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實在的,崇禎皇帝對於張鳳翼這一位兵部尚書是非常不滿意的了。
一開始選中他,也是矮個子裡面選高個的,是在沒有合適人選之下的妥協出來的產物。
一開始皇帝認為張鳳翼他是一個十分有文采,精通兵法,說起兵法來頭頭是道的人,這樣的人應該會有所表現。
但是張鳳翼他在任期間所做的表現,卻是令崇禎皇帝非常的失望,雖然張鳳翼他身上某些特質令皇帝他非常的欣賞,但是皇帝他對於這位不斷的交失敗的成績單的兵部尚書,他也感到了厭煩。
皇帝的心裏面已經在物色新的人選了,他現在是很迫切的希望需要一個知兵的兵部尚書來為他主持兵部,負責全國的兵力調動。
兵部尚書是文職,向來是由清流人士出任,但是皇帝他看見如此不是辦法,想改變這一點,只是一時找不到合適的理由,如果沒有合適的理由,他也不能輕易的說服朝中的大臣。
這一次鳳陽丟失就是最好的藉口,如果鳳陽久久未能收回,他就準備拿張鳳翼來開刀。
但是張鳳翼居然在不動聲色的之間做了這樣天大的事情,這就令崇禎皇帝喜出望外了。
崇禎皇帝一直都認為張鳳翼是一個沉默的人,沉默的男子有力量,他一定會在關鍵時候爆發出來,給大家以驚喜的。
前幾天崇禎皇帝還一直的嫌棄張鳳翼,說話有點失之穩重,過於輕浮,只會嘴上說的,不會實際幹活。
但是張鳳翼暗中幹了這一票,徹底的收住了他的心,此時聽張鳳翼指著地圖侃侃而談,大有揮斥方遒,指點江山的氣概,他也十分的高興。
這時候正式的戰報也傳到了朝廷的通政司,通政司看見是如此重大的消息,馬上就轉內閣,內閣四大閣臣馬上前來求見皇帝,向他報告了這重大喜訊。
內閣看到了這消息以後,第一時間就是極度的驚喜,第二他們就發現一點,那就是這一支奇兵不是內閣所部署的,好像功勞與他們沒有什麼關係。
但是這沒有問題,只要是打勝仗了,都有他們內閣的一份功勞。
皇帝可是給了他們以極大的壓力,鳳陽問題久而未決,就得有人滾出內閣,溫體仁他的內閣首軲之位估計也會丟失,現在有人做到了這一點,不管是誰,總算是穩住了大局,即使是不是出於他問題的門下,這種人也是朝廷的干臣,晚保留住了朝廷的顏面。
這樣的情況令他們喜出望外,馬上的就向皇帝報喜,誰知道他們向皇帝報喜的時候,皇帝只是淡淡的說道:「朕知道了。」
皇帝居然提前知道了,這就令四大閣老他顯得有些震驚,皇帝難道除了他們之外還有別的信息渠道嗎?
當他們看見張鳳翼時就差不多明白了,應該是張鳳翼提前收到了消息。
溫體仁等連忙上前啟奏,大拍皇帝的馬屁,稱頌他領導有方。
崇禎冷冷的說道:「這與朕有什麼關係?全靠張愛卿運籌帷幄,決戰千里,才有了今天的勝利,傳朕旨意,命令朱大典,洪承疇他們馬上率兵進逼鳳陽,限七天之內攻下鳳陽,否則軍法從事。」
如果沒有劉布他們這樣的樣板,這樣的命令是令他們非常為難的,是不近人情的,但是設想人家劉布3000多軍隊就可以擊潰了張獻忠的大軍,生擒了張獻忠,還趕去收復鳳陽,而洪承疇、朱大典他們擁兵數十萬卻是住畏敵如虎,裹足不前,這是典型的貪生怕死。」
以前他有1000種解釋,1萬種解釋,但是現在一種都沒有,人家幾千人都可以干出這樣的大事來,你數十萬人難道都是豬嗎?都是吃乾飯的嗎?
就連皇帝下了這樣的聖旨以後,連內閣也都不敢反對,如果以前他們也會找一些理由來說一下情況的,但是人家劉布才幾千人,就敢去進攻鳳陽,這種勇氣可不是洪承疇、朱大典他們所能擁有的,難怪皇帝如此生氣。
這時候張鳳翼他適時的進言,他說道:「這一次劉布的登州兵,他們生擒了張獻忠,他們可是立下了大功,不知道皇上有何表示。」
張鳳翼這一次為劉布向皇上要官是不要錢的,劉布送給了他這麼大一份功勞,他就不好意思收錢了,否則如果是別人要要勞動他張大人的金口向皇帝要官,沒有3萬兩以上,他絕對不會開這金口。
這叫做金口一開,黃金萬兩。
張鳳翼這麼一說,就連內閣的閣臣們也十分的震驚,他說道:「劉布他們南下馳援安慶,進攻鳳陽是出於張本兵的授意?」
本兵又是兵部尚書的別稱。
張鳳翼居之不疑,他說道:「正是。」
溫體仁道:「你們兵部為什麼不知會我們內閣一聲,如果提前知會,我們就可以讓洪承疇和朱大典作出配合了,說不定可以一舉滅了流寇。」
張鳳翼你淡淡的說道:「洪承疇朱大典,傭兵數10萬都畏敵如虎,裹足不前,下官只是派出了3000人,也不知道能夠發揮什麼作用,所以還是暗中行事為好,如果大張旗鼓,說不定就讓流寇的人知道了,反失奇兵之效。」
溫體仁帶有明顯的責備他們的意思,但是張鳳翼如果是打輸了,自然是難辭其咎,只不過他現在是打贏了,立下了天大的功勞,他自然可以為所欲為的,這叫做勝利者不受指責。
如果是別的時候別的地方這樣子做,算是違規操作,說不定會被內閣問責,但是他可是為皇帝出頭,收復的是中都鳳陽,誰敢說半個不字?
皇帝只恨官軍收復的太晚,有誰提前幫他收復了,他只會滿心高興。
崇禎馬上的說道:「兵者詭也,出其不意,攻其不備才收奇兵之效,張卿的這一手深得用兵的三味,立下了大功,朕十分高興,所以加封張愛卿為太子少保,賜坐蟒袍一襲,登萊巡撫劉遠橋,籌措糧草,教子有方。敕令轉正為登萊巡撫,加蟒袍一襲,劉布生擒張獻忠立下了大功,如果收復鳳陽之事,朕封他為龍虎將軍,總兵鳳陽。」
既然立下了這麼大的功勞,如果不做出獎賞的話,會令天下臣民不服了,而且這一次皇帝是非常的高興,龍顏大門元,所以賞賜也就特別的豐厚,劉布不過年紀輕輕,居然就掛了龍虎將軍令,任鳳陽總兵,這可是一些百戰老將,資歷非常深厚的將軍,才有資格擔任的,劉布不過年紀輕輕,20來歲就擔任了此職務,前途不可限量也。
皇帝都強勢表示了,溫體仁他就不敢再追究這樣子的問題了,難道他還在皇帝面前表現出來說,你們收復皇中都鳳陽太早了,皇帝非抽他耳光,打他的嘴巴不?
就朝廷而言,劉布這一次奇兵突出,馳援安慶擊潰了張獻忠,生擒了張獻忠,振奮的朝廷的威風,對於朝廷來說也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所以他們對此也是非常的歡迎,非常的讚美,要知道現在的朝廷,可是一天不如一天,不是這裡丟城市就是那裡丟城市,他們居然拿流寇一點辦法都沒有。
如果這一次他們沒有生擒張獻忠,而是讓他繼續的四處遊蕩,對大明朝廷的打擊那是致命的,連攻攻下鳳陽,挖掘了皇帝皇陵的人,朝廷都沒有辦法將他繩之以法,這就說明大明朝廷已經是徹底的沒落了,徹底的失去了控制能力的,只會讓天下人離心離德。
所以訓布這一次算是振奮了朝廷的權威,讓天下人知道朝廷還是有力量的,還是可以對付這些反叛。
他們這種人既然在朝廷中混,就希望朝廷能夠持續的保持威勢,如果朝廷連鎮壓流寇的能力都沒有了,他們這些去哪裡當官去?
所以對於劉布這一舉動,內閣他們的是歡迎的,如果能夠收復中都鳳陽,那就更加的高興了,所以皇帝許下了如此高的賞格,他們也都沒有反對,溫體仁對另外的幾位閣臣使了一個顏色,他們馬上就點頭同意了。
雖然說溫體仁他並不喜歡劉遠橋,他甚至懷疑他的門生林若楠就是死於劉遠橋之手,但是現在劉遠橋做出的這一手,卻是十分符合他的利益。
他是一個老牌政客,老油條他最明白一點,那就是玩政治的時候,那就是有功就必須賞,有過就必須罰,這一點是毫無疑問的。
既然劉遠橋父子立下了大功,不管他們與自己有任何的政見不同或者不對付,但是該賞的還是得賞,特別是皇帝龍年擔任作出了表態的時候,他絕對不會跟皇帝對著幹。
溫體仁他可以在掀翻了周延儒以後,穩坐大明首輔多年,自然有他的手段,民間對他的風評並不好,說他是發瘟的丞相,但是他自己可是感覺良好,認為自己是當朝名臣,皇帝的左右臂膀,領導文武百官,輔助皇帝成就大業,他自己也有一種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身前死後名的壯志。