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軍事> 我家醫館通古代,朱標上門求醫> 第17章 跟老朱講述明末歷史

第17章 跟老朱講述明末歷史

2024-08-06 08:22:55 作者: 封侯書生
  手機屏幕里,朱元璋僵硬著身體、不太自然的誇讚道:「李中孚是大帥比。」

  朱元璋拿著手機,自己看著自己,驚奇的恨不得把手機昧下:「原來電視劇是這麼拍出來的,真是巧奪天工,匪夷所思。」

  李中孚拿過手機:「我就這一部手機,可沒法送你。」

  朱元璋『嘿嘿』一笑:「沒事,咱沒想要。」

  「父皇,既然身份都暴露了,不如開門見山,直接問李大夫吧。」朱標提醒道。

  朱元璋點頭:「對,李大夫,咱想問問你,咱的大明傳承了多少年,後世的皇帝們做的怎麼樣?

  你是後世之人,又博學多才,這兩個問題應該難不住你吧?」

  李中孚把十件禮物收回紫檀箱子裡:「既然你們這麼想知道,看在禮……你們跟我這麼熟的份上,那我就說說。」

  「有勞。」

  「大明享國276年,共傳十六帝,末代皇帝朱由檢難挽天傾,京城城破之日,仿效蜀漢北地王劉諶殺死妃子公主後,於煤山自殺殉國,史稱思宗。」

  再後面的李中孚就記不太清楚了,只能拿手機現搜:「弘光政權給他上的廟號是思宗,諡號則是紹天繹道剛明恪儉揆文奮武敦仁懋孝烈皇帝。」

  朱元璋老淚縱橫:「好一個自殺殉國的朱由檢,好一個明思宗,好一個孝烈皇帝,咱要是沒記錯的話,劉備的諡號是昭烈皇帝吧?」

  劉伯溫道:「陛下記得不錯,試圖再續大漢的劉備的諡號正是昭烈,我大明的後世皇帝朱由檢能得到『烈』的評價,不愧為陛下的子孫。」

  朱標也紅了眼眶:「雖然大明終究還是亡了,可比起大秦、晉、唐、宋、元的滅亡卻轟轟烈烈的多,朱由檢對得起列祖列宗。」

  李善長微微皺眉:「這不對啊,他的字輩兒怎麼會是由?」

  朱元璋也反應過來了:「咱給老大的後輩兒孫的字輩兒定的是允文遵祖訓,欽武大君勝,順道宜逢吉,師良善用晟,沒有一個字是由。」

  馬皇后道:「由好像是老四那一脈的。」

  朱元璋直接怒了:「莫非是老大這一脈的皇帝在某一代斷子絕孫了,只能從老四一脈過繼?

  可這也不對啊,就算是過繼,也得按照老大這一脈的字輩走。

  還是說,老四這一脈有人造反,小宗頂替了大宗?」

  李中孚道:「這個問題我待會兒再解釋,先跟你們繼續講完大明末代歷史。」

  朱元璋點頭:「李大夫,你繼續說吧。」

  「如果把後面的南明、明鄭算上,明朝一共存在了315年,明鄭的延平王鄭克塽投降滿清後,明朝徹底成為過去。

  和明思宗朱由檢一樣,當時奉旨監軍的太祖九世孫、遼王朱植八世孫朱術桂與五位妃子自殺殉國,百姓建有五妃廟祀之。

  清朝官員陳鼎曾評價他說:明之宗人,自嘉靖朝,太祖一支已慶十萬矣。國亡死節者寥寥,寧靖王流離瑣尾,逋逃海外四十餘年,臨難全節,三百年之綱常,王獨系之矣。至妾媵亦視死如歸,非王夙有儀型,觀感之深焉,能慷赴義一至於此哉!」

  朱元璋再一次流下了眼淚:「三百年之綱常,王獨系之矣!好一個忠肝義膽的朱術桂!」


  馬皇后擦了擦眼淚:「植兒有個好後人啦,重八,植兒年初時不是被你封為衛王了嗎?不如改封他為遼王吧。」

  朱標贊同道:「兒臣贊同母后提議,就衝著朱術桂這個後人,十五弟也當得起遼王這個王位,並在將來成為九大塞王之一。」

  所謂九大塞王,指的是鎮守九處邊塞的藩王。

  因為要抵禦外敵,他們往往作風強硬,掌握著不少精兵猛將,在地方上大權獨握,風頭無兩。

  鎮守西安的秦王朱樉、鎮守大同的晉王朱炯、鎮守北平的燕王朱棣,都屬於九大塞王之一。

  李善長一貫是見風使舵:「臣也贊同,衛王殿下眼下雖然才一歲多,但能有此等忠肝義膽的後人,其長大後必然也是能力出眾,豪氣干雲,正好適合坐鎮遼東。」

  劉伯溫卻從李中孚的隻字片語中發現了大情報:「陛下,比起改封王位,臣倒覺得另一件事更為重要。」

  朱元璋皺眉:「還有何事比這還重要?」

  「有。」

  「那你倒是說說。」

  「陳鼎所言,至嘉靖朝,太祖一支的宗人已有十多萬,再加上靖江王一脈,人數只怕更多。

  雖然不清楚嘉靖皇帝是十六帝中的哪一位,但就算他只是明思宗前一位的皇帝,十多萬宗室也足夠嚇人。」

  「這有何嚇人?兩三百年下來,才繁衍出十多萬人而已。」

  「十多萬人是不嚇人,但搭配上您劃定的宗室待遇,可就十分嚇人了。

  而且從明末只有朱術桂為國殉難來看,您的其他後人……咳咳,只怕大明衰敗少不了他們的……。」

  朱元璋:……

  想吐血。

  ……

  朱元璋沒心思聽大明後世皇帝做的怎麼樣了,更忘了詢問皇位為何到了朱棣一脈手中。

  失魂落魄的他,晃晃悠悠回了武英殿,往龍床上一躺,整個人頹廢極了。

  李善長和劉伯溫急的要死,卻不敢衝進去勸導。

  「伯溫啦伯溫,你早晚死在這張嘴上,有什麼話不能慢慢說?非要在那兒火上澆油。」斜了劉伯溫一眼,李善長數落道。

  劉伯溫面色不變:「大丈夫為國為民,死則死矣,沒什麼好怕的。」

  李善長:「你……。」

  朱標制止了二人的爭吵:「孤進去看看父皇,你們也別在這閒著,帶人算算二百多年後每年朝廷要劃給宗室們的俸祿到底有多少。

  反正事情還沒發生,咱們未雨綢繆,做些更改也就是了。」

  「是。」

  「未來之事,過於玄乎,不宜被其他人知曉,二位當守口如瓶。」

  「遵命。」

  進入武英殿,朱標徑直來到床榻邊:「父皇,你還好吧?」

  朱元璋重重嘆了口氣:「咱小時候太窮了,咱的爹娘都是活活餓死的,所以咱得了天下後,才給咱的兒子、孫子封王或世子,就是怕他們跟咱小時候一樣餓著、凍著。

  可咱是真沒想過他們會在未來生出那麼多後輩來,十多萬人啦,就是把百姓的骨髓都抽出來,也餵不飽他們。

  那麼多宗室,到最後只有一個朱術桂為國殉難,其他的都在當縮頭烏龜,那不用說,以他們的人性,在藩國內肯定是無法無天,作奸犯科,對百姓敲骨吸髓,生殺予奪。

  這樣的大明百姓,比起前元的百姓又能好到哪兒去?怕不是大明之所以會滅,就是因為百姓受不了他們了,這才起來造反吧?

  大明看似亡於朱由檢之手,實則根本就是亡於咱之手!咱真是糊塗啊!」


關閉
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