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軍事> 大明:讓你勵精圖治,你去養生?> 第一百八十四章:臣,與皇帝共拜

第一百八十四章:臣,與皇帝共拜

2024-08-27 09:48:29 作者: 自知自明
  儘管他們還不清楚自家這位皇上到底是從什麼地方要運回那麼一船船的金銀來,但既然皇上這麼說了,還這麼做了,那這件事就絕對沒跑。

  一船船的金銀

  想到跟那馬寶麾下艦隊那般大小的海船一船船的拉回金銀來,即便是他們這些做臣子的,這心裡頭也是難以平靜。

  不過,如今既然已經清楚了皇上建造海船到底是為什麼後,那楊士奇等人還算是識趣,並沒有追著去詢問詳情,而是恭敬的對著朱瞻基行了個禮後,便躬身離去辦差了。

  而此時的乾清宮內。

  朱瞻基瞧著那些離開的臣子們,心情也是非常的好。

  成了。

  儘管老頭子和自家老爹的去世使他有些措手不及,也是遭了不少罪才穩定了局勢。

  可如今在掌握了局勢之後,這事情便越來越順了。

  尤其是這次命老五前往東瀛。

  雖然朱瞻基對那老五的要求是將石見這個地方給拿下來,但其實朱瞻基心裡頭也明白,像這種索要對方土地的事情,對方肯定是不會答應的。

  所以他已經做好了這次老五失敗的準備。

  當然,就算是失敗,這一趟也不會白跑,最起碼也讓他能清楚一些關於東瀛內部的情況,也好派兵過去。

  可沒想到,這老五還真行。

  在那馬寶的配合下還真的將那石見給拿下來了。

  對於他在這個過程中所使用的辦法,朱瞻基並不關心,他要的只是石見這個地方。

  當然,那些源源不斷的金銀也不是他最終的目的。

  金銀這種貴金屬,只要足夠天下人兌換就夠了。

  至於有多少,還真沒有太大的作用。

  按照歷史上明朝流入白銀的速度,就算擁有了無數的白銀,甚至使歐洲出現了白銀荒,那又如何。

  沒有用。

  這些白銀不是實質性的生產力,也不能直接的給王朝帶來任何的發展。

  它惟一的作用就是貨幣的屬性。

  雖然工業上也有需求,但這個需求完全不需要用到那麼多。

  所以白銀黃金這個東西,說白了還是貨幣屬性大過實際的價值。

  而按照朱瞻基的計劃,他要那麼多的白銀黃金,為的只不過是將自己推行的貨幣價值提升。

  通過與白銀黃金掛鉤,使他推行的貨幣價值可以長期的穩定。

  而這種手段在持續一段時間後,當他在大明朝內部推行的貨幣被民眾所正式接受,並且通過不斷的調配來維持其本身交易價值後。

  是否與黃金白銀掛鉤已經不重要了。

  等大明朝自己推行的貨幣占據了經濟市場的主導後,他就可以利用像後世的金融經濟手段,來主導整個市場的走向。

  就像後世的房地產。

  通過朝廷的策令,來迫使市場的貨幣全部流入這個行業,然後推行這個行業的發展。

  這樣一來,既可以解決民眾住房的民生問題,也可以解決朝廷基礎建設的問題。

  使整個國家在短時間內從一窮二白的農耕國度進步到現代化的都市。


  雖然房地產行業固然有它的詬病,但不得不說,這一條政令本身還是有其價值的。

  優秀的,便捷的基礎建設以及生活環境,很大程度上就是發展房地產所帶來的。

  畢竟朝廷不賣地哪裡來的錢做這些事情。

  僅僅一個三通,要是按照常規的辦法來完善,以大明朝內部廣闊的土地面積,以及建造難度,沒有個幾百年,去哪弄這麼多錢和人力物力來完善。

  畢竟朝廷本身是不創造價值的。

  朝廷的屬性是一個調配社會生產力的作用。

  換句簡單直白的話來說,就是集中精力和資源辦大事。

  如今朱瞻基要做的也是這樣。

  通過金融和經濟手段使朝廷掌握調配天下百姓生產力的能力。

  換句話說,在這種情況下,朝廷想要百姓多少的錢,就能得到多少的錢。

  當然,任何一個當權者都不能去做那殺雞取卵的事情。

  而這種能力,是在華夏歷史上任何一個朝代都不曾達到過的程度。

  也就註定了在那種制度和體系下的王朝,無法完成工業革命。

  這也是為什麼後世很多人說,在封建王朝的制度下,根本不可能誕生工業革命的根本原因。

  因為朝廷皇帝作為王朝的統治者,他本身就沒有這種調配天下資源的能力。

  又何談推動國內的工業革命。

  這一點,依舊可以用後世一部大明王朝的電視劇中改稻為桑之難來佐證。

  試想,皇帝朝廷想要南方停止種植水稻來種植桑蠶都那麼難。

  更何況是將整個農業的比重來下降,向工業傾斜了。

  這種事情,在朝廷沒有對天下有完全的掌控力之前,是絕對不可能達成的事情。

  即便你擁有了工業革命的一切必備要素。

  依舊不可能。

  而之所以西方可以在這種情況下完成工業革命,是因為西方特殊的社會形態。

  說的再簡單一些,工業革命前期在獲得技術成功,甚至產業完善之前,肯定是需要付出極大代價的。

  比如火槍這個東西。

  在西方,他可能是某一個家族的私產。

  在完成後可以給他帶來極大的利益。

  但是在東方,老朱說了,不允許有這麼牛逼的存在。

  也就是說,在東方壓根不會有任何士族和貴族會花那麼大的代價來做一件最終一定會被人摘桃子的事情。

  相比於花那麼大代價去搞這些東西,不如想辦法在官場摸爬滾打。

  即便是在後世的西方資本主義也是被國家法律所保護的。

  就好像東方將人民權益寫入憲法是一個道理。

  這也是雙方最本質的區別。

  所以打一開始,在明白這些道理的情況下,朱瞻基壓根就沒有想過說依靠自己的能力來單獨的推動工業革命。

  且不說會不會成功。

  就算在系統的幫助下完成了。


  他朱瞻基身為皇室,也不會有人來摘桃子。

  可這樣一來,他們老朱家,亦或者說皇室,可就真的成為了天底下最大地主了。

  這種倒行逆施的事情,朱瞻基依舊不會幹。

  因為這是讓整個大明朝社會形態倒退的表現。

  也一定不可能成功。

  就算在他這一代不會出現問題,到了下一代,也絕對會被推翻。

  而這一次朱瞻基之所以要朝廷傾盡全力在短時間內建造海船,除了要用這些海船來拉金銀外,自然還有其它的作用。

  想要進行工業革命,必不可少的便是開通貿易。

  因為這是工業能力達到後需要變現的途徑。

  也是工業革命過程中必須要有的東西。

  原材料的大量進入,成品的流出,都必須要藉助貿易的手段。

  而和後世一樣,海上道路自然是最便宜最方便的選擇。

  所以,海船的大量建造是必不可少的,也是目前的當務之急。

  除此外,大量海船在建成後,也會使大明朝內部的海船建造漸漸形成一個成熟的產業。

  而除了海船外,接下來要做的還有很多。

  港口,儲蓄貨物的倉庫,通往港口用來往來的通道。

  以及這一條線路上的各種經濟問題,都是朱瞻基接下來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想著這些,朱瞻基也漸漸的陷入到了沉思當中。

  也不知道過去了多久,朱瞻基甚至都忘記了今日乃是他登基的日子。

  直到那門外的趙全瞧著時辰,知道不敢再耽誤後,這才冒著被朱瞻基訓斥的風險,走了進去提醒。

  也直到這時,朱瞻基才從對大明朝日後的發展方向的思考中回過神來。

  「到時辰了嗎?」

  身邊的趙全趕忙點頭。

  想了想,朱瞻基道:「讓人進來吧。」

  「是。」

  隨著那趙全離開之後,殿外的宮女們也紛紛重新走了進來。

  在給朱瞻基換好全新的龍袍後,便立刻傳令給了奉天殿那邊準備。

  作為此次登基大典的主事人,楊士奇雖然剛剛才被朱瞻基派了差事,但如今還是以這登基大典為重的。

  整個登基大典在他的主持之下,所有人都已經準備好。

  就等朱瞻基那邊搞定後,按照預定的時辰便開始整個登基大典。

  此時正在那奉天殿中準備著一切的楊士奇,在收到了來自於乾清宮中的消息後,便第一時間開始了這一次的登基大典。

  隨著率先進行的儀式幾乎完成後,即將準備登基的朱瞻基這才來到了奉天殿內。

  按照之前訂好的流程,按照古禮,便開始了朱瞻基的登基大典。

  在整個繁瑣的流程結束後。

  作為皇帝的朱瞻基,要完成祭天之後,才能真正的算上是皇帝之尊。

  不過,這一次朱瞻基並沒有打算去什麼泰山。

  更沒有像自己太爺爺一樣,前往什麼紫金山上祭天。


  而是按照提前定好的流程,來到了那皇宮之外的一片空地之上。

  這裡,是前往皇宮的必經之路。

  也是連結皇宮和民間的所在。

  此時在這皇宮的大門口處,無數的明朝將士們已經守候在了這裡,將整個現場防備的滴水不漏。

  同時在這一整片的空地之外,是無數前來看熱鬧的百姓們。

  當然,這也是提前就預備好的事情。

  伴隨著朱瞻基率領百官來到了這裡,身後的官員們全部停下了腳步,只有朱瞻基一人繼續朝著前方走去。

  在來到這皇宮前由紅布蓋著的高聳建築前後,朱瞻基這才緩緩停了下來。

  然後轉身看向了四周。

  在他的周圍,幾乎所有大明朝的武將文臣們都已經到來。

  甚至於那些皇室的宗親,也都到了。

  其中就包括朱瞻基那二叔和三叔。

  在這眾目睽睽之下,朱瞻基朗聲喊道:「自有史以來,我中華大地歷經三皇治世,到如今已有數千年。」

  「此期間有盛世,有亂世,有五胡亂我華夏的黑暗年代,漢人血脈幾近滅絕。」

  「可我華夏傳承至今不絕。」

  「為何?」

  隨著朱瞻基這個問題說出口後,便停了下來,緩步登上了這高聳建築的石台之上。

  然後看著周圍那些文臣武將、百姓將士們,語氣堅定的說道:「是因為我華夏有著一群心懷大義的勇士!」

  「每每在我華夏危難之際,挽狂瀾於既倒扶大廈之將傾!」

  「前赴後繼!」

  「都說皇帝乃神龍轉世,乃九五之尊,所建王朝也有天上的神仙照拂庇護,可我看,不是」

  朱瞻基搖了搖頭,然後繼續直視著周圍所有人。

  「若真有什麼諸天神佛庇護著這天下百姓,又哪裡來的洪水旱情,又為何不見萬年王朝?」

  「所以,這天下壓根沒有什麼神佛,照拂庇護我華夏傳承至今的也並非什麼神佛,而是那些為了家國前赴後繼,以身赴死的勇士,英雄!」

  「今日,乃是朕登基之日。」

  「是從前人手中接過這國家的日子。」

  「但是,朕不祭天,亦不拜祖。」

  「朕要祭拜的,是這些為國家甘心赴死的勇士,是那些在華夏,在國家危難之際,挽狂瀾於既倒扶大廈之將傾的英雄們!」

  話音一落。

  朱瞻基與身邊幾名護衛一同將那遮蓋著這巨型建築的紅布使勁的拉了下來。

  伴隨著那紅布的落下,一個巨型碑狀的建築瞬間便出現在所有人的眼前。

  周圍所有人的目光,也伴隨著那巨型建築的出現而顯露出了震驚之色。

  在那巨碑的四面,雕刻了無數密密麻麻的文字。

  從遠處看,壓根看不清楚。

  也在這個時候,朱瞻基的聲音才再次的響了起來。

  「這巨碑之上,雕刻了歷朝歷代,庇護我華夏的英雄們的名字。」


  「有的是漢人,有的不是漢人,凡有功於我華夏,無論血脈,皆雕刻於上。」

  「今日,朕以大明皇帝之名,與後世之君,與後朝之君約定。」

  「此碑,代表了我華夏傳承,無論大明朝存否,此碑,永立於此。」

  「今日,朕代表大明億萬萬臣民,於碑前祭奠先烈!」

  話音一落。

  周圍的那些護衛們紛紛將需要的東西抬到了這巨碑之前。

  同時,由那楊士奇率先出聲:「臣,與皇帝共拜!」

  在楊士奇喊完之後,周圍那些知道這件事的臣子們,也紛紛跟了上去。

  「臣,與皇帝共拜!」

  「臣,與皇帝共拜!」

  「」

  那些不知情的臣子們,也在這個時候趕忙跟了上去。

  「臣,與皇帝共拜!」

  「臣,與皇帝共拜!」

  「」

  周圍那些將軍們亦如此。

  「末將,與皇帝共拜!」

  「末將,與皇帝共拜!」

  「」

  周圍那些原本看熱鬧的百姓們,也在這個時候仿佛突然明白了什麼似的,如同那些官員們一樣,紛紛開始朝著那巨碑跪拜,喊道:「草民,與皇帝共拜!」

  「草民,與皇帝共拜!」

  「草民,與皇帝共拜!」

  「」

  這齊刷刷的聲音,在整個皇宮前的上空瀰漫。

  【請記住我們的域名 ,如果喜歡本站請分享到Facebook臉書】


關閉
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