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1 章

2024-08-25 08:22:47 作者: 糰子來襲
  葉尚書?

  她不是已經阻止他前去治水了麼?他在京城能出什麼事?

  葉卿懵了一會兒,才問:「父親?父親怎麼了?」

  葉老太君哽咽道:「他去江南治水,結果這幾日江南暴雨,山洪暴發,沖毀修築一半的水庫堤壩,洪澇成災,你父親當時在水庫監工,也被洪水捲走了,迄今生死不明……」

  葉卿聽到這裡,心口也是一沉。

  葉尚書壓根沒聽她的勸!還是跑江南治水去了!

  葉老太君連夜進宮,是來求援的,畢竟是葉尚書治水不利。

  如果他真死在治水途中,或許皇帝還不會計較,但若是他還活著,這治水不利的罪名就絕對逃脫不了。

  如今江南水患更甚,只怕皇帝會震怒,而葉家能求情的,也只有她和太后。

  「母親寬心,兄長必然不會有事的。」太后道。

  如今葉家官職最高的就是葉尚書,雖然比不上朝堂上那些三公九卿,但好歹還能支撐整個葉家。葉尚書若是沒了,葉家當真就找不出一個能挑大樑的當家人了。

  葉老太君悲切道:「我就亭修這麼一個兒子,那也是你們的嫡親兄長和父親啊!芸兒,卿姐兒,你們在陛下跟前求求情,讓陛下多派些人去找找亭修吧!」

  水患一發,當地百姓全都流離失所,衙門的官兵兵力不夠,一邊要負責遣散難民,一邊又要尋找被大水沖走的官員。葉家得知葉尚書出事後,家中的小子就帶著小廝全部趕往江南尋葉尚書去了,但畢竟人手有限,遠沒有朝廷派兵過去尋找來得快。

  太后當即就道:「出了這麼大的事,皇帝定然還在御書房同朝臣商議救災之法,哀家一會兒就親去御書房,讓皇帝派人前去找兄長。」

  葉老太君今日哭得太久,眼睛都已經腫了,她顫聲道:「活要見人,死要見屍……不管怎麼著,都要讓我老婆子再見亭修一面……」

  「母親,別說這些不吉利的話,兄長指不定已經被找到了!只是消息還沒送到京城而已。」太后一邊抹淚一邊道。

  比起葉老太君和太后的悲慟,葉卿倒是顯得格外冷靜。

  她問:「祖母可知父親遇難是在江南哪一帶?」

  葉老太君雖不知葉卿為何要這般問,還是答道:「你父親離京前來向我辭行,說是去揚州廬江辦差事,還說回來途中會經過吳郡老宅,要把他爹的墳墓修繕過。」

  說到葉尚書要去給已逝葉太傅修墳,葉老太君觸動心底的傷心事,不免又落下淚來。

  葉卿對這個世界的世界地圖不是很有概念,不知道挨著揚州廬江的會有哪些郡縣,便道:「您歸家後傳信給去尋父親的兄長們,讓他們先到廬江找當地府衙的人,府衙的人應當知曉是在哪一帶的水庫被大水沖走的。讓兄長他們找一個當地人帶路,從父親被水沖走的地方順著河流往下游找,但若是找過一個郡縣的流域就不要再往下了。」

  洪水那般兇猛,葉尚書若被洪水帶出兩個郡縣,這這麼長的溺水時間,葉尚書就肯定已經沒救了。

  葉卿做的這個假設,就是葉尚書若還活著,那他肯定是在廬江下游的郡縣被洪水困住,正等著救援。

  如果尋找葉尚書的人都在這個區域找,那麼就會加大葉尚書被找到的概率。


  葉老太君畢竟是經歷過大半輩子風霜的人,哪怕再悲慟,也不至於輕易倒下,聽得葉卿的話,她連連點頭:「我這就回家讓人給建南他們帶信兒過去!」

  都說關心則亂,葉家人知道葉尚書出事,難免著急過度亂了陣腳。可能葉建南他們跑去江南揚州一帶,也是亂找一通,畢竟都被水淹了,他們人生地不熟,也辨別不了地方。

  葉卿只是站在一個比較理性的角度點出了這些問題。但能不能找到葉尚書,還是得看天意。

  她跟太后一同送葉老太君出宮後,葉卿本以為太后會帶她去御書房找蕭珏,但太后卻讓她回宮歇息。

  葉卿不是很懂太后的意思,便道:「姑母,我同你一道去求陛下吧。」

  雖然加上一個她,貌似也沒什麼作用,但該盡力還是盡一份力。

  跟在她們身邊的宮人除了紫竹,都是太后的心腹,她說話也沒什麼避諱:「現在皇帝在御書房同大臣商議治水之事,咱們去了也不一定能見得上。皇帝正煩著,這時候若哭哭啼啼求過去,只是讓他平添煩躁。」

  快立夏了,夜風還是帶著涼意,太后攏了攏身上的披風道:「你回宮之後清點一下自己的私庫,看看能湊多少銀錢出來,明日我再讓葉家把京城幾處米鋪的地契都送進宮來,屆時再去找皇帝。」

  葉卿陡然回過味來,太后先前在長壽宮裡說的那些話只是為了穩住了葉老太君。

  能一直從皇后的位置坐到太后,這其中多少門門道道,應當只有太后自己才清楚。

  被太后這麼一點,葉卿也明白了其中的利害關係。

  她先前已經給葉尚書分析過這治水一事的的諸多弊端,葉尚書不惜瞞著她也要接這門差事,不難看出葉尚書也被治水背後的利益給迷惑了。

  治水能被稱作肥差,其中能撈的好處肯定就不少。

  如果在把差事辦得漂亮,管你撈多少好處,皇帝都會睜一眼閉一隻眼。

  但若是只撈了好處,卻把事情給辦砸了,皇帝心中不惱怒才怪。

  太后沒貿然去求皇帝,就是不清楚也清楚葉尚書在這次治水中有沒有貪墨,若是貪了,貪多少。只有弄清楚這些,才能估量葉尚書會被降何種程度的罪。

  就算葉尚書真的死在了這次治水中,蕭珏不再追究葉尚書的失職。太后也得在最恰當的時機,給蕭珏助力,這樣才能讓蕭珏記住葉家的恩情。

  水患之後良田盡毀,百姓一定會短缺糧食,屆時朝廷必然得開倉放糧。

  但這幾年收成都不好,朝堂的糧倉還得供給雁門關外的軍隊,必然不敢大量放糧給災民,只會保證他們在一個吃不飽也餓不死的狀態。

  葉家在這時候供上糧食和銀錢,就算是解了皇帝的燃眉之急。

  治水失利有天災**的原因,但獻上糧食和銀錢這一舉,卻全是人為。

  葉卿不得不感慨,不愧是太后啊,把什麼事情都看得無比透徹。

  她對葉尚書這個便宜老爹沒甚印象,說得冷血一些,葉尚書若是真貪墨遇害了,她是半點不會同情的。

  但現在比較操淡的就是,葉尚書若是完蛋了還牽連上葉家,屆時所有跟葉家沾親帶故的怕是都得蹲大獄,她跟太后的日子也不會太好過。

  太后現在所做的,就是盡全力保住葉家。


  回到昭陽宮,葉卿就命人清點了她的庫房,

  因為她自幼在宮內長大,從小得到的賞賜就有許多。

  她的庫房裡也大多都是金貴玩意,真金白銀倒是沒多少,葉卿讓紫竹把她庫房裡的所有東西都按白銀折價計量,零零碎碎算下來,葉卿發現自己庫房裡能拿出九萬兩紋銀。

  雖然知道葉卿這是為了救葉尚書,當看著葉卿讓人把庫房裡所有東西打包裝箱,紫竹還是肉疼得快哭了。

  籌備好銀子,其餘事情有太后張羅,葉卿倒是又閒了下來。

  她尋思著,葉尚書的事,跟楊相應該也脫不了干係,畢竟是葉尚書搶了原本屬於楊相那一黨的肥差。

  葉卿之前就讓紫竹打點了朝堂上伺候蕭珏茶水的小太監,而今整個後宮的妃子,叫得上名號的除了皇后就沒別人。小太監自然也想巴結皇后,所以紫竹在跟小太監買消息時壓根就沒費什麼力氣。

  第二日去長壽宮請安的時候,葉卿就命人把自己庫房的東西全搬到了太后那邊去。

  太后說了江南水患的事,又點了幾句後宮得減少吃穿用度,大有讓讓妃嬪們籌錢救災的意思。

  妃嬪們一看葉卿這送過來的幾十口大箱子,嘴都快氣歪了,皇后出了這麼多,她們若是出少了,怎麼都說不過去。

  最后妃嬪們籌集出來的銀錢都成了一筆可觀的數目。

  葉卿從太后那裡回到自己的昭陽宮,恰好得知皇帝早朝了下了,依然留了幾個大臣在御書房議事。

  早朝上發生的事,伺候蕭珏茶水的太監都一五一十告知紫竹了,紫竹又轉告葉卿。

  楊相上奏讓蕭珏懲處葉尚書,不論生死,都該革除官職,葉家男兒再不得入仕。

  楊相在朝堂上黨羽眾多,他這樣一說,自然有不少人附和。

  最終站出來為葉尚書說話的只有一個李太傅,李太傅跟葉太傅曾是摯友,他乃清廉之臣,門下學生雖不多,但在朝廷中極有威信。早年間朝堂全靠李太傅跟楊相持衡,只是近幾年楊相黨羽愈發多了,才有些失衡。

  二人在朝堂上很是唇槍舌戰了一番,最終以蕭珏發了脾氣退朝告終。

  蕭珏這幾日忙得腳不沾地,他昨夜跟幾位大臣商量了一宿要不要放糧倉庫存的軍糧,最終還是沒能商議出個結果。

  今早下朝後太后就命人送來了宮妃籌集的銀錢和葉家的幾處米糧鋪子。

  京城裡富得流油的是鹽商,但鹽商背後都有世家支持。

  葉家很聰明,知道自己在販鹽生意上肯定做不過那些高門世家,所以一門心思做了米糧生意。

  有了這批銀錢和米糧,他的確能緩解一番燃眉之急。

  蕭珏的目光掃過宮妃的募集冊子時,看到昭陽宮那厚厚的一冊,他翻完之後眉頭就蹙了起來,喚來安福:「把皇后的東西退一半回去。」

  安福知道蕭珏這些天為了江南水患的事情殫精竭慮,他有些為難的道:「陛下……這冊子都是在內務府登記過了才送過來的。」若是給皇后退回去一半,那差的部分去哪裡補?

  後面的話安福沒說,但蕭珏已經明白他的意思。

  他用兩根手指捏了捏眉心:「退回去,從我的私庫里補上。」

  話已至此,安福也不好再說什麼,恭敬應了聲是。


關閉
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