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軍事> 重返大隋> 第542章 大清洗

第542章 大清洗

2024-08-26 16:55:16 作者: 木子藍色
  雖然這一切現在想來未免太過簡單了些,但裴世矩覺得也並非完全是空想,只要操作的好,是很有可能性的。Google搜索相當年周朝封建,然後不是經過了八百年,才由秦統一六國嗎。在草原上分封,這草原可就從此難再一統了,更何況只要中原隋朝強大,他們就更難有部族能出頭了。

  易風對裴世矩道,「裴卿是外交方面的能手,我的計劃你也幫著好好想想,補充下不足之處。先在家休養一下,可以晚點正出京,不急一時。」

  「臣不累。」裴世矩連忙向易風拱手致謝,「說實話,聽了陛下的草原策略,臣現在是熱血沸騰之感,全身激動,恨不得能立即就再回到草原上,為陛下的策略盡綿薄之力。若是陛下的計劃真能成功,那真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從此以後,中原王朝就能將世代威脅的草原納入治下,開疆拓土數萬里之遙,一勞永逸的解決了北方心腹之患啊,只要是一想想,那就是讓人激動無比。千百年後,也必然會傳載史冊。」

  「不急這一時,心急吃不了熱豆腐,好計劃也得有好執行。現在朝廷的重心還是遼西之戰,得先收復遼西省,然後才能集中力量再次北伐。」易風對裴世矩說道。

  當天稍後,易風又特別在甘露殿中,召集政事堂的諸位宰相6v議事。

  「今天召集諸位前來,其實是專為商討一件事情。」易風對九位宰相說道,「這件事情就是商討重定西魏、北周、自隋以來保留繼承下來的這三朝的封爵。」

  楊素上次剛因為地震之事被新皇帝拿捏了一下,最後不但被罰了一年的俸。而且還不得不上表請罪,表示地震是因為自己這個宰相沒有做好。以致上天警示云云。今天一聽皇帝提起封爵之事,立即就敏感的感覺到。皇帝這是要繼續對關隴豪門們下手了。

  西魏、北周、隋,三代都是由關隴集團建立,宇文氏、楊氏,都是這其中的核心家族。更因北周受西魏禪讓,隋又繼承自北周,因此皇族前後變了三家,但那些功勳重臣,卻一直都是以關隴集團的貴族豪門為主。大隋立國至今已有十九年,可那些頂級的貴族門閥。許多家族卻還依然保持著西魏時受封的爵位。一些頂級門閥,如西魏的八柱國家十二大將軍,他們家族的那些爵位,就都是自西魏時起,一直繼承至今的。經過三朝,如今許多大家族擁有許多爵位,有的家族,一家擁有數個國公爵,大把的郡公爵。什麼侯伯子男更是多如狗遍地走。國家名貴的爵位,早已經泛濫無比。

  分封過多,繼承過多,導致了許多如今新朝跟著皇帝打天下的臣子們覺得不滿。他們為新朝流血流汗。拼命打下江山,也許還不過只是一個子男或者一個伯一個侯,可人家如李穆家族或者楊素家族獨孤家族等。一個毛都沒長齊的小屁孩,可能身上已經帶著一個國公或者郡公的爵位。

  另一方面。由於大量的封爵,也導致大量的食邑。這給朝廷的國庫帶來很大的壓力,這許多封爵的食邑,占據了許多的納賦稅丁,他們本來納給國家的稅賦,卻交給了封臣們。再有一個就是這些封爵世代承襲,且封爵由嫡子繼承外,其餘的子孫還有資格按門蔭入仕直接當官,這也擠占了很多官職位置,讓朝廷的政治逐漸把持在這些豪門手中,形成龐大的貴族集團,尾大不掉,對於皇族的威脅很大,這也正是宇文氏與楊家輕鬆篡奪了皇位的原因之一。

  易風坐在榻上,掃了一眼九位宰相,拿過禮部報上來的朝廷封爵名單,那是厚厚的一大本。他問道,「封爵過濫,對天下是好是壞?」

  御史大夫劉文靜最擅長揣磨聖意,而且他雖也是關隴集團的一份子,但頂多只是其中的底層,因此他更多的將自己視為天子的嫡系,對於天子想要清理三朝以來的這些濫封爵位,他自然是舉雙手贊成。削掉那些人的爵位,才有他們這些新皇嫡系們的進位之階。而且他認為皇帝之所以讓他執掌柏台,並進入政事堂當副宰相,最大的原因就是他肯捨得不顧名聲,為皇帝衝鋒陷陣。當下立即出聲道,「歷觀往古,封爵者今最為多。周之公侯伯子男五等,秦之二十等軍功爵位,曹魏廢二十等爵重行五等爵制,再到晉南北朝至今,大體沿用此例,然各朝皆未有我朝之爵位封爵之濫。各朝皆是非有大功,並不得濫封,蓋以天下為私,殊非致公馭物之道。濫官濫爵,國之大患。」


  易風對劉文靜的聰明很是高興,點頭說,「朕為天子,實不願意看到這種局面。因此,之前已經對宗室封爵制度加以整改,如今非太祖子孫皆不得封王,諸非太祖子孫宗室最高者也止封於國公,且只能有一子降階襲封,其餘諸子不論嫡庶皆不封,只保留承蔭入仕資格。太祖諸子孫,也皆分封邊疆,為國屏藩。現在宗室皆已就封改爵,朝廷的異姓封臣們,當也須為國考慮。」

  易風讓宰相們討論如何改革異姓功臣封爵制度,清理重定已經泛濫的爵封。

  經過半天的商討,最後九位宰相根據易風的意思,最後做出了一個初步的方案。

  首先,朝廷的爵位,非太祖子孫,其餘宗室皆不得封王,非功不封,非親不授,最高只能封國公。

  然後異姓臣子,非功不封,最高只能封國公。

  朝廷爵位分為親王、郡王、國公、郡侯、縣伯、縣子、鄉男七等,親王、郡王只封太祖子孫後代,其餘宗室最高只能封國公,且世降一等由嫡長長繼承,餘子不論嫡庶皆不封,只保留承蔭入仕資格。

  異姓臣子,則最高封國公,非大功不封。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皆不能世襲罔替,而是分為世襲和終身兩類,世襲為世降一等承襲,而終身爵則止於本身,身死爵除,不得繼承。同時五等爵位除世襲和終身外,還分為虛封和實封。

  凡虛封者,爵位前皆加開國二字,加開國的虛封爵位品級與實封不變,但沒有食邑,也沒有俸祿和永業田,只有一個名號。一般終身爵基本上為虛封,非特旨不實授。

  而不加開國二字,為實封爵位,可以有食邑封戶和永業田。

  此外,對於現有之各家封爵,重新清理整頓,隋開國以前所封爵位統統撤消,隋開國以後所封的各家封爵,每個家族保留一個授爵名額,但具體爵位得重新評定。初步的計劃是,在本朝立功受封加封的爵位,可以保留,但每個家族仍只限保留一個。而對於自前朝繼承下來的爵位,若獲爵者本朝未有大功,則降一等,公爵直接降為侯爵,侯爵降為伯爵,所有繼承之爵位通通改為虛封終身爵位。

  另特別規定,凡拜為宰相者,若未有爵位在身,則一律授虛封終身公爵,若有功則另授他爵。

  這個方案交到易風手裡後,易風又親自加了兩條。

  所有封爵的食邑,不再由封家直接到封邑收取,而是改為每戶食封二十五文錢,由朝廷隨俸發給封臣。真封的封臣也不再封永業田,而是改為每畝給粟二斗,隨官祿一起發放。如此一來,受爵的封臣就跟那些封戶沒有半點關係,甚至根本就沒有了封戶,各個封臣的食邑和永業田,都只是一個數字,記在朝廷的檔案上,最後朝廷按他們的真封食邑數量和永業田的畝數,直接給錢和粟。封臣管理封戶、徵收糧食等環節,全都取消了。原來封臣食邑真封的糧食三分之二歸封臣,三分之一歸朝廷,每戶封戶多者可以有六七丁,按每丁一年納租二石,絹二丈,綿三兩來算,如果一戶平均五丁,一戶就能收十石粟、兩匹半絹和十五兩的綿。就算最後交給朝廷三分之一,一戶口也還能收六石多粟,六丈多綿和十匹綿。可現在,易風一刀切,不管丁多丁少,都直接以每戶二十五文錢計算,而且也不再按爵給永業田,直接按每畝田給粟二斗。本來一畝田起碼能收粟一石,雖然如果出租,按職分田的租率是畝田收六升,朝廷給的每畝二斗是職分田租率的三倍有餘,可卻不能擁有爵位永業田,只剩下了每畝收取二斗粟而已。

  皇帝加的這兩條,可以說讓爵位的含金量大大降低,除了政治上的好處外,封爵已經得不到什麼經濟實惠了。

  尚書左僕射、太傅楊素如今是楚國公,封邑五千戶,真食長壽縣兩千五百戶。按原來的制度,楊素在長壽縣有真真切切的封邑,那裡有兩千五百戶人農戶,他們每年不向朝廷交稅租庸,而是把這些租庸交給楊素的國官,然後楊素再把其中三分之一轉交給朝廷,楊素對於自己的那兩千五百戶的封戶是有一定的管理權的。

  (有票的同學們,請投票支持,月票,推薦票通通全都要!)(

  【請記住我們的域名 ,如果喜歡本站請分享到Facebook臉書】


關閉
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