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多武舉學子還處在震驚當中的時候。
李恪從架子上取下一張大弓。
由於只有八歲,身材過於弱小,大弓在他面前,猶如龐然大物,就像一個成年人,手持四五米長的長矛一樣。
而且,想要拉動弓,不僅需要強大的臂力和巧勁,更需要雙臂足夠伸展才能拉動硬弓。
「力氣大又如何?那張弓那麼大,我看他如何能拉動。」
「沒錯,在下和這位兄台的想法一樣。」
「拉弓對體型要求也很重要,他一個小孩子,手臂那麼短,拉動硬弓,簡直痴人說夢。」
通過第一關的武將學子們注視著場上的李恪,所有人都斷定,李恪完成不了拉硬弓的測試。
畢竟他只有八歲,身體都還沒發育完全,怎麼可能拉得動這麼大一張硬弓呢?
就在眾人篤定之際。
李恪右腳搭在弓柄上,雙手抓住弓弦,左腳作為唯一的支撐點,手腳同時發力。
嗡——
弓柄漸漸彎曲,弓弦緊繃。
一張大弓被李恪利用手腳發力,輕鬆拉動開來。
這一舉動,讓全場武舉學子驚掉了下巴。
就連考官也對李恪刮目相看。
一個八歲孩童,不僅力氣驚人,就連智慧也遠超常人。
這樣的辦法誰能想得到?
李恪的表現,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
「一百零八號學子通過測試。」
「晉級下一關。」
考官向全場大聲宣布,同時,執筆在李恪的學號上畫了一個圈,代表著通過。
第一天武舉考試結束。
通過的武舉學子可以在第二天進入朱雀門內繼續考試。
而那些沒通過第一關的。
運氣好的,可以準備第二年參加。
運氣不好的,一輩子也無法再參加武舉考試。
..........
皇宮。
尚書房。
身著金色龍袍的李世民正低頭批閱奏摺。
這時,貼身太監王海走了進來,彎著腰說道:「陛下,盧國公,衛國公求見。」
李世民頭也不抬道:「讓他們進來吧。」
「是。」
王海恭恭敬敬的退了出去。
沒一會兒。
兩個身著官服的男子走了進來。
一個留著絡腮鬍,體型壯碩,好似屠夫,一個面向白淨,高高瘦瘦,好似書生。
前者便是盧國公程咬金。
後者便是衛國公李靖。
二人皆是凌煙閣功臣,跟隨李世民出生入死,在朝廷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末將程咬金,參見陛下。」
「末將李靖,參加陛下。」
程咬金和李靖朝著李世民拱手行禮。
「二位愛卿免禮。」
李世民緩緩抬起頭來,問道:「今天的武舉,考試結果如何了?」
「回稟陛下。」
「此次武舉共一百八十六名學子參加。
「南方學子共五六十名,北方學子一百三十名。」
「通過第一關的南方學子有二十名,北方學子有七十二名,共計九十二名學子通過第一關。」
面對李世民的詢問,程咬金如實告知。
做為此次武舉的主考官之一。
他會在第三關,親自到場,而第一關和第二關,則有下面的考官負責。
「第一關就刷掉了近一半人?」
李世民皺眉,歷年來,科舉和武舉,都是朝廷十分重視的考試。
科舉,主要選拔人才,為江山社稷,黎明百姓謀福祉。
武舉,主要選拔武藝高強者,為國戍邊,鎮守一方,抵禦外敵侵犯。
可以說,這兩項考試,是為大唐儲備人才。
只有源源不斷的人才湧入朝廷。
國家方能強大。
可是,剛才聽程咬金匯報了第一關晉級人數。
李世民心裡有了憂慮。
僅僅第一關。
就刷下去半數學子。
這不是一個很好的兆頭。
就在李世民憂心忡忡之際。
衛國公李靖站了出來,拱手說道:「陛下,這次考試,在眾多學子裡,出現了一個八歲孩童。」
「什麼?八歲孩子參加武舉?」
還在沉思的李世民猛然抬起頭,瞪大了雙眼,表情無比的驚愕。
八歲、
這般年紀。
都還沒斷奶呢。
參加武舉,簡直就是胡鬧。
「誰讓他參加的?」
李世民覺得過於荒唐,目光看著程咬金和李靖,質問道。
「稟陛下。」
「大唐律令中,並沒有年齡規定,所以......」
李靖一臉尷尬。
李世民沉著臉道:「所以這個八歲孩童參加了武舉?是嗎?」
程咬金和李靖相視一眼,最後點了點頭。
「結果呢?」
李世民問道,他已經預感到,這個八歲孩童可能凶多吉少了。
「這個八歲孩童通過了第一關。」
聽到這個消息,李世民驚的直接從龍椅上站了起來。
光是第一關。
就刷掉了一半武舉學子。
而一個八歲孩童卻從中晉級了。
這......
李世民瞪大了雙眼,無法消化這個事實。
過了好一會兒。
他才開口問道:「這個孩童姓氏名誰?」
面對李世民的追問,李靖提醒道:「陛下,難道您忘了,參加武舉的學子,姓名都會封存,只留下學號,只有高中狀元者,才會有姓名。」
經李靖這麼一提醒。
李世民這才想起,自己為了杜絕有人在科舉和武舉里徇私舞弊。
特意頒布了許多政策。
其中,封存學子名字,只留學號,正是政策之一。
「那這個孩童的學號是多少?」
李世民問道。
李靖道:「一百零八號。」
一百零八號。
李世民暗暗記下了這個學號。
同一天。
八歲孩童通過武舉第一關的消息。
瞬間傳遍了整個長安城。
一時間。
全城熱議。
下到街邊小販,酒肆中的評書人。
上到朝廷官員,富家子弟,見面無一不是在討論著八歲孩童通過武舉第一關的事情。
所有人對此事感到驚訝的同時。
也覺得不可思議。
八歲,一個在所有人眼中,只會哭鬧,懵懂的年紀,居然參加武舉,還通過了第一關。
放眼箍筋。
這也是頭一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