』古義是流放、驅離的意思,『勛』的古義為:能成王功也。
合起來作為一個名,意思就是『驅逐功業』。
典型的賤名,其實堯的童年也不好。
按照史記的說法,在帝嚳後面繼位的,是長子帝摯。堯只是個小兒子,哥哥當了帝,直接把弟弟封到陶地,沒發展幾年,之後又轉封到唐地……所以堯後來是陶唐氏。
哪知道唐堯依然發育起來了,他人格魅力高,又有能力,部落經營地很好。
堯靠著自己籠絡聲望等手段,再加上哥哥帝摯執政實在是太昏庸,所以各方諸侯廢了帝摯,接堯回來繼承大統。
他這麼愛刷聲望,估計也和不受父親、兄長重視的童年有關吧。(刷聲望的事具體去看第一卷末尾免費番外)
回歸正題,魏晉之前,取名兒儘量取單名。
因為古代夭折率高,所以孩子出生基本都是沒有名字。稍微活到幾歲時,才會取個小名兒,只是用來叫他,他知道是叫他,能應答就行了。
放勛、病已、阿瞞都是這種小名。
如果還沒等有大名,爹就死了,或者爹不重視他,懶得再取個大名,那就有點慘了……
以舜從小的生活環境,以及被父母嫌棄的程度來看,我懷疑舜的真名,特別奇葩……只是我們不知道而已。
總之夏商周直到秦漢,乃至晉朝前期,都以單名為貴。
只有黃巾軍里的一些人,才會叫雙名。三國里貴族出生還叫雙名的,只有孫尚香……而正史其實並沒有記載她,最早出於元雜劇。
綜上,大禹名叫姒文命,聽起來很霸氣,實則在當時是個賤名。
『文』古義為花紋或紋身,『命』就是令的意思,只是比令更強調一點。後來引申出天命(上天的命令),人活著乃為了執行天命,而人死了,就是沒命(上天不再給你命令了,你不必存在了)。繼而才衍生出壽命、生命的意思,最開始就是命令的意思。
所以文命,貌似是指他身上有刺配(我猜的),也有可能是把使命刻在身上的意思。
他父親在他很小的時候就死了,估計是族裡的長輩給取了這麼個名字,浪漫點地說法,就是把振興家族的使命,刻在他的身上。
為何長輩不取單名,這跟他小時候整個家族地位卑微有關。
按照周時期的說法,共工、三苗、鯀和驩兜,乃是四罪。
即上古的四大罪族,直白點,被流放者,全族被掛上罪人標籤,排斥在整個炎黃文化圈的邊緣。
春秋時期的《左傳》:『流共工於幽州,放灌兜於崇山,遷三苗於三危,殛鯀於羽山。』
共工氏有罪,曾與顓頊爭帝,還經常決堤放洪水。
灌兜一族也有罪,據說是丹朱一族,被人民趕下帝位後,他和他的族人們估計不服舜。
但並沒有直接證據,證明灌兜就是丹朱,這個夠扯得,我不討論了。
三苗你們都懂的,九黎後裔,一直都是罪族。歷代的帝都在融合他們,舜的時期有重大突破,平定了三苗,禹的時期,徹底融合了三苗進炎黃系。
最後一個,鯀族,罪名是:帶著族人,偷了帝的息壤,沒有等待帝的命令,就擅自去填洪水,結果被直接斬首,全族流放。
四罪四凶,篇幅太大,山海經里也有,以後再講。
總之鯀族世代傳襲,最後一代鯀王,就是禹的父親。
他治水失敗,直接導致禹從小就是社會地位較低的被流放者。小小年紀,禹就背負著白馬一族的命運。
當然,他比那年代真正的賤民要強得多,他有祖宗賜予的貴族姓氏:姒。
也有很有文化的族老取的名字:文命。
至少在我們看來,很好聽,很有文化。所以禹屬於落魄貴族世家,而非真正的賤民,乃是有家族底蘊的。
那麼禹登上帝位的功績是什麼呢?我想不會有人不知道:大禹治水。
講山海經里的大禹治水之前,老規矩,倒敘。
這回倒得比較多,因為在近現代,禹和夏朝,備受爭議。
雖然廣大群眾認可夏朝的存在,但是疑古派並不這麼認為,國際學者也不承認。
在近代,民國顧頡剛認為大禹是蟲子,乃是商周時期鼎上的文化象徵,實際上並不存在這個人。
他認為大禹治水是神話,是周人編撰出來的神,而非人,原型乃是商朝鼎上的蟲形紋路。
連大禹都不存在,則夏朝也不存在。
其論據,主要圍繞,《說文》:禹,蟲也。
之後的疑古派,甚至直接多加一個字,說禹是蠕蟲。
我服了,禹這個字的象形,確實是個蟲形。這一點,我在《非人》里阿蒙文明影響埃及文明那段劇情里,描述古埃及圖騰乃應龍,襄助黃帝伐蚩尤時,也說了。
另外商朝的鼎上,確實很多運用蟲形紋路。
但是,商周的蟲形紋路,都是有腳的!而且腳越多越尊貴。
畢竟很抽象,說它是蟲子也好,是龍也可以啊。
《說文》只是解釋字,並非解釋『大禹』這個人。禹的諡號乃是大禹,這個『大』字很重要,古人喜歡簡稱,真是省出了事啊。
大蟲非蟲。鱗蟲之長乃為龍。
這是諡號,又不是禹的名字。拿這個否定禹的存在,說是周人對商鼎紋路的猜想和神化,完全是無稽之談。
這就好像……用康熙的諡號『天弘運文武睿哲恭儉寬裕孝敬誠信中和功德大成仁皇帝』,來否定康熙的存在,認為這個皇帝,是民國人對清朝詔書上的一些美德文字的引申和神化,實際上不可能有這種皇帝……繼而大清也是不存在的王朝,民國學者編著了一個封建王朝。
本人不止一次地看到、聽到,有人拿國際學術界,外國學者的說法去否定夏朝。
我想大多數人,都聽說過『其實我國只有三千年歷史,夏朝並沒有考古實證』。
這話,我都聽爛了。
都2020年了,不會還有人信這個吧?
第一,確實沒有考古實證『夏』這個國家。
但是只有三千年文明史是錯誤的,沒有文物石錘夏朝,但是已經有無數文物石錘『夏代』了。
即那個時代,是有文明的,無論是二里頭還是良渚遺址,都已經申遺成功。二里頭存在的時期,覆蓋了文獻中的夏朝時期。良渚存在的時期超過了夏朝的時期。
沒有石錘是因為沒有保存下來文字載體。
甲骨文是非常成熟的文字,共有五千多個字。這難道是突然冒出來的?它的前面一定還有另一種象形文字。
有人說,為何殷墟那麼多甲骨文,就沒有一個提到夏朝?
很簡單,首先一開始,其實連『夏』這個字都沒找出來,於是有人說甲骨文里怎麼會沒有夏字呢?所以沒有夏朝。
後來發現了有『夏』這個字,象形為烈日高懸,一個人跪在太陽下。
可見,疑古派也是在被不斷打臉中的……
不過有一說一,甲骨文因為只寫了『時夏』,所以確實也不能說夏是個國家。
但是,甲骨文只破解了百分之三十……還有大量的甲骨文沒有整理和破解。百分之三十沒提到『有夏』,我覺得很正常。
其次,殷墟是商中後期的首都,是武丁及以後的商王所在地,那時候距離夏朝已經很久了。
另外,所有甲骨文,都是商人做一件事情之前,占卜問神,或者做完一件事後,告祭祖宗的。
人家祭祀自己的祖宗,主要是祭歷代商王,提夏朝幹嘛?
二里頭作為夏代遺址,沒有發現文字,實在是個遺憾,其實發現青銅器上有『文』這個字。但是沒有更多的字了。
反倒是七千年歷史的良渚遺址,字多點,有十一個字。也是刻在甲骨上的,只不過國際社會不認可那是文字,稱其為『甲骨刻符』。
事實上那所謂刻符,完全符合象形文字的結構和演變。
至少研究古文的人,一眼就認出那分別都是什麼字,秒破解了那十一個『刻符』。因為我們文字一脈相傳,沒有斷代。
其實民國時期因為國勢傾頹,很多人提出漢字乃糟粕,太難了,不利於推廣,痛斥其是愚民,限制大眾教育的工具。要求全面廢除漢字,使用字母文字。
錢玄同:「欲使中華不亡,欲使中華民族為二十世紀文明之民族,必須以廢孔學,滅道教為根本之解決,而廢記載孔門學說及道教妖言之漢字,尤為根本解決之根本解決。」
***:「中國文字,既難載新事新理,且為腐毒思想之巢窟,廢之誠不足惜。」
魯迅:「漢字不滅,中國必亡!漢字終將廢去,蓋人存則文必廢,文存則人當亡。在此時代,已無幸運之道。」
瞿秋白:「漢字真正是世界上最齷齪最惡劣最混蛋的中世紀的茅坑!」
有人洗地,說只是廢除繁體字,很抱歉,並不是,乃是全盤廢除,只用字母。有1918年的雜誌報紙,以及後來魯迅的筆稿為證。
做了就是做了,沒啥好說的,當時有志者人人在為國找出路,他們是先行者,允許犯錯。個別主張在我們看來過於激進,是很正常的。(鋪墊,鯀也是如此……)
當然,漢字怎麼能廢呢?韓國就廢了漢字,古籍都看不懂了。
總之也有大量的人阻止廢除漢字,最後折中了一下,為了推廣普及,發展了拼音。漢字拼音並行推廣,才有今日。
從唯物歷史觀角度來看,他們的歷史作用是積極的,最後推進了社會的進步……
扯遠了。
關於夏朝文字,我懷疑夏朝的書寫載體非常不易保存……甲骨文能留下來,多虧了殷商迷信,用龜甲牛骨做載體占卜,順帶寫點字。
夏朝沒這習慣,如果是用布……羊皮……那真是涼了。更何談殷商滅夏,毀了夏都(二里頭發現大量被殘殺的屍骸,我估計還焚了城)。
第二,外國學者如何定論,管他幹嘛?
沒有文字實證就說夏朝是虛構的,那麼在相同標準下,亞歷山大大帝是虛構的,古希臘百分之八十的歷史,都是虛構的。
亞歷山大,所有存在的根據,都是幾百年,乃至千年以後的文獻記錄,且是傳說形式,類似於亞瑟王。
他最大,最大的石錘證據,乃是埃及有個『亞歷山大港』城市是以他為名的。
但是,大禹也有禹陵啊,黃帝都還有黃帝陵呢,這並不能算作證據。
至於古希臘,百分之五十以上的文獻,出自於文藝復興時期……
亞里士多德、柏拉圖等各種古希臘牛逼學者的典籍,都沒有文物石錘。文藝復興鬼知道是復興什麼東西。
十大最美物理實驗中,有一個是古希臘學者,埃拉托色尼,在公元前240年,用了一個很簡單的方法,測量了地球周長的故事。
用的是數學方式,精準地測出了地球周長,最後得出的計算結果,與現代測量結果相比,誤差很小。
但是那個辦法,學數學的恐怕都知道,扯犢子呢。
不過它看起來又像那麼回事。這是個美妙的故事,有興趣的可以去查。
但是所謂的古希臘測量地球周長的文獻記載,其整個過程大綱和部分細節,無比地近似《舊唐書》中記載張遂測量地球子午線的文章。
貌似還犯了一些極可能是翻譯文言文時,沒翻譯懂而導致的錯誤。以為國人不愛看【二十四史】唄?
具體的有人論證過了。我這裡就不多說了,你們感興趣的話以後再說。
還有,所謂亞里士多德的墓空空如也,一個字也沒有,底部有一塊1.7x1.3米的小石室。證明這是亞里士多德之墓的證據,乃是圖書館裡一份11世紀的手稿提供的線索,說亞里士多德的墓就在那片範圍。這份手稿距離亞里士多德的時代,足足一千四百年……早怎麼沒挖出來?
算了,算了,言歸正傳。
在大禹存在的基礎上,往回倒。
傳說大禹治水走遍天下,曬得皮膚黝黑,滿手老繭。
司馬遷評價:「禹勤溝洫,手足胼胝。言乘四載,動履四時。娶妻有日,過門不私。九土既理,玄圭錫茲」
說大禹親自疏通溝渠,手腳全是繭,教人水行乘舟,陸行乘車,泥行乘橇,山行乘輦,一年四季都在行走天下。剛娶了妻子就走了,路過家門都不回去看。如此直到九州水患處理好,舜重重地賞賜了他玄色的玉圭。
玄色玉圭什麼意思呢?不同名稱的圭是賦予持有不同權力的依據,比如遇自然災害,天子派去撫恤百姓的大臣所持的信物,叫做珍圭。持有者行使和解或婚娶的職能,叫做穀圭。持有者行使嘉獎的職能叫做琬圭,持有者行使處罰的職能,叫做琰圭。
至於特大功業,則是賜玄圭。
司馬遷是西漢的,那麼更早呢。
《尚書》:「禹平水土,主名山川……」
再早點,春秋時期《詩經》:「洪水茫茫,禹敷下土方。」
《詩經》是非常非常非常重要的史料。在研究先秦歷史時,它比史記更可信。
《詩經》有先祖創業的頌歌,祭祀神鬼的樂章,也有貴族之間的宴飲交往,勞逸不均的怨憤,更有反映勞動、打獵、以及大量戀愛、婚姻、社會習俗方面的動人篇章。
這麼說吧,詩經對於周朝而言,就相當於占卜的甲骨上所書寫的文字,對於殷商的意義。
不過,這些終究是文獻,而不是文物。
那麼記載大禹治水的,有文字的文物,有沒有呢?
首先就有春秋時期的叔夷鍾,鐘上有銘文,因為是宋朝人挖出來的,保管不善,只能依稀辨認:剪伐夏祀……咸有九州,處禹之堵……
那麼現代出土的文物,有沒有呢?
2002年,從國外買回來的遂公盨,西周青銅器,銘文寫:天命禹敷土,隨山浚川,乃差地設征,降民監德,乃自作配鄉民,成父母。生我王作臣,厥沬唯德,民好明德,寡……顧在天下。用厥邵好,益干懿德,康亡不懋。孝友,訏明經齊,好祀廢。心好德,婚媾亦唯協。天厘用考,神復用祓祿,永御於寧。遂公曰:民唯克用茲德,亡誨。
沒什麼好翻譯的,這中間有很多字已經無法辨認,我發上來的其實少了很多字,所以你們看個樂就行了。
總之,它的歷史距今兩千九百年。
但是很遺憾,距離禹還有一千年。
值得一提的是,遂國,是個古國。歷代遂公都說自己是虞舜後裔,他們祭祖祭得就是舜。
夏朝封虞舜的後裔於遂,公爵,歷夏、商、西周三代。春秋時,齊桓公第一次九合諸侯,叫大家來會盟,當時的遂公不去,於是齊桓公滅了遂國。之後遂國人想復辟,假裝犒勞齊軍,用酒灌醉了士兵,然後趁機殺死了所有齊軍。
齊桓公得知後大怒,下令屠城,遂國公族全死。
作為舜的後裔,他們無比的推崇大禹的功業,可見禹沒有逼過舜,更沒有流放舜的兒子。
到此為止,沒有更多的證據了。
最後的,便是山海經。
山海經最早是一套套圖,圖上有文字,所以我說夏朝人用的是不利於保管的文字載體,圖這種載體,幾百年就沒了。
總之根據後來所有對山海經的傳言,都是說山海經乃是『禹書』。
確實,大禹肯定是山海經的作者之一,而且禹貢獻了其中大部分內容。
晉朝人看到的版本,就跟我們不一樣。
晉人提到了一段我們看的山海經,所沒有的一段文字。
【禹曰:天下名山,經五千三百七十山,六萬四千五十六里,居地也。言其五臧,蓋其餘小山甚眾,不足記雲。天地之東西二萬八千里,南北二萬六千里,出水之山者八千里,受水者八千里,出銅之山四百六十七,出鐵之山三千六百九十。此天地之所分壤樹穀也,戈矛之所發也,刀鎩之所起也。能者有餘,拙者不足。封於泰山,禪於梁父,七十二家,得失之數皆在此內,是謂國用。】
這段文字,據說是在《山海經·五臧山經》晉朝版本的末尾。
從口吻來看,這明顯是禹死了以後,有人寫的。但至於禹死了多久,那就不知道了。
這也是我很少解讀《山經》內容的緣故。因為山經,是夏朝人寫的。
其中山經的內容,是由大禹、伯益總結的。
而我跟你們解讀的,其實大多數都是海內外經,與大荒經的內容。
至於山經,我很少提,因為太嚴謹,嚴謹到就是數據報告,根本沒什麼好解讀的。
山海經,分為五臧山經、海內經、海外經、大荒經。
五臧山經,一山連著一山,相隔多少里,出什麼產物,有什麼動物,動物吃起來怎麼樣,水從那裡發,流往哪裡去……都一一詳實記錄。
並且每一條山脈,最後都會寫下對應的山神與祭祀的方法,該給什麼貢品,該以什麼規格祭祀,都有詳細記錄。
世人總說山海經是地理圖志,其實說的是《山海經·五臧山經》是地理圖志。
山經非常詳細、嚴謹,完全就是地理數據記錄,動物百科。海經則多歷史事件,海內外邦國與奇人奇物。
山海經,就是《山經》《海經》合起來,意思便是:山珍海味經。
不對,是山包海匯經,也就是包羅萬象的意思。
《山經》內的記載,如此一山連著一山,我懷疑就是傳說中夏朝的《連山經》。
還記得我說過的,三大易經嗎?
夏朝有『連山易』,商朝有『歸藏易』,周朝有『周易』。
周易被儒家保管的很好,始終流傳,歸藏失傳但也給我們現代考古挖掘出來了。
唯獨《連山》始終不知所蹤,也許,它並沒有失傳,《山海經》的『山經』就是連山經。
當然,沒有證據,聽個樂就行了。
說了這麼多,再結合【上古帝王的套路】、【靈照百里的智慧之光】解讀的一些人設,我們現在可以來看山海經了。
《山海經》:「河水出東北隅,以行其北,西南又入渤海,又出海外,即西而北,入禹所導積石山。」
這是海內西經描述崑崙之虛的一段,介紹了『河水』從崑崙虛,東北方向的岡之岩發源。
在這段前後,還分別介紹了赤水、黑水、若水、洋水等水系。
那麼『河水』是什麼水?我想懂歷史的都知道,在先秦時期,我國只有一條水系配稱為『河』,那就是黃河。
沒錯,『河』不是我們現在這個意思,在上古它是個特指性的名詞,是黃河獨有的名字。
以前我解讀夸父的時候也提過,我在翻譯『河、渭』不足時,說的就是黃河與渭水不夠喝。
同樣,『江』也不是指別的,專門特指『長江』。
河伯不是別的地方的水伯,而是黃河水伯。
我們現在文化中寫什麼河、什麼河,在古代寫作什麼水、什麼水。黃河叫河水,長江叫江水。
山海經這裡寫的非常奇怪,它寫黃河發源於崑崙東北,往北邊流,接著又西南入渤海,然後又出海外,往西又往北,經過大禹疏通過的積石山。
積石山在哪?
山海經原文:「軒轅之丘……又西三百里,曰積石之山,其下有石門,河水冒以西流,是山也,萬物無不有焉。」
具體考證要大段的推導,我估計你們對地理沒興趣,總之把西山經里提到的距離加起來一算,得知這座山,距離崑崙並不遠,算上繞路也就一千九百里。
答案我直接告訴你們,因為積石山並沒有改名,現在還叫積石山。
在甘·肅省,今祁連山脈延伸出去的一座山,那裡確實積石遍布,大塊大塊的巨石堆了一地,有一條峽谷,有明顯地開鑿痕跡,並且有水蝕痕跡,那可能是曾經的黃河故道之一,國外學者也有考證,積石山發生過大洪水。
黃河多次改道,光是記載的就有二十六次。
所以上古時,黃河怎麼走,我們已經無法考證了。
這段文字,你們看來也許很詭異,黃河怎麼往西往北?
其實往北沒問題,黃河上游本來就是往北的,往西也沒問題,黃河整體往東,但是部分河段會往西。
黃河九曲就這個意思,它並不是一條直道的往東,如果將其河段放大細分,會發現它是扭扭曲曲,上上下下,左右左右,最終流入大海。
山海經這裡寫了,最後入禹所導積石山。
而積石山在祁連山脈,也就是說,這段只是描述了,黃河從發源到流經祁連山脈,上游這麼一小段的路程。
這麼一小段路程,黃河往西往北都很正常。
其實現在的黃河,也是這樣的,從巴顏喀拉山脈流出,往東北流一段距離,突然往西北折,一直流到祁連山脈南部,才繼續往東。
另外山海經這裡的渤海,不是我們認知中的渤海,在我看來是青海湖。
因為青海湖就在祁連山脈南段,積石山南部。
在上古,禹的時代,為了治水,與開鑿了積石山,讓黃河改道、泄洪。
這段山海經,記載的就是當時的河道。
崑崙之虛八方皆有高山,具體我不介紹了,以後專門講崑崙時再說。
所以積石山這段的意思便是:【黃河從崑崙東北方向的那座山流出,一路往北奔流了一段路,一直流到祁連山脈被阻隔,接著又往西南折返,折返時,流入了青海湖。然後青海湖水勢上漲,衝擊出一條河,也就是黃河流入青海湖又流入,繼續往西,往北,直到祁連山脈大禹鑿開的積石山。】
過了積石山以後,往哪流,我就不知道了,這裡沒寫,其實也不重要。
總之,這一段,就是介紹黃河上游的一小段走向,順帶介紹了大禹開鑿山路,疏通水道,篡改黃河。
以上,就是山海經對於大禹治水的一個片面記載。
山海經另一段文字,也佐證了這一點:「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先檻大逢之山,河濟所入,海北注焉。其西有山,名曰禹所積石。」
這段說積石山東邊有個先檻大逢山。黃河、濟水都流過它,海北浸潤著它。這間接證明,那裡的『海』正是青島湖。
關於大禹治水,山海經還有嗎?有。
《山海經》:「大荒之中,有山名朽塗之山,青水窮焉。有雲雨之山,有木名曰欒。禹攻雲雨。」
意思很簡單,有座朽塗山,青水流到它這就沒了。還有雲雨山,山上有欒木。大禹攻過雲雨山。
這個攻很有意思。
類似的記載還有。
《山海經》:「西北海之外,大荒之隅,有山而不合,名曰不周負子,有兩黃獸守之。有水曰寒署之水。水西有濕山,水東有幕山。有禹攻共工國山。」
這段牽扯眾多,既有不周山,又有共工國,我以後單獨寫一章來解釋,這裡我姑且直接翻譯。
意思也很簡單:西北海外,大荒中,有個破缺的山,叫不周負子。有兩黃獸鎮守。還有一條河叫寒暑水,這條河西邊有座濕山,東邊有幕山。大禹攻過這些共工國的山。
這裡透露了兩個信息,一個是不周山地區,都屬於共工國。另一個就是禹攻過這裡的山。
無論是『禹攻雲雨山』,還是『禹攻共工國山』,其實跟之前的『禹導積石山』是一個意思。
就是描述大禹開山鑿路,疏通黃河。
山海經描述了鯀竊帝息壤,以湮洪水。
而對於禹的描述,卻是他『攻』一座座山。
也就是說:「鯀不通水性,嚴加堵塞,想要阻擋洪水,可人力如何與大自然相抗?最終失敗,而大禹深知堵不如疏的道理,採用開山導流的方式,宣洩黃河,治理洪水,得以成功。」
以上就是大家耳熟能詳的大禹治水的故事。
然而事實真就這麼簡單嗎?山海經里有更多的細節。
鯀並非不知道堵不如疏,《山海經·大荒北經》:「有榆山。有鯀攻程州之山。」
這裡明確寫了,鯀也『攻』過一些山。
鯀也是懂得開山鑿路,疏通洪水的。那為什麼他失敗了?而禹卻成功了呢?
我給大家說三個原因。
第一,經驗不足、能力有限。
鯀雖然也開山鑿路,但是他是先驅者,在他之前可能沒人這麼做過,最難莫過於第一人。
就像是廢除漢字,主張者無不是新文化先驅者。他們是為了給國家找出路,乃在茫然、混亂與外來衝擊之下開闢破局之路。
錯誤多,失誤多,是非常正常的。
山經里記載了那麼多山脈水系,都是禹整理的嗎?也不盡然,而是他的家族歷代所積攢的經驗。
秦始皇一統六國,也是奮六世之餘烈。連出六代明君,最終天大的功勞,落到了嬴政頭上。可這功勞百分之八十,得從秦孝公開始算起,代代疊加。
治水每一代都有每一代的貢獻,禹只是最後完成拼圖的人。
這也是為何舜信任禹,還是把治水交給他們家族的原因,他們家世代治水,乃是治水名門。
縱然鯀開了個大失敗,可其實舜可能也知道,鯀死的有點冤。
鯀治水因為種種原因,沒能治理好黃河,鯀自己是知道的,他心裡是有數的,這才『竊帝息壤,以湮洪水』。
這個竊字就很精髓,這是有預謀的,真等洪水已經到了,他根本來不及偷。
也就是說,鯀一通操作後,對於汛期暴雨下,黃河即將破堤,他是看得出來的。當然,也沒有算太早,大約提前了一天到半天左右。
他知道自己的開山鑿路泄洪的操作會失敗,他知道一場大洪水馬上淹過來,他沒有辦法,來不及了,只能偷了息壤去堵,做最後的掙扎。
《山海經》:「洪水滔天,鯀竊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命祝融殺鯀於羽郊。鯀復生禹,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
那麼息壤到底是什麼呢?
傳說息壤是自己會變多的土,東漢高誘註解說:「息土不耗減,掘之益多,故以填洪水。」
這個註解,誤導了人們將近兩千年,直接給鯀禹治水更添了神話色彩。也給現代洪荒流小說,增添了一大先天靈寶。
不知道你們還記不記得這個人,這個高誘,也是註解『嫦娥,羿妻也』,給倆大上古人物髮結婚證的傢伙。
也就是說,他兩個註解,一個設定了息壤這樣的神話物品,一個開闢了嫦娥后羿的愛情故事。
牛逼!
於是乎,到了晉朝郭璞注,跟著寫道:「息壤者,言土自長息無限,故可以塞洪水也。」
他們真的不知道什麼是息壤嗎?也許他們只是故意神異上古人物罷了。
《說文》:壤,柔土也。
《論衡·率性》:深耕細鋤,厚加糞壤。
東漢劉熙的《釋名·釋地》說:壤,瀼也,肥濡意也。
南朝梁,顧野王的《玉篇》說:地之緩肥曰壤。
也就是說,肥沃緩和的土地就是叫『壤』。
三國時期的鄭玄你們應該聽過,經學大家,他註解周禮寫:「壤,亦土也,變言耳。以萬物自生焉則言土。土,猶吐也。以人所耕稼樹藝焉,則言壤。壤,和緩之貌。」
我就不翻譯了,直接告訴你們,壤,是對一種特定土的名稱。
野外自己長草生花的地,叫土。而能被人用來耕種莊稼的土,則叫壤。
可耕之地的意思而已。而壤上長著莊稼,劃分成一塊塊的則叫田。
那什麼叫息呢?
這個沒啥好說的,息,出入氣也。
於是息壤,鯀禹治水裡的意思,就被人引申為了會呼吸的土,它是活的,可以生長,即所謂『土自長息無限』。
那麼,息壤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西漢《淮南子·地形訓》記載:「土地各以其類生……輕土多利,重土多遲……是故堅土人剛,弱土人脃。壚土人大,沙土人細。息土人美,耗土人丑。」
表面翻譯一下,就是一方水土養一方人。輕土上的人敏捷,重土上的人遲鈍,堅土上的人剛強,弱土上的人柔弱,壚土上的人高大,沙土上的人矮小,息土上的人漂亮,耗土上的人很醜。
我就不跟你們全部翻譯了,因為兩兩對比,其實都是剛柔、堅弱的區別。
重土、堅土、壚土、耗土,分別指沉重、堅硬、烏黑、乾裂的土。
而輕土、弱土、沙土、息土,分別指輕浮、鬆散、砂礫、肥沃的土。
息土,乃是極好的土。
東漢初期的《九章算術》,就寫了一個問題:「今有穿地,積一萬尺,其為堅壤各幾何?」
一個很簡單的應用題,「答曰:為堅七千五百尺,為壤一萬二千五百尺。」
為什麼呢?「術曰:穿地四,為壤五,為堅三,為墟四。」
因為普通地的體積是四,那麼壤的體積就是五,夯實之土的體積就是三,丘墟之土的體積也是四。
穿地是普通的地,野外隨便一塊地基本就是穿地。墟土顧名思義,就是丘墟的土,其實也是普通土,因為沒有被翻犁灌溉過。
《九章算術注》,「壤謂息土,堅謂築土。」
築土就是夯實的土,用來壘土建堤之類的。
這就是介紹個比例,同等質量下,夯實的土,體積是壤的五分之三,普通地的土和廢墟的土,體積都是壤的五分之四。
壤是密度很低,非常鬆軟的土,被人為翻耕灌溉出來的。
也就是說,壤是最鬆軟肥沃柔蜜的土地。
『壤謂息土』,息土已經是鬆軟肥蜜到仿佛會呼吸的土了,古人讚頌,生活在息土的人會很漂亮。
那麼『息』『壤』這兩個詞合併,又是何等肥沃?
土、息土、息壤,三大等級,其實就是下等土,上等土,和超級試驗田之土。
可以想像,它被專門灌溉澆肥,反覆翻犁,充斥氮磷鉀,全是金坷垃,很可能是帝的花園土壤,皇莊之土。所以叫帝之息壤。
解讀了這麼多,你們可以直接認為,息壤乃是當時,最最最最珍貴,肥沃澆灌的最高級土壤。
一直以來,古人都知道息壤是什麼,帝之花園土而已,全天下最肥沃的土。
咱們雜交水稻之父,袁教授的試驗田裡,用的就是『息壤』。
只不過,息壤這個名字,從上古以後,不再用了,漸漸轉變為特指當年鯀偷的土,後來的人,只把息土作為最高級,而沒有了息壤這個等級劃分。
所以才能給高誘這種人,發揮的空間,將息壤神化。
綜上,再看《山海經》:「洪水滔天,鯀竊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命祝融殺鯀於羽郊。鯀復生禹,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
我們便就知道,鯀是把帝之花園土,給偷了,拿去堵洪水……
這就相當於,93年我家這邊發洪水時,跑去把袁教授的試驗田之土偷來,麻袋打包,往洪水裡扔一樣。
息壤一定是在高處,是在洪水淹不到的地方,不然在那個時代,早就被沖沒了,洪水來了,也不會以此論罪。
先不談對錯,挖了息壤填洪水這個行為在上古,一定是作死的。
事實的確如此,鯀被羈押到羽山之郊,然後被帝派祝融明正典刑了。
那麼這個帝,到底是誰呢?鯀又為何如此作死,跑去拿息壤填洪水了呢?不知道這麼做會死嗎?為何不待帝命?
除山海經外,最早記錄鯀的是東周的《尚書》,整理者為孔子。
太占字數,非常晦澀,我就不貼原文了,《史記》也記載了這段內容,完全繼承堯典,並添了一些,整理者為司馬遷。
我將尚書和史記統合,直接大概翻譯一下儒家的說法。
大意為:洪水滔天,下民都在呼喚著如何解決,帝堯向大家徵詢派誰去治水,擔任『工師』之職位。
工師即百工之長,你們可以理解為工匠的最高長官。治水這事,肯定是工匠們的任務,所以當時任命工師,就是治水總督。
讙兜氏推薦共工氏擔任,這時候讙兜氏族還不是四罪。但到底是不是堯的兒子丹朱一系,我不確定,姑且只當做是堯的心腹一族。
對於舉薦共工氏,堯直接說不行。
帝堯評價共工花言巧語,陽奉陰違,貌似恭敬,實際上對上天輕慢不敬。原文(靜言庸違,象恭滔天)。
但是讙兜說試一下吧,沒有別的人選了。
於是帝堯讓共工試了一下,結果是『試之而無功,故百姓不便』。
然後帝堯又問四岳。四岳也就是東南西北四個地區的軍政大臣,姑且認為四大總督吧,帝堯自己直轄中部,也就是『中·國』地區。
四岳全部都推薦鯀去治水,然而帝堯卻也說不行,理由是鯀這個人『方命圮族』。
方命意思為不遵守命令。圮族意思為危害族人。
四岳也是說請試一下吧,帝堯答應了。
試的結果是「九載,績用弗成」,九年徒勞無功。
之後三苗正好也在叛亂,所以『流共工於幽陵,以變北狄。放驩兜於崇山,以變南蠻。遷三苗於三危,以變西戎。殛鯀於羽山,以變東夷。』
儒家筆下,四罪就此而成。注意,這是史記里的四罪原因,而非現實。
我尋思,這不甩鍋嗎?共工被四罪,是因為治水無功?驩兜被四罪,是因為推薦擔保了共工,與之同罪?三苗不必說,蚩尤後裔,一直也沒融合完,經常鬧騰。鯀被四罪,在史記里也只是因為九年無功。
司馬遷高級黑啊,這不無能狂怒嗎……
以上,有很多很多文言文,我沒貼出來,出自《尚書》以及《史記》。
對此,我的評價是……毫無疑問,瞎編的。
上古之人的對話,後來人知道個錘子!
不過我們可以反推。司馬遷是基本照抄尚書,只不過孔子整理的尚書里,並沒有流放四罪的具體原因,只說舉薦啊,試一試啊,徒勞無功啊之類的。
其中關於帝堯,對於鯀的評價,是最早對於鯀這個人的評價。
「方命圮族」,這個評價很有意思,不聽命令,危害族人。
這恰好印證了山海經里的『不待帝命』。
所以別的什麼對話,聽個樂就行,僅供參考。但是那『方命』的評價,我們可以認可,因為山海經里也寫了。
也就是說,在春秋時期的人眼裡,帝堯很不喜歡鯀,認為鯀這個人喜歡不聽他的命令。
不聽領導命令,領導怎麼會委以重任?所以帝堯很不想讓鯀去治水。
但四岳都推薦鯀,讓他試試,所以帝堯很不情願地讓鯀去治水了,畢竟洪水滔天。
我們可以想像,帝堯自己不願意的人選,他怎麼可能全力支持呢?
關於鯀怎麼死的,屈原在《離騷》里提及了:『鯀婞直以亡身兮,終然夭乎羽之野』。
婞,倔強固執,不聽從。
直,這個不必翻譯了吧?意為不彎,引申為剛直。
就是直性子,我認為怎麼做,就怎麼做。我不要你以為,我要我以為。
婞直,就是頑固頂撞,不圓滑,剛烈直率,腦子不轉彎。
屈原這話的意思很明白:鯀這個人因為『婞直』而死,最終落得暴屍於羽山的荒郊野外。
這也正應了《山海經》里的:「不待帝命。帝命祝融殺鯀於羽郊。」
還是那句話,我們以山海經為準,《尚書》、《離騷》雖然是東周時期的文獻,可既然在這個評價上,與山海經沒有出入,說明鯀在先秦時期,大家也都知道他是個什麼樣的人。
孔子有政治目的,所以他寫鯀『不聽命令』,還不止,後面加上『危害族人』。後面果然害得全族流放,說明帝堯識人之明。孔子這是要襯托帝堯。
而屈原並沒有這方面的立場,他是寫出《天問》的人,對於一些玄奇、可疑的上古之時,抱有許多困惑,甚至質疑。
屈原直接在對鯀的人設性格上,沒有任何質疑,直接評價他因耿直不轉彎而死。
我們可以認為,這有很高的可信度,尤其是與山海經對應上了。
那麼,看到這裡,我想你們也已經梳理出歷史原貌了。
結合以上我解讀的所有線索,我已經明白鯀是怎麼死的了。
他性情耿直,頑固倔強。帝堯很嫌棄他,因為鯀總是固執己見,不聽他的命令。
天下都是帝堯的,他廣開言路,大家都可以推薦、建議,可最終下命令的人,一定得是帝堯。
而鯀這個人呢?不長腦子,只要他的建議,沒有被帝堯接受,鯀就會不等帝堯的命令,直接去做。
這種人,帝堯願意讓他領導百工就怪了,情商太低了,政治覺悟為零。
可想而知,鯀的治水,困難重重,帝堯根本不可能全力支持他。
沒有領導上級們的支持,沒有各方面的廣開綠燈,甚至可能還有人阻撓。
光憑鯀孤兒一般硬著頭皮去做,能做出什麼成績?
九年下來,鯀有一套堵、梳並用的理論,可完成度太低了。
黃河還是泛濫了,黃河總是泛濫,鯀已經預料到了洪水將至,堤壩根本支撐不了多久,小股的潰流,很快就會變成無數大股的洪流,下游百姓將陷入滔天洪水之中。
對此,他只能不停地加固堤壩,往水裡填土,他已經瘋狂了,瘋狂到根本不管什麼息壤不息壤的,帝之花園土,皇家莊園又如何?一樣給刨了填黃河!
洪水面前,一切資產皆不重要,唯人命大如天。
最後,他有沒有堵住那場洪水,我不知道。
也許他只是拖延了片刻,給大家撤離爭取時間。讓大家能夠逃到高處,山地丘陵上,躲避洪水侵襲。
《淮南子》:「江淮遍流,四海溟涬。民皆上邱陵,赴樹木。」
對此,鯀背負了巨大的罪行,這罪行並不是治水無功,『績用弗成』。
而是『鯀竊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命祝融殺鯀於羽郊。』
不僅無功,反而有過。他拿了帝之息壤,去填洪水!死罪!
殛殺,全族流放!
鯀會不知道挖了息壤是什麼罪過嗎?
洪水若只淹了屋舍民田,帝堯並不會餓肚子,也許會死很多人,但畢竟是天災。可是高地防洪的息壤莊園也被毀了,還活了這麼多人口,所有人都要餓肚子!這是人禍。
天災之下,只是治水失敗,九年無功,最多流放。人禍做了,便是竊帝息壤,不待帝命,死罪。
鯀選擇了死罪,選擇儘可能地救人。也許他並沒有救太多人,也許他真的救了很多人。
息壤沒了還能再造,人死了卻不會復生。
人活著就有希望,鯀可以死,他把希望留下去了。
他只是一名先驅者,他摸索著降服黃河的方法,他知道堵疏並用,儘管並不被帝堯所支持,儘管困難重重,可已經盡全力地去做了。
也許他治水犯了很多錯誤,甚至因為頑固倔強,固執己見才導致九年無功,
但先行者篳路藍縷,披荊斬棘,乃從蠻荒之中,摸索出路來。最難莫過於第一人。
他的所有失誤,還有一個名字,叫做經驗。
鯀或許早就料到自己會失敗,所以最後只想救更多的人,人活著便是希望,這個希望最終會結出果實,等來真正降服黃河的那個人。
他也許根本沒想到,那個人是自己的兒子。
先驅者所有的失敗,只為拼上時代交給他的拼圖,所以失敗是成功之母,後來者比前人更優秀,只因他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時代在前進。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所謂天命之子,不過是無數先祖的犧牲,所最後匯聚的血色凝結。不過是時代的拼圖,終於等來了最後一塊罷了。
秦始皇如此,大禹亦如此。
治水重任,終於落到了姒文命的身上。
正如他的名字,文命。
這個名字,在當時乃是賤名,可在我們看來,實在是妙不可言。
它也許,只是帝堯因為鯀違背帝命,而以紋身刻字的方式,印在年幼的繼任者大禹身上的命令紋身,以警告鯀的後人,當遵從帝命!
因身上有這樣的紋身,是以大禹叫『文命』。
亦或者,這是鯀之一族的長輩們,親手刻在大禹的身上,要讓他謹記:振興家族的重任,背負在你的身上。以取名『文命』。
更甚至,大禹的本名並不是這個。也許只是後人附會,言大禹乃是天命烙印之人,是為『文命』。
無論如何,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鯀復生禹,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
生,衍生之意。黃帝生駱明,駱明生白馬,白馬是為鯀,鯀復生禹。
罪族白馬,被驅趕到炎黃文明圈邊緣,成為蠻夷。
但是禹並沒有遺忘父輩的遺志,也沒有懈怠。
失敗乃成功之母,他努力琢磨著先輩們留下的資料,完善著堵疏並用的治水理論。
並最終,等來了那個能洞察人心,極有識人之明,且善於用人,乃至讓後人都懷疑是穿越者的舜。(詳見前面的番外上古帝王的套路)
在山海經里,雖然殺鯀的帝,與用禹的帝,都只寫了『帝』這一個字,沒有指明是誰。
但我認為,如果是堯殺得鯀,那麼重用禹的,必不可能是堯。
全族流放然後自己打臉?即便如此,那也是堯將治水之事,托於舜。
舜情商極高,才假託帝之名,提拔了禹。
我更認為,是舜繼位之後,啟用了長大的禹,洞察出了禹的才幹和品性,破例提拔,委以重任。
舜,是何等洞察人心的智者,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他完全了解禹這個人,跟鯀一樣,都是極端務實之人。
禹治水幾十年,遇到的困難不計其數。
而這幾十年,都在舜的任期里,這背後沒有舜的完全支持,是不可能成功的。所以重用禹的人,肯定是舜,舜也有這個識人之明和用人之能。
鯀的失敗,禹的成功,不僅僅是經驗的差距,在我看來,還有帝是否全力支持與信任。
「禹所導積石之山」,「禹攻雲雨山」,「禹攻共工國山」。
導與攻,一字之差,或許是完全不一樣的過程。
積石山也地處偏遠,那裡早已沒人居住,所以只是『導』。
而雲雨山、共工國山,都明顯是在各大氏族的實際控制範圍內,有人住。
這裡的攻,真的就沒有打仗的意思嗎?
在別人的底盤,鑿別人的山,一點衝突都沒有?
泄洪導流,如果會淹沒聚居區,那是要遷徙的。
開別人的山,還要遷徙別人的民,恐怕不是那麼簡單的,以現代的組織度,都是非常困難的事,那時代必然爆發極大的衝突和社會矛盾。
兵戎相見,是很正常的。
但是顯然,舜非常支持禹,有這位情商極高,從微末之際出人頭地成為帝王,為禹背書,充當禹的堅實後盾,禹才能成功啊。
鯀攻過榆山、程州之山,最後還是失敗。
那禹攻雲雨山,攻共工國的各種山,結果如何呢?
山海經:「共工臣名曰相繇,九首蛇身,自環,食於九土。其所歍所尼,即為源澤,不辛乃苦,百獸莫能處。禹湮洪水,殺相繇,其血腥臭,不可生谷。其地多水,不可居也。禹湮之,三仞三沮,乃以為池,群帝因是以為台。在崑崙之北。」
相繇是共工氏的附庸,圖騰是九首蛇身,且自環。哇塞,這個圖騰超震撼,比漫威九頭蛇圖標帥多了,相繇是上古九頭蛇組織?
開玩笑的,總之這個相繇氏,非常厲害,會吞噬很多土地,其嘔吐之物,會把大地變成溪流沼澤,上面的水都是苦的,估計是污水,動物們都沒法生存。
禹堵了洪水,滅了相繇,血都是猩臭的,污染土地,植物都沒法生長。
那片地方就是池沼,很多水,無法居住,禹往上填土,並把腐爛的污染的土挖走,可那裡依舊是池沼,填上去的好土也被污染了。
最後禹把挖出的淤泥,堆砌成台,便是群帝台,在崑崙之北。
這個台,大約就是山海經里寫的『帝嚳台、帝堯台、帝丹朱台、帝舜台』。
其實禹,情商還是有的……他雖然跟父輩一樣務實,但並不傻,與舜的關係處的很好。之後開闢純世襲的王朝,也展現了他的政治智慧。
總之,這段文字,就是記載禹治水期間,疏導山川期間,所遇到的麻煩。
攻共工國山,並不順利,共工氏不願再次遷徙,不願山被挖開,直接和禹兵戎相見。
對此,《淮南子》也有類似記載。
「舜之時,共工振滔洪水,以薄空桑。龍門未開,呂梁未發,江淮遍流,四海溟涬。民皆上邱陵,赴樹木。」
得,照這意思,洪水是共工的鍋咯?
其實很顯然,共工應該只是跟禹起了衝突,不願配合而已,跟禹剛了一波。
共工氏這裡我簡單解釋一下,「共」字在甲骨文中寫作兩手搬一塊方形物體,表示雙手合作的意思。甲骨文中的「工」字寫作上「工」下「口」,「工」的形狀為斤錛之類斫木工具,所以甲骨文中的「工」字表示用斤錛之類工具整修東西,或者進行這類活動的工匠。可知「共工」一詞的含義是合作完成一件複雜的事情。
這件事便是興修水利,有人考證,共工氏是一個善於組織人力治水的部落,他們把高地剷平,低地填高。在上游水域修築堤防。
其實,就是水庫。
但是他們的工程能力明顯有限,水庫也不可能永遠蓄得住,得有疏導措施。
不要懷疑古人的智慧,七千年前的良渚古城,遺址中就已經被我們發掘出原始的水庫,可以蓄洪、防水。是全球最早的水利工程,已申請世界文化遺產。
共工氏善於這個,因為總是泄洪,或者因為失誤而導致水庫決堤,所以共工氏被後世傳為水神,且傳他性情凶厲,經常用洪水害人。原因就在這裡。
對此,共工氏自己肯定也有鍋,而且很可能就故意利用人們對洪水的恐懼,威脅周邊的部族。
山海經:「有系昆之山者,有共工之台,射者不敢北射,畏共工之台。台在其東。台四方,隅有一蛇,虎色,首沖南方。」
翻譯一下就是說有個共工台,別人射箭都不敢往北邊射,因為怕共工台。台在系崑山的東面,四四方方,南面(畫)有一條蛇,虎色斑紋。
我尋思,那虎色蛇,可能是個水庫龍浮雕閘門,大抵是泄洪口上的裝飾物。
泄洪的閘門,叫做龍門。
作為共工氏的附庸,相繇顯然也有類似的水庫,處於高處,只要開閘,就會『嘔吐』污水,所以好的地便會化為沼澤,而且還是腥臭的。只不過他的圖騰,或者閘門的裝飾物是自環九頭蛇。
因為禹要開山,遷徙他們,相繇就很不服了,共工也想掂量一下舜的能力,看看他配不配當帝,要是舜跟堯一樣,不怎麼支持治水者,那禹就別想開他們家的山!
於是雙方發生衝突,甚至一場大戰。
戰爭中,相繇直接水攻,開水庫放污水,那些污水很可能是長期的生活污水,可能還富含礦物質,直接把交戰地區的土地,淹成了鹽鹼地,而且還是重度災區,所以穀物無法生長。
經歷過洪水的朋友都知道,洪水是非常髒的,因為會把地下各種髒東西翻騰出來,還有各種污穢淤泥。
如果水庫本來就很髒,長期是死水,有各種生活垃圾,那麼再一泄洪,淹沒的地直接化為腥臭沼澤是完全沒問題的。
然而,共工氏雖然會玩水,但是禹的家世也不一般,鯀乃至鯀的祖上,也傳下來一條治水之法。而且是堵疏並用的先進技術,比共工氏這種舊時代的技術更厲害。
再加上舜的大力支持,牽制共工氏,作為大禹的堅實後盾。
所以這一仗禹贏了,不僅如此,舜還成功平定了共工氏,解決了這個長期以來的大麻煩。
尚書記載,舜的功績就是平四罪。共工就是四罪之一。
舜打服了共工,至於四罪中的鯀族,則是用懷柔手段降服的,降服之後還重用了鯀族的禹,收為己用。
所以周朝文獻說舜平定四罪,恐怕所言非虛,至少山海經里,就記載了其中兩罪被平的線索。
綜上,啃下了共工氏這麼個硬茬,禹和舜的君臣相宜,整個布土九州的治水計劃,更加得以順利實施,後面恐怕都沒什麼大阻力了。
磕磕絆絆,禹和舜兩個極有能力的人,最終完成了這份偉業,降服了黃河。
並在這期間,禹周遊列國,踏遍山川,寫下連山經,即《山海經》里的『山經』。
山經嚴謹,而海經則明顯散亂,是收集各地的說法,匯集而成。可能就是把各個部落守護的少許上古文字記載,綜合起來。
之後禹的重臣伯益,又跟在後面,把禹自己的事跡也加入進去,並圖文並茂,匯成山海經圖,作為夏朝傳承之典。
這便是山海經,第一次成書。
也是山經與海經,有序程度差別很大的原因。
山經是禹寫的,而海經則是收集各方國、部落的典籍,彙編出來的。
所以山經格式統一,一山連一山,嚴謹細密。海經則較為散亂,時間線也很跳躍,一會兒黃帝時代,一會兒黑帝時代,一會兒又是少昊那邊。
執行力也差很多,禹又要治水,到處都要忙,不可能去海外,海外的部分,是顓頊絕地天通之前的人,記載並流傳的記錄。
至於海外到底是多遠,上古黃帝時期的技術程度到底如何,是不是在絕地天通之後出現了一次大倒退,我只能以後再講了。
洋洋灑灑,一萬八千字,勉強講完了禹。
總結一下。
大禹治水的神話,太過有失偏頗,人人皆只稱頌成功者,卻忘了失敗的先驅者。
先秦以前,還叫鯀禹治水,到了魏晉之後,變成了大禹治水,並且完全神化,乃至因為鯀最後死於『竊帝息壤以湮洪水』,所以傳說內容變成了鯀只知道堵,而不知道梳。大禹知道浚川疏流,所以成功治水。
以至於原本的鯀禹治水,變成了大禹治水。
本來就是背負著罪名、罵名而死的鯀,更加成了一個背景板,更加襯托於自己的後人。
可看了山海經,我們知道,真相是禹站在了自己父輩們的肩膀上,鯀就已經有了堵疏並用的理論了,只是阻力太大,最後失敗了。
他是失敗者,也是先驅者。唯物史觀下,鯀完成了自己的時代使命,禹也完成了自己的時代使命,便如此而已罷了。
先祖披荊斬棘,只為後人繁衍生息。後人優於前人的本質,便是前人的犧牲與奠基。
沒有秦孝公商鞅變法,沒有秦惠文王連橫破縱,沒有秦武王聯越制楚,沒有秦昭襄王鯨吞蠶食,長平一戰打碎趙之國運,又哪有秦始皇一統天下。
漢武帝北擊匈奴,功在文景。盛唐之勢,起於隋治。趙宋清平,緣自郭柴。
黑帝終結收容時代,是歷代社長的犧牲,歷代收容組織的使命,歷代先祖的叛逆,歷代逆天者的延續。
大禹降服黃河,繼承於鯀。布土九州,力賴於舜。
舜起於微末,恩重莫過於堯授。堯受禪於兄,天命革異自顓頊。顓頊絕地天通,棄琴乃孺與少昊。少昊德澤夷夏,芳華皆承之炎黃。
五帝之一,合該有大禹,無論世人能否承認他們的存在,塵埃也掩蓋不了鯀禹治水的傳奇。
這篇沒有新奇腦洞,唯有歷史厚重。
字數過多,希望有人完整地看到這裡。
……
p.s:抱歉,世人皆知大禹功蓋九州,然由古至今,未見有人歌頌於鯀。我算是奇葩了,這章夾雜了很多個人見解的私貨,以至於受限於篇幅,很多細節沒有引經據典地解釋清楚,不過我想你們也不愛看那些晦澀的古文獻。下章聊點什麼呢?炎、黃篇幅太大了,兩萬字我感覺都不夠。帝俊也是一樣,姑且先放著。這章有點太硬核了,下章寫點輕鬆的,寫什麼看你們評論吧,不局限於山海經,歷史人文神話方面的,什麼都可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