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九年,萊州由州升為府,管轄兩州五縣,分別是掖縣(府駐地)、平度州(轄濰縣、昌邑)、膠州(轄高密、即墨),萊州為東三府之一,劉布的浮山千戶衛所則是在即墨縣之內。
即墨歷史悠久,商、周時,即墨屬萊夷地。漢、晉時期,屬青州;唐、明時,即墨屬萊州府。
因為地處山東半島要衝之地,發生過不少歷史盛事,如田單在即墨巧擺火牛陣,大破燕軍,收復齊國失地70餘城,被齊襄王任為相國,封安平君。如西漢初年,田橫五百義士富貴不淫、威武不屈,為忠義殉身于田橫島,司馬遷在《史記》中對其大加讚賞。
在地圖上看登州,萊州地區,作為山東向黃海延伸的一部分,為山東一省的海防前哨,山東有作為京師地區的屏障,所以登萊地區對拱衛北京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第二,登州地區與遼東半島南部,朝鮮半島隔海相望,一旦這兩方面出現狀況,登州地區可以在軍事上起到牽製作用,同時利用海運為在朝鮮,遼東作戰的軍隊提供後勤保障。
朝廷向來在來登萊地區駐有重兵,在遼鎮建奴亂起以後,主力陸陸續續地調出,加上後來的吳橋兵變,東三府的精華之地萊登青地區,變成了滿目瘡痍和一地雞毛。
大明朝廷在在山東是有兩個巡撫東,這一點在全國都少有,東邊萊登青三府便由專門巡撫管,負責統籌這些地區的資源,支援前線,海上支援遼東。
劉布的部隊屬於衛所兵,也就是俗稱的垃圾兵,不過同樣是歸東撫管轄,他是屬於即墨境內鰲山衛下的千戶衛所。
鰲山衛是明代開始的海防工程,始建於洪武五年,當初是為了抵禦倭寇襲擾而修建的沿海軍事重鎮。
按照太祖朱元璋的設計,「跨府設衛,連縣設所」,鰲山衛由當時的萊州府管轄,浮山所、雄崖所屬於鰲山衛,往南就是青州府所轄的安東衛,下轄左所石臼所、後所濤雒所,右所安東衛本所。
即墨營指揮同知劉遠山乃是劉遠橋堂弟,他帶著兒了劉羽和數十個手下前來鰲山衛門口迎接劉布一行,他們不但有嗩吶,還燃放了鞭炮,十分熱鬧喜慶,這讓趕了兩天路的劉布精神一振。
劉遠山作為即墨營指揮同知,分管鰲山衛,從三品武官,萊州府中的軍中大佬,身上卻沒有一點軍人的風格和氣質,他雖然是騎在馬上,但是身穿著身上繡滿了福字的錦緞員外服,白白胖胖,滿面笑容,哪裡像是當兵的樣子?
朝廷一般的衛所兵都是世襲的,世代相傳,亦兵亦農,自從這百年來以後都沒得傳了,紛紛逃亡,所中軍籍剩無幾,想當年鰲山衛初設的時候,可是有小三千人,現在不足二千人了,(浮山、雄崖兩大千戶衛所)。
劉遠山的指揮同知也是捐過來的,他在萊州府里做生意的時候遠遠多於在衛所裡面辦公的時候,也就發響點卯時露個面。
即墨營把總(指揮使),在吳橋兵變中全家被殺死,一般來說指揮使世代相傳的,但是這個上一任指揮是全家被殺,東撫只好任命新的,但其後兩任死於任上戰亂,也傳不下去。
劉遠山作為指揮同知,他對指揮使的位置還是相當感興趣的,他的兄長拿出了一萬兩銀子為他活動,但是上面就是不點頭,非得要二萬,雙方僵持不下。
不過指揮使沒有了,他這個指揮同知就是老大,也就沒有什麼分別,上面要調兵,還可以推諉。
劉遠山笑呵呵地說道:「賢侄啊,可把你盼來了,老宅裡面得有個重量級人物坐鎮才行。」
劉布笑道:「是啊,阿爹是想讓我回家裡面靜心讀書,最近闖的事比較多了。」
劉遠山也沒有什麼生氣或者驚奇,他也知道劉布是什麼個鳥,也做不出什麼好事來,所以他說道:「賢侄呀!你先在這裡安頓一陣子,等風聲過了以後,再回臨清不遲,畢竟老佛爺那裡是最疼愛你了,阿兄還能把你怎麼樣?你完全可以放心,在這裡你就是老大,你想怎麼樣就怎麼樣,有叔父為你撐腰,誰也不用怕。」
這哪裡像是上級跟下屬見面的場面?
劉布十分有禮貌地做了一個揖,說道:「那以後一切就有勞叔父了。」
劉遠山撫了撫鬍子說道:「好說!好說!來給你介紹,你們應該見過面吧?還記不記得我的兒子劉羽,在衛裡面捐了一個百戶的官銜,也算是走上了正道。現在他就在你手下聽令,有什麼事都可以讓他做。」
劉羽長得高大英俊,但也是白白胖胖,走起路來有點酒色過度的飄,他倒是披了一身明光甲,但是沒有半點威武,一眼看起來,就像一個空虛公子,他走過來向劉布行禮,說道:「屬下見過千戶大人。」
劉布道:「免禮!」覺得奇怪了,大明不是有明文規定嗎?百戶以上的七品官就必須到兵部裡面進行登記,由兵部裡面進行蓋章、蓋印授以印信和令牌以後才能夠通過任命,他這千戶大人好像還得往京城走一趟流程吧?幸好山東距離京城不遠,十來天就可以一個來回,他現在應該還不是千戶啊?
劉遠山看出了他的疑惑,笑呵呵地:「現在的朝廷那是有錢好辦事啊?」他拿出了一套文書和印信,原來他早就已經讓人去京城為劉布辦好了一切手續,劉布就不用往京城跑了一趟了,這就是有錢的好處了。
劉布一看還有這操作,覺得相當的驚奇,說道:「多謝叔父關照。」
劉遠山說道:「為叔在衛裡面,設下了接風宴,為你接風,順便把衛裡面的當前人物一一向你介紹。」
劉布說道:「有勞叔父了。」
他們這一隊人馬浩浩蕩蕩地進入了鰲山城,然後進入衛所總部裡面。
鰲山衛是一座海防城市,它集軍、政、民於一身,既是沿海國防的重要衛城,又是沿海軍政要地,按照當時的話說是:『上馬管軍、下馬管民』,其地位非常重要,品級也很高,衛指揮使為正三品職級,相當於軍隊的師職,地方的地級市。不僅各種軍事職能齊備,而且民事管理職能也很完善,管轄的行政區域相當大,而且它還具備軍屯、民屯制度,財政職能直屬於兵部、戶部管轄,
鰲山歷經三次營建,鰲山衛城城池整齊,規模宏大,呈正方形,城牆兩面轉砌,中間以黃土夯實。城開四門,門洞上方皆有門樓。
城中的十字大街貫穿所城東西南北,街面寬敞,形若棋盤,布局對稱,以後隨著人口不斷增多,在城外又有了東街、西街、北街居住區。城中分東、西、南、北四街,建有衛署、學宮、經歷司、倉廒等。
城東有演武場,建有將台、廳堂。城外還有社稷壇、風壇、雲壇、雷壇、雨壇、先農壇、城隍廟、關帝廟、玄武廟、三官廟、三司廟、馬神廟、觀音閣、福壽寺、朝陽寺等宗教教建築;有文林坊、柱史坊等坊表建築;有通濟橋、長平橋、迎鶴橋、小石橋等橋樑建築。
在永樂年間,朝廷在山東沿海設營,做為都指揮使司和衛的中間軍事指揮機構。
山東共設三個營:一是即墨營(即墨),二是文登營(文登),朝廷三是登州營(蓬萊)。三個營管轄山東全部二十四個衛所,即墨營管轄安東衛、靈山衛、鰲山衛、大嵩衛共四個衛和石臼、夏河、膠州、浮山、雄崖、大山六個千戶所。
營中設把總(指揮使、正三品)、指揮同知(從三品)、指揮僉事(正四品)等武職官員。
把總為營長官,與指揮同知、指揮僉事共同掌管總營事。這樣在明初山東半島東部先後設立完善了營、衛、所防禦倭寇的軍事體系,在當時交通通訊不發達的情況下,各營能就近快速地傳達軍令,便於各衛、所及時策應,以應對海上的突發侵擾事件。
劉遠山作為從三品指使同知,乍一聽相當的大了,但是大明朝這幾十年來文貴武賤,武官被壓制的非常的厲害,造成了「總兵旗下無縣令,縣令帳下有總兵」之說。
劉遠山這個從三品指揮同知,相當的不小了,管轄的軍事範圍也不小,但是在即墨縣令面前就不是個人物,對方只是把他當成了一個稍微有錢一點的商人而已。
不過在鰲山衛他就是獨擋一面的人物,誰也管不住,算是這裡的土皇帝,他在這裡為劉不大擺宴席也無人能管。
一共有五十來號人,齊集在了衛所門口,齊齊的歡迎劉不前來,主要來自兩大衛所隊正以上軍官。
劉遠橋花了這麼多錢,讓堂弟當上了即墨營指揮同知,主要就是為了將他們家鄉這一帶列入他們自己的勢力範圍,合法的擁有自己的武裝力量,劉家差不多就是這一帶的老大,作為劉氏家族的長子,劉布來了自然是萬眾矚目,人人歡迎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