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軍事> 洪武大明:吾兒怎麼還不造反> 第一百六十三章 跟著遼王混就是有排面

第一百六十三章 跟著遼王混就是有排面

2024-08-27 14:30:33 作者: 藍白的天
  陳書豪本來是一個小小的縣令。寫到這裡我希望讀者記一下我們域名

  就和其他大部分的基層官員一樣,每年上報稅務的時候,他總是會讓縣丞,帶著印了官府印章的空文書,去京城戶部上報稅務。

  而這公文書上寫多少數據,還是得看戶部那邊算出來的數據是多少。

  到時候填上就完事了。

  陳書豪所管轄的縣城,雖然離的應天府也不算特別的遠, 一來一回大概也就一個月的時間。

  但空印文書已經是官場上不成文的習慣了,陳書豪自然也不會認認真真的統計管轄範圍的稅務情況。

  能簡單點當然是簡單點更好了。

  他也不覺得這是玩忽職守,畢竟官場的規矩。

  這在官場當官和做人是一個道理,別人都幹的事就你不干,那你不是很不合群嗎?

  一開始陳書豪也是畢恭畢敬的處理稅務的事情,多餘的稅款也是往上面交。

  不過有一次和上面的知府老爺一起吃飯的時候, 就受到旁邊人的點撥了。

  這多出來的稅款往上面交一點是理所應當的事情,不過你也應該自己留著一些呀。

  陳書豪一開始自然是不樂意的,甚至還會大義凜然的說自己為官那就得清廉剛正才行。

  不過日子久了,看著周圍的同僚們,時不時的都會從這些空印文書上面撈一點油水。

  陳書豪自然有點按捺不住了。

  正巧家裡一次有事情需要急著用錢,陳書豪看著手頭上餘下來的錢糧。

  戶部核實的銀兩都已經送交上去了,而餘下的這些東西,那真的就是誰都不管不問的。

  自己就算是上交給知府,上面也不一定會交給朝廷的,倒不如自己拿下來一些應個急,這也不算什麼吧。

  如此想著的陳書豪,就從這筆銀兩裡面扣除了數百兩下來用作應急而用。

  但有了第一次之後,很快就有了第二次和第三次。

  這次數一多就連陳書豪心裡也覺得沒什麼了。

  畢竟朝廷也從來都沒有過問的意思。

  卻沒想到這一次空印案爆發的如此迅猛。

  但倒霉的大多還都是朝廷戶部的官員而已,在地方上的官員,大多數據陳書豪所知都還並沒有被朝廷問罪或者捉拿。

  但陳書豪不知道的是,朝廷之所以還沒有捉拿他們,那是因為內部還在進行調查的緣故。

  而等到調查結束之後,很快就有錦衣衛找到了陳書豪。

  當錦衣衛過來敲門, 將他帶走的時候,陳書豪的內心, 很快就明白是為了什麼事情。

  他瞬間就已經渾身上下都沒了膽氣。

  不過還是強撐著不願意坦白自己的罪行, 畢竟朝廷也沒有什麼證據。

  而自己的空白文書也和其他人一樣,這麼多人都用空印,總不至於全都罰吧?

  更何況,沒證據啊!

  抱著這樣想法的陳書豪,即便唄打了兩頓,也沒有開口,直到有錦衣衛將帳本攤到了陳書豪的面前。

  而面對著帳本,陳書豪也是咬緊牙關。

  「這定然是假帳,我怎麼可能會貪污這麼多錢呢?」

  錦衣衛其實早就料到陳書豪這樣的官吏會用這樣的理由來為自己脫罪了。

  不過有遼王殿下算出來的帳本,哪裡不對,真是一目了然。

  就打比方說,陳書豪所下轄的縣城的稅務在人頭稅上面,和中央戶部黃冊上的對不上。

  那就去縣城裡面實地走訪一下,看一看到底有多少戶人家。

  只要確定地方稅務上,實際的人頭稅,比中央戶部黃冊上的要多,那這餘下的錢可不就是陳書豪給貪墨了嗎?

  這就是正兒八經的鐵證如山了,縱然陳書豪有一萬個理由也是沒辦法逃脫罪責的。

  而這些事情,錦衣衛當然提前就去做了。

  當把所有的數據和證據都擺在陳書豪面前的時候,他也就沒有任何的底氣了。

  就這樣,像陳書豪這樣的地方流官在一夜之間,幾乎審問了有上百人之多。

  而這上百人沒有任何一個冤枉的,只要稅務差距在百分之十以上,那就是他們貪污掉了。


  朱啟這樣的方法,簡直就是精準到了每一個縣城。

  後續還有許多的流官,等著挨個審問呢。

  最大限度的抓捕那些貪官污吏的同時,也能夠從他們的口中將國家的財產給追回來。

  畢竟在朱啟看來,光是將這些貪官給殺掉也沒什麼用啊。

  畢竟這些貪官貪掉的錢沒有追回來,而實際的損失是實實在在存在的。

  況且這些貪官可都是現成的勞動力啊。

  那些貪污太多的,肯定是要殺頭,以儆效尤的。

  而那些貪污不算特別多的,就沒有必要全都殺掉了。

  他們完全可以廢物利用,拿來當做苦力,這邊疆開墾土地可都是非常費勞動力的事情。

  讓他們去砍樹開荒,然後把土地分給老百姓,這不是挺好的事情嗎?

  當官的就是要為人民服務才對嘛。

  朱元璋在看到了朱啟調查空印案,所獲得的這麼多的實實在在的成績之後,心情也是大好。

  一方面是拿到了真憑實據來抓到貪官污吏,另外一方面,也是因為國家追回了大批的贓款。

  如果沒有朱啟的帳本作為證據的話,這些贓款能不能追得回來,那還真得打個問號了。

  而朱啟也開始借著朱元璋心情大好的機會說出自己的看法。

  首先就是這些官員不能全殺了,如果全殺了,殺這麼多人,這可都是鮮活的勞動力,浪費了。

  貪污一千兩以上的殺頭,這是不用多說的。

  貪污一千兩以下的,按照數目大小不同,分為五年,十年,二十年和終身勞役。

  對於這些地方官員來說,大部分都還是30來歲,幹個20年的牢役,完全沒有什麼問題。

  而對於那些犯了事的中央戶部的官員來說,一個個的也都四五十以上了,這些官員20年和終身勞役,其實沒有什麼太大的區別了。

  而能夠在戶部這個位置上勾結地方官員犯事兒的,那貪污的數值絕對不小了,就算沒到一千兩以上,那也足夠判處終身勞役了。

  除了將這些犯事的官員當做勞役,送往邊疆開墾土地之外,還有一個最重要的策略,那就是改善現在大明的稅收機構。

  空印案的事實已經證明了,大明地方官員在稅務上面的能力真的是太差了。

  其實這也是各個王朝的通病了,畢竟不是每個王朝都像唐朝那樣重視數學發展。

  尤其是在唐朝之後,宋朝的時候,尚且還有發達的商業活動和完善的商業稅收支撐著。

  國家每年自己經商,從商人的身上都能收到很多的錢,而在宋朝之後,數學基本上就已經停滯,甚至倒退,儒生根本就不會學習數學。

  科舉考試也沒有數學,全都是考四書五經。

  這樣的方式選拔出來的官員,能指望他們擁有多少的數學造詣呢?

  而稅務這種東西,不說要對數字有多麼的敏感吧,但起碼要非常的熟悉,而且要非常的心細,才能夠承擔稅務的工作。

  現代國家招募公務員,稅務局起碼都還有專業的要求。

  所以第一件事兒就是要將稅務職能從現在的官吏中剝離出來,不能再讓流官和中央戶部來掌管稅務。

  一方面是他們不專業,一方面是又當運動員又當裁判的,指望他們自覺?

  設立一個新的機構——稅務局!

  而且這個稅務局要像錦衣衛一樣,直接負責於皇帝,而不是聽命於三省六部。

  錦衣衛為什麼一直和官員們處不好關係?

  那就是因為這些,因為和官員壓根就不在一個系統裡面。

  平日裡連面都見不到,更別說互相之間認識了。

  這能發展什麼關係嗎?

  而且錦衣衛還專門是去調查官員的犯罪證據的,天生就是貓和老鼠一樣,關係自然好不到哪裡去。

  這稅務局也要和錦衣衛一樣,安排到地方官員的對立面去。

  現代稅務局就是非常合適的模板。

  地方上的官員負責統計黃冊,而稅務局的官員則負責依照著黃冊來收取稅收。

  可能有人要問了,為什麼不直接讓稅務局的官員來收取稅收和統計黃冊呢?

  這樣分開行動豈不是很浪費人力和造成工作上的麻煩嗎?

  沒錯,統一讓稅務局的官員來統計黃冊和收取稅務的話,確實可以省去很多的麻煩。

  但省去的只是地方官員的麻煩而已,他們本來就沒啥事做,跑跑腿還是要做的。

  況且,這稅務一方面直接讓稅務局的官員來負責的話,很容易就會滋生貪污腐敗。

  前面也說了,裁判和運動員是必須要分開的。

  所以,拆分成兩個部門來分開負責的話,可以起到監督和制衡的作用。

  簡而言之,一句話:跟民眾生活有關係的政府部門要儘量簡化,而跟財務有關係的政府部門則要儘量複雜,並且,多部門負責才能夠做到最大化的監管和清廉。

  這也是為什麼現代化的國家稅務局的機構總是非常龐大的,除了收稅的部門之外,還有各種監管,審計等等。

  而且幾乎都是全能的,從算稅到調查追帳,那簡直就是官場007。

  你說把這些稅務一遍遍的計算統計,難道不麻煩嗎?

  當然麻煩啊,但如果你這麼麻煩的話,麻煩的可就是國庫稅收了。

  還是拿明朝中後期舉例子。

  崇禎末年,一年的稅收不足八十萬,李自成發兵北京了,整個國庫都湊不齊三萬兩,還是官員們一起捐了二十萬。

  而李自成攻破北京城後,活活搜颳了三千萬兩白銀。

  這還只是在北京的官員的錢財而已,而散落在全國各地人,那些官員的錢財根本就不用多說了。

  這就是國家稅務系統出現了重大的問題。

  當然,思想上也有點問題。

  大明亡了,和我官紳有什麼關係?

  一方面是官紳不上稅土地兼併越發嚴重,百姓交不起稅,流民越來越多,國家稅收越發減少,花錢卻越來越多,又要加稅。

  形成惡性循環。

  另外一方面則是負責稅務的地方官員和中央官員串通一氣,一起攥取利益,比方說,一個縣城能收個五萬兩八萬兩的稅銀,但是送到中央的可能都不到五千兩。

  就這還得給一路上的小鬼各種盤剝。

  這國家國庫從哪裡能好得起來呢?

  可能,又有人要問了,一條鞭法和攤丁入畝,為什麼能夠收得上說?

  他們不也是行駛的那一套封建王朝的稅務系統,讓底層官員來收稅的嗎?

  其實這就是攤丁入畝和一條鞭法的聰明所在。

  他們壓根就不去挨家挨戶的收稅了,直接丈量土地,然後分派各個行省,這個行省有多少土地,那麼這一年就得給我上這麼多土地的稅。

  誰的土地多就多交稅,誰的土地少就少交稅。

  這樣一來就可以保證國家的收入了。

  當然,根據土地來收稅的後果,在清朝後期也是非常明顯的。

  那就是地主階級對僱農的壓迫,已經到了慘絕人寰的地步。

  所以要指望著人心向善,人人都能夠自覺清廉剛正,那根本就是不用想的事情。

  唯一能夠帶領國家往前走的只有一條——發展生產力!

  生產力有多重要,這裡就不再贅述了。

  總而言之,一定要調集一批精通數學,受過政治教育的官員,讓他們來充當第一批稅務局的官員。

  一開始的路肯定是比較麻煩和混亂的,但只要能夠摸著石頭過河,順利的走出來,後面的來人也就可以順著前者的路走下去。

  而朱元璋聽著朱啟在邊上,將自己的稅務局規劃一個個的說出來之後,也是頗感興趣。

  朱元璋是原本想著治理貪官污吏,就只有殺頭,剝皮這樣的方法。

  但對於除此之外的方法,估摸著也就只有以聖人之言教化之,這樣大而空的東西了。

  不過,朱啟所提到的「以制度來進行規範」,反而是一條朱元璋很贊同的道路。

  朱元璋是非常喜歡制定新制度的,就比方說,戶籍制度,軍田和民田的區分等等,這都是朱元璋的創新。


  因為朱元璋的目標,就是建立一套,後世子孫可以沿用萬世的制度。

  其實這個想法,好是很好,但是不現實。

  不過朱啟也不多說什麼,畢竟打擊朱元璋的積極性,可不是他需要去做的事情。

  朱元璋聽完了朱啟的匯報之後,立馬拍手對著朱啟說道:

  「老三,你說的這個稅務局的想法實在是太合我的意思了,就這樣辦這件事情就交給你了,你把這個稅務局給辦起來。」

  朱啟翻了翻白眼,得了就知道這事情肯定還是得落到自己的頭上。

  不過自己不做,也沒其他人能做了。

  他很快就拱手接下了這個任務。

  而朱元璋也突然想起了什麼,對著朱啟說道:

  「對了,我聽聞之前你的那些學生們,可是這次測算各地稅務的主力軍。

  他們既然這麼有本事的話,那乾脆就讓他們來組成這個稅務局就好了。」

  朱啟心理源大喜,這可不就是自己所想的嘛,不過臉上還是露出一臉猶豫的表情,對著朱元璋說道:

  「啊這,父皇這可能不合適吧,畢竟其他的官員都是科舉考試進來的,而這些學生還沒有考試呢。」

  朱元璋拍了拍腿,說道:

  「國家正是用人之時,這一次空印案我也不知道要殺多少貪官。

  吏部那邊一時半會肯定是抽不出人來組建稅務局的,就他們來,我看挺合適的!

  至於出生問題,咱這些錦衣衛難道都是考科舉考上來的?

  老三,你也說了,這稅務局就要向我這個皇帝直接負責,那就由我親自任命,他們就好了。」

  朱元璋都這麼說了,那可真是比什麼都好使,連太子那邊都不用去說了,朱啟直接拿了朱元璋的令牌就下去開始辦事了。

  而那些學生們卻還不知道,自己在遼王殿下安排的大屋子裡,算了幾天的帳之後,竟然搖身一變就變成了如同錦衣衛一般的天子親軍了。

  不過他們可不是負責幹什麼儀仗或者護衛工作的,而是專門負責幫天子收稅的!

  不用說了,跟著咱們遼王殿下混,就是這麼有排面!

  【請記住我們的域名 ,如果喜歡本站請分享到Facebook臉書】


關閉
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