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軍事> 爭霸三國,開局先偷孫吳的家> 第二二二章 軟趴趴的袁紹

第二二二章 軟趴趴的袁紹

2024-08-28 03:06:27 作者: 老燕難飛
  這封信送到了冀州,直接把袁紹氣的砍翻了桉幾。丁寬在信中是毫不客氣,用大漢驃騎將軍的頭銜,對袁紹完全是一副命令的口吻,毫無商量的餘地。

  袁紹什麼時候受過這種氣,看到這封信的第一個反應,就想直接把丁寬的信使斬殺了出氣。不過他也就只敢這麼想想,哪裡敢真的動手。

  更可氣的是,丁寬派來的使者,也不過就是一個小小的曲軍侯,信送到之後,連回信都不準備等,直接就告辭準備離去。這就是在表示,不管你袁紹是什麼態度,明年開春,我丁寬的大軍就會進入渤海。

  袁紹此時也顧不得這個使者了,砍翻桉幾無能狂怒一番之後,趕緊將手下的文武召到一起來進行商議。

  【認識十年的老書友給我推薦的追書app,換源app!真特麼好用,開車、睡前都靠這個朗讀聽書打發時間,這裡可以下載 】

  此時袁紹手下的人才說起來是真的不少,十幾個謀士,二十來員戰將,也算是人才濟濟了,連暫時依附在袁紹麾下的曹操也被請到了議事堂中。

  只不過,人多也有人多的壞處,尤其是袁紹的麾下,各懷心腹事,很難形成統一的意見。人多口雜,很自然的分成了兩派意見。

  主戰的,不用說就是以冀州本土派的沮授、審配、田豐為首。這些冀州本土之人,一個個性格都剛強的很。丁寬雖然實力雄厚,但這些冀州人,還是有與丁寬正面剛的勇氣的。

  他們的說法很簡單,既然丁寬如此咄咄逼人,那麼冀州就應該奮起應戰。

  而且,他們還建議,丁寬既然說要討伐公孫瓚,正好袁紹應該順勢與幽州公孫瓚聯手。兩人聯合起來,比丁寬的兵力也相差不多,只要這次擊敗了丁寬,就可以打破丁寬未逢一敗的神話。

  這一派雖然言辭鏗鏘有力,不過另一派同樣的是振振有詞。

  持不同意見的,自然是許攸、郭圖、辛評這批外州之人。他們提出,這次戰事完全是公孫瓚主動挑起的,公孫瓚在進攻平州之前,與冀州完全沒有打過招呼,就是希望冀州幫助他擋住丁寬的北上。

  公孫瓚與袁紹本就已經相互征伐了多年,相互之間的仇恨不淺,最關鍵的是,公孫瓚的幽州是邊角之地,公孫瓚如果想要南下爭雄,第一個要進攻的一定是冀州的袁紹。

  長遠而言,袁紹和公孫瓚必然是一山難容二虎,既然公孫瓚主動去挑撥了丁寬,袁紹就更應該座山觀虎鬥,讓丁寬和公孫瓚二人自己去打。

  丁寬現在只是向袁紹借路,雖然有假途伐虢之嫌,但如果冀州與公孫瓚聯手,那麼丁寬就勢必先出兵全面攻擊冀州,這可就是給公孫瓚擋槍了。

  兩派人平日就多有不合,這一次更是吵的不可開交。此時袁紹優柔寡斷的老毛病又犯了,根本拿不定主意,聽著兩派唇槍舌劍,頭又開始疼了。

  袁紹強忍頭疼,好不容易等到雙方該說的都說完了,卻發現諸人都在看向自己,這意思是要自己做決斷,只是他哪裡做的出決斷的人啊?

  就在他眼睛在諸人身上巡視,內心委決不下之時,看到曹操坐在角落之中,一直未曾發言,趕緊開聲詢問:「孟德,你素有謀略,如今丁寬奪了你的兗州基業,又來覬覦我冀州,你可有良策啊?」

  曹操聽到袁紹點了自己的名字,心中暗叫不好。他雖然暫時寄身在袁紹這裡,其實一直都想找機會東山再起,因此一向都比較低調,不敢輕易參合袁紹麾下這些謀士之間的爭鬥。

  曹操本心自然是主戰的,已經到了現在這個時候了,此時不奮起應戰,還有什麼可猶豫的?只不過,這話他卻不敢說出來。

  此時袁紹麾下謀士,明顯又分成了兩個陣營,他一個外來之人可不想參與到這場爭端之中,即使內心有想法,此時他也不能表達出來,只能和稀泥,兩不得罪。

  曹操還是有急智的,此時即不說主戰,也不說主和,反而說道:「使君,丁寬送信來,所言是要討伐公孫瓚,而且其正式進兵還要等到明年的開春,我們何不先看看公孫瓚準備如何應對,然後再做區處啊?」

  以前曹操和袁紹是老朋友,都是互相稱表字的,只不過現在寄身在冀州,如果再稱表字,以朋友自居,就難免顯的太托大了,他又不願意真正投入袁紹的麾下,口稱主公,因此一直就用使君這一中性稱呼。

  曹操這話一說,袁紹就覺得眼前一亮,到不是曹操的主意有多麼的驚艷,關鍵是曹操這麼一說,就是給了他一個拖延的接口,可以讓他不必馬上表態了。

  袁紹趕緊點了點頭:「孟德所言不錯,本次衝突的核心是丁寬與公孫瓚,我們還是要先看一下公孫瓚是何想法才是。」

  此時的公孫瓚剛剛從塞外撤軍回來,聽說丁寬要前來討伐他公孫瓚,公孫瓚卻是極為強硬,直接告訴袁紹的使者,丁寬要借道渤海郡來伐幽州,他公孫瓚是不怕的,袁紹要是不敢得罪丁寬,儘管放開渤海郡就是。

  公孫瓚的性格一向是異常自負的,天下諸侯都怕丁寬,公孫瓚卻一直沒有把丁寬放在眼裡,丁寬的戰功,大多都是在黃巾和胡人身上得到的,他公孫瓚對陣黃巾和胡人之時,也同樣戰功赫赫,因此他從來就對丁寬多有不服。

  至於袁紹,公孫瓚更是一直看著不順眼,認為袁紹只不過是仗著汝南袁氏的出身,才有今日的成就罷了。自從公孫瓚誅除了劉虞,獨霸了幽州,麾下兵強馬壯,早就有再次攻打冀州之心。

  如果不是背後多出一個平州,又怕自己與袁紹相爭,被丁寬撿了便宜,公孫瓚早就再次動手了。

  這次袁紹如果不肯讓出渤海,他正好在後面坐山觀虎鬥。如果袁紹放開渤海,等他擊敗了丁寬之後,正好就又有接口,去征討冀州了。

  公孫瓚手下的田楷等人,到是也來勸說公孫瓚不如與袁紹暫時聯手,但公孫瓚卻是大搖其頭,根本就信不過袁紹,在公孫瓚眼中,與袁紹結盟無異於與虎謀皮,到不如擺明車馬,以力取勝。

  【請記住我們的域名 ,如果喜歡本站請分享到Facebook臉書】


關閉
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