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澳龍
下次再遇到這種事,感覺還是私下解決好了,也別把官方扯進來,窩囊,心頭不舒暢。
一周後,張耀華的船隊出現在公海。
這裡是印度洋的東岸,澳洲的西北邊。
印度洋的平均深度僅次於太平洋,位居第二。
其海底地貌錯綜複雜,除洋底中部有呈「入」字形的大洋中脊外,東部尚有東印度洋海嶺和島弧、海溝帶,在海嶺、海丘、海台之間分布著許多海盆。
張耀華他們剛來,就看到了巨大的海洋漩渦奇觀。
「下面不會有個海眼吧?」有人看著那個漩渦,心裡發毛。
對於經常跟海洋打交道的人來說,海洋漩渦不是沒見過,但沒見過那麼大的。
張耀華跟他們說道:「別嚇自己,沒什麼海眼。這種漩渦,通常是洋流造成的,沒你們想像得那麼可怕。」
海洋漩渦是海洋中常見的一種流體旋轉現象。
它們通常以不規則的圓形或橢圓形形狀出現,如同一個水力「漏斗」,當流過有限空間時,流速降低導致海水集中成圓形和橢圓形的渦旋型結構。
據說,海洋漩渦是通過諸多複雜的內、外力海洋作用因素而發生的。
比如,海洋底層的異常洋流、陸源污染物流到河口區域後在暖、冷海流之間對流產生的溫度、鹽分擾動等都可能導致海洋漩渦的形成。
眼前的海洋漩渦,看著規模有點大,但威力其實不厲害,對漁船的航行沒有影響,輕鬆就闖過去。
「老闆,很少人來印度洋捕撈的。」船長跟張耀華說道。
印度洋中年捕魚量約有500萬噸,比太平洋、大西洋少得多。
其中以印度半島沿海捕魚量最大,主要捕撈魚類有:鯖魚、沙丁魚和比目魚,非洲南岸還有金槍魚、飛魚及海龜等。
「少人來就對了,要是多人來,還有我們什麼事?」
張耀華都還沒說話,其他船員就搶先說道。
船長呵呵兩聲。
「你們懂什麼?印度洋的魚資源遠不如太平洋和大西洋,很多遠洋漁船寧願跑南冰洋。」
起碼南冰洋有豐富的磷蝦。
磷蝦是世界上尚未開發的藏量最為豐富的生物資源,其蘊藏量一般估計為1.5~10億噸,最高估計數為50億噸,年捕獲量可達1~1.5億噸。
也正是這樣,南冰洋被譽為人類未來的糧倉。
而印度洋,好像沒有什麼特別出名的海產。
「這裡不是靠近澳洲了嗎?可以捉澳龍。」船上的船員反駁他。
船長卻比他們更懂。
「澳龍很少分布在這邊,主要分布在新南威爾斯北部、塔斯馬尼亞南部、南澳洲和西澳洲之間,懂嗎?」
張耀華卻笑而不語。
他這次來到這片海域,就是衝著澳龍等特產來的。
與其他龍蝦相比,澳龍通體火紅,爪為金黃色,顯得格外的肥美壯碩,肉質細嫩、滑脆而有彈性,在世界各地被奉為頂級海鮮的代表。
阿哲的人聳聳肩:「我們不需要懂,跟著華哥,啥海鮮捉不到?」
呃!
這回輪到船長啞口無言。
在張耀華船上工作也有兩三個月以上,但他還真有點看不懂這位老闆。有時候感覺很魔幻,人的運氣真的能好到那種地步?
「前面撒一網,試試水。」張耀華這才開口。
他一說話,眾人立即行動起來,不再杵著吹牛了。
其實,傳統的捕龍蝦方式,跟捕蟹是差不多的,是在籠子裡放餌料,體積過小的龍蝦可以從籠子的開口處逃走。
但張耀華有金手指協助,根本不用那麼麻煩,直接撒網便ok。
漁船拖了一會,張耀華就讓收網。
如果是別的漁民,一定會覺得這是神經病。才拖那麼一會,能有什麼?真就是漁網沾沾水而已。
然而,船上的人毫不猶豫地執行。
一方面是因為張耀華是老闆,聽老闆的有什麼錯?就算沒撈到東西,虧的也只有老闆而已,他們操什麼心?
另一方面則是出於大家對張耀華的信任。
傳統的那一套捕撈方式,在華哥面前,根本不頂用,沒必要遵守。
「來了,來了。」
漁網很快拖出海面,船長的人瞪大眼睛。
「臥槽!這麼多大龍蝦,發了呀!」阿哲等人鬼叫起來。
當漁網拖上船,解開網口,大量的龍蝦就傾瀉在漁船甲板上。
「愣著幹嘛?快分揀,按標準來呀!」張耀華跟他們說道。
通常來說,所有活龍蝦會在船上進行重新分級,分級主要是根據龍蝦大小分為ABCDEFGH8個等級。
A最小,H最大。
一斤以下的屬於A級,H級的則是1800克以上。
等級不一樣,價格也相差甚遠。
拿張耀華所在的漁船來說,這一網就足足上萬斤的大龍蝦。
「澳龍現在多少錢一斤?」有人一邊分揀,一邊詢問道。
「280左右。」
「看什麼貨吧!兩百左右的也有,小一點。H貨貴,四五百一斤也有。」熟悉行情的人告訴大家。
「長這麼大,我還沒吃過澳龍。」
雖然他們是在海邊長大的,大龍蝦不是沒有吃過,但澳龍是進口貨,他們哪有機會吃?
「跟其他大龍蝦應該差不多的吧!」
張耀華:「晚點吃一頓不就知道了嗎?」
他不會因為這玩意貴,就不舍的給大家吃。
張耀華吃過澳龍,口感甜美濃郁,油性低,多汁,中度緊實的肉質,肉質透亮,烹飪後呈現帶有橙色痕跡的白色,腿部肉味會比尾部稍甜一些。
阿輝傳話過來。
「輝哥說,回去想留點澳龍擺席。」
不明所以的人還問:「擺什麼席?」
張耀華白了一眼:「還能擺什麼席?等回去,你們輝哥準備結婚。」
估計是覺得澳龍上桌有點排面,所以阿輝特意提前跟張耀華說一聲,等回去預留一下。
別以為澳龍都是在大城市的高端酒店才會使用,在一些農村的宴席中,澳龍悄悄成為必備食材之一,甚至有一些鄉宴必須指定要用5斤以上的澳龍。
「留就留,多大的事?華哥……」
旁邊的青年催促:「別廢話,快幹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