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穿越神鵰,我真不是來拆散你們的> 第二百二十一章 誰也說服不了對方

第二百二十一章 誰也說服不了對方

2024-10-04 01:36:52 作者: 北方的春天
  但是李庭芝還想再爭取一下。「陸先生,聽您說話,也是飽讀詩書之人。而我輩讀書人,最重要的是忠君報國,您說是不是?」

  「李大人說的不錯,我也覺得,人應當愛其國。所謂有國才有家嘛!」陸豐笑著說道。

  李庭芝大喜,「既然陸先生有此意,那就太好。」他歡喜的鼓掌。

  「李某人微言輕,但李某的恩師孟珙孟大人想必先生也有耳聞。我可以請孟大人為先生你上奏朝廷,博一個封妻蔭子,進祿加官。」李庭芝急急說道。

  如今國事日微,若是有新土歸附,對於國家和百姓,都將是莫大的振奮人心。

  「多謝李大人。」陸豐笑著搖搖頭,「我並沒有歸附的意思。」

  李庭芝不禁皺眉,「陸先生,凡事都是可以談的,你有什麼要求,我都可以代為轉達恩師。恩師今為樞密都承旨,爵封漢東郡開國公,在陛下面前還是說的上話的。」

  他以為陸豐不願歸附,其實還是想討價還價。這對於他們這種忠心王事的人來說,心裡很是不屑。為君分憂,為國盡忠,這是為臣的本分,怎麼還能跟官家討價還價呢!

  「我不是看不起孟公。」陸豐笑著道:「孟公之威名和對國家的貢獻,在宋室南遷以來,堪比當日之岳武穆。」

  李庭芝既驚訝又高興,只是嘴上還在謙虛。「不敢不敢,岳武穆乃是千古名臣之典範,孟大人必不做此想的。」

  「岳武穆,余階,孟珙,可是說是宋室南渡以來的三柱國。」陸豐感慨道:「有他們的存在,宋室才能又維持百餘年。可惜若是他們沒了,這宋廷的氣數也就盡了。」

  「我不是不相信孟公孟大人,我是信不過那烏煙瘴氣的朝廷。別怪我說話難聽,如今的孟公權勢太重,已經遭到官家的猜忌。如今蒙古大汗病重,只怕已經拖不了多久。」

  「他若一死,蒙古內部便會生亂,暫時幾年之間平息不了,如此南方可以保的一時安寧。」

  「可是離亂思良將,太平的時候,武將會是什麼遭遇,李大人熟知歷史,想必不用我多言吧。」陸豐斜眼看著李庭芝,看他臉色驀然大變,頓時難看至極。

  「如今官家的為人,嘿嘿,不說也罷!」陸豐搖頭輕笑。

  李庭芝心裡千轉百回。他知道陸豐說的沒錯,可是幾十年來所受的教育,讓他無法去質疑君上。

  「那陸先生未來是打算……」李庭芝沉聲問道。

  「沒有,起碼暫時沒有這個意思!」陸豐呵呵一笑,「如今琉球的根基淺薄,不足以支持這樣的野心。而且這除了滿足我個人的虛榮心,並沒有任何益處。」

  李庭芝鬆了一口氣,「陸先生此言甚善。」

  「我原本只是從海上接移民前往琉球,只是聽令弟講大人在這裡,所以想來見上一面。同時有句話告訴大人一聲:如將來是不可為之時,琉球隨時歡迎你的到來。」

  「當然,這話也是我想對孟大人說的。孟大人乃是人中豪傑,便是中原施展不開他的雄心壯志,不妨到海外來,積蓄力量繼續前進。胡無百年國運,只要我們不輕易放棄,總有一天會把他們趕出中原,光復中華。」

  說罷,陸豐便站起身來,「今日得見李大人,當真是三生有幸。如今既然見過,那我們也就告辭了。」

  李庭芝勉強一笑,「陸先生且慢!」

  陸豐回頭笑道:「怎麼?李大人還想留住我們二人不成?」

  說實話,李庭芝在前一瞬間,還真有這樣的想法。雖然琉球孤懸海外,但這樣的做法,依然和叛亂割據沒什麼分別。

  別說琉球不在大宋的版圖之內。所謂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只要你是華夏臣民,自然該受大宋的管轄。

  可是這念頭一起即消。他拿下陸豐之後,若是琉球方面歸順倒也罷了。若是不肯歸順,反而騷擾浙東沿海,那這事就鬧大了。

  蒙古人再厲害,也只能從邊疆一步步的入侵。但是琉球方面若是化身水匪之後,那是可以直接襲擾臨安的。

  孰輕孰重,他李庭芝心裡還是有數的。

  這姓陸的不但不能緝拿,還不能在自己這裡出事。否則自己恐怕要成為朝廷的罪人了。

  他目送二人離開之後,心裡一陣迷茫。

  二人出城之後,小龍女笑著問道:「你跑了幾百里路,就是為了來見他一面。」

  「是啊!」陸豐點點頭,「這人是個人才,就是宋朝廷被蒙古人滅了之後依然堅持不投降,最後在揚州英勇就義。」

  「若是他能投到咱們這邊來,那是咱們的福氣。不過如今宋廷氣數未盡,估計這些人不會輕易改弦易轍的。」陸豐說道。

  「你要是真想要,我們再去爭取一下。」小龍女不想他失望。

  陸豐笑著搖頭,「算了,這些文人最不好搞,本來也就有棗沒棗打一桿子的事情。」

  他敬佩這樣的人。或許在三十多年之後,臨安被攻破的時候,他或許會想起自己的話,不用死守揚州,而是退到琉球來,或許還能得到一個善終。

  兩人還是回去海州連雲港雲台山。陸豐就很驚奇,這個時候的雲台山還是一座面積頗大的海島,古稱郁州,面積有兩百多平方公里。

  宋矇混戰,這裡的人許多都來海上避難。而琉球的許多移民,初始就是從這裡出發的。

  經過兩三年的經營,這裡已經是琉球方面在大路的一個橋頭堡。從皖蘇兩地集合的人,大半都是從這裡渡過二十多里寬的海峽,進入島上修整,然後再由船接走。

  陸豐一上島,就有郁州留守的將領上來迎接。

  「公子沒事就好,下次這麼危險的事情,還是卑職們去做就行了。」

  對於陸豐親自深入內地,還跟蒙古軍短兵相接,可是把他們都嚇了一大跳。

  早知道是這個情況,他們哪敢讓公子上岸?他可是他們心裡的指路明燈。

  如今大家在琉球過的好日子,可都是公子帶來的呀。


關閉
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