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看幾位公侯的反應,李桓就知道幾人心中的疑慮,不過李桓既然當著他們的面提出的要募兵二十萬,自然是有著充分的準備。【無錯章節小說閱讀,google搜尋】
畢竟李桓也不是傻子,張口就是要募兵二十萬,別說是內閣了,就算是天子那裡也要有一個充分的理由,否則的話,只怕滿朝上下還真的沒有幾個人會支持。
李桓神色一正看著幾人道:「自上次達延汗大敗北逃,經過幾年的休養生息,如今達延汗所部勢力已經恢復了七七八八,根據錦衣衛派往草原上的探子發來的消息,如今達延汗所部勢力較之以往甚至還增強了幾分,隱隱有南下侵擾我大明之意。」
聽李桓這麼一說,張侖等人頓時面色為之一變。
可以說自大明立國之初,北方蒙元便是大明的心腹大患,為了驅逐蒙元,大明曆代帝王可以說都是竭盡所能,將北方蒙元視作大明的頭號強敵。
當然開國的前幾代帝王都能夠壓制北方蒙元餘孽,只是隨著太平日久,中原承平,對於北方蒙元的壓制也就悄然無存,甚至到了英宗之時,更是爆發了堪稱大明國恥的土木堡之變。
自那之後,大明的大軍便鮮少邁出長城一線,由一開始的主動出擊到如今的以防守為主,可以說是攻守易型。
這些年來,北方蒙元餘孽頻頻南下侵擾大明九邊重地,也就是當初一戰重創韃靼人,徹底打痛了達延汗所部,這才保住了北方大明數年的安危。
可以說這幾年時間絕對是大明北方邊境做為安靜祥和的幾年,北方蒙元勢力根本就不敢南下,但是誰都清楚,一旦北方蒙元勢力恢復了元氣的話,那麼肯定會同大明再度爆發衝突。
只是滿朝文武除了極個別人的人還記得蒙元餘孽這一大敵之外,幾乎所有的官員都下意識的將蒙元的威脅給忘記了。
就算是在場的幾位公侯也是如大多數的官員一般,可是現在被李桓再度提及韃靼南下的危機,幾人自然是面色大變。
就見朱輔神色一正看著李桓道:「達延汗所部真的已經恢復了元氣,有南下侵擾我大明邊境的意思?」
說實話朱輔多少還是有些不敢相信的,畢竟當初達延汗南下在李桓還有王陽明二人的聯手之下,那可是損失極其慘重的,單單是青壯精銳之師便丟下了十餘萬之多。
這麼大的損失,可以說是將達延汗幾乎給打殘了,正常情況下絕對不可能會那麼快恢復元氣的。
張侖、徐光柞幾人看著李桓,眼中同樣露出疑惑。
李桓輕嘆一聲道:「達延汗所部的確是損失慘重,然而他依然是名義上的草原共主,加上自身損失慘重,又在我大明吃了大虧,其目光也就放在了草原之上其他蒙古部族上面,憑藉著其大義名分,再加上自身的實力,愣是在數年之間吞併了草原上的幾大部落,靠著這般的手段恢復了達延汗所部的實力。」
張侖、朱輔等人臉上露出了幾分恍然之色,聽李桓這麼說他們倒是能夠理解了,畢竟草原之上本就是強者為尊,在廣袤的大草原在會上分部著大大小小眾多的部落。
這些部落相當一部分其實並不統屬於達延汗,也就是說達延汗南下入侵大明所能夠動用的力量其實只是整個草原一部分的力量罷了。
現在達延汗通過吞併其他部族的辦法來回血,的確是能夠做到在短短數年時間恢復元氣並且實力還有所提升。
將幾人的神色反應看在眼中,李桓道:「達延汗絕對不是那種吃了虧就善罷甘休之人,根據錦衣衛的消息,最近這兩年時間,達延汗一直都在整軍備戰,一旦讓其做好的準備,怕是北方又將爆發一場前所未有的慘烈大戰。」
說著李桓眼中閃過一道精芒道:「這種情況下,我大明必須要早做準備,否則的話一旦韃靼人南下,以我大明如今所擁有的兵馬數量,未必能夠顧全大局。」
朱輔一臉認同的點頭道:「的確是要早做準備,以達延汗的性子,一旦南下,恐怕又是十餘萬大軍南下的局面,到時候我大明至少要出動二十萬大軍方才能夠應對,這麼一算,我大明如今的兵馬還真的有些不夠。」
就見朱輔看向李桓道:「本公願意同秦國公聯名上書陛下,奏請陛下允准募兵。」
一旁的張侖、徐光柞幾人也是紛紛點頭,對李桓的募兵之舉予以支持並且表明自己願意聯名上書的意思。
數日後,內閣幾位重臣聯袂來到御書房,在御書房當中,張侖、朱輔、李桓等軍方勛貴早已經等候多時。
天子看著王陽明等人到來,示意幾人落座便開口道:「諸位卿家,五軍都督府請奏募兵二十萬的奏章,不知內閣商議的如何了!」
聽得天子詢問,王陽明幾人對視了一眼,就見王陽明深吸一口氣看向天子躬身一禮道:「回陛下,臣等經過幾日商議,覺得五軍都督府奏請募兵的確是很有必要,為了防止韃靼人南下,朝廷必須要擁有足夠的兵馬。」
聽王陽明這麼一說,早已經準備著同王陽明幾人爭論一番的張侖、朱輔幾人不禁露出幾分訝異之色來,顯然是沒有想到素來反對軍方擴張勢力的內閣竟然會持支持的態度。
不過下一刻就聽得王陽明道:「只是經由內閣討論,一次募集二十萬大軍是不是有些太多了,如今朝廷雖然說財政充裕,然則一次增加二十萬大軍,也是一筆極其驚人的開支,最重要的是我大明如今四海昇平,加上九邊重鎮以及京營兵馬,或許進攻不足,然則防守卻是足夠了。」
倒是李桓聽著王陽明的話神色倒是一點都沒有變,以李桓對王陽明的了解,王陽明對於擴軍之事肯定是支持的,但是王陽明自己卻是代表不了內閣,代表不了整個文官集團,所以說做為文官集團的代表的王陽明必須要平衡文官集團同勛貴集團以及同天子之間的平衡利益關係。
只聽得李桓淡淡道:「不知內閣是何意見呢?」
王陽明看向李桓道:「內閣的意思是二十萬太多,內閣同意募兵備戰,但是數量要限制在十萬之數。」
眾人都能夠聽出,這應該是內閣所能夠接受的底線了。
朱厚照看了看內閣幾人,再看看李桓、張侖等五軍都督府一眾勛貴,沉吟了一番開口道:「諸位卿家所言皆有道理,一次募集二十萬大軍的確是有些太多了,不過我大明也的確是需要補充軍備,既然如此依朕之見,便在第一年募集十萬兵馬,第二年募集五萬,第三年再募集五萬,通過三年時間,共計募集二十萬大軍,不知諸位卿家以為如何?」
幾位內閣重臣聞言不由的皺了皺眉頭,下意識的想要反對,只是這個時候王陽明輕咳一聲,上前一步衝著天子躬身一禮道:「陛下聖明,臣以為此策可行。」
而李桓也適時的上前衝著天子拜下道:「臣等謹遵聖喻!」
臉上帶著幾分得意之色的一眾勛貴也隨著李桓齊齊向著天子拜下。
出了御書房,回返內閣的路上,幾位閣臣面色沉重,剛剛自地方上被調入京師,充任兵部尚書的楊一清向著王陽明道:「首輔方才為何會贊同陛下的旨意,要知道三年擴充二十萬大軍,這對於大明財政來說絕對是一個不小的壓力,況且我大明根本就要不了如此之多的大軍啊,如此窮兵黷武之舉,只會助長軍方勛貴的氣焰,於國無益啊!」
王陽明聞言只是腳步一頓,看著楊一清道:「楊尚書認為整軍備武於國無益嗎?」
楊一清微微一愣,隨即反應過來搖頭道:「楊某並非是這個意思,我大明的確是需要加強軍備,但是卻要限制在一個範圍當中,像秦國公這般動輒募集數十萬大軍,這非是整軍備武,而是窮兵黷武了。」
輕嘆了一聲,王陽明看著楊一清道:「楊尚書剛剛自地方上進入朝廷接掌兵部也沒有多長時間,卻是不清楚西南邊陲之地又有動盪發生。」
楊一清能夠進入天子視線,自然也是一員能臣幹吏,絕非是等閒人物,此時聽王陽明這麼一說,腦海之中閃過靈光,幾乎是本能一般道:「莫不是安南又侵擾我大明雲貴之地?」
王陽明微微點了點頭道:「不錯,黎氏皇朝鮮少有安生之時,不停的侵擾我大明西南邊疆之地,根據錦衣衛奏報,單單是去歲,一年之間,黎氏便派遣兵馬侵入我大明疆域屠殺、劫掠數縣之地。」
「該死,蠻夷之邦,竟然也敢捋我大明虎鬚!」
楊一清可不是那種手無縛雞之力的文弱書生,其在地方之上可是任三邊總督之職的,上馬管軍,下馬管民,當初大敗韃靼之戰,身為三邊總督的楊一清可以說是出力甚多。
如此人物自然是瞧不上如安南這般的蠻邦小國,所以說陡然聞知安南屢屢侵犯西南,自然是大為惱火。
王陽明看著楊一清道:「自昔日宣宗皇帝罷黜交趾承宣布政使司至今已有近百年之久,黎氏皇朝經過幾代帝王的發展在西南之地實力已然充盈,雖說出了幾代昏庸之主,然則當今黎氏之主黎椅隱隱有中興之主之相,大力發展軍備,四處擴張,幾乎連年犯我邊境。」
劉宇聞言捋著鬍鬚輕笑道:「不過是區區一蠻邦罷了,且派遣使者前往蠻邦訓斥其主,令其派遣使者向朝廷請罪便是。」
王陽明、楊一清幾人聞言只是看了劉宇一眼,並沒有接劉宇的話。
楊一清深吸一口氣看著王陽明道:「難道說秦國公有對交趾用兵的打算?」
王陽明緩緩道:「秦國公的想法,便是王某也不清楚,不過縱然是要用兵西南,想來也得在平定北方之後。」
楊一清臉上露出深思之色,微微點了點頭。
皇城內務府下屬的將作監
李桓看著幾名將作監的官員以及皇家商行的幾名大掌柜道:「讓你們安排的事情究竟安排的如何了?」
在場的幾人聞言對視一眼,就見其中一名吏員上前一步,小心翼翼的道:「回國公,按照您的吩咐,將作監已經派出了能工巧匠,協助皇家商行在幾處礦山建造水泥燒制廠。不過這些水泥燒制廠的具體情況如何,下官便不清楚了。」
李桓的目光自然落在了在場的幾名皇家商行的大掌柜身上。
被李桓的目光所注視,幾名專門負責修建水泥燒制長的幾名大掌柜連忙衝著李桓躬身行禮道:「回公爺,小的們按照公爺的吩咐,集結商行之力,共計收購礦山數十座,建造水泥燒制廠共計八座,已經進行了燒制,囤積了大概八十萬石左右的成品。」
李桓聞言不由目光一凝,盯著開口的大掌柜道:「八座水泥燒制廠,月產如何?若然全力運轉的話,又能達到多少產量?」
大掌柜只是稍作思量便毫不猶豫的道:「如今八座水泥燒制廠每月共計能夠燒制水泥成品三十萬石左右,若是工匠們越發的熟練然後再增加人手的話,到時候產量提升個數倍,達到月產百萬石絕對沒有問題。」
李桓頷首道:「很好,即刻調運萬石水泥入京。」
正德十年九九重陽日
一隊人馬出了皇城,為首之人不是別人,正是一身常服的天子朱厚照,而陪在天子身側的則是李桓以及內閣幾位閣臣還有張侖等幾位勛貴。
一行十幾人不敢說匯聚了大明所有的核心人物,至少也占了大半,全都是在大明有著核心話語權的存在,這要是出點意外的話,只怕大明朝堂都要震上三震不可。
此時朱厚照一臉好奇的看著騎馬跟隨在其身旁的李桓道:「李卿,你這是要帶朕去往何處啊,你那驚喜又是什麼?」
不單單是天子,可以說隨行的一眾人都是一臉的好奇以及不解之色,實在是李桓的舉動太過神秘了,就在昨日,李桓親自奏請天子,請天子召集一眾人前來,說是要給眾人一個驚喜。
只是任憑他們怎麼詢問,李桓都是三緘其口,所以一行人此刻全都是無比的好奇,畢竟能夠讓李桓這般興師動眾,肯定不是什么小事。
李桓聞言,目光掃過一眾人,嘴角露出幾分笑意道:「陛下到了便知曉了,不過臣可以保證,只要陛下見了,肯定會非常高興。」
朱厚照見狀不禁哈哈大笑道:「好,既然如此,那朕便要看看李卿你這般神神秘秘,到底要給朕一個什麼樣的驚喜。」
(本章完)
【請記住我們的域名 ,如果喜歡本站請分享到Facebook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