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前,姜維跟魏延喝酒論事時,兩名「八爪魚」一直在身旁伺候。
在她們看來,姜維絕不是普通人。
舉手投足間,氣宇軒昂,雄姿英發。
暢飲論事時,溫文爾雅,鎮定自若。
不像其他客人那樣動手動腳,而是目不斜視,端莊穩重。
借案上的碗碟論起兵法,更是運籌帷幄,胸有成竹,就連征西大將軍也自嘆不如。
如此正人君子,能被征西大將軍視為兄弟,前途不可限量。
如果把他伺候舒服了,說不定,有機會被納為妾室。
哪知道,好事就在眼前,那傢伙竟然溜了。
哼!溜了!懷疑他不是男人。
…………
姜維知道,這是「一夫一妻多妾」的時代。
同時也知道,這是個「人命如草芥」的時代。
說是封建社會,其實,還保留著奴隸社會的影子。
侍婢,沒有田產,沒有戶籍,其實就是奴隸。
被人隨意買賣或者轉送,幾乎是家常便飯。
如果惹得主子不高興,挨打挨罵甚至被一刀捅死,官府也不會追究。
能被將軍府選中的侍婢,每一個都姿色不俗。
可是,事情來得太過突然,她們太特麼主動,太特麼嚇人了。
沒有心理準備,一時之間,實在無法接受。
呃……
好像,又變得無家可歸。
說好了借錢,還是身無分文。
靠!
裝什麼清高?裝給誰看啊?
姜維確實後悔,猛抽自己一個大嘴巴。
可是,如果返回,那也太沒面子了。
咦?
門口那輛馬車,好像挺面熟?
「將軍,夫人命小奴在此等候,趕緊上車吧!」
「好!好!好!」
嘿嘿!又有了落腳之處,自然不會拒絕。
…………
總感覺,自己一身臭哄哄的。
但奇怪的是,不論劉禪、魏延、軍中將領還是黃夫人,好像並不在意。
也可能,他們的誠府太深,完美掩飾著心中厭惡。
看得出來,黃月英真的很累。
諸葛亮的死,諸葛果的病,諸葛瞻的守孝,把她折磨得身心疲憊。
不知什麼樣的信念支撐,才讓她沒有倒下。
小蝶恭敬地送上茶水,黃月英說話了:「果兒的病……唉……她臨走之時,如果有你陪在身邊,她一定會高興的。」
黃月英這話,不是暗示,而是明示了:希望自己暫時住在丞相府。
「夫人放心,丞相的在天之靈,一定會庇佑果兒。」
姜維沒有直接回答,黃月英卻猜到他的心思。
畢竟,他得知諸葛果患病後的緊張,以及他對諸葛果的關心,侍婢一字不漏地稟報了。
「咳……咳……」
黃月英劇烈咳嗽一陣,又將目光移向姜維,「我這身子,撐不了多久了。我最不能放心的,還是果兒和瞻兒。
「姜維,我……有個不情之情……」
「夫人……」
「咳……咳……」
黃月英止住姜維的話,深吸口氣:「我遍觀朝中眾臣,只有你可以託付。
「希望你,看在丞相悉心教導的份上,能收瞻兒為徒,拜託了!」
說完,又是劇烈的咳嗽。
黃月英的氣色,確實不太好。
突然想起,歷史上的黃月英,在諸葛亮死後不久也過世了。
也就是說,自己救下魏延,並沒引起歷史的改變。
「夫人放心,末將,必會好好照顧瞻兒。」
「好!好!拜託將軍了!」黃月英滿意地點點頭,「我不奢求瞻兒出將入相,只願他平平安安地長大。
「你名義上是他的師傅,但只需適當照顧他的生活,千萬不能教他任何兵法,切記!」
「夫人,瞻兒天資聰穎……」
「不,你一定要記住我的話,絕不能教他兵法。他不是出將入相的料,他沒那種本事。」
黃月英再三叮囑此事,姜維實在不能理解。
一個親生母親,哪能這樣看貶自己的兒子?
歷史上的諸葛瞻,好像,確實是「言過其實」。
延熙六年(公元243年),十七歲的諸葛瞻沒有任何軍功,卻娶了公主為妻,獲封騎都尉,承襲諸葛亮的武鄉侯爵。
隨後的十幾年,諸葛瞻從沒上過一次戰場,卻一路封官加爵,先後擔任羽林中郎將、射聲校尉、侍中、尚書僕射、軍師將軍等職。
到了景耀四年(公元261年),諸葛瞻已經升到衛將軍一職,與輔國大將軍董厥共同執掌尚書台,統領全國軍政大事。
景耀六年(公元263年)冬,魏國征西將軍鄧艾奇襲陰平,諸葛瞻第一次領兵禦敵。
可惜的是,他行至涪縣卻盤桓不前,錯失占據險要地勢的良機,在鄧艾大軍的猛攻下節節敗退,一直退往綿竹。
漢魏之間的「綿竹之戰」,是兩國的最後一戰。
此戰中,諸葛瞻與兒子諸葛尚,死戰不退,雙雙殉國。
想起這些,姜維越發佩服黃月英。
諸葛亮是在《戒子書》中勉勵諸葛瞻,而黃月英,直接把諸葛瞻貶得一無是處。
此時的諸葛瞻,才七歲!
黃月英,到底如何看透了他的一生?
難道,她也會算卦?
看出姜維的疑惑,黃月英無奈一笑,緩緩說道:「瞻兒的一生,必會活在他父親的陰影之下。所以,我才斷定他一事無成。」
「夫人……」
姜維想要反駁,但仔細一想,好像真是這樣。
不,黃月英用詞不當,應該說「諸葛瞻的一生,只能活在諸葛亮的光環之下」。
這個光環,太強太耀眼。
人們只看到這個光環,看不到光環之下,那個孩子的無助與痛苦。
歷史上的諸葛瞻,剛剛失去父親,緊接著又失去母親和姐姐。
那時的他,只是一個七歲孩子!
獨自一人為父母守孝,獨自面對空蕩蕩的家,還要面對君臣百姓的殷殷期待。
不,這不是期待,而是無形的重壓——漢國的君臣百姓不會承認,而且意識不到這一點。
他們只會有意無意地,拿諸葛瞻跟諸葛亮做比較。
就像一千多年後的網友,總會拿蔣琬與費禕跟諸葛亮比較,或者拿龐統、法正與諸葛亮做比較。
這種比較之下,如果諸葛瞻做對了什麼,那肯定是「理所當然」;如果不小心做錯了什麼,那就「不可原諒」了。
這樣的重壓之下,諸葛瞻能健康長大,就非常不錯了。
綿竹之戰,諸葛瞻確實敗了。
他沒有父親的本事,他辜負了君臣百姓的期待,他「言過其實」。
他,只能用自己和兒子的性命報答國恩,為諸葛一家留下「三世忠貞」的美名。
但別忘了,這個「言」並不是諸葛瞻想要的,而是君臣百姓強加給他的!
意識到這些,姜維鄭重地抱拳行禮。
「夫人請放心:末將一定竭盡所能悉心教導瞻兒,絕不辱沒諸葛家的聲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