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現代都市> 崇禎重振大明> 第547章 外藩內屬的條件

第547章 外藩內屬的條件

2024-10-30 04:16:28 作者: 鳳凰北斗
  對於金自忠的提議,李汪還是非常感興趣的。

  已經完全把自己當成大明人的他,當然希望自己的屬下能參加武道大會和科舉。

  所以他連連點頭,決定寫一份奏疏,向大明皇帝提出這個請求。

  然後他們又提到了京城發生的事,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大明和日本的條約。

  李汪對這個條約極為不滿,他對陳元贇等人的咒罵,就是這種不滿的發泄。

  這時他見金自忠頗有才學,就問計道:

  「大明和日本的條約,金卿如何看待?」

  「理藩院的官員要和我們朝鮮同樣籤條約,我們簽還是不簽?」

  金自忠斬釘截鐵地道:

  「簽!」

  「當然要籤條約!」

  「如果不籤條約,朝鮮豈不被日本越過去?」

  「咱們不但要和大明籤條約,還要爭取到更優厚的條件,顯示和大明更親近,讓日本不敢覬覦。」

  這是他的想法,也是很多朝鮮官員的觀點。

  李汪本人也是如此想的,但是他卻苦惱地道:

  「大明和日本的條約有一條,那就是互惠互利,大明給與日本不低於任何外藩和外國的待遇。」

  「我們朝鮮也是外藩,無論爭取到什麼條件,日本都會享受同等待遇。」

  「這樣實在太憋屈了,咱們朝鮮對大明如此忠誠,怎麼能和倭國賊子享受一樣的待遇呢?」

  「為何不能按關係遠近,對朝鮮更加優待?」

  正因為這個原因,大明和朝鮮的條約,現在還沒簽下來。

  朝鮮想要爭取比日本更多的優待,但是最惠國待遇這一條,又讓日本能享受同樣的優待——

  平白無故給日本人爭權益,他們當然不願意。

  金自忠聽著自家世子的煩惱,有些試探地道:

  「邸下是否想過,為朝鮮爭取內藩待遇?」

  「這樣朝鮮就不再是外藩,咱們爭取的待遇,日本也不會享受。」

  這讓李汪等人都是一驚,一個護衛大喊道:

  「大膽!」

  「你要把朝鮮賣……獻出去嗎?」

  「宗廟社稷何存?」

  李汪的眼色也有些不善,就算他把自己當成了大明人,也不希望權力流失出去。

  大明對內藩要派長史,官員也有一半以上是朝廷派過去。

  他作為朝鮮王位的繼承人,如何能忍受這一點?

  所以他目光不善地看著金自忠,希望能聽到他的解釋。

  金自忠不慌不忙地道:

  「臣所說的不是像琉球伯國一樣內附,而是像順禮王、順義王一樣,成為大明的內屬外藩。」

  「臣在學堂中和老師同學交流,得知當今大明皇帝要重製禮樂,把藩屬分為內藩和外藩。」

  「其中內藩除了大明的貴族去海外開藩外,還有塞外的前元余脈,被劃為內屬外藩。」

  「他們在大明享受的待遇雖然不如內藩優厚,但是自主權卻更大,幾乎和外藩無異。」


  「如果朝鮮成為內屬外藩,就不用擔心爭取到的條件,會被日本那個外藩享受了。」

  這個解釋,讓李汪神色稍霽,卻仍有些不快,說道:

  「內屬外藩不管怎麼說都是內屬,我又怎麼能把社稷獻出去呢?」

  「此話再不要提,我們朝鮮還沒有走到這一步,不需要內附大明。」

  這讓金自忠故作可惜地感嘆道:

  「不成為大明的內屬外藩,我朝鮮就不能在貴族議會擁有席位了。」

  「而且大明的繼承禮法,也不會強制在朝鮮執行。」

  「以後世子的地位,仍有可能不穩。」

  這讓李汪緊張起來,詢問道:

  「這是什麼意思?」

  「為何說大明的繼承禮法不會在朝鮮執行?」

  「難道朝鮮上下,還能用另一套禮法?」

  對於身為世子的他來說,最關心的當然是能否繼承王位。

  他對大明正在重製禮樂、制定連皇帝都要遵守的繼承禮法,自然是有所耳聞的。

  身為當今朝鮮國王的嫡長子,他心裡一萬個擁護嫡長房繼承制,認為在這種繼承制度下,自己的地位穩定無比。

  如今聽到金自忠的感嘆,他才得知朝鮮不一定會遵守大明制定的繼承禮法,這讓他頓時緊張起來,又有些懷疑地道:

  「我朝鮮一向事大守禮,怎麼能不遵守大明禮樂呢?」

  「金卿口出此言,未免危言聳聽!」

  金自忠卻搖頭道:

  「不然!」

  「世子難道沒看過日本受封條約,裡面有相互尊重一條嗎?」

  「當今大明皇帝,最是尊重規矩,也因此要整理大明禮法,重定禮樂制度。」

  「他既然在條約中說尊重日本國王在本國的治理權,那麼就必然不會幹涉日本內政。」

  「朝鮮和日本同為外藩,條約中也必然有這一條。」

  「大王對朝鮮如何治理,大明朝廷以後都不會幹涉。」

  這是一件好事,顯示了大明對藩國的尊重。

  如果李汪已經繼承王位,對這一條一定舉手歡迎。

  但是他現在只是世子,那就得斟酌一二了。

  因為這意味著朝鮮國王即使把他這個世子廢掉,大明朝廷都不會幹涉。

  這讓本來還覺得自己地位很穩固的李汪,也有些擔心起自己的世子位置來,向著左右問道:

  「我是父王冊封的王世子,也被大明認可。」

  「難道這個位子,還會有變動嗎?」

  左右皆不敢答,因為朝鮮的歷史上,王位、儲位變動太大了,誰都不敢打包票。

  遠的太宗李芳遠如何奪位且不說,近的也有癸亥反正——

  當今朝鮮國王李倧,以反正的名義奪得了光海君李琿的王位。

  為了這個,朝鮮數次派使者前來大明解釋。直到當今皇帝即位,才冊封李倧為朝鮮國王。

  金自忠對此說道:


  「當今皇帝陛下因為光海君和癸亥反正的事情,覺得不應該太過干涉藩國王位繼承。」

  「避免再發生光海君那樣的事情,影響兩國關係,甚至影響戰事。」

  「這對大王來說是好事,但對邸下來說,那就……」

  搖了搖頭,金自忠沒有說下去。

  但是李汪等人都明白,那就是如果朝鮮國王要廢掉他的世子之位,大明不會幹涉。

  為的就是避免朝鮮再一次和大明生分,影響對後金的戰事。

  甚至,為了說服李汪,金自忠還說道:

  「我從族兄金自點那裡聽說,駐朝大臣洪先生曾向大王許諾:」

  「如果大王有立他人為世子的心思,只要理由正當,大明就會答應。」

  「大王也是因此,答應封毛文龍為東江君。」

  這件事李汪也隱約有所耳聞,但是卻一直沒注意。

  因為李倧作為朝鮮國王,理所當然地擁有廢立世子的權力。

  但是來到大明,得知大明正在制定繼承禮法,讓所有官員貴族、甚至皇帝都一體遵循後。

  他頓時覺得之前的想法太落後了,朝鮮也應該遵守大明新制定的禮法。

  原本他覺得以朝鮮對大明朝廷的恭敬,遵守大明禮法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如今被金自忠指出,他才明白朝鮮到底是外藩,大明並不會強制約束,在這方面耗費力氣。

  這讓他有些慌張地道:

  「這……這可如何是好?」

  「要不我們在簽訂條約時,主動向大明提出遵守大明禮法。」

  「這是我們自己願意守的規矩,日本想跟上就讓它跟!」

  這個提議,得到他身邊的隨從、護衛附和。

  但是金自忠卻搖頭道:

  「只是簽訂條約還不夠,還要保障有履行條約的能力。」

  「大明不干涉朝鮮的內政,如何強制朝鮮遵守大明禮法呢?」

  「再說了,如果大王要廢世子,大明想阻止就得消耗精力。」

  「沒有益處的事情,大明又為何這樣做呢?」

  「萬一再出個光海君那樣心懷怨氣的國君,大明何苦來哉!」

  這讓李汪的希望頓時破滅,知道自己即使主動提出遵守大明禮法,大明也可能不答應。

  因為想要維護禮法的履行,就需要大明付出代價。在經歷光海君之事後,大明顯然不願意在這上面付出了,否則也不會特意向他父王表明,不干涉世子廢立。

  這樣想來,似乎內附大明,對他來說是一件很有益處的事情,這讓他詢問金自忠道:

  「成為內屬外藩,大明就會維護禮法嗎?」

  「他們會怎麼幹涉?」

  金自忠聽到李汪終於上道,當即就撫著鬍鬚道:

  「內屬外藩是特殊的外藩,也可以說是特殊的內藩,大明和它們簽訂的條約各不一樣。」

  「世子邸下可以在條約中,提出遵守大明禮法,並且讓駐朝大臣,負責監督此事。」


  「這樣世子的繼承順位自然能夠得到保證,即使大王,也不能輕易廢世子。」

  為了加強自己這番話的說服力,他又舉例道:

  「當今順義王卜石兔,就曾在即位時和三娘子之孫素囊台吉產生爭端。」

  「大明出面斡旋,迫使三娘子遵循俺答汗生前與大明達成的約定:世代相傳為王,以長部落歸心。」

  「世子只要和大明約定遵守禮法,將來繼位之時,大明定然出力。」

  這讓李汪連連點頭,對於成為大明的內屬外藩終於有些動心。他向左右說道:

  「朝鮮一向忠心侍奉大明,與大明的關係遠比日本更親近。」

  「連日本都能得到外藩待遇,我朝鮮為何又不能成為內屬外藩呢?」

  「你們向大明的理藩院問一下,成為內屬外藩,要守什麼規矩?」

  「我朝鮮習儒學、用漢字,遠比順禮王、順義王等部落,更適合作為內屬外藩。」

  這讓左右贊同,他們都希望朝鮮能遵守繼承禮法,李汪的地位穩固。

  金自忠也收到李汪的授命,去理藩院和大明朝廷商議如何成為內屬外藩。

  理藩院掌院黃立極,萬萬沒想到自己擔任掌院之後,就有接連不斷的功勞送上來。

  先是琉球內附,又是日本封貢,現在又有朝鮮想成為內屬外藩。這讓他甚至有一種感覺:

  自己是不是不適合當首輔,就適合執掌理藩院?

  懷著這個想法,他親切地接見了為自己送來功勞的金自忠,還把孔貞運等理藩院大臣,一併喚了過來。

  金自忠先是表明了朝鮮想參加大明科舉和武道大會的意圖,又詢問成為內屬外藩有什麼要求,朝鮮符不符合條件。

  黃立極對他的行為表示讚賞,向這位心向大明的朝鮮士子保證道:

  「大明海納百川,從不拒絕願意為大明效力的人。」

  「我會向陛下請求,對於藩國參加科舉的人員特殊優待。」

  又讓內藩部長孔貞運,講解朝鮮想成為內屬外藩,需要達成什麼條件。

  孔貞運在這點上和皇帝有過交流,此時就向金自忠道:

  「陛下曾經說過,內屬外藩介於內藩和外藩之間。」

  「它們是主動歸順大明的藩國,相比普通內藩擁有更大的自治權。」

  「但是相比普通外藩,受到的約束也更多,要遵守大明的條件。」

  金自忠對此連連點頭,表示一定會遵守。又聽孔貞運道:

  「大明對外藩的要求,除了封貢之外,是三和。」

  「也即和平共處、互相尊重、互惠互利,這是最基本的條件。」

  「內屬外藩也要遵守這三個原則,要以和平方式解決雙方爭端。」

  金自忠理所當然地道:

  「朝鮮本就是大明藩國,自然會遵守這些條件。」

  「而且我朝鮮一向恭謹,從未像日本那樣,和大明發生爭端。」

  孔貞運微微點頭,沒有和他數以前的爭端。繼續道:

  「三和之外是六統,要在六個方面,和大明保持一致。」

  「第一是統一紀年,包括紀元、年號和曆法,要使用黃帝紀元,以及大明年號。」

  「例如你們記載箕子朝鮮、衛滿朝鮮等朝代的歷史時,以後要使用黃帝紀元。」

  這點金自忠同樣接受,因為此時的朝鮮,主流思想就是承認箕子朝鮮。佛教徒編造的檀君朝鮮只被視為神話傳說,被儒家士人抵制。

  再加上紀元和年號代表著正統,朝鮮也不敢爭這個。他們以前就使用大明年號,如今只是加上了黃帝紀元。

  箕子是商朝後人,商朝的始祖契又是黃帝的玄孫。信奉箕子朝鮮的他們,對採用黃帝紀元毫無心理壓力。

  孔貞運在這之後,又提出了第二點:

  「第二是統一思想,除了學習儒家典籍、參加大明科舉外,還要在宗教信仰等方面,和大明保持統一。」

  「例如你們朝鮮的檀君,在傳說之中是帝釋的庶子。帝釋就是佛教的神靈帝釋天,他受大明天子冊封神位,檀君也同樣可以受封,納入佛道神系。」

  「朝鮮要在儒道佛等思想上,和大明保持一致。」

  這讓金自忠有些遲疑,因為當今朝鮮王室自稱檀君子孫,這點需要王室決斷。

  孔貞運也沒指望他能決定,繼續道:

  「第三是統一陣營,也就是在對外交往、對外戰爭等方面,和大明保持一致。」

  「朝鮮受大明的保護,大明有徵召朝鮮兵馬的權力。」

  「無論大明還是朝鮮和第三方發生戰爭,另一方都有出兵的責任。在一方處於戰爭狀態時,另一方應立即盡其全力給予軍事及其他援助。」

  「雙方兵馬組成聯軍,成立聯合司令部,由大明皇帝任命官員指揮。」

  這讓金自忠喜出望外,知道是大明的安全保證。

  有了這個條款,還有哪個國家敢侵犯朝鮮?(本章完)


關閉
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