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軍事> 風生水起武大郎> 第33章 果子非鮮

第33章 果子非鮮

2024-09-22 00:23:55 作者: 羊羊羊羊9
  時序已入夏初月,酷暑當頭,炎炎烈日之下,眾人稍動則汗如雨下,沾衣不干。

  此際,若能品嘗幾口冰沁之果,便是清涼透骨,暢快無比。陽穀城,座落於山東西境,果香滿園,自是不缺;而冰塊於這彈丸之地,卻成罕物,珍稀難求。

  武大手持摺扇,偕同張平漫步於市井,偶駐足與鄉鄰寒暄數語,雖勞形案牘,卻樂此不疲。此乃增進情誼之妙法也。

  如今的陽穀城百姓,可以說是全民皆兵了。只要是身手稍微敏捷一些的人,都紛紛投身到城池的重建和武氏工坊的復興之中去了。

  駝背老者、學齡外稚童,亦知拾石除穢,清潔環境,令武大欣悅非常。陽穀之城,非武府獨有,實屬眾人,共守共治,方顯正道。

  武大身為陽穀首富,雖工坊罹災,銀錢散失,幸而祝家莊新廠漸次運轉,且武大財資豐厚,自不屑於薄待鄰里。

  不僅僅是金錢方面,武大還有其他的創新舉措。他在陽穀城率先推行了一種前所未有的制度——三餐之制!這個制度意味著人們不再像過去那樣只吃兩頓飯,而是改為一天三頓。這一改變對於當時的社會來說,可以說是一次巨大的突破和創新。

  後世或不足奇,然於古時,家家能得兩餐已屬殷實,且稀粥清湯為主,饅頭非日常所能。蓋因糧少,湯水聊以充飢耳。

  武府不然,不僅供錢銀,更使工匠享三餐之福,大饅頭管飽,不限量,黃昏歸家尚能攜之饋贈家人,菜餚雖僅是大鍋燴,肥脂漂浮,口味平平,武大不敢恭維,卻深得街坊之心。

  武府的大方,天下間或許只有皇宮能夠相比,而現在就連普通百姓都能享受到這樣的恩澤。百姓們很單純,他們並不奢望像皇家一樣每天都吃豐盛的宴席,只希望皇帝也能每天吃到白饅頭,肚子不會餓著就滿足了。這些都是朝廷的責任啊!

  據史籍記載,兩宋之時乃華夏經濟文化之鼎盛,領先世界,文明璀璨。

  以1990年美元計,自公元960年(趙匡胤立宋),人均GDP約450美元,至宋末升至600美元,遠超同期歐洲之422美元。宋朝耕地廣達7.2億畝,GDP占全球六成,直至1840年鴉片戰爭挫敗,國力方衰。

  然此繁華,多落入帝王豪紳囊中,朝廷對民之盤剝未嘗斷絕,愈演愈烈,民生凋敝,終致北宋末年民怨沸騰,亂事頻發。

  再加上宋朝連續遭受戰敗的打擊,軍隊規模不斷擴大,試圖通過數量來彌補質量的不足。將近兩百萬的兵力,使得朝廷不得不竭盡全力地壓榨百姓,通過剝削民眾來維持龐大軍隊的開支。

  尤以北宋六賊之名,朝廷腐敗不堪,奢侈無度,蔡京所倡「花石綱」尤為人詬病,勞民傷財,百姓困苦更甚,易子相食之慘狀屢見不鮮。

  武大蒞臨陽穀,未及周年,自身崛起之餘,亦大為改善民眾生計,故其歷劫之後,全城百姓鼎力相援,根源在此。

  見街坊揮汗如雨,武大亦欲親身助之,奈何體弱不宜重勞,且工地上守衛極力勸阻,謂家主親為粗活,有失顏面,武大苦笑而退,藉故言買果解暑,以慰眾鄰。

  城東店鋪業已林立,果肆兩家,生意清淡,除求學於蘇氏二老私塾之世家子弟外,鮮有問津。

  兩家果店實為商人顧及童家情面所設,本無意營利,加之免稅,盈虧不計。

  武大至其中一家,忽問張平一異問題:「即此店乎?」

  張平微露緊張之色:「然也,然家主……」

  武大擺手,信步入內。

  陽穀城內,孰人不識武大官人?

  店內小廝一見武大,雙目一亮,躬身趨前,諂笑道:「武大官人,您老今朝怎得空閒?所需果品,遣人吩咐,小的自當送府。」

  武大微笑,隨口言道:「今日炎炎,府中閒來無事,出門散步,選些鮮果予內人解暑。」

  小廝愈加謙卑:「諾,武大官人,此等果子非鮮,送往武府豈不折煞小人?容小人內室為您精心挑選。」

  武大似甚滿意,「既為娘子所備,自當親挑方表誠心,引路。」

  小廝低眉垂首,領武大與張平步入內室。

  內中果品,確是新鮮不少,另有貌美婦人,似為雜役。

  未及婦人啟齒,武大已笑向小廝打趣:「此處保鮮佳所,亦是幽會妙地,你等待此機緣久矣?」

  婦人面色驟變,小廝躍起,拔匕首直取武大。

  張平未攔,反撲向婦人。

  武大掌中,突現一方寸之器——暴雨梨花針。

  此器須近距狹間方能發揮極致,武大久未動用。

  此刻,終展鋒芒……


關閉
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