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定了一個新項目的陳實還是非常開心的,這年頭能有好的創意,而且還有具體流程,簡直太難了,娛樂圈,娛樂相關工作的媒體人,其實最怕的就是沒創意,沒創意就要去買別人的版權了,這年頭電視節目,你能看到的和國外的節目差不多的,基本都買了人家版權,要不然一上映被告就必須下架,代價太高了。
買人家現成節目版權有啥好處嗎?當然有,一般第一季都是原版團隊過來籌劃,你跟著學就可以了,第二季你就能自己做了,一般的版權都在五年左右。
這五年時間,你會看到很多節目瘋狂的做一個節目做很多季,但往往只有第一季最出彩,這就是重點,第一季就是原汁原味,後麵團隊一走,那麼學個四不像就出來了。
一個團隊包括編劇,導演,攝影,剪輯,道具,服飾等等,缺一不可,尤其是編劇和導演還有後期,這三個做不好,就完犢子了,特定節目音效師最為重要。
國內目前做的最好的原創綜藝大部分來自於網綜,因為網綜的團隊大部分都是年輕人,就像小破站最近出的一款說唱節目,所有人懵逼了,還有這樣玩說唱節目的。
包括企鵝視頻的相聲節目,德雲男團的節目,導演都是極挑的導演嚴敏,其實當初拍雞條的時候,節目組就買了人家的版權,但被導演和嘉賓整的直接浪費了版權,因為完全沒有按照原本走向了。
這也是國內歷年來綜藝唯一的奇觀了,就是開放性劇本了,這要求很高,前面說過,那幾位都是影帝和老師,就是迅哥,別小看迅哥在影視圈好像就是渤哥的小老弟性質。
但迅哥出名可比渤哥還早,當年也照顧過渤哥,屬於互幫互助了,迅哥在話劇舞台那可是非常牛的存在,這就是功底。
當初的嚴導也是個不走尋常路的導演,幾位大佬愛這麼玩,那麼就玩大點,但最後解體,第一是幾位大哥都很忙,而且不想在繼續綜藝人設,會耽誤自己的發展。
還有一點就是審核,電視台的審核和網絡審核有區別的,畢竟電視台面向的觀眾群體是男女老少,千家萬戶,而網絡基本都在一個單一的平台,比如你在某奇異看的綜藝,在其他平台看不到,最主要的看網絡綜藝的群體範圍小,不會引起過度關注度,而電視台尤其是省級衛視的,那就不能想拍啥拍啥了,要一層層審查審核。
網絡媒體從上到下都是一群年輕化的群體,所以更適合嚴敏這樣的導演,只要不違規,你就儘量折騰,效果肯定也是達標水準,基本觀眾都買漲。
芒果的自製節目,基本也在走純原創路線了,比如密室逃脫,名偵和興風作浪的姐姐們這些節目。
各家現在都吃透了一點,只要節目新穎有看點,一定賺錢,所以都在拼命找招策劃和編劇,導演有現成的,但沒有本子支撐就難搞,空瓶傳媒現在也陷入這種僵局了。
之前耿浩的劇本基本拍的七七八八了,綜藝的本子也沒了,所以陳實在瘋狂找好的本子,然後邀請對方加入,這個陶自如的本子,陳實看了下,好幾個能拍,這就保證今年和明年上半年有節目保障了。
自運營的視頻平台,現在只要不能保證每天都有吸引觀眾的節目,就會被很快刷下來的,比如周一到周日要每天都有節目,比電視台殘酷多了,影視劇,一家影視平台每年至少要拍攝二十部影視劇,網綜每年至少自製十個左右。
這還是自己的平台內容,還要去買其他平台的內容,最簡單的就是買電視台的內容,各大衛視什麼節目火,價格合理就買下來,不管是綜藝還是影視劇,還有國外的,動漫啥的都要買,只有讓觀眾習慣性每天打開你的軟體,你的平台才有價值,有價值才有金主投資,市值才值錢。
這也就是各家都在爭奪的內容為王,IP為王的方向,目前所有平台都在瘋狂購買改編網文,就是因為網文有非常充足的內容庫。
網文發展近二十年,總作品不計其數,是一個沒法去計算的數字,精品的書更是過萬,值得改編的題材的,比如懸疑,玄幻,仙俠,武俠,都市等。
這些作品如果要改編,網絡大電影,網劇,動漫,這些就可以滿足一個平台的長久壽命,但現在真正好的網文基本都在企鵝【起點】手裡,這也就造就了企鵝視頻為何這麼多年能突然起來了。
之前企鵝視頻是屬於第三階梯的,第一階梯的當年是某狐,某播,某優土,第二階梯是某樂,某Ptv,某奇異,當年的企鵝視頻真的是沒市場,甚至差點要宣布停止項目。
結果企鵝突然發現了網文的可發展,開始成立了娛樂影視公司,然後把好的網文排成樣片在自己平台播放,還賣給其他平台,就這麼挺過來了。
之前那些第一階梯的還有部分第二階梯的,因為高價買一些版權,然後自己內容不充足,就被淘汰了,這裡說下某酷,當年也是內容為王,大家熟悉的很多現在的創作人都是某酷出來的。
比如盧正雨,就是星爺美人魚的那個編劇,還有易小星,拍萬萬沒想到的,還有開心麻花,李洪綱團隊等,李洪綱團隊就是大家耳熟能詳的毛騙系列。
前面說過某酷被阿狸收購後和阿狸收購的所有企業一樣,都成了供應鏈,為阿狸服務,各種綜藝和娛樂包括影視劇,基本都是和阿狸有關的,結果黃了。
不止娛樂,阿狸的文學也是不被注重,所以某酷沒了核心內容了,持續保持虧損狀態,這樣下去,可能不久就要被出售或者關停了。
陳實現在要組建的就是內容為王這個概念,而這個概念最早是誰搞的呢?陳天橋,最早是千禧年初,高材生天橋就想著,咱們為何不能和迪士尼對抗呢?
他把迪士尼的運營模式了解透徹後,又去考察了下,結果發現咱們的小說內容那麼多,那麼多故事和人物,但一想,那都不是他的內容,比如西遊記,比如金庸古龍這些作品都不是他的,所以就想自己做個生態鏈出來。
他想了想,突然看到當初網文還沒起來,都是一盤散沙,於是乎他就投資了網文,國內網文能崛起那麼快,真多虧了天橋了,他居然用當年遊戲所得的錢全部投進了網文,要知道0405年時期天橋的收入都是幾百億了,實打實的現金流。
那時候如果他要是繼續做遊戲,那麼國內很可能就沒其他家了,但他根本心思不在遊戲,一心在想著內容為王打造ip生態鏈這件事上,才給其他家有機可趁的機會。
而當時不能說天橋投資失敗,只能說他的思維過於超前了,當時他搞出了個電視機頂盒,準備把網文改編成影視劇,還要自制綜藝,想要玩付費業務,就是買機頂盒可以免費看這些內容,還有會員vip內容。
結果就悲劇了,十五六年前,盜版橫行,大家都沒有付費這個想意識,雖然當時他推出付費讀書,但那也是很少付費用戶,現在依然還是很多人沒有版權意識,更別說十幾年前了,唯一可以保證收費的就是遊戲收費,那時候叫點卡,你花錢買點卡,時間到了,你就不能玩了,但相對的,有盜版遊戲出來了。
還有一個重要原因,當時天橋的機頂盒業務確實推出了,在魔都率先實行,但業務和傳統的電視有衝突,即使沒有這個衝突,也很難做起來,因為當時大家根本沒有自製節目這個概念。
後來大家也知道了,他遠走海外做投資商了。
目前的市場,其實還在走他的老路子,只不過現在的路順了,各家都出了機頂盒了,都有自製節目了,但這都是近幾年才有了,因為版權法的完善,還有科技的進步。
陳實目前想要做的就是增加內容,而增加內容的前提就是要有內容,不停地招收創作人員,但好的創作人員都被其他家搶的七七八八了,企鵝獨占了將近八成,十個創作型的人才,企鵝就把八個人給招收了,其他家都要從企鵝這裡買版權。
你們現在看到的很多平台自製劇,網絡大電影,基本都是從企鵝文學買的版權,前期也說過,娛樂這個行當,相比其他行當的壽命周期長且穩當。
因為有強大的內容庫,你就能各種改編,連鎖效應就是,一本書可以改編成動漫,動漫可以做音樂,還能把動漫人物做成手辦等,一個動漫人物又能衍生到衣物等周邊聯名。
還可以做成遊戲的衍生,這都不是重點,重點是可以造星,一部劇出不來一個頂流,那麼一年幾十部劇呢,出來幾個,愛豆的粉絲效應帶來的收入就是非常可觀的。
一旦有十部以上爆款的改編劇和人物,那麼就可以形成一個IP宇宙了,比如大家耳熟能詳的鬼吹燈里的胡八一,王胖子和大金牙,誅仙里的張小凡,還有盜墓筆記里的張起靈,吳邪,在加上近幾年火的詭秘之主,和改編後大火的慶餘年等。
企鵝的IP宇宙在慢慢生成,生成後就可以做自己的系列產品了,就像迪士尼和漫威那樣的,遊戲,動漫,歌曲,電影,影視劇,各種品牌聯名等,這也是為何目前迪士尼可以一直持續盈利快百年了。
全球範圍內,目前只有迪士尼的ip宇宙打造最成功和最好,可以說是唯一了,至於漫威和DC,已經被迪士尼整合了。
國內現在各大公司也在走這個路子,這個路子屬於一個可持續延伸的內核,而這個內核頭條和企鵝都在搶。
阿狸現在才重視,但基本錯過了最佳時機,這個基本和阿狸無緣了。
不管是短視頻,還是遊戲,動漫等等,都建立在內容上,內容的輸出就是持續的造血鏈。
仔細看就知道目前很火的一禪和尚,各種段子博主等,都是有足夠內容支撐,說白了就是定製文,把內容堆積出來,就可以達到內容變現。
現在的專業術語叫做內容變現和軟文推廣和植入,陳實覺得空瓶船尾最缺的就是內容,沒內容,很快就會被淘汰掉,曇花一現的公司比比皆是,最後都死於無內容。
目前公司的百分之九十內容都來源於耿浩,但耿浩現在也是內容缺乏了,所以陶自如這樣的,就是陳實首選了,遇到就去聯繫,不能錯過了。
陶自如的內容足夠在支撐個半年,但半年後怎麼辦?這才是陳實考慮的,大的娛樂公司就是用金錢堆積內容,去買買買,但空瓶傳媒如果那樣做任何便宜占不到不說,也沒那麼多資金。
所以他也想做網文,做動漫,這兩個內容搭建起來,那麼就比較容易了。
可是這兩個業務,目前已經基本都在企鵝手裡了,你想在有點起色,太難了,那麼就做個節目,做個活動。
陳實發了個郵件給顧傾城,啟動預備方案,華夏金牌編劇項目,從一批專業編導專業的學生裡面找,還有華夏最強動漫作者,也是從學校里找,這批人被陳實盯上了。
這批人大多都是大學生,而大學生的狀態是最好的,但有一個BUG,大部分大學生在校期間不是混日子就是認真學習。
混日子的基本也無心創作,認真學習的那批人創作力是有的,但沒時間。
陳實想要拿出一筆錢,可以說是空瓶傳媒目前的所有資金做這個項目。
首先舉辦這類的比賽,獎金設置保證前一百名參賽的選手都有錢可拿,然後從這些人中選擇簽約合作的對象。
保證他們大學畢業後就在空瓶傳媒工作,給予他們豐厚的待遇。
即使一月給他們幾萬保底工資陳實都覺得是值得的,只要他們能夠提供有價值的內容,保證空瓶傳媒在未來三到五年都有內容可拍,直白說續命,需要這些作品來續命。
那麼陳實就不會在乎給他們多少錢,要一次性買斷他們的版權在手上。
一陣電話響起,陳實接通,對面顧傾城說道:「你看下,有個文案吃不准,關於某包子的,在告顧客,你覺得我們的營銷號能碰觸這個內容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