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京師應天城。
奉天大殿內,鍾意醒了,但身份卻變了,他現在是大明朝的建文帝。
身份,時代,現狀,困境,鍾意都一清二楚,甚至清楚地知道,自己到這裡的目的。
沒有時間驚訝,更沒有時間錯愕,更不會看到眼前這些在電視上才能看到的人,服飾和情景而感到新奇,不管是前世的鐘意還是現在的朱允炆,都沒那個時間。
睜開眼就要打仗。
清醒後的朱允炆第一句話就是:朱棣現在打到哪兒了?
朱允炆前身的全部記憶也已經被抹除,也就是說,現在的朱允炆和過去的朱允炆是完全割裂的。
看著面前幾個穿著緋色袍服,頭戴梁冠,眼神有些錯愕的人,此時的朱允炆皺著眉頭等著他們的回答。
「稟皇上,燕賊朱棣已經攻下揚州城」,方孝孺拱手說道。
「揚州?」,此時還坐在大殿上的朱允炆一骨碌身爬了起來,大喊道:「地圖,把地圖拿來」
「皇上,保重龍體啊」
朱允炆的反常行為,讓幾人大為震驚,直覺告訴他們,皇上大概率現在身體有恙,腦子不清楚。
朱允炆一擺手,並未理會眾人,四下張望這座宏偉,奢華,莊嚴的大殿。
大殿內,文臣武將,穿戴整齊,大殿外,也不知還有多少人在外等待著大殿內的消息。
朱允炆在看,所有人也在偷偷地觀察眼前皇上的一舉一動,似乎想從中窺探出什麼信息。
不一會兒,內宮太監便拿來了一幅地圖,雙手承在朱允炆的面前。
朱允炆走下台階,來到了大殿中間,手一指地下說道:「把地圖鋪在大殿上」
「啊~」,一聲冗長的回答後,太監把地圖鋪在大殿中央。
朱允炆不由分說,便趴在地上,開始認真看起了地圖。
這張地圖和後世的地圖不一樣,沒有那麼詳細,但朱棣一路南下的路線,還是清晰地呈現在朱允炆的面前。
「皇上,地上涼,你要保重龍體啊」,朱允炆的這個動作,讓在場的臣子又是一片勸慰。
他們勸慰的不僅僅是要保重龍體,更重要的是,皇上你趴在地上看地圖的動作簡直是太有辱斯文,有辱皇上的威嚴。
「揚州」,朱允炆口中喃喃自語。
揚州離京師應天近在咫尺,不過百公里,如果順利,朱棣的靖難大軍幾天便可陳兵京師城下。
「諸位,朱棣已經打到了揚州,你們有什麼看法?」,朱允炆問道。
諸位指的是誰?誰也不知道,是所有大殿內的這些朝臣吧。
朱允炆現在趴在地圖上看,這些大臣豈敢站著,此時的他們全都跪在地上。
朱允炆抬頭一看,所有人都恭恭敬敬地跪在自己所在的位置,他一個人趴在大殿正中央,跟個傻子似的。
「我去」,朱允炆終於意識到了什麼,大喊道:「這都什麼時候了,都趕緊圍過來」
皇帝的話,就是聖旨,所有大臣們全都圍了過來,不過姿勢依然是跪著。
奉天大殿內,出現了讓人咋舌的一幕,這些這個時期站在權力巔峰的人,圍成一個圈,像是在鬥蛐蛐一樣。
「皇上,燕賊攻下揚州,距離京師近在咫尺,臣以為,燕賊現在氣勢正盛,朝廷不宜與其展開正面進攻,臣以為應該先拖住燕賊,然後等待援軍,然後一舉消滅燕賊」
一個跪在朱允炆身邊的中年老臣率先開口說道。
「嗯,在理,你是誰?叫什麼名字?」,朱允炆看了一眼,問道。
朱允炆的話,讓現場的人又是大吃一驚。
皇上的腦子可能真的有問題,現在連人都不認識了。
「呃」,短暫的錯愕後,此人答道:「皇上,臣,方孝孺」
「方孝孺?」,這是現在的朱允炆在這個世界認識的第一個人,是高祖朱元璋給朱允炆推薦的治世大臣,可惜,大儒的優點明顯,缺點更是顯而易見。
如何拖住朱棣的大軍?真正來支援的大軍又有多少?什麼時候到?如果有,還能及時趕到的話,也許歷史就不會有明成祖朱棣了。
「好,我記住你了」,朱允炆說道。
「你們呢?還有什麼看法?」。朱允炆再次問道。
「皇上,方大人所言極是,臣附議」
「臣也附議」,有人帶頭,一干附議的大臣便出現了。
朱允炆麵無表情,看著帶頭附議的人問道:「你是誰?你叫什麼名字?官職是什麼?」
「稟皇上,臣,左副都督御史,練子寧」
「你們呢?」,朱允炆又指著其他附議的人問道。
「稟皇上,臣,刑部尚書,暴昭」
「臣,戶部左侍郎,卓敬」
「臣,禮部尚書,陳迪」
......
「嗯」,朱允炆點點頭,一臉平淡的表情,朱允炆不能表現出任何表情,他怕被有心的人會從他的表情里解讀出什麼。
電視裡不都是這麼演的嗎,古人都厲害,而且陰險。
面前的這些人,都是固守待援派,雖然方法守舊,但這些人貴在忠心。
「還有其他的意見嗎?」,朱允炆問道。
「稟皇上,臣,兵部尚書,茹瑺,剛剛方大人所言,不妥」。
這時候,一個年過半百的老人,拱手行禮道,此人正是兵部尚書茹瑺。
「哦,那你說說,有什麼不妥的?」,朱允炆詢問道,沒有絲毫情緒表露。
這個茹瑺,在朱棣攻陷京師後,就是他率領一眾不多的人,迎附朱棣進京,也是這個茹瑺一直諫言讓朱棣登基。
妥妥的一個投降派,沒有節操的一個人。
「皇上,燕賊已經攻陷揚州,距離不過百里,氣勢正盛,不如,朝廷和燕賊議和......?」
茹瑺偷眼觀察了一下皇帝的表情,見皇帝面色平靜,才又大著膽子繼續說道:「朝廷可以給燕賊一些黃白之物,又或者劃江而治......日後徐徐圖之......」
"一派胡言,茹大人,如你所說,朝廷的臉面何在,皇上的威嚴何在?你是想讓燕賊和皇上平起平坐嗎?"
朱允炆還沒來得及反應,方孝孺已經開始反駁了。
好歹也是翰林院的博士,就不能穩重點嗎?這麼急幹什麼,朱允炆還想看看有多少人會附議茹瑺的建議。
茹瑺和方孝孺,兩個方法,方孝孺是固守派,那麼茹瑺,便是議和派或者說是投降派,也可以理解成一派忠一派奸。
「茹大人所言在理,那麼茹大人覺得,派誰議和合適呢?」,朱允炆不著聲色詢問道。
「皇上......」,方孝孺見朱允炆的態度,是有議和的表現,想勸。
但,朱允炆一擺手,制止了方孝孺的話。
受到皇上的如此鼓勵,茹瑺心裡輕鬆了很多,也舒心了很多。
方孝孺,不久前還只是翰林院的一個學士,區區五品官,這幾年來,深得皇上的器重,居然讓他進殿參政,何德何能?
「皇上,慶成郡主合適,慶成郡主是燕賊的堂姐,如果慶成郡主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應該可以」
「嗯,好,下了朝我便......呃,朕便和慶成郡主商量一下」。
歷史終究是歷史,歷史記載,朱允炆的確是派慶成郡主去和朱棣議和了,不過朱棣沒有答應而已。
「皇上英明」
英明個毛,朱允炆心裡已經有一萬頭草泥馬奔騰而過。
徐徐圖之,圖你娘的蛋,朱棣一個藩王都能搞成這樣,要是讓他得了一半江山,還有我朱允炆的活頭嗎?
再說,朱棣現在要的是大明江山,是他屁股底下的皇位,朱棣會議和?才怪,異想天開。
朱允炆深知,他和朱棣,不是你死,就是我活。不可能議和談判的。
朱允炆為什麼贊成茹瑺的辦法,緩兵之計,得給朱允炆想辦法的時間。
朱允炆打心裡看這個茹瑺不順眼,一個投降派,怎麼可能看順眼,什麼玩意兒,還兵部尚書,這樣的人,怎麼可能管好兵。
「還有人有其他意見嗎?」,朱允炆再次問道。
「臣等附議茹瑺大人的建議」,這時候,幾個人見朱允炆採納了茹瑺的建議,便開始有人附議。
這正是朱允炆想得到的,可以看看投降議和派都有哪些人,和他在後世知道的歷史是不是一樣的。
「嗯,那你們報一下你們的名字和官職吧,朕認識一下你們」
「臣,吏部右侍郎,蹇義」
「臣,兵部侍郎,劉俊」
「臣,兵部右侍郎,古樸」
就三個人附議?不可能,只是有些人的官職不高,根本進不來這奉天大殿而已。
不對啊,朱允炆突然想到,他所知道的想投降朱棣的人還有曹國公李景隆和谷王朱橞,還有一個魏國公徐輝祖的弟弟右都督僉事徐增壽,他們的官職可夠高啊。
他們怎麼沒有附議茹瑺的建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