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子的母親叫秀英
姓什麼丑子那時不知道
現在也不急著告訴你
反正這個名字,
很接近那個唱
《我的祖國》的那位。
每當傍晚吃好晚飯,
或者一早剛醒
還沒起床
那時,是天天勞累到吐的母親,最輕鬆的時刻,只有這時才有空停下來,歇一會,就經常會哼了那酸爽的歌曲給自己聽。
於是四歲的丑子,
兩隻大耳朵也有福了,那聲音太過好聽,就像仙樂一樣讓四歲的丑子,每次都喜歡得手舞足蹈,還要咿咿呀呀地去跟著唱:
一條大河波浪寬,
風吹稻花香兩岸。
…………………
那歌唱祖國的歌詞,也有聽錯的,還不止一處。第一句最後一個字,是「寬」還是「翻」,丑子當時一直沒搞明白,直到後來讀了大學,也還覺得翻更好,什麼叫波浪寬?眼見是「波浪翻」更形象,不是麼?大河自然是寬的,語義重複有不夠形象鮮明,又以「寬」語帶波浪,顯然是不搭。
至於那韻腳,平十四寒的寬,和平十三元的翻,與去十三的岸,都不搭。
第二句也有問題,那個「香」,丑子從來就認為是「向「字,那可能是生在北方的丑子,沒有聞過稻花香:
稻花香麼?
如果稻花根本就不香,
那就是詞作者在瞎扯。
那還是向兩岸合理。
這首歌的名句,還在後面,那真是更加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朋友來了有好酒,
若是那豺狼來了,
迎接它的有獵槍…………
這歌太過好聽,以至於四歲孩子也好,十歲少年也罷,甚至那些成年人,真的是男女老少通吃,百聽不厭,沒有不喜歡的。這喜歡,也就讓那個時代的人,對祖國產生了無限的熱愛。
丑子相信,
那個時代的人
想法都是和他一樣的
熱愛祖國,
滿懷信念。
祖國就是母親,
母親不會欺騙自己孩子
只是這歌詞,母親唱了
四歲的丑子,
就會聽錯不少
就像那句每天一早村里小廣播時間的央廣的全國廣播:
「現在是新聞和報紙摘要節目」,丑子直到小學畢業,還沒有搞清楚是這些字的意思。他一直聽成是:
「現在是新聞和報
之摘要節目
不信你可以問問,
有沒有和丑子一樣,
聽錯的。
作文最是不能撒謊,
文字是最真誠的東西。
滿嘴跑火車的文字,
只能打動你自己!
母親少年時會踩高蹺,
雖然我想像不出,
後來也再沒有踩過,
可母親會唱歌,
這我很知道!
母親最喜歡唱的第二首,
那是典型的酸曲就叫:
「正月裡來正月正。」
後來丑子一查,
這歌正是踩高蹺的
常用配曲:
正月裡來正月正,家家戶戶掛紅燈。
走親訪友多高興,人人臉上露笑容。
正月裡來正月正,男女老少舞春風。
欣逢盛世享太平,秧歌高蹺扭不停。
這首歌似乎可以一直唱下去一樣,後來丑子每每哼起,就有那喜歡不講人話的對丑子說:
「這歌詞充滿了濃厚的
中國傳統文化氣息,
不僅僅是一首歌,
更像是一本歷史和,
文化的教科書。」
這話丑子聽不懂,
後來的玉米和小魚兒,
不愛聽:
都是些沒用的,
裝腔作勢的屁話!
母親經常自己換詞唱,
可見這一首,
是母親喜歡得緊的。
丑子也特別喜歡!
母親的這唱歌,就讓後來的玉米,成了流行歌曲迷。並一喜歡,就喜歡了幾十年。那二姐也喜歡唱一個,還喜歡唱京劇的梅派,那時候二姐不過十幾歲。
直到後來過了很久,玉米才逐漸喜歡上了越劇,有從越劇喜歡了崑曲,又從崑曲喜歡上了京劇,特別是越劇的袁派,京劇的程派,也是絕美的藝術享受!
聽媽媽唱那,
過去的歌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