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月時分,一隊又一隊兵卒從河北前往安東,又從洛陽前往河北,還有人從長安前往洛陽。
即便是到了年底,前往安東的兵卒和糧草依舊源源不絕。
太極殿中,一道又一道公文快速的送入大殿之中。
餘澤,楊炯,杜審言,賀知章,陳子昂,幾人仔細的審閱過後,才將最重要的幾份送到李絢的眼前,讓他做決定。
至於其他的,政事堂已經做了決定,秘書省的幾個人,也是直接掠過。
他們覺得稍微質疑的地方,才會附屬別的處理方式,由李絢抉擇。
只有政事堂和秘書省的人全部都決斷不了的,才由李絢乾綱獨斷。
李絢平靜的站在沙盤之前,眼前的沙盤是整個新羅的所有地形。
從前隋開始,到大唐,征伐高句麗,百濟,新羅不知道多少次,甚至高句麗和百濟,還有很多的地方曾經被大唐占領。
雖然說上元年間大唐被迫大踏步的後退,但是他們無時無刻不在想著重新反撲。
李絢還記得儀鳳三年的時候,李治準備重新反撲新羅,但是被郝處俊攔了下來。
那個時候,李絢正在新羅戰的如火如荼,所以李治最後也沒有新開戰場。
如今一切到了李絢的眼前,他在繼續李治未完的事業。
正因為如此,所以大唐對新羅異常的了解。
每一條進軍線路,每個進軍時機,在李絢的規定的框架範圍內,盡力的進行思考。
事實證明,當皇帝擁有足夠的耐性,將領們所能爆發的思路是驚人的。
一名又一名舍人,將一枚枚紅旗插在了地圖上,每一支旗子代表五千軍卒。
這一仗,李絢在很早之前,就已經無聲的在安東囤積了十萬大軍,如今要用二十萬人殺入新羅,他只需要再動用十萬兵力就足夠了。
不,實際上,他僅僅需要動兵四萬就足夠了。
因為其他的六萬士卒都已經被提前抽調,剩下的只有四萬人是今年才抽調的,需要經過嚴格的訓練後,才能被送到安東軍前。
但一旦聚集完畢,那麼立刻就會如同傾瀉之下的洪水一樣,將整個新羅徹底淹沒。
……
新年臨近,長安城依舊熱鬧。
從劍南,隴西,還有安西,甚至是西域返回到軍卒讓整個長安越發繁盛。
然而在這無盡的繁盛之中,卻有一段冷清之地。
新羅使館之中,單獨偏僻的院落中,兩名護衛牢牢的守衛著。
院落內室之中,欽鈍角干一身單衣,躺在床榻之上,也不生火,然後等著外面的天色一點點的變黑。
黑暗的陰影中,平靜的聲音響起:「你是想要死嗎?」
「你來了。」欽鈍角干聲音有些沙啞的抬起頭,然後看向郭后悔說道:「我若是不這樣,怎麼能將明暗之中的護衛都逼走,怎麼才能讓你無聲的進來。」
「所以,每天晚上你還是會生火,每天晚上還是會吃飯,但到了第二天,就故意不生火不做飯,然後等我來。」郭后悔看著欽鈍角干,忍不住的搖搖頭,說道:「你這又是何必呢?」
「都是我的錯,我身在大唐,卻沒有能力阻止皇帝東征新羅。」欽鈍角干雙手張開,躺在床榻上,抬頭看著上面的房頂,輕輕搖頭道:「皇帝早有征伐新羅之心,這些年,新羅的不臣,他一點點的都記在心裡,如今機會來了,他絕對不會放過。」
「你想知道外面如何嗎?」郭后悔稍微停頓,補充說道:「你想知道,整個大唐天下對這件事情的反應嗎?」
「你說!」欽鈍角干輕嘆一聲。
「天下群起響應,從各大世家,寒門,還有普通的黎民百姓,所有人都熱切的支持皇帝對新羅的征伐。」郭后悔平靜的搖搖頭,說道:「你都想不到想要參軍的百姓有多少,兵部被迫一次又一次的提高挑選的標準,大唐征伐的實力,比你想的要可怕。」
欽鈍角干沉默許久,最後還是輕聲開口道:「大唐,已經有五年沒有大戰了。」
「是的,自從中突厥被剿滅之後,大唐就再也沒有大戰了,即便是有不過是零零碎碎的小事罷了。」
「所以所有人都期待在戰爭的到來,然後他們好建立戰功,然後封侯拜相。」欽鈍角干對大唐足夠了解,唐人心中究竟在想什麼,他比任何人都清楚。
「戰爭,戰爭是解決一切矛盾最好的辦法。」郭后悔輕輕的回答。
「所以,皇帝將百姓的心思牢牢的壓了五年。」欽鈍角干突然失聲苦笑了起來。
他怎麼可能看不出來,李絢用五年時間積攢的一戰之力,根本不是新羅能夠擋下來的。
「所以,這一戰要麼打的極為慘烈,要麼根本就不打。」郭后悔看著欽鈍角干,說道:「所以,我現在找你拿東西來了。」
欽鈍角干轉身看向郭后悔,目光直直的盯著他:「所以,你們已經做好萬全準備了?」
「該做的準備,我們都做了,剩下的就是天命了。」郭后悔神色嚴肅起來,鄭重的拱手上揖道:「此行之下,但問生死,不問過往。」
「好!」欽鈍角干認真的點頭,從袖子裡面,抽出一張紙箋,遞給郭后悔,說道:「這是所有我聯繫的軍中將領,畫圈的是可以安全信任的,至於其他的,你們自己想辦法。」
郭后悔接過紙箋,看了一眼,上面被圈起來的只有五六人,但好在這五六人都是一方重將。
小心的收起紙箋,郭后悔認真的看向欽鈍角干,重重的點頭道:「你放心,不管如何,我們都會拼命的殺了皇帝,等到前線羅生之後,再回來救你。」
「好!」欽鈍角干平靜的點點頭。
「保重!」郭后悔面色沉重的點頭,然後轉身就要離開。
「等一下。」欽鈍角干突然開口叫住了他,然後說道:「不要信任畫圈的那幾個人。」
「嗯?」郭后悔一下子愣住了。
「走吧。」欽鈍角干擺擺手,短刀從袖子裡面直接滑了下來。
……
夜色之下,爆竹轟響。
郭后悔站在城牆上,目光看向遠處的太極宮,輕聲說道:「皇帝現在應該是在大宴宗室吧。」
「嗯!」姜遐輕輕點頭,說道:「岳丈和縣主一起去了,我今夜主動請的輪值。」
「你也不怕別人說你有怨望之心。」郭后悔抬頭看了姜遐一眼。
「他都沒想過要重用我們,連心裡有點怨氣都不行了嗎?」姜遐不客氣的冷哼一聲。
「當然可以。」郭后悔伸手,一張紙箋從他的袖子裡面滑了下來:「這是欽鈍角干交給我的名單,這些人,我可以用,但只有畫圈的那幾個人,是可以完全信任的。」
姜遐接過紙箋,輕輕的掃了一眼,說道:「這和我們早先的消息符合。」
郭后悔重新接過,然後說道:「你們的呢,我需要名單,確保從海岸到皇帝的軍營一路暢通無阻?」
「在這裡。」姜遐沒有絲毫猶豫,直接將一份名單遞了過來。
看到郭后悔接過細看,姜遐抬頭看向太極宮的方向,然後輕聲說道:「也只有今夜,除夕之夜,皇帝才會鬆懈下來,皇帝手下的人才會鬆懈下來,我們才有機會做些事情。」
「他抵達幽州的第三日,我們會直接發起突襲。」郭后悔看向姜遐,直接說道:「你們藏的最深的那個人,我不要,但是我希望你們能夠傳信給他,告訴他,在需要幫我們一把的時候,讓果斷出手。」
「沒有什麼藏的最深的人。」姜遐輕輕搖頭,說道:「你忘了周季童了嗎,他父親曾經是營州都督,狄仁傑調任幽州都督,有不少人跟了過去,他們最後在外圍而已,皇帝身邊他們恐怕進不去,而且即便是進去了,也發揮不了任何作用。」
「足夠了。」郭后悔面色冷肅起來,咬牙說道:「欽鈍角干答應給我三千人,只要能夠藏好三千匹戰馬,我就能直接踏平他的大營。」
「三千匹戰馬,你們怎麼藏……我忘了,你在兵部有人。」姜遐頓時反應了過來。
其實大家背後都有人,但這些人,你讓他們悄悄的私底下搞些小動作,這沒有問題,但是指望他們站出來和你一起去謀害皇帝。
算了吧,他們還沒有到可以為了你而抄家滅族的地步。
「便如此吧。」郭后悔面色認真起來,他看著姜遐說道:「你們也不要留在長安,時間一到,果斷離開,剩下的我們會安排。」
姜遐點點頭,然後看向郭后悔說道:「公主?」
「這是公主的信。」郭后悔從懷裡掏出一封信,遞給姜遐,說道:「轉給竇都督的,剩下的,他會放心的。」
「好。」姜遐徹底放鬆下來。
他們這段時間最大的問題,就是幾年時間了,從來沒有見過公主。
如果不是郭后悔維持著一個龐大的反帝網絡,不然他們還真的不敢信他。
郭后悔平靜的走下城門,他知道那封信里寫的什麼,不過是竇懷悊當年的一些秘事,一些只有被密衛,被天后知曉的秘密,公主如今那一封信送過去,竇懷悊立刻就會認為太平公主是接管了武后留下來的密衛系統。
他哪裡知道,太平公主早就已經死了。
……
皇帝有旨,開元七年科舉暫停。
皇帝有旨,所有報名科舉士子全部入軍中任軍中錄事等職,大戰結束後,優先錄用。
皇帝有旨,授御史大夫魏玄同,同中書門下三品。
皇帝有旨,授吏部尚書雲弘胤,同中書門下三品。
皇帝有旨,太子監國,皇后垂簾,尚書左僕射陸元方,中書令李義琰,侍中張大安留守輔政。
皇帝有旨,以尚書右僕射王德真、侍中歐陽通為洛陽留守,轉運天下糧草。
皇帝有旨,召禁衛大將軍,邏些道安撫使,蕃州都督,蕃州刺史黑齒常之回朝。
皇帝有旨,以昌州都督,昌州刺史豆盧欽望為邏些道安撫副使,統管昌州蕃州所有一切民政要事。
皇帝有旨,以西域都護燕濤為邏些道安撫副使,統管昌州蕃州所有一切軍情調動。
……
……
無數的聖旨從長安城直接發往天下各個地方,一直到正月底。
三萬經過一個冬天訓練的士卒分批前往安東。
李絢在倒數第五批,他親自處置因為軍卒調動而造成的對地方影響。
二月中旬,無數的旗幟之下,李絢已經抵達了幽州。
一身黑衣黑甲的李絢,神色淡漠的騎在馬上,丈八長槊掛在馬上,黑鞘長劍懸在腰間,李竹親自護衛在側。
說實話,如果不是李絢的頭盔和別人截然不同,不然,即便是走近了,人們也很難認出他這個皇帝。
「陛下,幽州都督狄懷英到了。」陳子昂快步來到跟前,肅然拱手。
「知道了。」李絢深吸一口氣,然後緩緩的朝著大軍營帳而去。
掀開布簾,李絢一眼就看到了狄仁傑。
李絢滿意的點點頭,說奧:「懷英兄,你發福了。」
狄仁傑立刻笑著拱手道:「多謝陛下賜福。」
「嗯!」李絢笑笑,然後走到了御榻之上坐下,然後才看向狄仁傑問道:「幽州的事情,處置的如何了?」
「幽州之內的所有世家,臣都已經說服,他們沒有人會在這幾天輕舉妄動。」狄仁傑認真拱手。
「很好,如今,朕也能少殺一些人了。」李絢抬頭,看向遠處的大海方向。
「是!」狄仁傑也沒法再多說什麼了。
到了如今這個時候,李絢給他的時間已經足夠長。
他能說服的人已經全部說服,剩下那些沒法說服的人,便是永遠也無法再說服了。
……
黑暗的夜色下,三千新羅士卒,在登州水師的刻意放水之下,悄無聲息的出現在幽州的大地上。
兩個時辰之後,三千名騎兵已經快速的朝著三十里外直接衝殺了過去。
夜色之下,一身黑衣黑甲的李絢,神色淡漠的騎在馬上,丈八長槊掛在馬上,黑鞘長劍懸在腰間。
在他的身後,是論弓仁和李固親自率領的一萬蕃族和吐谷渾族人精銳。
黑暗中安靜的等待衝殺。(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