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0章 還要內鬥
面對洛陽和南梁這兩處勢力,這一次蘇澤卻沒有立刻南下。
在外出征一年有餘,士兵普遍都思鄉。
馬上就是春耕了,府兵制度的優勢就是在外為兵歸家務農,但是劣勢也是一旦長時間服兵役,會對農業生產造成極大的破壞。
而且面對洛陽的局勢,于謹也給了蘇澤諫言:
「洛陽之中,元子攸有權謀無實幹,奚毅無權謀無能力,高敖曹空有膽略,唯有楊忠能戰。」
「但是楊忠是南兵將領,元子攸以他統大兵,必然引起別人不服氣。」
「若是我軍去攻,反而團結洛陽,不如等過了春耕,敵人自亂。」
于謹又對南梁局勢說道:
「南朝也是同樣的局勢,如果現在興大軍,必然會各方聯合抗擊,若是任由其自亂一陣子,他們反而會互相爭鬥起來。」
「不過南朝徐州刺史蕭綸不如他的兄弟有野心,也知道自己的本事,這次內亂中沒有站隊,郡公可以派遣手下招降,說不定可以不費一兵一卒占領徐州。」
蘇澤點點頭,于謹的諫言也是他所想的,於是下令所帶領的關中府兵都隨自己返回永樂城,等到幕府計算勛官和將領後,各自領著將領返回鄉里。
這道軍令一出,果然得到了全軍的擁戴。
打仗快一年了,也到了衣錦還鄉的時刻了。
緊接著蘇澤又給慕容紹宗寫信,讓他按照派遣使者,和南梁徐州都督蕭綸接觸。
——
當聽到蘇澤領兵返回永樂城的消息後,洛陽的元子攸大喜過望,這也就意味著他又苟住了。
元子攸繼續委任楊忠守衛北中城,又派出奚毅前往河南募兵,但是卻將高敖曹給落了下來。
這倒不是元子攸故意冷落高敖曹,而是洛陽總共就這麼多的兵馬,總共就這麼大的地盤,政治上的事情元子攸親力親為,軍事上交給楊忠也放心,確實沒有其他任務交給高敖曹了。
高敖曹性格高傲,也不屑於向元子攸求官,他就這樣在府邸內閒住了下來。
一晃到了三月,元子攸出洛陽城祭奠祖宗陵寢,祈求列祖列宗的保佑,這一次也不知道是故意還是不小心,又只是讓楊忠領兵陪同,將高敖曹落在了洛陽。
高敖曹內心更加不滿。
高敖曹不滿,他的部將也不滿。
這些都是高敖曹渤海高氏的子弟兵,當年政變的時候也隨著高敖曹一起刺殺過元天穆。
其中有家僕向高敖曹說道:
「將軍!當日刺殺元天穆,您可是陛下認定的首功,日後論功您也在那雜胡楊忠之上,但現在天子親近那雜胡而疏遠您,日後豈不是要讓雜胡位列您之上?」
聽到這裡,高敖曹也感覺到了憤怒。
他性格衝動,直接拔出佩刀說道:
「楊忠這雜胡有什麼才能?不過一守護犬爾!天子讓他守門,竟然敢爬到本將軍頭上!」
但是高敖曹又放下配劍說道:
「可天子信任那雜胡,吾又當如何?」
親信見到高敖曹已經被說動了,他們立刻說道:
「將軍,天子依仗那雜胡,不過是因為他能守門戶,如果將軍能北上,占領河內地區,那自然就用不著這守護犬了。」
「如今河內紛亂,正是將軍大展宏圖的機會啊!」
河內地區,就是黃河以北,太行山以南的狹長地區。
當年陳慶之北伐的時候,就曾經想要攻略河內,但是最後因為偽帝的威信不足,加上爾朱榮的壓力,沒能攻略成功。
而如今的河內地區,已經成為了一個元子攸和蘇澤勢力的緩衝區。
一部分不願意降服蘇澤,但是也不願意承認元子攸的元氏宗室,就占據河內地區的城池,勢力最大的就是沛郡王元欣,他曾經投靠元天穆抵抗陳慶之,後來被封為沁陽郡守。
爾朱榮倒台後,沛郡王元欣就處於半獨立的狀態。
如今于謹被蘇澤留在并州,安置并州的爾朱榮殘部勢力,剩餘的兵馬也只是出兵占領了軹關陘的出口,沒有繼續攻略河內地區。
高敖曹聽了自己部眾的話,也覺得這是個好機會,立刻向元子攸上書,自請帶領兵馬北上攻略河內。
在聽到高敖曹上書後,元子攸也是大喜。
他雖然擅長權謀,但是並不懂軍事。
高敖曹詳細論述了河內的兵力情況,在帳面上看洛陽完全可以北上控制河內地區。
這塊地區雖然不算富庶,但是好歹是一塊新的地盤,也讓洛陽更有安全感。
元子攸立刻將一部分新募集的河南兵馬交給高敖曹,又將洛陽武庫中壓箱底的盔甲武器交給他,命令他北上攻打河內沁陽郡。
三月十五日,高敖曹在洛陽誓師,北上通過北中城,在楊忠的注視下一頭扎進了河內地區。
對於高敖曹出兵這件事,楊忠也曾經當著元子攸的面表示過反對,但是勸諫無效之後,楊忠也只能沉默下去。
楊忠的理由也很簡單,如今洛陽的糧食和兵馬都不足,現在是春季,就算是占領了河內地區,還要恢復秩序進行農業生產,才能在秋天取得收成。
甚至可能因為打仗,這一季的春耕都要被耽誤了。
那麼占領河內地區又有什麼意義呢?
洛陽還要花錢花糧食供養出征河內的軍隊,還要養活占領地區的官吏。
而且本來河內沒有投降蘇澤,等蘇澤來攻打的時候,還可以作為抵擋的屏障。
現在貿然出兵攻打,河內可能全面倒向蘇澤,給蘇澤出兵占領的理由,那就得不償失了。
楊忠的諫言可以說是老成持重的話,但是元子攸已經陷入到高敖曹所畫的大餅中,另外奚毅也幫著高敖曹說話,認為楊忠是嫉妒高敖曹可以領兵出征,所以才進言阻止。
事已至此,楊忠也不能再勸,只能任由高敖曹領兵北上。
在聽聞高敖曹出兵河內的消息,坐鎮晉陽的于謹不由大喜,他立刻將自己的副手王思政調來晉陽,自己返回河東整頓兵馬。
四月,大魏皇帝元詡宣布遷都長安,晉蘇澤為唐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