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一個春秋人給現代人的教育(上)()
程嬰咧嘴,微笑:「你忘了,我趙族才經過一次滅族慘禍,原先的趙地封領被大夫祈奚享用,雖然不久國君又把趙城還給了我們,但趙族已大傷元氣了——那祈奚歸還趙城之前,把趙城所屬的農夫都帶走了,幸好他看不上我們的匠人,使我們僥倖保留一點元氣……」
程嬰回答完,像是怕趙武再提什麼難堪要求,他連忙起身,行禮告辭。Google搜索隨著程嬰匆匆閃出屋外,師修後腳一揮手,指點一名豎子(童僕)上前挑出一竹簡,嘴裡吩咐:「主(上)現在識字已不成問題,唯獨對字詞的發音還有點不准,今後,我先讓小豎(童僕)誦讀這些竹簡,請主上耐心傾聽,那裡聽不懂只管問,如此教學相長,定然……」
童子馬上展開竹簡,誦讀:「晉侯始入而教其民,二年,欲用之。子犯曰:『民未知義,未安其居』……」
這篇文章說的意思是:晉文公一回國,就教化百姓,過了兩年,就想對外用兵。子犯(狐偃)說:「請先等一等,百姓還不知道什麼是『道義』,他們還沒有安居樂業」……
於是,晉文公便致力於便利百姓,讓百姓安居樂業。又過了一年,他再次打算對外用兵,狐偃又說:「請先等一等,百姓還不知道什麼是信用,還不能十分明白信用的作用。」
於是,晉文公便要求做買賣不求暴利,明碼實價,杜絕假冒偽劣以及「山寨」產品,讓百姓看到「有信(用)」的好處。
兩年後,晉文公再問:「行了嗎?」狐偃說:「百姓還不知道秩序,還沒有對秩序產生應有的恭敬。」於是,文公便任命官員來制定法規。等到百姓知法守法之後,然後,狐偃才同意國君徵召百姓,組成軍隊征伐四境……
這段文章讀完,師修解釋:「文公的變革措施,都是我趙氏先祖趙衰制定……」
據說,當年文公歸國後,趙衰便抱著一大堆竹簡去見文公,他這樣告訴文公:「我們已經商量好了,晉國改革開放的指導思想就是四個字:『全盤齊化』——我們在齊國流亡那段日子還真沒有白過,我把齊國的典章制度全部搜集到了,我們只要參考管子的治國思想就行了。」
而管仲治國思想的核心理念是:「凡治國之道,必先富民」——讓老百姓先富起來;「政之所行,在順民心;政之所廢,在逆民心」——政策的制定首先要從老百姓的角度出發,要讓老百姓安樂、安全、富足;政策實施之前,要廣泛聽取群眾的意見,有利於百姓的堅決去做,不利於百姓的法律就堅決廢除。絕不能靠恐赫百姓,靠欺騙老百姓,靠蒙蔽封殺,或者自認為「代表了」老百姓的意志,就隨意驅使百姓。
說完這段話,師修指一指屋外熊熊燃燒的黑心小磚窯,誇獎說:「我趙氏才逢大變,如何重興家業,這是個難題,但祖宗已經給了我們啟示——我的意見是:先祖有現成的成功例子在那裡,我們何必麻煩去找尋,就按先祖三個步驟走:富民——誠信——法治。」
趙武納悶了:難道,咱在春秋就「改革開放了」,不是說「改革開放」是「偉大黨」的創舉嗎?怎麼……這可是在2600年前啊?
2600年前的「改革開放」——什麼世道!
師修繼續夸:「主上組織制陶、發明各類工具,研究新工藝……這些,看似玩耍,但對庶民有用,庶民學會了,等於有了致富手段,這就是『富民』的步驟,深合先祖治國之策,甚慰我心……嗯,你先把這些竹簡看完,竹簡上還有歷代趙氏先祖確定的律法……我認為,趙氏振興,有這些律法,足夠了。」
不光春秋時代有這些法律足夠了——趙武隨手撿起一卷竹簡,看過之後他認為:二十一世紀,有這些律法也足夠了。
趙衰是趙武的祖爺爺,趙盾是趙武的爺爺,這兩人似乎是法家思想的開創者,他們在春秋時代便確定:法律條文必須明確公布出來讓人人都知道,這才能被稱之為「法」,否則,悄悄隱藏起具體條款,等人違反了才處置,那不叫「法」,叫「迫害」,叫「折騰」,叫「逗你玩兒」——明示,才可稱為」法「;明行,那才叫」執法「。這是中華文明中,「法」這個字的「最本初」之意。
其中,趙盾還明確表示:法律還沒有公布之前有人觸犯了,不能去懲罰他(法無明令則為行)。否則,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就不知道自己能做什麼,就會沒有安全感,進而引起社會的動亂。這樣的政府不叫有信用的政府。
趙盾還表示:法律一定要公正,要制度明確(同罪同罰);法律的執行,必須「殺有罪,不寬赦」;法律條款一定要硬邦邦沒有彈性,這才讓貪官惡霸鑽不到漏洞,而有彈性的條文不能稱之為『法』(同罪異罰,非刑也),這種任由自己隨心解釋的東西只能稱之為『霸王條款(一夫(獨夫)之令)』;而執行刑罰一定公開執法,民眾就會知道遵守——「權威明示於眾,法律就不必一再重申」。
換成今天的說法,意思是:執法要公開、公平、公正,要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聽說這句話是現代某個「偉大」發明的。
這說明什麼?
說明春秋時代的趙盾就知道「隱蔽執法」,「釣魚式執法」是不對滴,而且他們的國君還把這一點向全國百姓明確頒布,讓當時的庶民人人都知道自覺抵制「釣魚式執法」!
趙武聽著童僕誦讀的內容,感慨萬千……他不知道,趙武名義上的孫子趙鞅是中國有史以來第一個鑄造刑鼎的人,而且他製作的是一尊鐵鼎,這是中華第一鐵鼎。這個趙鞅也是中國第一個明確將法律刻在鼎上的政治家。此後的法家便紛紛照貓畫虎,將法律鑄造在各種各樣的鼎器上公示百姓,而只要如此公示律法了,現代人便將他們稱之為「法家」。
翻檢著這些春秋時代的思想,趙武一邊看一邊感慨,因為思想觸動過大,他竟忘了招呼那些伴隨竹簡而來的女姬。這讓女姬們很怏怏不快,也讓師修頻頻讚賞。他立刻用老師的身份,吩咐女姬們居住在下屋,嘴裡嘮叨:「主上最近有大事,等過了這陣子,主上若不親近你們,我來訓斥他。」
什麼,竟有這樣的好事?……性福啊?貴族的生活真腐化……我喜歡!
趙武急忙伸手,想抓住點什麼。沒想到那些女姬聽話的很,師修一吩咐,她們馬上起身,潮水般向外退去,連趙武伸手都無法阻止……
【請記住我們的域名 ,如果喜歡本站請分享到Facebook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