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沛郡失守,馬騰父子七萬大軍全軍覆沒!」
宛城王府內,袁術得知了豫州戰場的結果後,不由得大驚失色,手中的蜜水也變得寡澹無味。【記住本站域名】
片刻後,袁術眼中閃過一道精光,忽然冷笑道:「哼,壽成父子所率七萬大軍,皆孤麾下精銳,又豈會輕易敗亡,這戰報必然是假,諸位不必擔憂!來,接著奏樂接著舞」
許是七萬大軍敗亡對袁術的打擊太大,導致他根本不願相信眼前的戰報。
見袁術這般模樣,群臣也都沉默無言,唯有嘆息。
如今的形勢,已然不容樂觀。
片刻後,張昭站起來嘆息道:「大王,此乃壽成將軍之子馬孟起傳來的戰報,應當不會有假,為今之計,還是應當思慮如何」
「不,不可能!」
張昭話還沒說完,卻被袁術大聲打斷。
「馬壽成久經戰陣,就算不敵關羽,也斷然沒有全軍覆沒的道理,孤不信,不信!」
望著聲嘶力竭,面目扭曲的袁術,群臣又是一陣沉默。
袁術麾下本就只有二十餘萬兵馬,如今才開戰不到三個月就損失了七萬,而且大部分還都是騎兵,任誰也不想接受這個結果。
但事實如此,由不得他不相信。
張昭並沒有因為袁術的情緒激動而停止,反而異常耿直的說道:「大王,壽成將軍中關羽誘敵之計,不僅全軍覆沒,連沛郡、梁郡都為關羽所下。如今壽成將軍之子馬孟起,正率領著三萬援軍困守陳縣。此等危急時刻,還望大王振作,不然萬事休矣!」
「不,這不可能!」
面對突如其來的巨大敗局,袁術本就難以接受,而張昭的話更是字字誅心,使他胸中湧出一股巨大的怒火,憤然將手中半杯蜜水狠狠摔在地上。
汁水四濺間,離得近的臣工都被波及,張昭更是首當其衝,弄得滿身滿臉黏湖湖的。
可越是如此,張昭的眼神就越發堅毅。
「還請大王振作,不然萬事休矣!」
七萬大軍的損失固然讓人心痛,可若袁術因此一蹶不振,那就真的沒有任何希望了。
袁術雖然憤而摔杯,卻並沒有將怒火發泄到張昭身上,而是無力的揮了揮手道:「子布,孤累了,有事改日再議,你們都退下吧。」
聞言,群臣都鬆了口氣,剛要起身告退之時,張昭執拗的聲音再度傳了出來。
「還請大王振作,不然萬事休矣!」
袁術徹底無奈了。
想當會鴕鳥都不行嗎!
但經過張昭的再三強調,袁術心中那點自欺欺人的想法也消散得差不多了。
「那以子布之見,孤當如何應對?」
張昭毫不猶豫道:「以臣之見,當發兵增援陳郡!」
「增援?從何處發兵?」
張昭開口道:「南陽戰局一時陷入膠著,趙子龍固然勇勐,但有曹孟德與奉先將軍聯手作戰,足可保證無虞,卻也不能抽調兵力。為今之計,只有命孫伯符率眾北上,增援馬孟起。」
孫策雖然名義上是袁術的下屬,但這些年一直在江東發展,如今已占據吳郡、丹陽、會稽、豫章四郡之地,麾下精兵數萬。
袁術思慮片刻,便點了點頭道:「好,便依子布所言,待孤調令一封,命孫伯符北上阻擊關羽!」
「大王英明!」
對於豫州戰場的應對部署已定,正當袁術剛鬆了一口氣的時候,卻迎來了宣讀詔命的天使。
得知劉協駕崩,劉備踐祚之後,袁術心中剛剛平息的怒火一下又涌了出來。
「劉玄德竟然敢稱帝,這真是孤可都還沒」
袁術怒吼一聲,甚至懶得看內容,便一把將詔命扯得粉碎,隨即大吼道:「來人,將此人叉出去,斬首示眾!」
聞言,來宣召的太監頓時嚇得亡魂皆冒,匍匐在地哭求道:「大王,小人無罪,小人無罪啊」
張昭也趕緊拱手勸道:「大王請息怒,有道是兩軍交戰,不斬來使,臣懇請大王留此人一命。」
「不准,叉出去,斬首!」
袁術此時已經氣瘋了,面目扭曲的大吼道。
門外立刻有士卒沖了進來,將這名宦者拖了出去。
隨著屠刀落下,宦者頭顱被裝盤呈送進來,袁術的怒火才消了一些,可心中依舊鬱悶的難受。
劉備是個強大的對手,這點袁術承認。
可是誰能想到他居然會稱帝!
昔年聯手討伐董卓時,袁術把劉備當成了盟友和下屬,用以對抗自己的兄長袁紹。
而後董卓敗亡,得知劉備與袁紹開戰時,袁術更是欣然相助。
直到袁紹也敗亡時,袁術心中才升起了一絲不安。
這個昔日的盟友,隱隱有些不受控制的感覺。
可直到那時,袁術雖然把劉備看成對手,但對於這個織席販履之徒,他心中仍是不屑。
直到劉備建國稱王,袁術才徹底繃不住了。
想我汝南袁氏,五世相承,為漢宰輔,榮寵之盛,莫與為比!
我都還沒稱王,你一個泥腿子怎麼這麼大膽?
今日再度收到劉備稱帝的消息後,袁術心中五味雜陳,有種說不出的酸楚。
眼看著昔日自己看不上的小老弟,一步步超越自己,甚至需要自己去叩拜時,袁術如何能忍!
於是,四世三公的明人袁公路,便干出了斬殺來使這種不明的舉動。
雖然殺了人,但袁術還不解氣,當即昭告天下,給劉備定了一個弒君篡位的罪名,並且揚言要撥亂反正,討伐偽帝劉備!
袁術萬萬想不到,自己盛怒之下的污衊,居然恰恰切中了真相。
只是誰會信呢?
初平十一年,冬月初旬。
雒陽。
這些天林朝很忙,比指揮打仗還要忙得多。
如今的徐州群臣,已經能獨當一面,戰場方面的確不需要林朝過於操心。
可新朝初立,有太多的事情需要處理。
首當其衝,便是改制。
將在徐州施行了十多年的政治系統轉移到雒陽,自然遭到了舊朝百官的極力反對。
比如林朝弄出了內府五部機構,雖然彷照了尚書台的五部尚書系統,但終究與大漢舊有的三公九卿制度有所衝突。
政令出於尚書台,已經是不成的規定,但內府的權力實在太大,連九卿的活都一起幹了,那些秩中二千石的高官又豈會同意?
畢竟,誰都不想自己手中的權柄被無限削弱。
面對這些反對的百官,劉備最初的應對策略是安撫,畢竟自己才剛剛稱帝,不好大動干戈。
可安撫政令還沒發出,就被司徒林朝給截住了。
當晚,林朝親自前往皇宮求見天子,二人在宮中徹夜長談,直到清晨十分,林司徒方才告辭出宮。
正當百官大惑不解時,駐紮在城外的林夕,卻直接率領五萬大軍開進了皇宮。
面對負責城內防務的執金吾和衛尉的阻擋,林夕二話沒說,直接出示了司徒林朝的諭令。
一瞬間,百官明白了林朝的意思,急忙以司徒無權調軍隊入城為由阻止林夕。
對於這些企圖負隅頑抗的百官,林夕的應對很果決殺!
片刻之後,兩位秩中二千石九卿級別的高官慘死當場,林夕率軍順利入城。
之後,林朝和林夕便受到了來自百官的彈劾。
而此時的劉備,就好像變成瞎子聾子一樣,彈劾奏疏走到內府時,便被林朝截獲,身為天子的劉備根本沒機會看到。
隨後,林朝便開始了改制變法。
劉備以為如今天下未定,當穩妥行事。
但林朝卻勸諫道,正因為天下未定,有些事情才好辦。
有在徐州的經驗,如今的改制變法倒也利索。
行政方面,林朝直接廢除了尚書台的政令之權,改內府為內閣,充當真正的行政中樞。
隨後,林朝又把五部尚書全部踢出了內閣。
如今九卿的權力全都濃縮在了五部尚書手裡,為了防止這些關鍵的位置權力過大,就不能讓他們再入閣。
畢竟人總不能既當選手,又當裁判。
尚書和入閣,自己選吧!
由此,也徹底確立了內閣高於各部尚書的原則。
尚書做得好,便升遷入閣;做得不好,年老之後便致仕辭官,歸居鄉里。
至於內閣再升遷,那就給個榮譽頭銜,也就是所謂的三公。
與此同時,林朝雖然保留了九卿,卻把他們的品級從秩中二千石降為了秩二千石。
五部尚書秩中二千石,各部侍郎秩二千石,內閣諸公秩五千石,都察院院首秩五千石,左右監察御史秩二千石。
而之前林朝設立的太尉諸府,諸如賈詡掌管的順天府,郭嘉掌管的校事府,以及張機的濟世府,甚至是甄堯和糜竺所在的商業府,也都從秩千石提升為秩二千石。
行政方面大刀闊斧改革完畢後,林朝又把目光瞄向了軍機府。
國之大事,在戎與祀。
軍機府令,為秩五千石,其餘眾人秩二千石。
當然,這個改革過程肯定受到了反彈。
不過以如今林朝手中籌碼,已經不需要跟那些反對者虛與委蛇。
誰反對,就罷誰的官。
再反對,就殺人!
本來這群人就被李儒限制在長安城中動彈不得,如今想跟林朝玩,自然不是對手。
莫說他們,便是全天下世家一起反對,如今的林朝也不怕。
他的依仗並非已經登上皇位的劉備,也不是手中的大軍。
而是徐、冀、青、兗、幽五州數千萬的百姓民心!
更是這些年羽山學宮培養出的近十萬名讀書人!
只要這些人在,便是天下人一起反對又如何?
你不想當大漢的官?
好極了,有的是人當。
等處理完了這些問題後,時間已經來到了年底。
這一日,林朝借著家宴為名,將荀或、荀諶、崔琰、田豐等人全都叫到了自己家中。
經過前番改革,如今的荀諶、田豐、甚至是在外未歸的沮授,都已經準備卸任尚書之位,繼而升入內閣,與荀或公掌諸事。
至於崔琰,現在已然是和內閣眾人平等的秩五千石高官,自然不需要再行升遷。
這頓家宴倒也和諧,眾人吃著火鍋,唱著歌,正是一副其樂融融之相,可很快林朝就提出了一個令所有人都大為驚詫的提議。
「諸位,某欲開科取士,諸位以為如何?」
聞言,荀或皺眉道:「子初,何謂開科取士?」
對於這個陌生的詞彙,眾人都不大理解。
於是林朝一邊喝酒,一邊把所謂科舉制度的雛形給眾人講解了一邊。
聽完之後,一貫耿直的田豐當場笑道:「如此為國取才,倒也是美事一樁,索性明年開春便施行。」
聞言,眾人都紛紛點頭贊同。
科舉選出來的人才,的確要比察舉靠譜。
而且近十萬羽山學子,也能有一條好的出路,倒是兩全其美。
正在眾人欣喜時,林朝又緩緩開口道:「某的意思是說,今後只開科取士。」
砰!
林朝的聲音不大,卻一石激起千層浪,甚至荀或手中的杯子都驚掉在了地上。
荀諶趕緊問道:「子初此言何意?難不成要廢察舉!」
「不錯。」
林朝很爽快的點了點頭。
「不可,萬萬不可啊!」
「有何不可?」
「這」
荀諶想說,你這是在挖世家的根!
可仔細想想,以如今的情況,就算挖世家的根又如何?
他們還敢反抗不成?
或者說,他們的反抗毫無意義。
望著愣愣出神的幾人,林朝笑道:「既然諸位無異議,那便這麼定了。友若,你如今還是吏部尚書,明年開春的第一次開科取士,便由你來負責。」
初平十一年年末。
劉備下達詔令,正式廢除察舉,轉而啟用科舉。
今後,不管你家世再如何顯赫,就算是像汝南袁氏和弘農楊氏這樣的世家,族中子弟要想當官,就必須得參加科舉!
政令一下,出乎林朝意料的是,居然沒有多少人反對。
回過神來想想,這些年天下敢阻礙自己的世家,都被自己殺得殺,貶得貶,如今已然不剩多少了。
雖然有些索然無味,但沒人敢阻止終究是好事。
同樣是在年末,劉備又下達了另一道詔令升司徒林朝為丞相,總百揆。
此外,還給了林朝一個大大的特權。
入朝不趨,贊拜不名,劍履上殿!
【請記住我們的域名 ,如果喜歡本站請分享到Facebook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