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不是不能對付公孫瓚
轉眼已是三月,天氣已經開始逐漸變暖,即使是到了晚上也不會讓人感覺寒冷。
劉琦坐在帳內的床榻上,身穿單衣,披著罩服,正認真審閱著一份簡牘上,關於近期軍中的支出用度。
帳內不遠處,同樣也是身著白色內衫披著罩服的杜嫣,正在細心的為劉琦收拾擦淨他那套白色的甲冑。
沒有了平日裡那身略顯寬大的襦裙深衣,僅是穿了內衫睡服的杜嫣,身材凹凸,在帳內燭火的映照下,盡顯風韻。
從陽人城出來後,杜嫣沒有了能夠獨居的屋舍……荊州軍在排水河邊駐紮的這段時間,杜嫣就一直與劉琦共同宿於營帳。
經過這一段日子的同居生活,她也由一個剛剛被挖坑的青澀女子,成功的被劉琦培養成了手段較為嫻熟的美麗女婦。
……
杜嫣打理好了劉琦的甲冑後,見劉琦桌案上的燈要滅了,遂又為他點了一盞燈,
她捧著那盞燈來到劉琦身邊。
杜嫣將燈放在案上,然後輕靠在劉琦身邊,頭依著他的臂膀,柔聲道:「公子,該睡了。」
劉琦點了點頭,合上了手中的簡牘。
他轉頭看向杜嫣,卻見杜嫣也看向了他,一副含情脈脈的表情。
劉琦心中有點發虛。
「那個,靈伊……咱今晚不折騰成麼?我感覺我最近撒歡撒的有點狠,再這麼下去我容易短壽。」
「不許胡說。」杜嫣伸手,用一根蔥玉般的手指擋住了劉琦的嘴唇,然後靠進了劉琦懷裡,嬌道:「都依你便是了。」
杜嫣往劉琦懷裡一靠,頓時溫如暖玉,劉琦一瞬間就知道要糟……
估計他一會很難控制住寄己了。
「靈伊,我還要在這附近駐紮一陣子才回南郡,我想明日派人先送你回南郡去。」
杜嫣詫然的抬起頭,望著他:「公子為何要妾身先走?莫不是厭了妾身?」
劉琦面色肅整,搖了搖頭道:「不是,只是我主力兵將在抵達南郡之前,很可能還會有幾場硬仗要打,你在軍中多有不便,我派精銳保護你先回南郡,你且在襄陽安居,等我回去,自會給你一個交待。」
杜嫣心中雖然不舍劉琦,但她也知道劉琦要辦的是正事,自己乃是女流,在這種關鍵時刻留在他身邊終歸是多有不便。
想到這,卻見她伸手抱住劉琦,道:「既如此,怕是好長時間不能得見公子了,今晚……還請公子垂憐。」
望著她的眼神,感受著她懷抱的暖意,劉琦心下深感無奈。
剛才的話完全等於是白說了。
今晚又得給她交公糧!
一想到這,劉琦又不禁想起了尚在南郡,已經二十大多的蔡覓……
她可比杜嫣的要求高多了。
半年不見,自己又欠了她多少公糧?
感覺有一種即將英年早逝的衝動。
劉琦正尋思間,杜嫣已是緩緩起身,站在他面前,芊芊素手點著他的胸脯,微一用力,直接將他向後推倒,讓他呈大字的倒在榻上……
……
次日,劉琦隨安排親將帶領一支人馬保護杜嫣返回南郡,並親手寫了一封書信,讓領頭戰將按照自己提供的地方,送信到蔡覓的手中。
劉琦想看看,蔡覓到底有多大的胸襟。
杜嫣對劉琦噓寒問暖,囑咐頗多,最終乘坐在輜車中,依依不捨的與劉琦灑淚惜別離去。
……
杜嫣走後幾日,劉琦就接到了袁紹派人送來的五匹匈奴種馬。
雖然數量很少,但對於戰馬稀缺的荊州來說,這五匹匈奴馬可算是稀罕物了,可謂彌足珍貴了。
匈奴戰馬到手之後,就只剩下蔡邕的書籍和劉焉之子劉范。
但是書和人質沒有等到,劉琦卻先等來了另外一個人。
是劉虞之子,劉和。
畢竟是同盟人的兒子,劉琦自然不能怠慢,他親自在營寨的轅門外迎接了劉和。
劉和比劉琦大了一些,但也很年輕,樣貌和善,溫文有禮。
劉琦詢問劉和道:「族兄不是在朝中任侍中麼?前番聽聞大司馬率幽州兵將追擊西涼軍,弟還為族兄捏了一把冷汗,不想族兄竟然已經脫出了虎口,兄是如何脫離雒陽的?」
劉和一邊微笑,一邊隨劉琦走入帥帳,分賓主位而坐,而後苦笑道:「其實,早在袁紹來司隸之前,董卓為了結交家嚴,特意命我持書前往幽州修以盟好,只是董卓和某,皆是行事低調,因而不曾讓旁人察覺,卻是要伯瑜替某擔心了。」
劉琦和劉和雖然原先從沒見過,但畢竟都是漢室宗親,各自的父親又都是護君盟中之人,因而彼此之間倒是還算放得開,很快就頗熟稔了。
劉琦問道:「兄長此來,莫不是奉了大司馬之命,有事相商?」
劉和長嘆口氣:「不瞞賢弟,嚴君此來命我為使,是想詢問,貴軍此番撤軍,護君聯盟今後又該如何,咱們維護漢家的大計,日後又當如何行事?」
劉琦低頭琢磨了一下,道:「如今天子在董卓手中,雖受鉗制,但卻不至於有性命之危,然憑我們目下的實力,想從董卓手中救出陛下,只怕極難,如今劉君郎在益州擅造天子乘輿,有不臣之志,今後怕是不會再與我們同心,」
「而你我兩方雖有同盟之誼,但一南一北相隔甚遠,若出了事,彼此之間互相難以馳援,眼下對於我們兩方來說,只有請大司馬與嚴君各自鞏固本州,發展勢力,擴充武裝,囤積糧草,靜待時機才是正途。」
劉和嘆息道:「話雖如此,但若想安心發展鞏固,卻非易事。」
劉琦笑道:「不見得吧,只要大司馬能夠安心的守住幽州,收攏青、徐流民,招攬烏桓鮮卑以為羽翼訓練精騎,待時機成熟時,以幽州馬苑每年訓練戰馬的數量,他日遣數萬精騎南下,席捲河北之地並非難事,屆時大司馬稱雄河北,再走河內入關中,未必不能成就匡扶君王之大事。」
劉和嘆息道:「哪裡是那麼輕易能辦成的,且不說袁紹目下已是有強占了冀州之心,單說嚴君治下的公孫瓚就非易與之輩,此人屢番抗上,與家嚴多有爭執,不受吾父節制……此次驅兵攻打董卓,便是他的主意,家嚴也是不得已而從之。」
劉琦聞言恍然,暗道這就不奇怪了。
難怪一向是以施計為主要手段的老政客劉虞,會驅兵主動去與董卓交手,原來是有公孫瓚在中間使勁。
想來劉虞此次出兵,幽州兵將的中間力量大部分都應是以公孫瓚為首的軍功勢力。
公孫瓚若是在那些軍功將領的背後推波助瀾,難保幽州兵將不會群情激奮,強要追擊董卓,劉虞面對眾將的施壓,想不出兵只怕也是不行了。
完全是被趕鴨子上架。
「大司馬若要制霸北境,看來非要除掉這公孫瓚不可。」劉琦嘆息道。
劉和道:「嚴君治理幽州,乃是以邊貿互市,安撫流民,招攬烏桓和鮮卑為羽翼的懷柔之政,但以公孫瓚為首的一眾幽州豪強將領,都是以軍功搏的出身,嚴君之政,實是斷了他們的升遷之路,這個中矛盾難以調和……難啊。」
劉琦認真的想了下,道:「若要對付公孫瓚,倒也不是不可能,我倒是有幾條建議,賢兄若是有意,不防轉達給大司馬,如何?」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